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油墨呈色原理是颜料在接受光线时会产生不同程度的吸收和反射,从而形成不同的颜色(被反射光的波长决定了眼睛所看到的颜色),因此计算机配色系统通过计算光的吸收值K与光的反射值S,另外结合光谱反射率值R,就能够计算出油墨配方。  相似文献   

2.
概述 光干涉型变色油墨是现代防伪油墨中科技含量较高,制造技术较复杂的一种,简称光变油墨,也称光学变色油墨,问世于20世纪70年代.光干涉型变色油墨印刷品具有动态变色效果,不同的角度观察能呈现不同的颜色.特别是在0°与60°左右观察时,将呈现出两种明显不同的颜色.这种变色效果来自于油墨中的光干涉颜料.  相似文献   

3.
柳玲 《丝网印刷》2008,(4):27-28
普通油墨或染料通过反射光来显示颜色,而且每种油墨颜色的波长和输出能量也不同.例如红光反射红色,吸收其他颜色.而荧光红色不但具有部分反射的红色,而且把其他颜色(绿色、蓝色和紫色)转换成红色波长作为红色散发出来,因此颜色好像是从物体内部辐射出来一样.  相似文献   

4.
物体呈色的根本原因,在于它的选择性吸收,即在于物体表面对白光中不同波长色光吸收、反射(或透射)率的不同.因此,颜色测量最本质的方法是测量物体表面的分光反射率(或透射率).  相似文献   

5.
在多色印刷过程中,三原色油墨并不是完全透明的,每种色墨除了吸收对应的三分之一色光外,还吸收少量其他色光,另有部分不透明颗粒物质是完全阻光的。因此,多种颜色的油墨叠印时,即使叠印的墨层厚度完全相同,网点百分比完全不变,只要叠印色序不同,其呈现的颜色也会不同。而且印刷色序不同,光照射到墨层和透过表层到达底层所走过的光程也不同,从而产生不同的漫反射和二次反射,使呈色情况产生差异。同时,印刷色序与油墨干燥速度也有关系,如果第一色油墨干燥太快,则很容易产生玻璃化,使第二色油墨不能按照预期的墨量转印到印刷品上;如果前一色油墨干燥太慢,则易产生串色和反叠印的印刷故障。  相似文献   

6.
物体的色彩是由于光的反射,被人的视觉器官接受,视神经接受的光波长短,决定了色彩的区别。所以染料分子的结构是决定反射光波长短的因素。染料分子中包含了发色体,发色团和助色团三种成分。如有机化合物中含有硝基、亚硝基、偶氮基、羰基等基团时,有机化合物则具有呈色的可能,这就是发色团。当发色团连接在苯、萘、蒽等的芳烃上,这些有机物就产生了颜色,通常称为发色体。  相似文献   

7.
张彦  王凯 《丝网印刷》2008,(5):21-23
热致变色油墨又称温变油墨、示温油墨、热敏油墨.它可以随环境温度的变化而迅速改变颜色,从而使被着色物体具有动态变化的色彩效果.防伪的核心是色料采用颜色随温度变化的物质(如图1).  相似文献   

8.
王旭红 《印刷杂志》2004,(10):58-59
<正>专色印刷是指采用黄、品红、青、黑四种标准色墨以外的专色油墨来再现原稿颜色的印刷工艺。 专色油墨是指一种预先混合好的特定彩色油墨(或叫特殊的预混油墨),用来替代或补充印刷色(CMYK)油墨,如明亮的橙色、绿色、荧光色、金属金银色油墨等,或者可以是烫金版、凹凸版等,还可以作为局部光油版等等,它不是靠CMYK四色混合山来的,每种专色在印刷时要求使用单独的印版。  相似文献   

9.
铬和钒在宝石变色效应中的作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运用现代分析手段,对变石、合成变石、变色石榴石、合成及天然变色蓝宝石等多种变色宝石的化学成分及紫外-可见光光谱进行了分析,并运用晶体场理论讨论了变色效应的成因,着重分析了各种变色宝石中Cr和V在变色效应中的作用。变色效应是光源性质和宝石中致色离子的选择性吸收共同作用的结果。宝石对红、绿光的吸收达到基本平衡,才能在日光和白炽光下产生明显不同的颜色。  相似文献   

10.
吕俊来 《西南造纸》2005,34(5):40-41
1 概述 在现代工业和科学技术发展中,颜色与人民生活的衣食住行密切相关。颜色的测量和控制在一些工农业生产中极为重要。在许多部门颜色是评定产品质量的重要指标,最简单的颜色是物体色。自发光物体色简称光源色,非自发光物体色简称表面色,它必须靠光源照明后被物体反射或透射才能显现出来,本文着重讨论被物体反射后所看到的颜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