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30 毫秒
1.
真空包装冷却猪肉冷藏过程中菌相变化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应用传统微生物培养和PCR-DGGE方法研究真空包装冷却猪肉4℃贮藏过程中的菌相变化。细菌培养计数结果表明,乳酸菌生长迅速,在贮藏后期即超过了细菌总数值。DGGE结合16S rRNA基因序列分析结果表明,贮藏初期肉中初始菌相较复杂,贮藏末期主要是漫游球菌、肉食杆菌、乳杆菌、乳球菌和热死环丝菌成为优势腐败菌。  相似文献   

2.
冷却羊肉中腐败菌的分离、初步鉴定与初始菌相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选择性培养基从冷却羊肉中分离和初步鉴定出乳杆菌2株、热死环丝菌2株、假单胞菌属和肠杆菌科各3株,葡萄球菌属和酵母菌各1株。假单胞菌属、乳酸菌、葡萄球菌和微球菌、肠杆菌科、热死环丝菌是构成该地区冷却羊肉中主要微生物。假单胞菌属是该地区冷却羊肉中主要优势菌,其数量对数平均值与细菌总数的对数平均值相当。  相似文献   

3.
冷却猪肉生产中菌落总数的变化规律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本文对生猪屠宰过程中影响冷却肉的菌落总数的因素进行了调查,研究了肉体及所用器具的菌落总数变化情况,为HACCP管理体系应用于冷却肉生产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4.
真空条件下冷却羊肉的菌相消长规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采用选择性培养基对冷却羊肉中的主要微生物进行了选择培养,分析研究了真空条件下冷却羊肉的菌相消长规律。结果表明:假单胞菌、乳酸菌、热死环丝菌和肠杆菌是构成冷却羊肉初始菌相的主要微生物;4℃冷藏过程中,乳酸菌的含量呈上升趋势,并快速成为绝对优势菌群,热死环丝菌和假单胞菌的含量呈下降趋势,肠杆菌的含量变化较小;乳酸菌的增长严重地抑制了假单胞菌、热死环丝菌和肠杆菌的增长。  相似文献   

5.
真空包装冷却鹿肉贮藏过程中的菌相变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肉类研究》2015,(4):15-19
利用聚合酶链式反应-变性梯度凝胶电泳方法研究真空包装的冷却鹿肉贮藏过程中的菌相变化。将冷却鹿肉真空包装贮藏于0~2℃条件下,每隔5 d取出,利用细菌试剂盒提取细菌DNA,进行聚合酶链式反应-变性梯度凝胶电泳分析,同时对16S rDNA V3区的DGGE图谱进行割胶测序,检测到贮藏末期主要是苏黎世克罗诺杆菌、斯氏普罗威登斯菌,棕色类香味菌,乳酸发酵类梭菌等成为优势腐败菌。  相似文献   

6.
新疆塔城地区冷却羊肉初始腐败菌相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选择性培养基从新疆塔城区冷却羊内中分离和初步鉴定出乳杆菌2株、热死环丝菌2株、假单胞菌属和肠杆菌科各3株,葡萄球菌属和酵母菌各1株.假单胞菌属、乳酸菌、葡萄球菌和微球菌、肠杆菌科、热死环丝菌是构成该地区冷却羊肉中的主要微生物.假单胞菌属是该地区冷却羊肉中主要优势菌,其数量对数平均值与细菌总数的对数平均值相当.  相似文献   

7.
冷却猪肉中单增李斯特菌的定量暴露评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建立冷却猪肉中单增李斯特菌的暴露评估模型。方法:通过前期对某市冷却猪肉中单增李斯特菌污染情况的调查获取初始污染水平数据,结合建立的生长模型,利用@Risk 5.5软件,定量模拟从销售到家庭贮藏阶段冷却猪肉中单增李斯特菌的暴露情况。结果:大约有1.2%的冷却猪肉中单增李斯特菌超过了风险阈值4(lg(CFU/g)),但是由于其最大值达到了6.29(lg(CFU/g)),不能忽视其潜在的风险。敏感性分析结果显示:单增李斯特菌的初始污染水平与最终暴露量的相关性最高,相关系数为0.90,其次是家庭贮藏时间和家庭贮藏温度,相关系数分别为0.34和0.21。结论:本研究可为相关部门及消费者采取相应的风险管理措施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Nisin对冷却猪肉冷藏保鲜效果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研究Nisin对冷却猪肉保鲜效果的影响.研究中对比Nisin与山梨酸钾两种保鲜剂对冷却猪肉冷藏过程中6项鲜度指标(细菌总数、挥发性盐基氮、pH值、球蛋白、硫化氢以及感官指标)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Nisin在0.03 g/L~0.06 g/L浓度范围内可延长冷却猪肉货架期,其中以0.05 g/L Nisin保鲜液浸泡猪肉120 s保鲜效果最佳,货架期可延长6d,且与山梨酸钾保鲜剂(0.05 g/L)保鲜效果无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9.
冷却猪肉分别采取真空包装、CO-MAP(CO+CO2+N2)包装、高氧-MAP(高浓度O2+CO2+N2)和低氧-MAP(低浓度O2+CO2+N2)包装后,在(4±1℃)贮存三周,每周测定各项微生物的变化。结果表明:1)CO-MAP和真空包装在贮存末期的优势菌为乳酸菌而含氧气调包装的优势菌是假单胞菌属。2)CO-MAP组可抑制腐败细菌的生长除对乳酸菌抑制作用较弱外,对假单胞菌、肠杆菌科菌均具有很强的抑制作用,其对腐败菌的抑制作用明显好于真空包装组。  相似文献   

10.
王一淇  李宗军 《食品科学》2014,35(11):200-203
从动态角度研究湖南芥菜发酵过程中6 种菌相阶段性变化,为其实现从自然发酵到人工发酵提供科学依据。结果表明:芥菜发酵主要分为3 个阶段。第1阶段发酵液pH>5.0,细菌总数、肠道杆菌及酵母菌数量先下降后上升,乳酸球菌为优势菌种,数量达到106 CFU/g;第2阶段发酵液pH值降至5.0以下,细菌总数、肠道杆菌及酵母菌数量在一个数量级内上下波动,分别为105、104、105,乳酸杆菌成为优势菌种,数量级为106,球菌为105;第3阶段发酵液pH<4.0,细菌、酵母菌和乳酸菌的数量开始明显减少,肠道杆菌生长基本受到抑制,乳酸杆菌仍是优势菌种,数量级在104。醋酸菌数量一直处于一个非常低的水平。为实现芥菜的自然发酵到人工发酵,可以用乳酸球菌和乳酸杆菌组合当发酵剂,并且适当降低发酵初始pH值。  相似文献   

11.
Pork meat contains important minerals, including iron and zinc, all of which are essential for good health throughout life. Edible offal is also a form of meat and in general possesses a higher content of minerals, than muscular tissue. The mineral levels in pork meat, and edible offal are variable. Major sources of variation in animal products are the proportion of lean to fat tissue, and the proportion of edible to inedible materials. The aim of this paper is to provide an overview of the existing scientific literature on the mineral levels in pork meat and edible offal.  相似文献   

12.
不同排酸时间对呼伦贝尔肉羊宰后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呼伦贝尔羊不同部位肌肉,在排酸库吊挂排酸0、1、2、3、4 d,并分别进行冷冻后肉品质的变化情况,探讨肌肉宰后成熟机理,确定羊肉最佳排酸时间。结果表明,在排酸期间,羊肉pH值、蒸煮损失率、剪切力值差异显著(P0.05)。pH值呈先下降后上升趋势,蒸煮损失率和剪切力值则呈先上升再下降趋势,排酸2 d的剪切力值最低、蒸煮损失率较低、羊肉品质最佳。  相似文献   

13.
刘学浩  王琪 《肉类研究》2003,17(2):23-24,48
肉类的冻结加工技术有两阶段冻结工艺和直接冻结工艺等.通过试验对比认为,直接冻结工艺优于两阶段冻结工艺,且对提高冷藏企业的经济效益有一定的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4.
茶多酚对冷却猪肉保鲜效果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研究了质量分数分别为0%、0.25%、0.75%、1.25%、1.75%和2.25%的茶多酚对贮藏在4℃下冷却猪肉的保鲜效果。在贮藏的过程中,分别定期对冷却猪肉的菌落总数、色泽及持水力、pH、TBA、TVB-N等理化指标进行检测。结果表明,茶多酚处理能抑制冷却肉中微生物的增长速度,明显抑制冷却肉中脂质的氧化,延缓TVB-N的增加,使冷却肉在较长时期内保持良好的食用品质,延长其货架期。  相似文献   

15.
Properties and Utilization of Pork from an Advanced Meat Recovery System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Pork trim from an advanced meat recovery system, referred to as pork trim-finely textured (PTFT), was characterized and compared to 80% lean ground pork (GP) and knife trimmed lean (KT). PTFT (0, 5, 10, 15%) was incorporated into 10% and 20% fat ground pork patties. PTFT had higher total pigment, cholesterol, iron and calcium and lower collagen than GP or KT. Fat content of PTFT was similar to GP and KT. PTFT increased redness and juiciness and decreased hardness, chewiness and cohesiveness of ground pork patties. Addition of up to 15% PTFT caused differences which were perceived as improvements in quality. PTFT can be a replacement for pork trim in ground pork products.  相似文献   

16.
应用选择性培养基对凝固型酸乳加工过程中细菌菌相演变情况进行分析,同时应用国家标准方法对酸乳加工储藏过程中的微生物卫生指标菌落总数、大肠菌群、霉菌和酵母菌的消长状况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假单胞菌、肠杆菌科和乳酸菌是原料乳中的优势菌群,经过杀菌、接种和发酵后,乳酸菌为优势菌群。贮藏一周后霉菌和酵母菌逐渐增加并成为次要优势菌群,三周后细菌菌落总数增加。霉菌、酵母菌和细菌是引起酸乳腐败的主要微生物类群。  相似文献   

17.
分割小包装冷却肉保鲜技术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本试验采用乳球菌肽(Nisin)、GNa液、有机酸等为保鲜剂,对分割鲜猪肉进行保鲜处理,同时结合真空包装,在0~4℃下冷藏,研究其保鲜效果,为冷却肉的生产提供有效的保鲜方法。  相似文献   

18.
PCR-DGGE研究热鲜肉贮藏过程中的菌相变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翁丽华  江芸  徐幸莲  周光宏 《食品科学》2012,33(23):199-203
应用传统微生物培养和聚合酶链式反应-变性梯度凝胶电泳(PCR-DGGE)方法研究热鲜肉分别在5、15、25、30℃贮藏过程中的菌相变化。将热鲜肉贮藏于一定温度,每隔适当时间取出,测定菌落总数,并提取细菌DNA,进行PCR-DGGE分析。细菌计数结果表明,热鲜肉贮藏于5、15、25、30℃时,菌落总数分别在约14d、75h、19h和16h达到最小腐败量7.2(lg(CFU/g))。PCR-DGGE结果表明,热鲜肉在不同温度下贮藏时,贮藏末期优势腐败菌并不一致。在贮藏过程中主要优势腐败菌有巨大球菌属、克雷伯氏菌属、假单胞菌属、柠檬酸细菌属、不动杆菌属和埃希氏菌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