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打叶质量与出片率的关系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为优化 12 0 0 0kg/h 4打 11分卧式打叶机的工艺参数 ,根据生产线实测结果 ,用相关方法分析了打叶复烤生产线流量、打前烟叶含水率、温度及打叶机组工艺参数对打叶去梗质量及出片率的影响。结果表明 ,随着打叶流量逐渐增大 ,碎片率呈近似“U”形变化趋势 ,叶中含梗率及梗中含叶率也随之升高 ;在一定范围内 ,随着打前烟叶含水率和温度的升高 ,>12 .7mm叶片率提高 ,<3.18mm碎片率和梗中含叶率降低 ;随着 >12 .7mm叶片率的提高 ,虽可减少打叶造碎及梗中含叶率 ,提高出片率 ,但会增大叶中含梗率。  相似文献   

2.
为在打叶复烤生产中获得合理的片烟尺寸,基于差速柔打原理,设计了一种辊轴式片烟尺寸调控系统。该系统由振动输送机、辊轴筛分设备、大片二次处理设备和风选设备4大部分组成。通过振动输送机松散物料,提升筛分效率;利用辊轴筛分设备和大片二次处理设备对筛分出的超大片进行剪切,以减小片烟面积,并筛分出含梗片烟。以2018年河南省平顶山产C3F烤烟烟叶为对象,分别采用优化框栏工艺、平板振动筛分复打工艺、辊轴式片烟尺寸调控系统和常规打叶复烤工艺4种方式进行对比测试,结果表明:在4种处理工艺中,经辊轴式调控系统处理后,10 mm×10 mm~35 mm×35 mm的适宜片型比例显著提高,达69.20%;10 mm×10 mm的片烟比例未显著增加;叶中含梗率降低至0.99%;均匀性系数提高至1.04%。该方法可为提升片烟尺寸分布均匀性提供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3.
打叶过程中烟叶造碎情况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打叶后产生的不同尺寸叶片及梗带叶叶片的含糖量、含氮量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含糖量较低、含氮量较高的烟叶打叶后造碎较多;梗带叶叶片有较高的含糖量和较低的含氮量.说明含糖量低、含氮量高的烟叶在打叶过程中易造碎,而含糖量高、含氮量低的烟叶打叶后易产生梗带叶.  相似文献   

4.
降低烟叶损耗 提高经济效益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提高烟叶利用率,降低制丝过程中的造碎,我厂在打叶落料器下和配方台旁各安装一台1吋4目的筛网振槽,将打叶后和配叶时散落的6毫米以下的碎片筛分出采,经单独加料后直接掺入烘前烟丝中。效果表明:烟丝的总体填充能力提高,出丝率增加,内在质量有所改善,烟叶损耗和能源消耗降低,经济效益显著。  相似文献   

5.
打叶复烤加工过程造碎及碎烟处理工艺研究   总被引:14,自引:2,他引:12  
在打叶复烤加工过程中,烟叶受机械外力的作用,很难避免地会产生一些造碎,成为烟末和短梗.造碎的结果降低了产品的可用性.根据打叶复烤生产线的测试结果,分析了打叶复烤生产线散碎叶片的产生环节及比例,并对打叶复烤生产过程降低损耗、减少造碎的调控因素进行了探讨,提出根据烟叶原料特性、创造最佳工艺条件、获得较好的梗叶分离效果、有效减少造碎,并提出了一套完整的碎烟处理工艺.碎烟处理后,筛分成不同的规格作为产品,可减少烟叶浪费,有利于进一步提高打叶复烤厂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6.
为提升打叶去梗工艺的叶梗分离效果、提高片烟纯净度,将光学剔梗方法应用于传统打叶去梗流程,提出了一种打叶工序叶梗分离新工艺,并开展了工艺验证。结果表明:1光学剔梗装置对叶梗的分离效率随片烟处理流量的增大而降低,片烟处理量≤1 400 kg/h时,烟梗的剔除率高于90%,误剔率低于10%;2现行4打12风分打叶去梗工艺中,5、6级风分单元输出片烟的烟梗富集浓度最高,故将光学剔梗装置串联至现行工艺中的5、6级风分单元与2打机组之间,设计了风选-光学剔梗组合的叶梗分离工艺;3在风选-光学剔梗组合的叶梗分离工艺方式下,打叶去梗工序输出片烟的叶中含梗率由现行工艺的2.06%降至1.33%,降幅35%以上,叶中含粗梗率由0.46%降低至0.14%。因此,将光学剔梗方法应用于传统打叶去梗流程可有效提升叶梗分离效果。  相似文献   

7.
烟叶原料成本占卷烟总成本的70%以上。烟梗约占烟叶重量的25%。梗丝作为卷烟的填充料,有降低卷烟焦油含量的作用。研究制梗丝新工艺对提高卷烟产品质量,降低单耗具有明显效果。烟叶经打叶机分离出来的烟梗,传统的压切法是:先润梗使含水率达24~28%,温度达50~85℃。再送压梗机压成0.6~0.8毫米的薄梗片,送  相似文献   

8.
  目的  分析打叶后不同片型片烟所在的烟叶区位,为不同片型片烟色度值及化学成分含量存在差异的原因提供直接证据。  方法  选择云烟87 C3F初烤烟叶作为试验对象,先将完整烟叶分切成11个区位(叶基、叶尖,以及近叶基、叶中、近叶尖的近主脉、近中、近叶缘各3个区位),再利用叶片振动分选机对打叶后片烟进行筛分,得到5种不同片型的片烟样品(大片、中片、小片、碎片和碎末);分析不同片型片烟和烟叶不同区位色度值L*(明度值)、a*(红度值)、b*(黄度值)、△E(总色差值)及常规化学成分质量分数的变化,并通过聚类分析推测不同片型片烟所处的烟叶区位。  结果  ① 对于不同片型片烟和烟叶的不同区位,4个色度指标及6项常规化学成分质量分数均存在显著差异和规律性变化趋势。②通过色度值和常规化学成分的聚类分析结果可以推测,打叶后的大中片主要来自烟叶的叶中和近叶尖部分,小片主要来自于近叶基的近中、近主脉2个区位,碎片主要来自于近叶基的近叶缘和叶尖2个区位,而碎末则主要来自于叶基部分。  结论  在打叶过程中,不同尺寸片烟的产生并不是随机的来自烟叶的每个区位,而是在一定程度上受到烟叶自身的形态特征和不同区位物理加工特性的影响呈现出一定的规律性。   相似文献   

9.
为明确打叶风分后片烟中梗的主要来源,进一步提升叶梗分离质量和片烟纯净度,分析了不同尺寸片烟与所含烟梗质量间的关系,基于此设计了定向去梗工艺并开展了工艺验证。结果表明:(1)振动分选筛可较好地将打后片烟按尺寸进行分离,其中≥42 mm超大尺寸片烟(A+)的叶中含梗率和叶中含粗梗率最高,A+中烟梗质量占比是其片烟质量占比的3.5倍;25.40 mm筛网上的大片中烟梗质量占比可达56.34%,是叶中含梗率控制的重点;(2)大尺寸片烟质量与所含烟梗质量间的关系符合单指数衰减函数(ExpDec1)分布,≥25.4 mm的大尺寸片烟质量与总梗质量及长梗质量关系密切,且粗梗主要来源于超大尺寸片烟;(3)定向去梗工艺能够有针对性地去除大尺寸片烟中的烟梗,叶中含梗率和粗梗率分别由原工艺的1.64%和0.31%降低至0.98%和0.09%,尤其是粗梗率的降幅高达70.97%。因此,定向去梗环节可为打叶复烤片烟含梗率的精准控制及片烟纯净度的优化提供手段。  相似文献   

10.
利用五打十一分打叶机组对上部烟配打模块进行梗叶分离,研究了打叶去梗工序中各级打叶风分后片烟的尺寸分布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各级打叶风分单元分离出的片烟尺寸在各面积区间内的比例变化趋势基本一致;其中第一、二级打叶单元内各风分口的大中片比例均94%,较为稳定,且片烟特征尺寸及超大片比例均随风分级数的增加呈上升趋势,第三、四/五级打叶单元内片烟特征尺寸及超大片比例显著降低,小片率明显升高;各级打叶单元汇总片烟的特征尺寸及均匀性随打叶级数增加逐渐降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