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
对薄储层而言,由于储层厚度和速度的横向变化均会引起反射波的干涉而出现调谐现象,它们可分别称为厚度调谐与速度调谐,本文对厚度调谐,速度调谐以及速度横向变化对反射波振幅的影响进行了理论研究,并通过正演模拟分析了调谐现象对薄储层油藏注水地震监测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当调谐与注水引起的界面反射系数的变化相一致时,调谐将使得注水地震异常增强,有助于异常的识别,对注水地震监测是有利的,当二者的变化不一致时,调谐将使得注水地震异常减弱,对注水地震监测是不利的,为了获得较好的监测效果,针对储层特性选择较为合理的地震反射波主频是关键。  相似文献   

2.
AVO调谐     
本文定量研究了AVO的调谐效应,发现观测到的AVO梯度不仅受薄层调谐,而且受偏移距差值时差的影响。在调谐条件下,振幅梯度的变化主要取决于波阻抗差和真振幅梯度的符号相同,那么从地震道集上提取的梯度就反映了含烃砂岩的真实振幅梯度。如果截距振幅和振幅梯度的符号相反,那么调谐振幅梯度就受差值时差影响而虚假地增大。在薄层状层序,尤其是波阻抗发生交叉的固结砂岩或页岩层序中,调谐效应变得更强。  相似文献   

3.
频谱成像技术及其在储层预测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频谱成像技术是近几年发展起来的用于三维地震资料解释和储层预测的地震处理技术。它对储层边界、储层各向异性和薄储层的识别比传统的地震属性处理技术具有更高的分辨率。本文介绍了频谱成像技术的基本原理和在储层预测方面的一个实例。  相似文献   

4.
5.
非正交小波谱分解技术的研究和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谱分解技术利用薄层的调谐效应,在频率域成像出薄层的厚度及不连续性等特征,是一项薄储层识别和描述的有效技术。目前常见的谱分解技术包括短时傅里叶变换、小波变换、最大熵等。短时傅里叶变换技术存在窗口问题,限制了垂向分辨率,而且不能适应地层厚度的变化;常规小波变换使用尺度参数,与频率参数难以直接对应,地质含义不够明确。非正交小波变换避免了上述方法的局限,直接使用频率控制,可以指定频带和频率分布密度,适应薄层识别的需求和地震层序分析的规律,更有利于薄层的识别和描述。  相似文献   

6.
在吐哈盆地QL油田,随着油气开发的不断展开,遇到了油层连通性、注采关系难以确定等一系列问题,制约了开发进程。为此,应用高精度三维地震资料,对七克台目的层段对应的地震资料应用短时窗离散傅里叶变换(DFT)方法,将七克台底部对应地震数据从时间域变换到频率域,并在谱分解的相位数据体上,利用断层引起的相位不稳定性,识别和解释出了以往难以识别的断距为10~15m的小断层,结合其他数据体完成了对断层的解释,为更加清楚地认识油藏的地质特征、分析油水关系、调整注采关系提供了更加可靠的基础资料。  相似文献   

7.
徐世军 《海洋石油》2015,35(4):72-75
海上采油平台靠海底电缆远距离供电,且平台上大量使用电潜泵、注水泵等电机设备,其配电系统特性为负荷端电压及功率因数过低,在平台负荷率接近满载运行的情况下,平台无法再增加新的电潜泵,限制了平台注水作业和采油作业。此外,平台上大量的换流装置如变频器等在运行过程中会产生一定的谐波电流。为有效解决目前平台上的这些问题,秦皇岛32-6作业区采用了调谐滤波器来改善平台电能质量。对调谐滤波器在QH-D32-6作业区平台电能质量改善中的应用进行研究,结果表明,调谐滤波器的应用确实改善了平台功率因数,提升了平台电压,增加了负荷裕度,且抑制了谐波电流,是一种在平台上可行的无功补偿方法。  相似文献   

8.
在岩性油气藏勘探中,真、假亮点识别是决定勘探成败的关键.AVO理论,为利用地震资料的叠前信息进行储集层识别提供了理论依据.而频率随偏移距而变化(FVO)这一事实,使得利用地震记录的叠后信息进行储集层预测成为可能,尽管其物理机制目前还不是十分清晰.数值实验表明,叠加地震记录不同尺度地震波同相轴走向的差异与反射能量的差异分别反映了地层岩性的空间变化和区分了地震波调谐产生的强振幅与储集层AVO产生的强振幅,从而为叠后剖面真、假亮点的研究提供了一种新的有效判别方法.MarmousiⅡ模型和实际资料的处理结果表明,本方法可以较好地识别储集层.  相似文献   

9.
储层频谱成像技术在塔里木盆地阿北-顺北地区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塔里木盆地阿北顺北地区泥盆系东河砂岩是该区的主要勘探目的层,为一套填平补齐的滨岸相沉积,具有层薄、厚度横向变化大的特点。为准确检测该储层段的厚度、边界及空间分布,通过应用频谱成像技术,对过已钻井地震数据进行频谱成像扫描分析对比,从中寻找储层厚度与调谐频率的关系,沿层进行频谱能量的追踪,并根据频谱成像响应特征进行岩性解释,预测了储层的分布和厚度,取得明显的了效果。  相似文献   

10.
输油管线原油含水率的在线测量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论述了半圆筒面探头的设计方法与电容量的计算。将它作为电容传感器的敏感元件,对被测原油的含水率敏感,把含水率的变化转换为探头电容量的变化。利用该探头来调谐振荡电路的振荡频率,根据振荡电路的固有频率和已知电磁波之间的谐振状态(能量耦合)的变化,实现了输出电压受被测原油含水率的调变,由此可测量出原油的含水率。  相似文献   

11.
基于谱分解的薄层调谐与AVO异常识别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油气田多为薄层或薄互层类型,薄层调谐效应导致叠加剖面上出现假亮点,这些"亮点"与含油气亮点(第3类AV0异常)有本质区别.针对这一问题,根据实际储层的岩石物理参数和地质条件,设计了楔形和薄层地质模型,分析了薄层调谐效应与频率之间的关系和含油气亮点与频率之间的关系,并由此提出利用谱分解技术来识别真假亮点.实际地震资料...  相似文献   

12.
油田电网消弧线圈运行状况及优化方案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介绍了油田电网35 kV系统、6(10)kV系统消弧线圈运行情况和提高消弧线圈投运率的主要措施,阐述了目前手动调谐消弧线圈、自动跟踪调谐消弧线圈在油田电网运行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利用手动调谐消弧线圈与自动调谐消弧线圈组合使用来解决存在的问题的优化组合方案.  相似文献   

13.
厚度小于地震波长的储集层照样可以含有大量碳氢化合物。这类地层表现出涉及到来自储集层顶面和底面反射波干扰的调谐效应。储集层中的天然裂缝在决定流体流时能发挥重要作用,使得人们极大地关注着裂缝的密度和方位。当存在一组或多组线状垂直裂缝时,非零偏移距的各反射波的振幅随方位角而变化;所以,调谐效应也将随方位角而变化。当波长远大于典型的裂缝间距时,等价介质理论保证能把这类垂向断裂地层模拟为镜面对称平面平行于该地层的单斜地层。垂向断裂薄层的反射和透射系数随入射角和方位角的变化可以用水平慢度来表示,并能自动计算穿越地层传播的射线随方位角的角度变化及当地层厚度和波长处于同一数量级时出现的调谐效应。对足够小的频率(或等价地说,足够薄的地层),导出了反射和透射系数矩阵及透射振幅的近似表达式。这些表达式明确表明,所有反射脉冲和所有转换透射脉冲和入射脉冲的时间导数具有相同的波形,而对较厚的地层而言,明显存在着来自于地层顶部和底部的不同反射波,尤其是对小入射角更是如此。当这些反射波相互干涉时,可以发现脉冲波形随方位角发生明显变化,导致了地层中由于传播效应引起的地层顶部和底部反射系数方位角变化方面的差异。  相似文献   

14.
薄层面积和厚度计算中调谐效应的模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15.
动力调谐陀螺测井技术及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陀螺测斜技术以动力调谐速率陀螺测量地球自转角速率分量和石英加速计测量地球加速度分量为基础,经计算得出井筒的倾斜角、方位角、工具面角等参数。该技术可用于井身轨迹复测、钻井定向和侧钻井开窗定向等。应用该项技术进行复杂断块油藏及岩性油藏中井点校正,分析油藏剩余油潜力和油水动态分布,挖掘油藏潜力,提高储量动用程度获得了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6.
调谐是薄层顶、底反射之间的干涉对转换反射波振幅的影响。对于油柱覆盖在盐水之上的均质砂岩油藏,其顶部反射与油水界面反射之间的干涉是油柱高的函数。如果油水界面上下的砂岩特征不改变,那么油水界面的SS、PS和SP反射系数比PP反射系数小。这就可以推导出油藏的PP和PS有效反射系数的解析表达式,包括油柱内所有P波多次波。对于给定的炮检距,由于PPPS反射的射线路径不对称,油柱内PPPP反射垂直界面的波矢量分量比PPPS反射垂直界面的波矢量分量要大。因此,对于确定油柱高度,PPPS反射比PPPP反射更有用,尤其在炮检距范围较宽时更好。 Rutherford和Williams方案是对上覆泥岩的含烃砂岩油藏的AVO响应进行常规分类。第1类砂岩的法线入射声阻抗高于上覆泥岩的声阻抗;第2类砂岩具有与上覆泥岩几乎相同的声阻抗;第3类砂岩的声阻抗低于上覆泥岩的声阻抗。对这三类砂岩计算的合成炮道集是油柱高度的函数,表明将PPPP振幅与PPPS振幅结合绘制成调谐轨迹图,可用于确定油柱高度。该方法对于属于第1类、第2类AVO的油藏最灵敏,因此在第1类、第2类油藏的AVO分析中有用,而对传统的AVO指示(已发展为第3类油藏)并不起多大作用。这些结果表明海洋环境下炮检距范围较宽时记录的横波是有用的。  相似文献   

17.
裂缝性储集层反射地震波的方位角调谐效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厚度小于地震波长的储集层照样可以含有大量碳氢化合物。这类地层表现出涉及到来自储集层顶面和底面反射波干扰的调谐效应。储集层中的天然裂缝在决策流体流时能发挥重要作用,使得人们极大地关注着裂缝的密度和方位。当存在一组或多组线状垂直裂缝时,非零偏移距的各反射波的振幅随方位角而变化;所以,调谐效应也将随方 有而变化。当波长远大于典型的裂缝间距时,等价介质理论保证能把断裂地层模拟为镜面对称平面平行于该地层的单  相似文献   

18.
地震子波频率浅析   总被引:14,自引:4,他引:10  
云美厚  丁伟 《石油物探》2005,44(6):578-581
地震子波频率概念的合理选择与准确应用对于地震采集设计、地震模拟研究、地震资料处理、地震属性分析以及质量评价等是非常重要的.针对目前地震子波频率由于定义方式出现的各种概念(视频率、主频、峰值频率、中心频率等)以及理解上出现的偏差等问题,首先从时间域定义和频率域定义2个方面进行了归纳和总结,并在此基础上对3种常用地震子波(Ricker子波,Zinc子波,正弦指数衰减子波)进行了分析和研究,得出视频率与主频概念一致,但不同地震子波的峰值频率、中心频率和视频率(或主频)之间并不完全一致的结论;而对于实际地震资料,将峰值频率近似看作地震子波的主频是可以的,但在地震子波已知的情形下这样做是不恰当的,甚至可能会得出错误的结论和认识.  相似文献   

19.
基于楔状砂体模型,重点研究了其反射特征及振幅曲线特征,分析了反射特征与砂体厚度及子波主频的关系。认为反射振幅曲线中存在两个关键点,一个是极大值点,对应的砂体厚度为波长的1/4;另一个是极小值点,对应的砂体厚度为波长的1/2。当砂体厚度大于波长的1/4时,可以用砂体反射的波峰与波谷的时间差确定其厚度,称为时间可分辨区。当砂体厚度大于波长的1/2时,由于顶底反射是分开的,用肉眼可直接解释,但其分辨率较低,需要进行振幅曲线分析,找出曲线的极大值点,使纵向分辨率达到波长的1/4。  相似文献   

20.
分频技术原理是将一个短时窗内的地震数据通过离散傅里叶变换或最大熵谱估计转换为频率域,在频率域通过对地震反射成分中各种频率成分对应的调谐能量进行识别成像,并以此解释技术来识别地质体的空间展布形态、相对沉积厚度.研究区内明三段6砂组目的层段主要为曲流河沉积环境,储层厚度小,一般小于10m,横向变化大.由于该区明三段油层层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