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试验以啤酒废酵母为原料,采用自溶液中外加从大麦芽根中提取的5‘-磷酸二脂酶,来探讨啤酒废酵母自溶过程中不同因素对5‘-磷酸二脂酶定向水解酵母RNA生成5‘-核苷酸的影响,然后得出提高酵母精中呈味核苷酸含量的最佳酶解工艺条件,从而大大地提高了酵母精中呈味核苷酸的含量,生产的膏状酵母精(含水份28.7%)产品中5‘-核苷酸含量高达2067.5mg/100g。  相似文献   

2.
呈味核苷酸的提取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乔世伟 《中国调味品》2001,27(2):18-19,31
研究提出了一种新的制取5’-核苷酸的方法。从大麦芽根部提出5’-磷酸二酯酶,以味精废液培育出的酵母为原料,采用稀碱法进行酵母破壁,然后再经5’-磷酸二酯酶的降解作用,制取出呈味5’-核苷酸。  相似文献   

3.
陈洁  王璋 《食品科学》2004,25(2):103-106
本论文通过详细测定酵母自溶过程中蛋白质、核酸以及各种核苷酸在产物中的变化量,研究pH、外加5’-磷酸二酯酶(麦芽根核酸酶)、外加蛋白酶等对酵母自溶的影响,从而探讨外加5’-磷酸二酯酶不能显著提高酵母自溶产物中呈味核苷酸含量的原因。研究结果显示:在自溶过程直接添加麦芽根核酸酶只能略提高酵母抽提物中呈味核苷酸的含量,但提高程度不明显;在pH8自溶的产物中5’-核苷酸和3’-核苷酸的量均显著低于在pH5自溶的产物中的量。酵母在pH8~8.5条件下自溶时,外加蛋白酶可以显著提高酵母自溶物产物中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可溶性蛋白质和核苷酸的含量,显著降低核酸含量,产物中的5’-核苷酸含量显著比3’-核苷酸含量高。上述结果说明了酵母在外加麦芽根核酸酶条件下自溶时,核酸未能迅速降解并生成大量的呈味核苷酸的原因之一是由于酵母细胞壁的存在阻碍了细胞器中核酸的溶出,致使外加的5’-磷酸二酯酶不能很好与核酸底物接触,从而不能有效提高呈味核苷酸的产量。  相似文献   

4.
提高酵母抽提物5’-GMP含量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新鲜麦芽根中5’—磷酸二酯酶的提取及酶解条件进行了研究,并利用所得5‘-磷酸二酯酶应用于酵母抽提物-的生产中以提高5’-GMP的含量。  相似文献   

5.
陈洁  王璋 《食品科学》2004,25(1):108-111
本研究主要研究酵母中核酸酶的性质包括最适pH和最适温度, pH稳定性和温度稳定性,金属离子和抑制剂对酵母核苷酸的作用等。通过将酵母核酸酶性质与外加的5’-磷酸二酯酶(麦芽根核酸酶)的性质的比较,发现由于外加的麦芽根核酸酶的稳定性比酵母核酸酶的要高,因此外加麦芽根核酸酶不能显著提高自溶法制备的酵母提取物中呈味核苷酸的含量的原因,并不在于外加的麦芽根核酸酶本身的性质,而是另有其它原因。  相似文献   

6.
对新鲜麦芽根中5-磷酸二酯酶的提取及酶解条件进行了研究,并利用所得5-磷酸二酯酶应用于酵母抽提物的生产中以提高5-GMP的含量。  相似文献   

7.
称为食品的味,其基本原味有甜、酸、咸,苦4种,后来根据不同国家进行调查总结认为:日本有5种原味:咸味、酸味、苦味、鲜味、甜味;欧美有6种原味;咸味、酸味、苦味、甜味、碱性味、酸性味;中国有7种原味:咸味、酸味、苦味、甜味、鲜味、辣味、香味。印度有8种原味:咸味、酸味、苦味、甜味、涩味、辣味、淡味、馊味。 在我们的日常的食事生活中,只知道能吃得滋味美好的食物,但不知道食物鲜美的实质是什么。 到了本世纪初期日本池田于1908年发现海带产生鲜味的主要成分是谷氨酸(MSG)后来  相似文献   

8.
陈洁  王璋 《食品科学》2004,25(1):108-111
本研究主要研究酵母中核酸酶的性质包括最适pH和最适温度,pH稳定性和温度稳定性,金属离子和抑制剂对酵母核苷酸的作用等.通过将酵母核酸酶性质与外加的5'-磷酸二酯酶(麦芽根核酸酶)的性质的比较,发现由于外加的麦芽根核酸酶的稳定性比酵母核酸酶的要高,因此外加麦芽根核酸酶不能显著提高自溶法制备的酵母提取物中呈味核苷酸的含量的原因,并不在于外加的麦芽根核酸酶本身的性质,而是另有其它原因.  相似文献   

9.
调味品中呈味核苷酸二钠含量测定方法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文章主要研究调味品中呈味核苷酸二钠的检测方法,对比研究QB/T 2845-2007和SB/T 10371-2003中I+G含量检测方法,以实验数据及理论分析得出结论:调味品中I+G的含量检测以采用SB/T 10371中I+G检测方法为宜.  相似文献   

10.
张佳汇  王芳  张勇军 《食品工业》2020,(11):153-156
大豆呈味肽具有显著的赋味功能,除了本身含有效的呈味成分外,还能参与并影响风味的形成,因此,受到食品领域的关注和研究。试验首先采用感官标度法确定了大豆呈味肽在鸡精调味料中的最适添加上限(1.0%),以提高鸡精的圆润感、持久感和饱满感。然后利用模糊数学感官综合评判法确定了大豆呈味肽等量替代I+G的最佳添加量(0.2%),即替代原有I+G含量的9%,使得替代后的鸡精整体风味评价最高。同时,考察替代后对鸡精理化指标的影响程度,为大豆呈味肽在固态复合调味料中的应用提供了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