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油田注水开发中对油层损害的综合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刘鹏程  牟珍宝 《试采技术》2000,21(3):51-53,58
本文结合胜利油田注水开发的工作实际,分析了注入水的水质质量、地层对水质的敏感性等因素与油层损害的关系,并就油田的注水开发工作中如何防止和减少油层损害提出了原则性建议。  相似文献   

2.
注水开发油田油层结垢趋势研究   总被引:11,自引:2,他引:9  
油层结垢是常见的油层损害类型。以4个注水开发油田为例,采用数值模拟预测方法,对安塞油田长6油层的BaSO  相似文献   

3.
室内评价油层损害的新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油气井绝大部分使用水基钻井液钻井。泥浆中的固相颗粒和聚合物侵入油层。孔隙间的流体饱和度的改变,滤失液与孔内物质和/或基质的反应导致了油层的原始渗透能力下降。使油层受到损害。油层损害的程度由损害率(DR)确定。渗透率主要受渗透率最佳的层面(滤饼)的影响。通常是从整体来评价岩心的损害。这种方法与油藏条件下的真正情况不符。本文中一种新定义的损害率用来评价不同钻井液对若心的损害。这种新定义的损害率对评价原始渗透性很好的岩心很方便。它可以确定被测岩心的可靠的损害程度。而且,它被证实岩心的损害程度决定于钻井液和岩心的接触时间以及所用钻井液的稳定情况。  相似文献   

4.
大陆石油公司在枯竭的高渗透性油藏钻水平井时,遇到了未固结构的纯砂岩地层,其绝对渗透率高于3.30μm^2。地层的未固结性,低压和高渗透率造成井眼不稳定,裂缝,大量滤失和压差卡钻等井下问题。  相似文献   

5.
准噶尔盆地西北缘油层损害及产能评价研究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介绍了如何根据不同资料对准噶尔盆地西北缘油层损害及产能进行评价的方法。指出了试井分析法、采油曲线分析法和单井历史分析法对评价油层损害具有广淳的适用性,并提出了利用产量预测评价油层的新方法。现场资料表明这一方法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6.
厚油层的注水开发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相似文献   

7.
地层损害程度的评价是保护油气层技术的重要一环。文中介绍了评价的标准和总表皮系数等九种表皮系数的求法,并举例说明。  相似文献   

8.
注水对油层污染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袁是高  李秀凤 《油田化学》1991,8(2):112-117
油藏注水开发过程中,粘土水化膨胀,不能配伍产生化学沉淀,水中携 带大量悬浮物、微生物及其代谢产物都可污染油层,堵塞渗滤孔道。本文结合胜利油田某些油藏注水实例,介绍岩心阳离子交换量、注水造成的粘土水化膨胀和迁移、水不配伍造成的化学沉淀和水中悬浮固体堵塞等对油藏污染程度的试验方法、研究结果和结论。  相似文献   

9.
10.
通过对试井分析获得的总表皮系数进行分解,得到用来表征地层损害程度的地层损害表皮系数,并由此确定地层损害半径和预测油井措施增产率,形成一套储层损害矿场评价方法。在塔中T井等多井中的应用表明,该方法具有较好的准确性和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11.
注入水水质对储层的伤害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以胜利油田纯2块储层为研究对象,应用室内岩心模拟试验研究了注入水不同注入速度、悬浮固体颗粒粒径、含油量、含菌浓度、表面活性剂对储层的伤害。研究结果表明,固相颗粒粒径、含油量及含菌浓度是引起纯2块储层伤害的主要因素,建议通过控制注入水中的含油量小于10.6mg/L、细菌含量小于101个/mL、固相颗粒的粒径中值小于1.2μm、加入JOP - 1表面活性剂等方法来减轻对储层的伤害。  相似文献   

12.
应用室内岩心模拟试验和薄膜过滤试验,研究了注入水中固体悬浮颗粒和乳化油的含量及悬浮颗粒粒径与其造成的地层伤害的关系,分析了构成地层伤害的相关机理。研究结果表明,固体悬浮颗粒浓度对地层伤害影响程度远大于含油量的影响。建议注入水中固体悬浮颗家度应严格控制在5mg/L以下,含油浓度可控制在10mg/L以下。  相似文献   

13.
油田注入水与储层不配伍时会导致储层伤害。注入水引起储层伤害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水质不合格的问题,也有储层敏感性方面的问题。对这二个问题从理论上进行了分析研究,从机理上对各因素引起的储层伤害进行了剖析,设计出了区分各因素所引起的储层伤害的室内试验方法。同时针对室内岩心试验与实际储层注水状况的差别,设计出了评价注入水性能以及注水状况的综合试验方法。  相似文献   

14.
复合驱油体系中碱对地层伤害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实验温度45℃。将大庆油田萨北小井距三元复合驱试验区储层岩心用含12 g/L NaOH的三元复合驱溶液浸泡30天,在扫描电镜下观测到岩心中石英、高岭土及长石受到明显溶蚀,岩心孔隙结构发生改变,液流通道破坏或堵塞;用该溶液驱替8小时的岩心中有新生矿物晶体形成,其主要成分为硅酸钙。复合驱试验区油井生产6个月后,3口油井油管垢样主要由钙垢和硅垢组成,钡垢量多少不等,垢样从近壁层到远壁层,硅垢量增加而钙垢量减少,即钙垢的形成快于并早于硅垢的形成。储层油砂、石英、高岭土、长石、蒙脱土在含6、12、20 g/L不同碱剂的三元复合驱溶液中浸泡120天,测定液相中Si、Al浓度,地层矿物的溶蚀在强碱(NaOH)液中最严重,混合碱(1∶1的NaOH Na2CO3)液中次之,弱碱(Na2CO3)液中最轻,且溶蚀程度均随碱浓度的增大而增大;在3种黏土矿物中,蒙脱土的溶蚀程度最大,长石最小。讨论了岩石矿物与碱的反应机理及高岭土、蒙脱土与碱反应时生成的新矿物。图5表2参6。  相似文献   

15.
水中悬浮固体颗粒对储层损害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回注污水中悬浮固体颗粒的大小对储层渗透性的损害一直是油田十分关心的问题。通过压汞资料获得阿南、哈南油田砂岩储层岩石的孔隙喉峰为 4.0~6.2 μm;通过不同粒径的回注污水模拟了对岩心渗透率的损害,当 1/12 ≤ Df/Dp ≤ 1时,损害最严重;当Df/Dp ≥ 2/3时,存在较大损害;当Df/Dp ≤ 1/8时,损害较小。同时根据国内外在此方面的研究认识,特别是比 1/3更严格的 1/7"架桥准则",结合阿南、哈南砂岩油藏孔隙结构特征和低渗、特低渗的具体情况,建议阿南、哈南回注污水中悬浮固体颗粒应重点处理的范围为 0.5~7.8μm。  相似文献   

16.
针对南梁长4+5低渗透油藏注水开发过程中地层伤害机理认识不清的问题,利用电镜扫描、铸体薄片、共聚焦成像、XRD等实验方法,分析了水驱前后储层岩心的孔隙结构及岩石组成,明确注水开发对储层孔隙特征的影响,通过注入水与地层水矿化度与物质含量对比,分析注水过程的潜在伤害、岩心渗透率的实时变化规律,总结地层结垢堵塞机理。结果认为:南梁长4+5油藏注水地层伤害机理主要为注入水、地层水、储层的不配伍引发的盐敏、结垢,以及注入水水质较差引起的储层机械杂质堵塞。该研究成果为低渗透油藏注水伤害机理认识提供了方法及理论支撑。  相似文献   

17.
注水对沈84—安12油田高凝油藏冷伤害浅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高凝油世故主要采用注冷水开发工艺,对油层必然造成不同程度的冷伤害。通过对沈84-安12块十几口注水井的压降资料进行分析研究及解释评价,指出注入水的水质及温度,尤其是温度对高凝油藏的影响十分明显,温度过低会使高凝油藏严重污染,降低最终采收率。针对此情况,提出了合理的注水方案,使沈84-安12块的污染情况得到缓解。  相似文献   

18.
原油开采过程中的沥青沉积是引起地层伤害、产液量下降的一个重要原因。沥青沉积与生产过程中的地层温度、压力等因素有关,它们的影响可通过沥青在石油中的溶解度表现出来。应用相态平衡理论和沥青在原油中溶解能力的Flory-Huggins溶解理论,研究不同压力和温度条件下原油对沥青的溶解能力。采用Kumar等人关于液体中悬浮颗粒对油层堵塞的理论来计算沥青沉积所引起的地层伤害表皮因子。通过对绥中36-1油田沥青沉积问题的研究,说明预测沥青沉积地层伤害表皮因子的方法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9.
提出了评价油田水驱开发效果的2个新参数——含水采出比与含水可采比,即直接用任一时刻综合含水率与相对应的采出程度或可采程度之比来评价油田水驱开发效果。该方法所计算的参数可以真实地评价不同类型的油藏以及同一油藏不同时间的水驱开发效果(尤其是在油田开发中后期)。用这2个参数评价油田水驱开发效果,既能反映油田储集层与流体的固有特性,又能反映开发技术与开发政策水平。  相似文献   

20.
CO2驱对油藏的伤害及其保护措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CO2驱油过程中独特的沥青、石蜡沉淀作用,探讨了沉淀的机理和影响因素,在此基础上着重介绍了化学方法(加阻垢剂)消除沉淀的工艺措施。简要介绍了气侵、气锥形成机理和合理的注气工艺及预防注入水和CO2气体中杂质带来的油层伤害措施;分析了CO2与水形成碳酸的影响因素及防腐工艺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