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食品工业科技》2002,(03):86-87
以人工养殖海带为原料,用常温(15~20℃)消化、离子交换脱钙法提取海藻酸钠,粘度高于2500mPa·S,收率22.6%,并大幅降低生产成本,每吨降低成本1800多元。   相似文献   

2.
从马尾藻中提取高粘度海藻酸钠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以马尾藻为原料,用离子交换法提取出高粘度海藻酸钠。粘度达1300mPa·s,收率23.7%  相似文献   

3.
海藻酸钠提取的新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王孝华  聂明  王虹 《食品工业科技》2005,26(11):146-148
海藻酸钠作为一种天然高分子物质已被广泛应用。本实验以海带为原料,用离子交换法提取海藻酸钠,其产品粘度为2.84Pa·s,提取率高达42.6%,并大幅度节省了原料与动力,降低了生产成本。除此之外,通过实验也找到了Na2CO3浓度、消化温度、消化时间对海藻酸钠提取率的影响关系。   相似文献   

4.
为了充分利用海洋生物质资源,以海带为原料,采用超声-复合酶解法(包括纤维素酶、果胶酶和木瓜蛋白酶)提取海藻酸钠,在考察酶添加量、酶解pH、酶解温度和超声功率的单因素实验基础上,通过正交试验优化提取工艺.结果表明,最佳提取工艺为:纤维素酶添加量0.3 g、果胶酶添加量0.3 g、木瓜蛋白酶添加量0.1 g,酶解pH=4,...  相似文献   

5.
利用纤维素酶解海带中纤维素组分,可以提高海藻酸钠的浸出质量。单因素实验后,通过正交实验确定了酶解提取海藻酸钠条件为: 40℃,pH5.0,缓冲液用量为 50ml,作用时间为 12h,加酶量为 120μ/g 干海带质量 。酶解法与传统法提取海藻酸钙相比,浸出质量由 2.0216g 上升至 2.4487g,提高了 21.13%。  相似文献   

6.
类胡萝卜素是人体内维生素A的主要来源之一,具有抗氧化、免疫调节、抗癌、延缓衰老等功效。类胡萝卜素来源广泛,普遍存在于动物、高等植物、真菌、藻类。海带中富含类胡萝卜素。为提取海带中的类胡萝卜素,以有机溶剂法优化类胡萝卜素提取条件,通过分光光度计测定类胡萝卜素的提取量,研究不同提取条件对类胡萝卜素提取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提取溶剂采用石油醚-丙酮(1︰1, V/V)、温度50℃、时间50 min、料液比1︰20 (g/m L)、提取2次条件下,类胡萝卜素提取量可达0.427 mg/g,而超声辅助提取和添加抗坏血酸提取,两者均可增加类胡萝卜素提取量,提取量分别可达0.476 mg/g和0.493 mg/g。试验为有机溶剂法提取海带中类胡萝卜素提供技术基础,并为海带中类胡萝卜素功能研究开发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从海带中提取褐藻糖胶的无水乙醇预处理液中提取甘露醇,通过对单因素和正交实验的考察优化了提取甘露醇的条件,结果提取甘露醇的最优条件是:固液比1:10g/mL。提取温度78℃,提取时间3h,总得率达6.86%(含量96.55%,经精制后的甘露醇纯度可达98.70‰  相似文献   

8.
研究从海带中提取甘露醇、海带膳食纤维和岩藻聚糖硫酸酯的工艺。每百克海带可得甘露醇6.93g、海带膳食纤维35.55g、岩藻聚糖硫酸酯2.15g。并对水提法和酸提法提取岩藻聚糖硫酸酯进行了比较。  相似文献   

9.
以海带为原料,采用体积分数2%的戊二醛溶液前处理剂,超声-微波协同处理浸泡后的海带。通过正交实验确定协同处理的最佳处理条件为:微波功率500 W,提取时间60s,料液质量体积比1g∶20mL,提取次数2次。在消化反应中控制pH、温度、时间、料液质量体积比,得出的最佳提取条件为:pH 12、温度50℃、反应时间2.5h,料液质量体积比1g∶20mL。通过上述工艺处理,所得褐藻酸钠的粘度为3 670mPa.s,提取率为88.6%。与传统的提取法法相比,利用协同处理破坏细胞结构再进行消化反应具有省时,提取效率高,产品质量好的优点。  相似文献   

10.
海带提取岩藻聚糖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吴永沛  邱晓燕  张东  吴鹏 《食品科学》2003,24(10):78-80
本文报道了福建地产海带提取岩藻聚糖的研究结果。采用0-1mol/L HCI为萃取液,用量为藻体重量的8倍,萃取时间2h,并用70%饱和度乙醇沉淀精制,岩藻聚糖的提取率约为原料的2.1%,产品SO4^2-含量为20%。本文报道的工艺条件温和,不使用任何有害元素或化学药品,产品具有安全度高,生物活性强的优点。  相似文献   

11.
海藻和海藻酸钠中糖醛酸含量的测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阴离子交换树脂对酸水解后的海藻酸钠进行分离,得到D-甘露糖醛酸(M)和L-古洛糖醛酸(G),经过高效液相色谱、电喷质谱及核磁共振确定其纯度和结构。利用自制的M和G作为标准品绘制标准曲线,用外标法计算得到海藻酸钠样品中M含量为63·06%,G含量为11·48%;海藻样品中M含量为21·65%,G含量为4·67%。该实验为海藻胶及海藻寡糖中的D-甘露糖醛酸和L-古洛糖醛酸含量的测定奠定了一定的基础。   相似文献   

12.
以苹果渣为原料制备较高黏度羧甲基纤维素钠.通过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确定制备高黏度羧甲基纤维素钠的最佳试验条件为4 g纤维素,95%的乙醇为溶剂,50%的氢氧化钠溶液的用量为4g,室温碱化30 min,3.6 g由80%的乙醇与氯乙酸以质量比为1∶1.5组成的溶液为醚化剂,醚化温度为70℃.醚化时间为80 min.所得CMC的黏度为27.531 MPa/s.  相似文献   

13.
14.
15.
为了探讨海藻酸钠/阿拉伯树胶混合膜液流变特性,利用Discovery HR-2型流变仪,研究海藻酸钠浓度、阿拉伯树胶浓度、增塑剂浓度和测试温度对海藻酸钠基成膜液体系的流变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成膜液均属于非牛顿假塑性流体,具有剪切变稀性质,流变特性均符合Ostwald-de-Waele幂律方程,且流动指数与稠度系数的变化均受到海藻酸钠浓度、阿拉伯树胶浓度、增塑剂浓度和测试温度不同程度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
混合酸酐交联海藻酸钠的制备及性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用 乙 酸 酐 和 己 二 酸 混 合 酸 酐 和 海 藻 酸 钠 反 应 制 得 一 种 新 产 品 -交 联 海 藻 酸 钠 ,红 外 图 谱 、粘 度 和 热 稳 定 性 质 的 改 变 证 实 了 交 联 反 应 的 发 生 。 用 正 交 实 验 法 筛 选 得 到 优 化 合 成 条 件 :温 度 60℃,反 应 时 间 2.5h,乙 酸 酐 和 己 二 酸 重 量 比 为 10∶1,混 合 酸 酐 量 为 绝 干 海 藻 酸 钠 量 的 3.0%。交 联 作 用 可 以 将 海 藻 酸 钠 粘 度 从 180cps上 升 到 270cps;1%溶 液 以 1.5℃ /m in 的 速 度 从 20℃升 温 到 70℃, 交 联 产 物 粘 度 只 下 降 了 40cps,而 原 产 物 则 下 降 了 100cps。  相似文献   

17.
主要研究了添加不同比例(0.1%、0.15%、0.2%、0.25%和0.3%)的海藻酸钠对蛋糕品质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海藻酸钠的引入能减小蛋糕面糊比重,增大蛋糕的比容;添加海藻酸钠后,蛋糕硬度变小,弹性和回复性增大,咀嚼性下降,对蛋糕品质有较好的改良效果。在长期放置过程中添加海藻酸钠后蛋糕的硬度增加速率显著降低,表明添加海藻酸钠有较好的抗老化效果,可延长蛋糕的货架期。  相似文献   

18.
由于纯海藻酸钠难以用于静电纺丝,研究了聚乙烯醇(PVA)与海藻酸钠共混溶液的静电纺丝工艺。将8%的PVA水溶液与2%的海藻酸钠水溶液分别以体积比9:1、8:2、7:2,6:4、5:5的比例混合。结果表明:共混溶液体积比为6:4时纺丝效果较好,纤维膜成形良好,直径分布均匀,为80—110nm。经氯化钙交联后,纤维膜抗水解能力、断裂伸长和断裂强力提高,断裂强力增加了98.5%,断裂伸长提高了104.3%。  相似文献   

19.
为提高海藻酸钠纤维的断裂强度,采用环氧氯丙烷先改性海藻酸钠,并用湿法纺丝法制备改性海藻酸钠纤维。将制备的改性海藻酸钠纤维经过100 ℃烘干使之进一步发生交联反应。烘干后的改性海藻酸钠纤维浸泡在质量分数为0.4% NaCl溶液中以脱去部分与海藻酸钠交联的钙离子。结果表明,经过烘干和浸泡NaCl溶液处理的改性海藻酸钠纤维断裂强度最高可达15.9 cN /tex,比未经烘干和浸泡NaCl溶液处理的改性海藻酸钠纤维断裂强度高59%,比纯海藻酸钠纤维断裂强度高42.9%。FT-IR谱图在1256 cm-1处增加了环氧氯丙烷的三元环醚特征吸收峰,723 cm-1处增加了环氧氯丙烷的-C-Cl特征吸收峰,表明环氧氯丙烷与海藻酸钠发生交联反应。SEM和XPS分析结果表明,通过浸泡NaCl溶液,部分钙离子从纤维中脱去,纤维表面逐渐变得光滑均匀。  相似文献   

20.
海藻酸钠凝胶特性的研究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研究了海藻酸钠的浓度、氯化钙浓度、凝胶温度及增塑剂对海藻酸钠凝胶强度、持水性、弹性以及外观特性的影响,采用L9(34)正交实验优选出最佳凝胶条件.实验结果表明:海藻酸钠凝胶特性与凝胶体内的钠钙比率有密切关系;凝胶的温度及增塑剂对凝胶特性也有影响.通过正交实验得到最优实验方案:3%的海藻酸钠溶液与5%的氯化钙在60℃下胶化成形,所形成的凝胶性能最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