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吹响建设化纤强国的号角--《化纤工业“十三五”发展指导意见》解读
  CTEI网讯化纤工业是我国具有国际竞争优势的产业,是纺织工业整体竞争力提升的重要支柱产业,也是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十二五”期间,我国化纤工业持续推进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行业整体保持平稳、可持续的发展态势,较好完成了“十二五”发展规划的主要目标和任务,为实现化纤强国的目标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十三五”期间是我国从化纤大国到基本建成化纤强国的关键时期,也是化纤工业适应把握引领新常态,稳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实施“三品”战略的关键时期。面对日益复杂的国内外环境,为了构建我国化纤工业竞争新优势,工业和信息化部和国家发展改革委联合发布了《化纤工业“十三五”发展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意见》),为“十三五”期间我国化纤工业的健康发展指明了方向。  相似文献   

2.
<正>CTEI网讯化纤工业是我国具有国际竞争优势的产业,是纺织工业整体竞争力提升的重要支柱产业,也是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十二五"期间,我国化纤工业持续推进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行业整体保持平稳、可持续的发展态势,较好完成了"十二五"发展规划的主要目标和任务,为实现化纤  相似文献   

3.
化学纤维工业的发展改变了纺织工业主要依靠天然纤维的状况和“纯天然纤维加工型”的历史,是世界纺织工业发展的一次重大革命。1970年以前,我国化纤工业的发展滞后于世界发展步伐,1970年以后,中国的化纤工业进入高速发展期。江苏在这一时期以超全国平均速度迅猛发展化纤工业,目前江苏的化纤工业能力和产量均占全国的30%左右,规模为全国之首。 江苏省纺织总会邢伯龙副会长,以文字、数据和表格的形式分析了化纤工业现状,提出目前化纤工业的主要问题及相应的调整思路,以期能和业内外人士共商江苏化纤工业发展之路。  相似文献   

4.
为了使”八五”、“九五”期间,我国纺织工业能持续、稳定、协调地发展,满足国内外市场需求以及扩大出口创汇,我国化纤工业必须有较大发展.江泽民同志在十四大所作的报告中提出,把原定国民生产总值平均每年增长百分之六调整为百分之八至九.因此,加快我国化纤发展才能适应我国经济较高速度发展的趋势.  相似文献   

5.
纺织机械行业是为纺织工业发展提供技术装备的基础性产业,是纺织工业各行业产业升级、技术进步的重要保障,是纺织工业综合实力和技术水平的集中体现。“十一五”期间,纺织机械行业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行业结构日趋合理,产业规模不断扩大,技术水平显著提高,国际竞争力明显增强,我国已经成为世界上名副其实的纺织机械制造大国。  相似文献   

6.
我国纺织工业“九五”发展的重点DevelopmentFocusoftheTextileIndustryinNestFiveYears¥//“九五”期间,我国纺织工业发展的重点包括四个方面。一、大力发展化纤原料及化纤化纤行业是纺织工业的原料性行业,今后...  相似文献   

7.
世纪之交的我国化纤工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回顾了中国化纤工业的发展历程及纺织工业在国民经济中的重要作用。化纤和纺织工业的发展坚持了改革开放 ,经济发展、人口增长和外贸扩大是化纤工业发展的基础 ,化纤在纺织原料中的需求越来越大。指出中国加入WTO后将更加对外开放 ,世纪之交的我国化纤工业成就重大 ,前景光明。  相似文献   

8.
正化纤工业是我国具有国际竞争优势的产业,是纺织工业整体竞争力提升的重要支柱产业,也是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十三五"期间是我国从化纤大国到基本建成化纤强国的关键时期,也是化纤工业适应把握引领新常态,稳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实施"三品"战略的关键时期。面对日益复杂的国内外环境,为了构建我国化纤工业竞争新优势,工业和信息化部和国家发展改革委联合  相似文献   

9.
棉纺织行业是我国纺织工业的主要行业,其产值占全国纺织工业总产值的40%以上,在纺织品出口中也占有相当比重。棉纺行业的纤维加工量占纺织工业纤维加工总量的80%左右,其纱、布产品直接影响针织、复制、色织、印染及其他最终纺织品的发展。认真研究分析棉纺织行业的发展现状、存在问题及其发展趋势,合理调整行业结构和产品结构,是制定纺织工业“八五”计划的一项重要任务。为此纺织部计划司于4月25~27日在湖北江陵县召开有部分省市主管厅、局和纺织总公司以及  相似文献   

10.
《江苏纺织》2001,(7):6-7
据国家经贸委行业规划司副司长徐淮介绍,随着国内外纺织品市场环境的深刻变化,“十五”期间,我国纺织工业发展的主要任务是积极推进结构调整,促进产业升级,加快实现纺织大国向纺织强国的转变。国家经贸委正式发布的纺织工业“十五”规划中明确提出,纺织工业发展的指导思想是:以发展为主题,以结构调整为主  相似文献   

11.
“八五” 期间以及更长一段时间内,要使纺织工业持续、稳定、协调地发展,满足国内市场需求的变化以及扩大出口创汇的要求,作为生产纺织原料的化纤工业必须有较大的发展.“八五”期间化纤工业的主要目标是:到1995年化纤计划产量为200万吨,“八五”期间新增产量50万吨,安排60万吨抽丝能力;为满足化纤抽丝的需要,规划100万吨化纤原料项目;为适应市场的需要,差别化纤维的比例要从目前的12%提高到1995年的15~17%.  相似文献   

12.
资讯·信息     
《纺织导报》2012,(2):7+10-11
《纺织工业"十二五"发展规划》等陆续发布近日,《纺织工业"十二五"发展规划》、《化纤工业"十二五"发展规划》、《产业用纺织品"十二五"发展规划》等行业发展规划陆续发布,为行业发展和企业制定战略规划指明了方向。作为未来5年纺织工业发展的指导性文件和实现纺织强国目标的行动纲领,也是纺织工业各行业和各地区编制规划的重要依据,《纺织工业"十二五"发展规  相似文献   

13.
我国是世界最大的化纤生产国,作为纺织工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化学纤维已占纺织纤维加工总量的近2/3,化纤工业的发展直接影响到我国纺织工业发展的整体水平和竞争能力."十五"期间,我国化纤工业发展迅速,有力地推动了纺织工业和相关产业的发展.2005年我国化纤产量已达1 629万t,约占世界化纤产量的40%.  相似文献   

14.
“七五”期间,我国纺织工业在改革开放的总方针指引下,紧紧围绕“以扩大出口创汇为突破口,带动纺织工业全面发展”的发展战略,积极依靠和推动科技进步,大力调整投资结构、产品结构、技术结构和行业结构,努力提高产品档次和附加值,不断增强企业的应变能力和竞争能力.经过五年来的发展,我国纺织工业发生了巨大而又深刻的变化,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一、生产有了更进一步发展.预计1990年完成工业总产值1340亿元,比1985年增长  相似文献   

15.
“五五”计划末期,我国的化纤工业已经初步奠定了基础,1980年产量为45万吨,品种亦已基本齐全.1981年至1985年的“六五”期间,我国化纤工业进入到新的发展阶段,五年中取得较大的成绩.  相似文献   

16.
《纺织指导》2006,(8):12-13
从2006年起我国跨入了“十一五”发展时期。纺织工业如何贯彻科学发展观,实现持续、健康的发展,是广大企业家和科技人员共同关注的问题。本文就“十一五”棉纺织行业如何坚持可持续发展,加快技术进步,提升产业创新能力,提高行业竞争力等进行探讨。[编者按]  相似文献   

17.
回顾“九五”化纤发展 展望“十五”化纤增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九五”中国化纤工业高速发展40年来,我国化纤工业一直保持两位数的年增长率,特别是“九五”期间平均年增长率高达17.1%,增长速度惊人,为世界第一。我国化纤产量的快速增长,使化纤在我国纺织原料中的使用比例在1996年就已超过天然纤维,现在还在逐步增长,为稳定纺织原料供给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但是应该看到,虽然我国生产量持续高速增长,却仍不能满足我国市场持续旺盛的需求,每年还需从国外进口大量化纤,花费大量外汇。“九五”期间国内化纤消费量,从1996年初的406.34万t增加到2000年底的850万t(预计),增加了443万t,平…  相似文献   

18.
正与世界潮流发展趋势相结合,探索纤维绿色发展新途径作为纺织工业重要的原料行业,化纤工业实现绿色发展对于整个纺织工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为了更好地推动化纤产业的转型升级,6月16日,由中国工程院环境与轻纺工程学部、中国化学纤维工业协会、中国纺织工程学会、连云港市人民政府主办的"纤维新材料绿色设计与绿色制造工程前沿技术论坛暨中国化纤科技大会"在江苏省连云港召开。本次大会围绕化纤工业的创新驱  相似文献   

19.
“后配额时代”来临意味着世界纺织工业重新与自由贸易体制并轨。中国纺织工业协会产业部副主任孙淮滨认为,进入“后配额时代”,我国纺织工业机遇与挑战并存。 一、机遇 (一)取消配额,有利于我国纺织工业在自由贸易条件下发挥成本和质量方面的比较优势,尤其是在原先设限的欧美市场。  相似文献   

20.
我国化纤工业从1980年起获得高速发展,产量由1980年的45万吨t至1997年的366万t。涤纶是化纤中的最大类,1996年的产量为210.5万t,其中长丝136.89万吨。化纤工业的发展为纺织工业提供了丰富的原料。1997年化纤占纺织用原料的52%,这不仅解决了12亿人口中国的粮棉争地问题,而且满足了人们衣着质量、花色品种的需求,为国民经济发展起了十分重要的作用。今后,化纤工业仍是我国纺织工业的主要经济增长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