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为有效预防和控制农村家宴造成的群体性食物中毒和食源性.传染病的发生,洪雅县从2002年开始在全县推行农村家宴管理。利用行政管理措施,采取申报登记、检查指导等卫生干预手段有效地预防和控制了农村家宴卫生安全事件的发生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对推行农村家宴管理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提出了对农村家宴的深化管理、制度建设、利用农村家宴管理推动农村健康教育等的思路。洪雅县的实践经验对农村家宴管理工作提供了借鉴。  相似文献   

2.
目的:通过对2007-2011年甘肃省食物中毒事件发生状况的分析,探讨食物中毒在甘肃的流行特点,为预防工作提供依据.方法:对甘肃省食物中毒事件报告数据汇总后,利用统计分析方法进行分析处理.结果:甘肃省2007-2011年共发生食物中毒41起,发病1 644人,死亡26人.2009年中毒事件发生起数最多,共13起,近2年有下降趋势.致病因素中微生物引发食物中毒最多,为20起,占总发病人数的74.94%;化学性食物中毒死亡人数最多,占总死亡人数的69.23%.结论:注意饮食卫生、严格食品质量监督、加强安全意识是预防食物中毒和减少死亡率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2004--2009年甘肃省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网络报告的14起植物性食物中毒事件,为预防此类事件发生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2004--2009年甘肃省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网络报告的所有植物性食物中毒事件进行描述性流行病学分析。结果:2004--2009年甘肃省共报告植物性食物中毒事件14起,中毒203例,死亡8例,病死率为3.94%。事件发生主要集中在春夏季,7月和8月高发。农村地区明显高于城市。中毒食物主要有毒蘑菇(6例)、菜豆(3例)和发芽马铃薯(1例),有毒蘑菇致死人数占87.5%。结论:蘑菇中毒是导致植物性食物中毒事件中的主要死亡原因,陇南地区农村家庭和学校等集体食堂是防范重点。建议采取重点地区重点防控,有针对性地进行综合干预等措施。  相似文献   

4.
随着年底的临近和传统风俗的影响,农村婚丧嫁娶大型家宴聚餐活动逐渐增多,农村聚餐引起的食源性疾患或集体食物中毒事件时有发生. 根据前几年河北省魏县的监督检查信息,发现家庭自办酒席导致食物中毒原因有三点.一是食品加工场地狭小、设施简陋、容器及用具生熟不分、清洗消毒不彻底;二是操作人员卫生意识差、带菌操作;三是熟食冷菜制作、储存不当,隔顿、隔夜没有彻底回锅加热.这些时刻影响食品安全隐患的因素已成为农村食品安全监管中不容忽视的问题.笔者结合魏县实际情况,对如何加强农村自办宴席食品安全监管以及如何积极探索农村自办宴席食品安全监管的新模式、新方法展开阐述.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2004—2011年甘肃省突发并网络报告的食物中毒事件,为预防食物中毒事件发生提供相关依据。方法:对2004—2011年甘肃省网络报告的食物中毒事件进行描述性流行病学分析。结果:2004—2011年甘肃省共报告食物中毒事件73起,中毒2 311例、死亡53例,病死率为2.3%。事件发生时间主要集中在4—10月,其中9月中毒人数最多。致病因素中微生物性食物中毒为30起、植物性和动物性13起、化学性为25起;致死人数较多的因素依次为农药/鼠药(30例)、毒蘑菇(7例)、肉毒毒素(4例)、亚硝酸盐(4例)和其它(8例)。结论:报告的食物中毒事件中,微生物所导致食物中毒仍是较大的食品安全问题;而农药/鼠药中毒和蘑菇中毒是导致食物中毒事件中的主要死亡原因。农村是食物中毒的防范重点。  相似文献   

6.
农村家宴卫生现状和管理对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农村家宴的卫生状况和管理对策。方法就农村家宴的举办情况和引起食源性疾病的概况、农村家宴食物中毒的特点、卫生现状以及相应的监管问题进行分析与探讨。结果农村家宴条件简陋,卫生设施不全,超负荷运作,制作中卫生意识不强,存在诸多引起食物中毒和食源性肠道传染病的隐患,研究和落实有效的家宴监管方式势在必行。结论加强农村家宴的卫生监管是改善农村家宴卫生状况、防控农村食源性疾病发生的对策。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甘肃省食物中毒的原因、发生规律和特点,为预防、控制及有效处置各类食物中毒事件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收集甘肃省2006—2010年所发生的食物中毒资料并进行描述性流行病学分析。结果:2006—2010年发生食物中毒47起,中毒人数1 733人,死亡24人,病死率为1.38%。中毒事件发生有明显的季节性,第二、三季度发生的起数分别占总数的36.17%和31.91%;中毒场所以家庭和集体食堂较多,分别占总起数的44.68%和34.04%;中毒原因以微生物性中毒为主,占总起数的46.81%;化学性食物中毒死亡人数最多,占总死亡人数的50.00%。结论:食物加工和储存不当引起的微生物性食物中毒是甘肃省食物中毒发生的主要原因;投毒及误食鼠药是导致食物中毒死亡的主要原因。建议有关部门加强市场监管与食品安全知识的宣传。  相似文献   

8.
姜堰市卫生监督所经过大量调查研究和分析相关数据得出.食源性疾病发病数与死亡数的职业分布中以农民最高,且主要发生在农村家庭自办宴席:因此,加强农村家宴食品卫生安全管理工作显得尤为重要。该所针对全市农村自办家宴存在的民间厨师文化水平较低,缺乏卫生知识和卫生意识;食品加工操作不规范.菜肴卫生质量差:卫生设施不齐全,条件简陋;餐饮具洗涤消毒措施难以落实等多方面的卫生问题,于2006年开展了姜堰市农村民间厨师承办家宴卫生安全评估调查工作.主要通过卫生学调查、干预措施和效果研究,掌握姜堰市农村地区民间厨师承办家宴的卫生现状,  相似文献   

9.
福建省2000年~2003年家庭食物中毒现状及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掌握家庭食物中毒的规律,对福建省2000年~2003年家庭食物中毒的情况进行分析。2000年~2003年福建省共发生食物中毒180起,中毒人数共3267人,死亡31人。其中家庭发生食物中毒80起,中毒人数1071人,死亡19人,分别占全省食物中毒总数的44.4%、32.8%和61.3%,食物中毒原因查明率为87.5%。家庭食物中毒主要发生在农村,共73起,占91.3%,城市仅7起,占8.7%,城乡之间的家庭食物中毒差异有显著性(P=0.044)。每起食物中毒平均发病人数为13人。家庭食物中毒的主要致病因素依次为农药及化学物品(37.5%)、有毒动植物(27.5%)、微生物(22.5%)。其中最主要致病因素为有机磷,共发生20起,占家庭食物中毒的25%,中毒人数为175人,占16.3%,死亡人数2人,占8.3%。造成食物中毒死亡的最主要因素是河纯鱼,共死亡7人,占36.8%。有毒动植物食物中毒发生最多的是4~6月份,主要是由于河纯鱼、有毒贝类、毒蘑菇引起的食物中毒。微生物食物中毒集中发生在7~11月,主要致病因素是致病性大肠杆茵,其次为副溶血性弧茵,分别占微生物食物中毒的27.8%和22.2%。化学与农药食物中毒发生最多的是在7~9月份。较重大的食物中毒全部发生在农村。今后须加强农村食品卫生监督管理,大力开展预防食物中毒的宣传和培训。  相似文献   

10.
为降低农村食物中毒风险,提高农村家宴的餐饮质量安全提供帮助。方法 借鉴HACCP原理,结合当前我国农村家宴的现状和主要问题,对场所环境、加工制作和人员要求等方面潜在的危害进行分析。结果 从农村家宴的场所环境、加工制作和人员3方面分9个指标进行分析,根据找出的关键控制点对农村家宴进行设计。结论 根据对农村家宴中9个指标的设计,得出了设计重点,为提升农村家宴餐饮质量、控制食品安全风险提出可操作性的建议。  相似文献   

11.
为了解农村群体性食物中毒,对2003年第2季度在临夏州康乐、广河、和政3县农村连续发生的4起群体性食物中毒进行了分析,4起食物中毒共计446人用餐,发生中毒273人,总中毒患病率为61.21%,经实验室检测,在所采集样品中均检出变形杆菌(未进行生化分型).中毒主要发生在30岁以下人群,都是由共同进食同类食物引起,发生时间均在春夏季(4月、5月).通过分析这4次中毒事件,须吸取的教训是:应将农村群体性用餐纳入食品卫生监督管理;群体性活动中的饮食卫生差,应高度重视;少数民族地区宗教活动群体用餐多,而卫生意识差,须加强卫生宣教工作;农村畜禽检疫与卫生管理跟不上市场经济的发展;提高农民生活水平,使其讲求饮食质量,避免发生食物中毒;结合少数民族地区宗教活动等群体性聚餐较多的实际,制定相应的预防控制食物中毒对策.  相似文献   

12.
农村流动厨师操办家宴存在的问题及管理措施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为保证农村流动厨师操办家宴卫生安全,对农村家宴进行了调查,农村家宴存在的主要卫生问题是:食品加工场所条件简陋,达不到卫生要求,厨师的化水平低,卫生意识差;食品加工操作不规范,不符合卫生要求,厨师流动性大,难以管理。基于农村家宴的非赢利性,一次性,建议制定农村自办家宴管理办法及卫生要求,对农村流动厨师登记造册,定期健康检查,培训卫生知识,进行现场卫生指导,提高农村家宴的卫生水平。  相似文献   

13.
目的 分析2008-2010年我国“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管理信息系统”报告的食物中毒.方法 对2008-2010年中国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管理信息系统收到的所有食物中毒事件进行描述性分析.结果 2008-2010年全国共报告食物中毒1 218起,中毒35 672例,死亡518例,病死率为1.45%.报告事件高峰在6-10月,其中9月最多.致病因素依次为不明原因480起,微生物类320起,植物类279起,化学类122起,动物类17起.结论 全国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的食物中毒中,中毒起数和发病人数最多的是微生物所导致食物中毒;而毒蘑菇、农药/鼠药是导致食物中毒事件中中毒者死亡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4.
目的考察《食品安全法》对食物中毒流行病学特征的影响,并提出监管对策。方法以2009年底作为《食品安全法》实施前后的分界线,以国家卫生行政部门公开的食物中毒事件的通告数据为基础,对《食品安全法》实施前后全国食物中毒事件基本特征进行描述性分析和对比分析。结果《食品安全法》实施后,食物中毒报告数和中毒人数均明显下降,且在总体维持较低的水平下呈现平稳趋势;食物中毒发生原因的主次顺序已由微生物性、有毒动植物性、化学性、不明原因,转化为有毒动植物性、微生物性、化学性、不明原因;在食物中毒发生场所中,集体食堂所占比重已从32.8%下降至22.4%,家庭所占比重从38.4%上升至49.7%,家庭已成为食物中毒发生的最主要场所。结论《食品安全法》实施后,我国食物中毒情况明显好转;食物中毒发生原因及发生场所的特征变化,为制定相应的食物中毒防范措施和监管政策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掌握广西食物中毒事件发生原因,提高事件防控的针对性和有效性。方法收集2010—2014年广西发生的食物中毒事件,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对所涉及的食物种类、发病原因、致病因素等进行分析。结果广西累计发生食物中毒事件98起、发病2 446人、死亡35人。引发中毒的食物主要为混合性食物、畜禽肉及其制品和桐油果、蓖麻籽等,发病的主要原因为误食误服、加工不当和交叉污染。微生物是事件数和发病人数最多的致病因素,植物类死亡人数最多。结论不同食物引发食物中毒的途径、方式和致病因素有着其规律和特点,应制定高风险食物目录清单,采取差异化防控措施。  相似文献   

16.
目的 了解2018年我国食物中毒事件,探讨食物中毒事件的发生规律及特点.方法 对2018年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管理信息系统报告的全国食物中毒事件进行描述性分析.结果 2018年全国共报告食物中毒事件291起,累计报告病例7 856例,死亡98例.细菌性食物中毒事件数和中毒人数分别占总体的36.77%(107/291)和...  相似文献   

17.
2000年~2003年广西细菌性食物中毒流行病学分析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掌握广西细菌性食物中毒流行病学特点及其流行原因,为采取针对性防治对策提供科学依据,对2000年~2003年广西各地食物中毒报表与专题调查报告进行统计分析。2000年~2003年发生细菌性食物中毒105起,进食17915人,中毒3557人,中毒发病率19.85%,死亡34人,分别占同期广西各类食物中毒起数的22.83%,中毒人数的38.29%和死亡人数的27.64%;4~10月份是中毒高发月份;66.71%的中毒和100.00%的死亡人数集中在西北部的河池、百色以及中心城市南宁、柳州、桂林市;中毒原因主要是农村家庭聚餐、饮食服务单位、集体食堂制作的食物因原料(重点为肉类、谷类及制品)污染或加工不当、生熟交叉污染等所致;病原体构成第一位是沙门菌,其它依次为蜡样芽胞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变形杆菌、副溶血弧菌、椰毒假单胞菌、致病性大肠杆菌等;而进食人数发病率最高的是椰毒假单胞菌(98.61%),其次是沙门菌(38.58%)、金黄色葡萄球菌肠毒素(34.48%),最低的是由蜡样芽胞杆菌引起的食物中毒为10.65%;死亡病例全部系椰毒假单胞菌所产生的毒素污染酵米面所致。细菌性食物中毒是广西食物中毒的重要组成部分;不同食源性致病菌(毒素)引起的进食人员中毒发病率差异有显著性(P<0.01);广西西北部农村、饮食业和学校集体食堂等是细菌性食物中毒防制  相似文献   

18.
东营市农村居民食物中毒回顾性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调查东营市农村居民食物中毒发生的现情况,采用多级整群随机抽样方法,对山东省东营市20个村庄的15276名农村居民在2002年3月1日至2003年2月28日期间的食物中毒情况进行回顾性问卷调查;数据统计采用SASv8软件分析;按2000年山东省人口普查资料进行率的标化。该期间食物中毒36人,粗发生率235.66/10万,标化发生率225.27/10万,其中男性22人,女性14人,男:女=1.57:1,死亡1人。发病年龄16~68岁,多数在20~59岁。轻度中毒27人,占75.00%,中度中毒6人,占16.67%,重度中毒2人,占5.56%,死亡1人,占2.78%。医疗费用5790元,人均160.83元,其它费用2350元,人均65.28元。该地区农村居民食物中毒发生率较高,给农民群众的健康造成较大威胁,预防和控制农民食物中毒已迫在眉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