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2.
3.
4.
毒理学实验数据是反映化学品安全性的重要依据,在化学品的风险评估和风险管理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有效地利用不同实验室提供的毒理学数据,为管理毒理学服务,需要建立一套科学、可行的评价体系来评价毒理学数据的质量。目前国际上对毒理学数据评价系统的研究还刚刚起步,缺乏获得广泛共识的毒理学数据评价系统。本文简要论述了国际上现有的化学品毒理学数据评价系统的情况,为建立我国用于风险评估和风险管理的毒理学数据评价系统提供思路。 相似文献
5.
6.
目的 分析我国七省市餐馆就餐人群的谷氨酸盐(均以谷氨酸计)摄入量,并评估该类人群的暴露风险。方法 采用多阶段分层与人口成比例的整群随机抽样方法,在北京、重庆、辽宁、山东、广西、江苏与陕西7个省/市随机抽取调味品,使用超高效液相色谱-串接质谱测定方法检测调味品中的谷氨酸盐含量,并根据本次餐馆调查此前获得的消费量数据,采用简单分布模型计算餐馆就餐者的谷氨酸盐摄入量。结果 鲜味剂和助鲜剂的谷氨酸盐含量最高(以谷氨酸钠计),其次为鸡精/鸡粉、除鸡精外固体复合调味品、液体复合调味品、酱油、以动物原料为基料的半固体复合调味品、香辛料、酿造配制酱等,盐及代盐品的谷氨酸盐含量最低。餐馆就餐者一餐的调味品谷氨酸盐摄入量均值为47.87 mg/kg·BW,占JECFA设定ADI的39.89%。考虑就餐者一天内在餐馆外摄入的食物,则其一天的谷氨酸盐摄入量均值为61.33 mg/kg·BW(均以谷氨酸计),占ADI的51.11%。在不同规模餐馆的就餐者中,中型餐馆的一餐谷氨酸盐摄入量最高,摄入量中位数为44.46 mg/kg·BW,其次为大型餐馆和小型餐馆,三者间就餐者的谷氨酸盐摄入量均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均值占ADI的比例均<50%。在不同地区,广东省就餐者的谷氨酸盐中位摄入量最高为64.22 mg/kg·BW,北京市的中位摄入量最低为18.66 mg/kg·BW,经两两比较,除山东省和陕西省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其他省市的摄入量水平均存在差异(P<0.05),均值占ADI的比例均<80%。城市与县城比较,城市餐馆就餐者的摄入量显著高于县城(P<0.05),均值占ADI的比例均<50%。结论 我国七省市餐馆就餐者谷氨酸盐暴露风险仍处于可接受水平,但不同省市以及城市与县城的餐馆就餐者的谷氨酸盐摄入量不同。 相似文献
7.
目的 使用证据权重法对双酚A(BPA)人群流行病学数据进行评估,推断BPA暴露与人体不良健康效应之间的关系。方法 基于证据权重法,对2013—2020年发表的BPA人群流行病学文献进行系统检索、筛选、分类,依据国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中心制定的毒理学数据相关性与可靠性评价指南进行评价,按不同毒性效应终点进行危害评估。结果 对检索的134 897篇文献进行筛选后共获得文献188篇,其中68篇文献相关性评价等级为“A/B”或“B”,其余文献相关性评价等级为“C”。仅对相关性评价等级为“A/B”或“B”的文献进行可靠性评价,其中6篇文献可靠性评价等级为“高”,62篇文献可靠性评价等级为“中”,涉及的毒性效应终点包括代谢、生殖发育、神经、免疫、心血管效应等,但各研究结局由于人群、暴露期限、指标设计等原因,具有一致性的效应指标较少。结论 基于现有人群流行病学证据,尚无法明确BPA暴露与人体不良健康效应之间的因果关系。 相似文献
8.
毒理学关注阈值方法的建立及其在食品接触材料评估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以邻苯二甲酸二(2-乙基己基)酯(DEHP)为模式化学物,建立可用于食品接触材料的毒理学关注阈值(TTC)风险评估方法。方法建立基于Cramer结构分类的TTC决策树方法;利用Cramer结构分类流程和Toxtree软件对DEHP进行Cramer结构分类;利用2002年中国居民营养与健康状况调查数据和部分食物中DEHP的监测数据,估计我国不同年龄组人群通过饮料、植物油、发酵乳、方便面、果冻、果酱的DEHP暴露量,并按照TTC决策树方法对DEHP进行风险评估;同时,采用传统的风险评估方法进行验证。结果 DEHP属于Cramer I类结构,其对应的TTC阈值为30μg/kg BW。我国居民的DEHP最大暴露量为4.06μg/kg BW,4个年龄组的最大暴露量为11.10μg/kg BW,分别占DEHP TTC阈值的13.5%和37.0%。按照DEHP的健康指导值———每日耐受摄入量(TDI)(50μg/kg BW)计算,全人群和4个年龄组的最大暴露量分别占TDI的8.1%和22.2%,两种方法的风险评估结果基本一致。结论 TTC决策树方法是一种有效的风险评估工具,可用于食品接触材料的优先筛选和初步评估。我国居民膳食DEHP的健康风险较低,不需要引起健康关注。 相似文献
9.
付文亭 《印刷质量与标准化》2010,(4):39-42
<正>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印刷品质量要求也越来越高。国内印刷企业都在积极地采用新技术,运用先进的质量管理方法来提高竞争力。建立企业标准数据可以简化沟通、共识沟通,是企业质量管理的有力工具。如何得到适合企业实际的生产标准数据呢?本文介绍的SPC质量工具在印刷生产数据标准化中的应用对我国印刷企业标准化有着探索、尝试的意义。 相似文献
10.
澜沧江集控中心综合数据平台是计算机监控系统、水情水调系统、电能量系统等集控生产系统数据交互的平台,是公司生产数据展示的窗口和对外提供生产数据的接口。其中海迅组态工具承担着监控系统实时数据、各项运行指标展示以及部分告警信息捕获和发布的功能。本文介绍了海迅组态工具的特点和优势以及在澜沧江集控中心综合数据平台中发挥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 基于栀子黄色素及其主成分已有的毒理学资料,对栀子黄色素开展危害评估、关键效应和剂量的基准剂量分析.方法 采用系统文献检索方法,制定检索策略,收集栀子黄色素毒理学资料,并根据亚慢性毒性实验结果,应用基准剂量法测算关键效应和剂量.结果 藏红花酸及其酯类是栀子黄色素中的主要成分,主要毒性作用靶器官是肝脏和肾脏,尚未发现... 相似文献
12.
The DFG Senate Commission on Food Safety (SKLM) has discussed the toxicological assessment of furanocoumarins in foodstuffs and adopted an opinion on 23/24 September 2004 [SKLM, English version: Toxicological assessment of furanocumarins in foodstuffs, 2006; Mol. Nutr. Food Res. 2007, 51, 367-373]. At that time, no analytical data were available on the occurrence and content of furanocoumarins in citrus oils, especially in lime oil and the foodstuffs produced from it. According to the SKLM, the highest levels were likely to be found in products containing lime or bergamot oil. Distilled and cold pressed oils differ in their levels of furanocoumarins; in distilled oils, no furanocoumarins were found. The original estimate of the average daily intake of furanocoumarins in Germany made by the SKLM is based on the assumption that flavoured foods contain cold-pressed citrus oils exclusively (worst case scenario). Recent data, however, indicate that distilled citrus oils are mainly used in flavoured soft drinks. The SKLM has therefore decided to update the assessment of the average intake of furanocoumarins from flavoured food. The following opinion was released in German on 25 January 2010, the English version was agreed on 27/28 September 2010. 相似文献
13.
三叶虫茶的安全性毒理学评价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通过Wistar大鼠经口急性毒性试验、蓄积毒性试验、小鼠胸骨髓微核试验、小鼠精子畸形试验和鼠伤寒沙门氏菌/哺乳动物微粒体酶(Ames)试验,对三叶虫茶进行了安全性毒理学评价。三叶虫茶源自一种植物三叶海棠喂养的米缟螟排泄物,中国称之谓三叶虫茶。结果表明,大鼠经口急性毒性试验、蓄积毒性试验、Ames试验、小鼠胸骨髓微核率、小鼠精子畸形率均在法定文件《中国食品安全性评价程序与方法》允许范围之内。三叶虫茶属实际无毒物质。因此,三叶虫茶可以作为一类新食品资源进行开发利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 对雪腐镰刀菌烯醇(NIV)的健康影响进行危害评估。方法 通过对文献型数据库以及国内外专业机构网站进行文献的检索、去重、筛选、梳理,基于最终纳入文献的毒理学信息对NIV进行危害评估。结果 高剂量NIV急性经口暴露后最常见症状为呕吐,亚慢性和慢性毒性试验显示暴露于NIV最主要效应是白细胞计数减少,对免疫、血液系统和生长发育产生危害,并且NIV与呕吐毒素有联合毒性。结论 长期高剂量暴露于NIV可能会导致机体出现免疫毒性和生殖发育毒性以及白细胞计数减少等敏感毒效应。 相似文献
15.
营养毒理学是营养学与毒理学交叉融合形成的一门新学科,主要研究营养素过量对人体的不良作用及其可耐受最高摄入量的制定、营养素对毒物毒性及其代谢过程的影响、膳食来源的有毒有害物质对营养素代谢和营养过程的影响以及营养素/食物(成分)的风险-收益评估等,并在此基础上提出相应的预防控制措施。经过30多年的发展,营养毒理学的学科体系不断完善,在保障食品安全,促进人类健康方面将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为了确定恒顺醋胶囊的安全性,通过对小鼠急性经口毒性试验、Ames试验、小鼠微核试验和小鼠睾丸初级精母细胞染色体畸变分析等,可以发现恒顺醋胶囊属无毒的、有极高的安全性的保健食品。 相似文献
17.
叶黄素咀嚼片毒理学安全性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评价叶黄素咀嚼片作为功能性食品食用的毒理学安全性。方法:按照我国卫生部《食品安全毒理学评价程序和检验方法规范》进行急性毒性试验、遗传毒性试验(Ames试验、小鼠骨髓细胞微核试验、小鼠精子畸形试验)和30 d喂养试验进行毒理学研究。结果:叶黄素咀嚼片对两种性别的ICR小鼠急性经口最大耐受剂量>20.0g/kgbw,按照急性毒性分级标准规定,该受试物属无毒级;遗传毒性试验(Ames试验、骨髓细胞微核试验、小鼠精子畸形试验)均为阴性;30d喂养试验表明,该受试物在0.19、0.38、0.75g/kgbw(分别相当于推荐人群日摄入量的25、50、100倍)剂量时,对SD大鼠的临床检查、血液学、血生化学和脏器重量和系数以及病理组织形态等指标均无明显不良影响。结论:叶黄素咀嚼片具有较好的食用安全性。 相似文献
18.
目的 评估辽宁地区部分食品中二氧化硫残留暴露对我省居民健康的潜在风险。方法 随机从辽宁省大型商场和小型农贸市场采集样品共330份, 采用蒸馏法进行二氧化硫残留量检测。基于点评估和概率评估两种评估方式, 对食物中二氧化硫残留的膳食暴露进行风险评估。结果 经检测的不同食品中二氧化硫的膳食摄入风险值均远小于100%。运用风险评估软件@risk7.6进行概率评估, 在50%、75%、90%、99%暴露量位点下, 不同食物二氧化硫的风险商(hazard quotient, HQ)值均远小于1。结论 辽宁地区食物中二氧化硫残留量在人体可接受范围内, 无明显膳食风险。 相似文献
19.
研究食品接触材料中包括寡聚物在内的非有意添加物的风险评估,对于保障食品安全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通过收集国内外有关寡聚物的文献和风险评估报告,系统分析食品接触材料中寡聚物的来源和风险评估方法,并选择1,2,3,4-四氢萘-2,6-二甲酸二甲酯和Cyclo-di-BADGE等寡聚物为案例,介绍寡聚物的风险评估步骤和方法,从而为我国食品接触材料中寡聚物的风险评估和风险管理提供方法学支持。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