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张文超 《中国油脂》2021,46(4):68-71
以紫苏籽油、芝麻油、胡麻油、青花菜籽油、大豆油、花生油、玉米油、葵花籽油8种植物油为研究对象,比较不同种类植物油的脂肪酸组成、多酚含量和抗氧化性。结果表明:8种植物油脂肪酸组成比例各不相同,其中花生油中油酸含量最高,为43.98%,葵花籽油中亚油酸含量最高,为6500%,紫苏籽油中亚麻酸含量最高,为63.89%;8种植物油的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强弱顺序为芝麻油>大豆油>玉米油>青花菜籽油>胡麻油>花生油>紫苏籽油>葵花籽油,与其多酚含量一致;8种植物油的铁离子还原能力从大到小依次为芝麻油>大豆油>青花菜籽油>花生油>胡麻油>玉米油>紫苏籽油>葵花籽油。  相似文献   

2.
为了考察植物油介电常数的变化规律,本研究采用同轴探针技术,探究了25℃温度条件下菜籽油、调和油、葵花籽油、橄榄油、玉米油、芝麻油、大豆油及花生油等八种常见食用植物油的介电常数和脂肪酸组成。同时,测定了大豆油在油炸过程中酸值、过氧化值等品质变化,与介电常数的变化规律相联系起来,研究了两者之间的相关性。结果表明:在较低频段(100~180MHz)时,除花生油外,同频率下各种食用植物油介电常数大小与油中不饱和脂肪酸总含量呈正相关关系;在较高频段(300~10000MHz)内,油的介电常数随亚油酸含量的增加而增加。随着油炸时间的增加,大豆油的酸值逐渐增加,过氧化值先增加后减小,大豆油的介电常数逐渐增加。在同一频率下,大豆油的介电常数变化与上述品质变化呈正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3.
不同食用植物油氧化稳定性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采用油脂氧化稳定性测定仪,通过测定采集自中国市场上的48个不合抗氧化剂的小包装植物油样品的诱导时间,比较分析不同食用植物油的氧化稳定性差异.结果表明,植物油稳定性从优到劣的排序为:芝麻油、橄榄油、三四级菜籽油、玉米油、一级菜籽油、花生油、大豆油、一级葵花籽油、茶籽油、三级葵花籽油、亚麻籽油.实验结果说明植物油中的微量抗氧化物质是影响植物油氧化稳定性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4.
采用气相色谱法对油莎豆油与菜籽油、大豆油、橄榄油、红花油、花生油、葵花籽油、葡萄籽油、玉米油和芝麻油的主要脂肪酸组成进行检测,并用聚类分析方法对其他9种植物油脂进行归类。结果表明,油莎豆油脂肪酸组成与橄榄油的较为相似,这两种油脂中油酸含量75.01%~77.23%,亚油酸含量7.33%~9.79%;菜籽油、大豆油、红花油、花生油、葵花油、葡萄籽油和玉米油中,油酸含量15.87%~54.24%,亚油酸含量25.42%~74.92%。3个品系油莎豆油脂与橄榄油可归为第一大类,其余8种植物油可归为第二大类。在第二大类中,红花油、葡萄籽油、大豆油、玉米油和葵花籽油可归为一亚类,花生油、芝麻油和玉米油可归为另一亚类。  相似文献   

5.
以6种常见食用植物油亚麻籽油、葵花籽油、菜籽油、大豆油、花生油、芝麻油为原料,测定其脂肪酸含量,并在模拟家庭环境下每间隔5 d测定其过氧化值,从而研究开封后植物油最佳食用期及其与脂肪酸含量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亚麻籽油、菜籽油开封后的最佳食用期均为15~20 d,大豆油、葵花籽油的最佳食用期最长不超过25 d,花生油、芝麻油最佳食用期应为25~30 d。油脂氧化情况与其不饱和脂肪酸的含量成正比,不饱和脂肪酸含量越高,油脂越容易被氧化,最佳食用期越短。  相似文献   

6.
对国内7种食用植物油的脂肪酸组成、总酚、生育酚、植物甾醇、苯并(a)芘、黄曲霉毒素B1、3-氯丙醇酯含量、氧化稳定性指数(OSI)等指标进行测定分析。结果表明:这7种食用植物油不饱和脂肪酸含量均较高(78.29%~91.92%),但不同油的脂肪酸组成比例各不相同,不饱和脂肪酸、其中单不饱和脂肪酸、多不饱和脂肪酸含量最高的分别为菜籽油(91.92%)、油茶籽油(80.44%)和葵花籽油(61.18%);微量活性成分中,菜籽油的总酚含量最高,为139.83 mg/kg;大豆油、菜籽油、玉米油中γ-生育酚含量较高,葵花籽油、米糠油中α-生育酚含量较高,大豆油生育酚含量最高,为1 129.21 mg/kg;不同油中植物甾醇均以β-谷甾醇为主,米糠油、玉米油中植物甾醇含量较高,分别为10 705.8 mg/kg和8 596.7 mg/kg;危害因子中,只有少数食用植物油检出苯并(a)芘和黄曲霉毒素B1,且含量均符合国家相关标准规定;菜籽油、葵花籽油、大豆油、花生油中3-氯丙醇酯总量较低,均小于1.0 mg/kg;菜籽油、大豆油的氧化稳定性指数(OSI)较高,葵花籽油、油茶籽油的较低,且与总酚含量呈极显著正相关。  相似文献   

7.
利用气相色谱法,对山茶油掺入大豆油、菜籽油、玉米油和葵花籽油的掺伪油进行脂肪酸组成分析。结果表明:油酸、亚油酸和亚麻酸可作为鉴别山茶油中掺伪大豆油和菜籽油的特征脂肪酸,棕榈酸、油酸和亚油酸可作为鉴别山茶油中掺伪玉米油和葵花籽油的特征脂肪酸;回归预测模型相关系数(R^2)较高(> 0. 99),可分别检出掺伪量4%的大豆油和菜籽油,掺伪量8%的玉米油和葵花籽油,回收率在96. 56%~112. 88%之间。该方法灵敏度高,定量准确,可为掺伪山茶油纯度鉴别及调和山茶油配比的定量分析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8.
调查了浙江省食用植物油中黄曲霉毒素B_1(AFB_1)的污染情况。根据浙江省食用植物油生产消费的实际情况,2016年9—12月,采用统计学方法采集151家食用植物油经销企业的花生油、玉米油、大豆油、菜籽油、油茶籽油、葵花籽油、芝麻油、调和油8大类散装油和定型包装油,共1 208个样品,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AFB_1含量。结果表明:22个样品检出AFB_1,检出率为1.8%,超标率为0.0%;其中花生油、葵花籽油、玉米油和调和油检出AFB_1,浙江省特产的油茶籽油和菜籽油未检出AFB_1,散装油中AFB_1检出率(3.8%)是定型包装油(0.9%)的4.22倍,食用植物油样品中AFB_1含量均低于国家限量标准。  相似文献   

9.
以18种市售小包装标示含有花生油的调和油为原料,对其气味、色泽、透明度、酸值、过氧化值和脂肪酸组成进行了测定,以衡量它们的质量状况。结果表明,18种调和油透明度、酸值和过氧化值均符合国家卫生标准要求;它们之间色泽、气味差异较大,50%的调和油存在花生油香味;通过对调和油脂肪酸组成进行分析,结果发现:调和油中均存在花生油成分,但大豆油、菜籽油等廉价植物油含量超过花生油含量,为调和油的主要成分,配料表中各植物油的顺序基本反映了其在调和油中含量的多少。  相似文献   

10.
橄榄油掺伪的气相色谱质谱鉴别方法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气相色谱质谱法测定了某品牌橄榄油、棕榈油、菜籽油、大豆油、玉米油、花生油、葵花籽油的脂肪酸组成与含量,并采用聚类分析软件对其相似性进行了分析。实验模拟了掺假过程,向橄榄油中加入不同比例的低价值植物油包括棕榈油、菜籽油、大豆油、玉米油、花生油、葵花籽油,初步建立了橄榄油掺伪鉴别的气相色谱质谱法。掺入低价值植物油后,肉豆蔻酸、α-亚麻酸、山嵛酸、反式亚油酸、花生酸、花生一烯酸等脂肪酸含量随着掺加比例的增加呈现线性上升趋势。根据上述脂肪酸指标含量进行判定,棕榈油、菜籽油、大豆油、玉米油、花生油、葵花籽油最低掺假检出限分别为5.27%、5.61%、6.35%、4.53%、1.93%和9.21%。通过对不同植物油中其脂肪酸特征组分及含量的分析,可达到鉴别橄榄油掺假的目的。  相似文献   

11.
为比较不同品种石榴籽油的油脂品质差别,以10个品种的石榴籽油为样本采用气相色谱技术(GC)分析了其主要脂肪酸组成,采用国标方法测定其过氧化值(POV)和碘值,并研究了储存期石榴籽油的POV变化。结果显示,10个品种的石榴籽油棕榈酸含量为1.77%~3.01%,油酸含量为1.20%~5.12%,亚油酸含量为1.67%~2.95%,石榴酸含量为52.54%~89.78%;POV为0.002 25~0.008 6 g/100 g之间,碘值为143.4~162.2 gI/100 g;储存期石榴籽油POV存在跃变现象。表明不同品种石榴籽油在品质上存在一定的差别,其中石榴酸是各品种的主要脂肪酸并且品种间含量差异较大,都属于高不饱和植物油,保健价值高,但容易氧化变质,不耐储存。  相似文献   

12.
薛山 《中国粮油学报》2024,39(3):110-117
本研究比较低温锡箔烘烤和微波处理两种常用加工方式对南瓜籽油贮藏期间中性脂肪酸、磷脂脂肪酸与总脂肪酸组成的影响,同时,通过测定南瓜籽油酸价(Acid value, AV)与过氧化值(Peroxide value, POV)的变化,结合一级化学反应动力学方程和Arrhenius方程建立南瓜籽油贮藏动力学模型预测其货架期变化。低温锡箔烘烤和微波预处理的南瓜籽油总脂肪酸中PUFA相对含量都丰富,从脂肪酸组成角度来看耐贮性良好,低温锡箔烘烤组较微波组货架期更长。  相似文献   

13.
天然椰子油的组分及其对花生油氧化稳定性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分析了海南高种椰子制备的天然椰子油(VCO)的脂肪酸组成、功能性成分及对花生油氧化稳定性的影响。采用GC-MS测定了VCO的脂肪酸组成、植物甾醇含量,采用HPLC测定了VCO中VE含量,并研究了不同温度下VCO对花生油过氧化值的影响。结果表明,VCO中脂肪酸以月桂酸质量分数最多,达47.36%;植物甾醇含量为420 mg/kg,VE含量为89.8 mg/kg,多酚含量为18 mg/100g油。在40℃和60℃,不同添加量的VCO对花生油过氧化值(POV)均有影响,VCO浓度越大,花生油的POV值越低。  相似文献   

14.
华山松籽油脂肪酸组成及其理化性质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通过气相色谱(GC)分析了华山松籽油的主要脂肪酸组成。结果表明华山松籽含油率为56.5%,其中主要含有亚油酸63%,油酸26%,棕榈酸5%,硬脂酸2%,花生酸1%,芥酸1%,不饱和脂肪酸总量达90%。理化测定结果表明华山松籽油相对密度为0.915,折光率为1.4778,酸价为5.1,皂化价为190.8,碘价为142.6,过氧化值为0.04305%。  相似文献   

15.
以小桐子毛油为研究对象,通过碱炼脱酸、活性白土脱色、真空水蒸气脱臭对小桐子油进行精炼获得小桐子精炼油,研究了精炼前后小桐子油理化性质和脂肪酸组成的变化,同时,采用烘箱加热加速氧化油脂法研究小桐子精炼油的氧化稳定性,并预测小桐子精炼油的货架期。结果表明,精炼后油脂的色泽由(11.00±0.00)降低至(4.00±0.00),水分及挥发物含量由(7.50%±0.26%)降低至(0.50%±0.19%),酸值由(6.62±0.02) mg KOH·g-1降低至(0.26±0.01) mg KOH·g-1,碘值、皂化值和平均分子量无显著变化,精炼后分别为(104.37±0.24) g·100 g-1、(191.78±0.16) mg KOH·g-1和(877.57±2.43) g·mol-1;精炼前后脂肪酸组成变化不显著,精炼后主要脂肪酸组成为棕榈酸(13.36%±0.15%)、硬脂酸(4.25%±0.03%)、油酸(32.61%±0.10%)和亚油酸(43.36%±0.26%),其中不饱和脂肪酸含量达(75.97%±0.36%);氧化稳定性研究结果表明,小桐子精炼油储存温度越高,POV值越高,添加特丁基对苯二酚(TBHQ)、丁基羟基茴香醚(BHA)和维生素E(VE)抗氧化剂后小桐子精炼油POV值降低,当添加0.02% TBHQ时,抗氧化性能较佳,可使小桐子精炼油在储存温度20 ℃条件下的货架期延长到208 d。  相似文献   

16.
采用Schaal烘箱法与Rancimat法,以过氧化值(POV)及氧化诱导时间为指标,研究特丁基对苯二酚(TBHQ)与迷迭香提取物对亚麻荠籽油贮藏稳定性的影响,分析两种抗氧化剂对加速氧化前后亚麻荠籽油脂肪酸组成的影响,对比分析两种方法在预测亚麻荠籽油货架期方面的准确性。结果表明:亚麻荠籽油氧化稳定性较差,TBHQ与迷迭香提取物可有效延长亚麻荠籽油的贮藏时间,其中0.02% TBHQ与0.04%迷迭香提取物配合使用效果最佳,20℃下预期贮藏时间延长至608 d以上。加速氧化后亚麻荠籽油中多不饱和脂肪酸(PUFA)减少约59.8%,饱和脂肪酸(SFA)与单不饱和脂肪酸(MUFA)分别增多约101.9%与71.8%,添加不同抗氧化剂后亚麻荠籽油脂肪酸组成与烘箱法预测的货架期呈极显著相关性(P<0.01)。Rancimat法与Schaal烘箱法预测货架期存在较大差异,Schaal烘箱法预测亚麻荠籽油货架期具有更高准确性。  相似文献   

17.
本研究将小龙虾热烫后置于真空包装盒内,灌水并抽真空,分别于3 种冻结温度(-20、-40 ℃和-55 ℃)的冰柜内冻结至中心温度为-15 ℃,再于2 种冻藏温度(-20 ℃和-40 ℃)的冰柜中冻藏24 周,测定不同温度冻结和冻藏小龙虾肉的脂肪质量分数、游离脂肪酸(free fatty acids,FFAs)含量以及脂肪酸组成、过氧化值(peroxide value,POV)和硫代巴比妥酸反应物(thiobarbituric acid reactive substances,TBARS)值,探讨冻结及冻藏温度对小龙虾脂质氧化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冻藏时间的延长,6 组小龙虾的脂肪质量分数、不饱和脂肪酸(unsaturated fatty acids,UFAs)和多不饱和脂肪酸(polyunsaturated fatty acids,PUFAs)相对含量显著下降(P<0.05),FFAs含量和饱和脂肪酸(saturated fatty acids,SFAs)相对含量、POV、TBARS值总体显著上升(P<0.05)。冻藏温度相同时,-20 ℃冻结的小龙虾肉的POV、TBARS值高于-40 ℃和-55 ℃,而FFAs含量和脂肪酸组成无明显差异;冻结温度相同时,-20 ℃冻藏小龙虾肉脂肪和FFAs含量、POV、TBARS值均明显高于-40 ℃冻藏组,UFAs和PUFAs含量低于-40 ℃冻藏组,SFAs含量高于-40 ℃冻藏组。结论:冻结温度-40、-55 ℃和冻藏温度-40 ℃均减轻了小龙虾肉脂质的水解和氧化程度。  相似文献   

18.
Structured lipid (SL-safflower) was produced by lipase-catalyzed esterification (acidolysis) from safflower oil and conjugated linoleic acid (CLA). SL-safflower was then isolated by alkaline de-acidification, and its chemical characteristics were studied. Also, the change of fatty acid composition and tocopherol content was monitored during the reaction. After 2 h reaction, 18.5 mol% CLA was incorporated into SL-safflower, which further increased to 22.5 mol% after 24 h reaction. The content of -tocopherol was gradually reduced to more than 85% after 24 h. Besides, the oxidative stabilities of SL-safflower and safflower oil were studied. SL-safflower showed higher peroxide value (POV), ρ-anisidine value (AV), and 2-thiobarbituric acid reactive substances (TBARS) value than safflower oil, indicating that SL-safflower containing CLA is more susceptible to oxidation than safflower oil. Rosemary extracts with different amount (100, 200 or 300 ppm) could effectively reduce the oxidation, showing the most effective at 300 ppm.  相似文献   

19.
为探究三种脂溶性天然抗氧化剂(脂溶性茶多酚(LTP)、维生素E(VE)、脂溶性迷迭香提取物(LRO))对甲鱼油稳定性的影响,以甲鱼油为原料,采用Schaal加速氧化法,添加不同浓度梯度(0.02%、0.04%、0.06%、0.08%)的LTP、VE、LRO,定期测定甲鱼油的酸价(AV)、过氧化值(POV)及挥发性成分,确定最佳的抗氧化剂添加量;并在最佳添加量条件下,比较三种抗氧化剂对甲鱼油AV、POV、脂肪酸含量的差异。结果表明,LTP、LRO、VE能有效减缓甲鱼油的氧化速率,当其添加量分别为0.06%、0.04%、0.08%时,随贮藏时间增加,甲鱼油中AV、POV增长速率最慢,且具有强烈鱼腥味等不良气味的壬醛、己醛、1-戊烯-3-醇及表征油脂氧化酸败程度的乙酸、丁酸的峰面积变化最小。对比三种抗氧化剂对甲鱼油中脂肪酸组成的作用效果,发现0.04% LRO的抗氧化性最强,0.06% LTP次之,0.08% VE最弱。本实验结果对抗氧化剂的选择、提高贮藏稳定性及延长货架期提供理论参考,对促进甲鱼加工过程中内脏和脂肪块的综合利用有工业化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0.
依据GB10146-2015《食用动植物油脂卫生标准》,以酸值(acid value,AV)、过氧化值(peroxide value,POV)及丙二醛(malondialdehyde,MDA)含量为指标,结合脂肪酸的变化,研究甘油酶解法制备1,3-甘油二酯(diacylglycerol,DG)猪脂肪工艺过程中,脂质被氧化分解的特性,评估酶法制备获得的1,3- DG猪脂肪的食用卫生安全性。结果表明,酶法改性后的1,3-DG猪脂肪中富含20种脂肪酸,其中含饱和脂肪酸(saturated fatty acids,SFA)32.73 %,单不饱和脂肪酸(monounsaturated fatty acids,MUFA)40.82 %,多不饱和脂肪酸(polyunsaturated fatty acids,PUFA)24.20 %。酶法改性制备过程中,制备各阶段对脂肪酸含量占比影响不显著(P>0.05);AV值随制备时间呈增长变化,制备2h后AV值超出国家卫生标准控制值(1.5 mg KOH/g);POV值呈现缓慢下降趋势,并于6h后稳定;丙二醛含量呈现先增后减并最后趋于平稳变化,POV与丙二醛含量在制备任何阶段均符合国家卫生标准(0.10 %和0.25 %)。结论:酶法改性制备1,3-DG猪脂肪工艺不影响脂肪酸组份,过氧化值及丙二醛含量卫生指标符合国家标准,但酸值指标劣化变化显著,如何改善工艺,控制酸值指标劣化变化是酶法改性制备1,3-DG猪脂肪必须解决的技术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