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毛白杨雄花序黄酮类化合物超临界CO_2的萃取工艺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通过单因素试验研究了夹带剂比例、温度、时间、压力对超临界CO2 萃取毛白杨雄花序黄酮类化合物的影响 ,利用正交试验得到最佳工艺条件 :温度 60℃ ,液料比 1 5mL∶1 g、压力 3 5MPa条件下 ,萃取 90min ,得率可达 0 5 9%。  相似文献   

2.
超临界CO2萃取桃叶中柚皮素的工艺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陈雪峰  刘迪  李欣 《食品科学》2007,28(1):106-109
研究萃取温度、萃取压力、萃取时间和夹带剂添加量对超临界CO2萃取桃叶中柚皮素的影响。通过试验,确定最佳工艺为:萃取温度60℃,萃取压力30MPa,萃取时间6h,料液比为1:2.0(桃叶与95%乙醇的质量比)。  相似文献   

3.
超临界二氧化碳流体萃取红枣香精油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正交试验对超临界CO2萃取冬枣中香精油的最佳工艺条件进行优化。以香精油得率为指标,研究萃取压力、萃取温度和萃取时间对香精油得率的影响,并与水蒸气蒸馏法进行比较。结果显示,萃取压力对香精油得率有显著影响,而萃取温度和萃取时间影响不显著。优选得到的最佳萃取工艺条件为:萃取压力30MPa,萃取温度40℃,萃取时间2.0h,得率为1.2935%,比水蒸气蒸馏法提高3.2倍。  相似文献   

4.
选择两种结构致密程度不同的涤纶针刺滤料,对其进行PTFE乳液整理,研究了浸渍温度、浸渍时间、PTFE乳液浓度、轧车压力、预烘温度、预烘时间、焙烘温度和焙烘时间八项工艺参数对滤料透气率的影响规律。正交优化试验结果显示:可以使结构疏松滤料透气率变化率最大的工艺为浸渍时间15 min,轧车压力0.2 MPa,预烘温度100℃,预烘时间5 min,焙烘温度180℃,焙烘时间7 min;可以使结构致密滤料透气率变化率最大的整理工艺为浸渍时间15 min,轧车压力0.5 MPa,预烘温度80℃,预烘时间10 min,焙烘温度160℃,焙烘时间3 min。  相似文献   

5.
超临界CO2萃取海金沙中黄酮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通过单因素和正交试验研究,对超临界CO2流体萃取海金沙黄酮类化合物的工艺进行了优化设计。试验结果表明,影响萃取得率的各因素大小顺序是:萃取温度〉萃取压力〉流体流量〉萃取时间;本试验确定最佳萃取试验工艺条件为:萃取温度45℃,萃取压力25MPa,流体流量3.0L/h,萃取时间3h。  相似文献   

6.
采用超临界CO2萃取方法,正交试验考察了四因素(样品含水量、萃取压力、萃取温度、萃取时间)三水平对其得率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在本试验研究范围内,芦丁得率随着样品水分含量的升高而降低,随萃取时间、压力、温度的升高而增加.样品含水量对芦丁提取效率的影响最大,其次为萃取时间和压力,温度影响最小.超临界CO2萃取荞麦芦丁的适宜工艺条件为:荞麦粉水分含量3%、萃取压力为30 MPa,温度为35℃、萃取时间80 min.  相似文献   

7.
超临界CO2萃取红曲色素的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邵伟  唐明  熊泽 《中国酿造》2005,(7):22-24
对用超临界CO2萃取红曲米中红曲色素进行了初步研究,考察了压力、温度、CO2流量及原料颗粒直径对萃取效果的影响。通过试验得到较佳的操作条件为:红曲米原料颗粒Ф0.3mm,萃取温度50℃,萃取压力20MPa,CO2流量10kg/h,萃取时间4h。  相似文献   

8.
蚕蛹油超临界二氧化碳萃取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以蚕蛹为原料,采用正交试验,研究萃取温度、萃取时间、萃取压力等因素对超临界CO2萃取蚕蛹油影响。确定蚕蛹油超临界CO2萃取条件,即萃取温度35℃,萃取时间2h,萃取压力25MPa。  相似文献   

9.
研究超临界CO_2萃取神香草精油的工艺,探讨萃取压力、温度、时间和CO_2流量对神香草精油得率的影响,正交试验确定最佳工艺条件,各因素对神香草精油得率影响程度是:萃取压力CO_2流量萃取温度萃取时间。优化的工艺条件为萃取压力12 MPa、温度40℃、CO_2流量20 L/h、萃取时间90 min,神香草精油得率为2.558%。  相似文献   

10.
运用超临界CO2萃取技术提取青豆油,采用正交设计试验法,研究了温度、压力、萃取时间对青豆油提取率的影响,以提取率最大为目标,确定了最佳工艺条件。试验结果表明,最佳提取条件:萃取时间2.5h,压力30MPa,温度40℃。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