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渤海湾盆地上第三系油藏类型及成藏控制因素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就富生油凹陷、区域性盖层、下生上储构造 沉积条件和小凸起 大圈闭配置等 4项内容 ,分析了渤海湾盆地上第三系油藏的成藏控制因素。按背斜类型把区内上第三系油藏划分为 5类。对盆地上第三系油气勘探中的一些问题作了概括 ,强调加强研究区内针对上第三系油藏的浅层勘探及改进油藏测试方法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2.
济阳成熟探区非构造油气藏深化勘探   总被引:37,自引:7,他引:30  
济阳探区是一个经过40多年勘探的油气资源较为丰富的老区,近年来地质风险和工程风险较高的隐蔽油气藏成为主要储量目标。通过深化盆地构造、沉积和成藏条件认识,揭示了上第三系、下第三系和古潜山成藏模式。上第三系河道砂岩油藏主要受“网-毯”式疏导体系的控制。下第三系低位扇和浊积砂体油气藏集中分布在断裂坡折带,断裂坡折带类型不同低位扇油藏组合不同。盆地发育的阶段性和构造动力学条件决定了古潜山多样性,多样性古潜山油藏按压性带、张性带和溶蚀带有规律地成带出现。上述三类、三个世代的隐蔽油气藏通常在空间上复合成带,横向上叠合连片,所以隐蔽油气藏勘探在陆相断陷盆地中具有很大潜力。  相似文献   

3.
陆相断陷盆地多期成盆、凹凸相间和多元成烃的地质特征决定了地层油藏在其中广泛发育的可能性。济阳坳陷作为陆相断陷盆地的典型代表,地层油藏的勘探经历了偶然发现、勘探突破和持续发展3个阶段,已发现的第三系地层油藏主要富集于靠近洼陷10km以内的凸起周缘鼻状构造带,其形成主要受16种不整合构建样式和断层-砂体-不整合面运聚系统的控制。在陆相断陷盆地地层油藏形成条件、济阳坳陷第三系地层油藏勘探现状及形成机制的研究基础上,结合调研结果,提出地层油藏攻关研究的3个主要方向:①不整合构建样式及展布与油气分布关系静态模型;②参地层油藏形成过程与成藏模式;③地层圈闭准确描述技术。最后,提出了解决这些问题的技术思路和研究手段。  相似文献   

4.
斜坡带油气成藏特征与勘探方法——以济阳坳陷为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济阳坳陷为例 ,概要论述了箕状断陷的结构特征 ,把斜坡带分为宽缓型、窄陡型、双元型三种类型 ,研究了不同类型斜坡带油气藏类型、油气控制因素及分布规律 ,指出在宽缓斜坡带主要以形成上第三系构造 -岩性油藏、下第三系岩性油气藏、地层超覆不整合油藏、构造 -地层油气藏及前第三系的地层剥蚀不整合油藏为特征 ;窄陡斜坡带主要形成断块油藏、断块 -岩性油藏、滚动背斜油藏 ;双元斜坡带主要形成潜山油藏、地层不整合油藏及断块 -岩性油气藏。在此基础上 ,建立了以综合地质分析为基础 ,以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学、测井约束反演、三维可视化技术等为手段的斜坡带综合勘探方法 ,提高了斜坡带的勘探效果 ,也为类似盆地斜坡带的勘探提供了成功的经验。  相似文献   

5.
渤海湾盆地上第三系油藏形成与勘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渤海湾盆地是一个新生代裂谷盆地 ,其演化具有早第三纪断陷 ,晚第三纪拗陷的特点 ,烃源层位于下第三系 ,上第三系为河流相沉积。受盖层控制 ,上第三系油藏主要分布在盆地中部 (黄骅、渤中和济阳坳陷 )。多数上第三系油藏位于凸起上和凹陷内大断层下降盘逆牵引构造中。大量勘探实践表明 :小规模的低凸起比大规模的高凸起更有利于油气富集 ;凹陷内聚烃条件差 ,则利于凸起上聚集油气。断层的运移条件决定了上第三系逆牵引构造油气富集程度 ,与主断层相交的次级断层晚期活动强 ,断层密度大且断至层位深 ,有利于油气运移至上第三系富集成藏。地层与断层的组合关系控制了油气富集部位。海域内的低凸起及富生烃凹陷边缘大断层下降盘的逆牵引构造是上第三系勘探的有利地区  相似文献   

6.
渤海湾盆地上第三系油藏形成与勘探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渤海湾盆地是一个新生代裂谷盆地,其演化具有早第三纪断陷,晚第三幼坳陷的特点,烃源层位于下第三系,上第三系为河流相沉积,受盖层控制,上第三系油藏主要分布在盆地中部(黄骅,渤中和济阳坳陷),多数上第三系油藏位于凸起上和凹陷内大断层下降盘逆牵引构造中,大量勘探实践表明,小规模的低凸起比大规模的高凸起更有利于油气富集,凹陷内聚烃条件差,则利于凸起上聚集油气,断层的运移条件决定了上第三系逆牵引构造油气富集程度,与主断层相交的次数断层晚期活动强,断层密度大且断至层位深,有利于油气运移至上第三系富集成藏,地层与断层的组合关系控制了油气富集部位,海域内的低凸起及富生烃凹陷边缘大断层下降盘的逆牵引构造是上第三系勘探的有利地区。  相似文献   

7.
代瑜  齐兴国  张元  郭翔 《吐哈油气》2007,12(1):29-31
吐哈盆地大墩构造为一完整的背斜构造,在实施YX三维的基础上,通过精细构造解释及油气成藏控制因素的分析,结合地震属性研究,论证了大墩构造第三系具备成藏条件,上钻D2井获得成功,带动了该区及其周边地区勘探开发。为进一步评价该构造含油气规模,对油藏地震信息进行了研究,该区第三系油藏在地震剖面上表现为“宽波谷”特征。  相似文献   

8.
华北东部盆地油气勘探潜力与发展方向   总被引:13,自引:2,他引:11  
华北东部盆地是典型的多旋回叠加改造型盆地,中上元古界、下古生界、上古生界、中生界和新生界普遍具有生烃潜力和储盖组合条件.漫长的地质演化和新生代构造断裂活动形成了上第三系至太古界多层系多类型的油气藏,在凹陷、凸起的各部位,分布着大型油气聚集带.根据盆地历史演化、勘探程度差异性及油气发现的特点,对华北东部盆地油气勘探潜力进行了分析.在该地区应着重研究多勘探层系、勘探程度的差异性和地质理论的新进展,充分挖掘各探区内各单元的油气资源潜力,第三系深层、前第三系、滩海和浅海应是华北东部盆地21世纪油气勘探的重点领域.  相似文献   

9.
渤海上第三系油藏成因机制及勘探效益探讨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渤海油区是渤海湾陆相裂谷盆地的一部分。断裂发育、凸凹相间是其主要的构造特征,多"旋回"是其主要的沉积特征,"复式油气藏"发育是其主要的石油地质特征。近年来在渤海上第三系发现了多个大油田,储量约20×108t,据圈闭幅度、断层特性、油藏特征、勘探-开发效益不同,可将凸起上的油藏分为高-中幅度背斜油藏、低幅度背斜油藏,凹陷内油藏分为大断层伴生的背斜油藏、小断层伴生的背斜油藏。文章较深入地分析了这些油藏的成因机制、油层特征及勘探-开发效益,以期对今后的勘探、评价、开发有一点启示。  相似文献   

10.
柴达木盆地油气聚集规律及勘探前景   总被引:42,自引:9,他引:33  
柴达木盆地位于青藏高原北部,是中国7个大型内陆含油气盆地之一.发育有石炭系、侏罗系、第三系和第四系4个大含油气系统,形成了北缘、西部和中部3个勘探领域,共有油气资源量42×108t(油当量),油气聚集受烃源岩、构造叠加及储集层性质的控制.该盆地勘探程度较低,具有较大的勘探潜力和广阔的勘探前景,是中国最有油气勘探潜力的盆地之一.根据盆地内不同地区的油气藏控制因素,盆地的西部南区、西北缘的阿尔金山前、北缘的冷湖三号等地区是碎屑岩油藏勘探的重要领域,西部北区是非常规储层油藏的重点勘探区,中部、西部第三系和北缘深层是天然气新的勘探领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