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本文研究了在微波加热条件下,加热温度、加热时间以及加热功率对大豆油(一级)、花生油(一级)和玉米油(一级)的酸值(AV)、过氧化值(POV)和丙二醛值(MAD)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相同的加热时间下,随着微波加热功率的增加,油样的温度是升高的。而且酸值、过氧化值随加热温度、时间和功率的增加而增加,丙二醛含量随加热温度、功率的增加而增加,随时间的延长开始增加,达到最大值后又下降;在相同的功率下随着时间的延长油样的温度升高;这可能是因为加热功率不同辐射的能量不同所致。  相似文献   

2.
微波对菜籽油及色拉油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对菜籽油及色拉油在微波加热下的酸值、过氧化值、羰基值、丙二醛的变化进行了研究,结果指出:菜籽油及色拉油的AV、POV、CV、MDA随微波加热时间延长而升高,其质量趋于下降。  相似文献   

3.
丁明  费学谦 《食品科技》2011,(12):183-186
通过对茶油瓶装储藏过程中过氧化值定期跟踪检测,初步探索其变化规律。实验结果表明茶油过氧化值增长速度较为缓慢,随储藏时间的延长而逐渐增长。对于影响茶油储藏过氧化值的变化因素中容器材质效果最为显著,随后依次为加工强度、光线和温度,冲氮保护对茶油储藏过程中酸价的变化影响最小。  相似文献   

4.
研究微波加热对食用油品质及脂肪酸成分影响,为家庭健康烹调提供理论依据。用家用微波炉的不同加热档位,对菜籽油、大豆油等8种常用食用油加热不同时间,用滴定法测定加热后油脂的酸价和过氧化值,GC-MS测定油脂的脂肪酸成分,并以这些指标评价微波加热对食用油品质的影响。在实验所用加热条件下,8种食用油的酸价和脂肪酸成分均未发生明显改变。不同食用油的过氧化值变化曲线有所不同,菜籽油、大豆油、花生油、芝麻油、调和油的过氧化值随着微波功率和时间增加而上升,玉米油、橄榄油和葵花籽油的过氧化值随着微波功率和时间增加先上升后下降。微波加热虽然改变了食用油的过氧化值,但酸价尚未发生改变,认为油脂尚未发生酸败,微波加热也没有破坏食用油原有的脂肪酸组成。从微波加热对食用油的品质和脂肪酸成分影响的结果看,可以认为微波加热是日常生活中安全和健康的加热方式。  相似文献   

5.
微波对植物油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9,自引:1,他引:9  
通过对菜籽油、芝麻油、粟米油三种特种植物油进行微波加热和常规加热处理,与不加热时的样品进行比较,并分别检测其酸价和过氧化值,研究了微波加热对其品质的影响;同时也探讨了油脂中添加VE对其加热品质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研究了不同超声条件下,红花籽油过氧化值、酸值、皂化值及脂肪酸组成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超声温度控制在50℃以下,超声功率小于等于600 W,超声时间短于60 min时,超声处理对红花籽油的过氧化值、酸值无明显影响,当超声功率高于600 W时,过氧化值、酸值随超声时间的延长而增加;超声温度控制在50℃以下,超声功率小于等于900 W,超声时间短于60 min时,超声处理对红花籽油脂肪酸组成没有影响,对脂肪酸含量和皂化值有较小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加脂剂合成过程相关参数的测定对于合成过程的控制有着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对皮革加脂剂在合成过程中常用的参数测试方法进行了归纳,并详细介绍了皂化值、碘值、过氧化值的测试原理和方法.  相似文献   

8.
微波处理对冷榨花生油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在花生冷榨制油之前,对原料进行微波处理,提高出油率,降低油中磷脂含量。同时测定了花生油色度、过氧化值、酸值的变化。当微波加热的输出功率为800 W、处理时间120 s时,出油率为75.02%,比未加热处理的花生出油率提高了20.77%;当微波加热时间在240 s以内时,压榨的花生油中磷脂质量分数由1.160%降低到了0.500%、花生油的酸值从0.5 mg/g上升到0.9 mg/g、过氧化值从3.082 6 mmol/kg上升到6.020 1 mmol/kg、色度黄值从7.90上升到14.93,这些指标的数值增长范围在花生油质量标准要求之内。  相似文献   

9.
微波预处理对毛茶油品质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微波技术对油茶籽进行预处理,探讨微波作用条件对茶油提取率和毛茶油品质影响。结果表明,微波预处理可增大提油率,缩短预处理时间,茶籽水分含量很快达到平衡;但毛茶油过氧化值、酸价均有一定程度上升,色泽也有所加深。  相似文献   

10.
以过氧化值和酸值作为油脂的评价指标,探讨温度、光线对茶油稳定性的影响;采用Schaal烘箱法(62±1)℃,以POV含量为指标,结合固相萃取—高效液相色谱法研究多酚类物质(没食子酸、3,4-二羟基苯乙酸、槲皮素)对茶油的抗氧化性能.结果表明:高温和光照都可以显著加速茶油氧化,降低茶油的稳定性;多酚类物质可以提高茶油的稳定性,其抗氧化能力随加入量增大而增强,其中3,4-二羟基苯乙酸>槲皮素>没食子酸.  相似文献   

11.
介绍分析了不同程度微波预处理对茶籽油出油速率、原料微观结构、油脂主要理化指标、油脂脂肪酸组成等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微波处理显著提高了油茶籽油出油速率,且对脂肪酸组成和油脂品质产生一定影响。  相似文献   

12.
系统地研究了一定输出功率下 ,微波辐射法和常规外加热法对植物油品质影响的差异。发现在微波辐射下 ,植物油的PV值及TBA值随处理时间而增大的幅度均略高于常规外加热方法 ,但对植物油中α—VE 含量的减少幅度则略低于常规外加热方法。  相似文献   

13.
通过实验探讨了不同微波辐射功率和时间下植物油的过氧化物(PV)和硫代巴比妥酸值(TBA)等理化指标的变化情况。研究结果发现,微波的辐射功率和时间均将使所实验的植物油PV值和TBA值升高,因此,当利用微波处理植物油时,应该合理地控制微波施加的功率和时间,以确保其品质。  相似文献   

14.
以刚提取的杏仁油为原料,将其平均分成三份并分别放在3、20、60℃条件下贮存,然后每隔一定时间测定影响其品质的酸价、过氧化值、折光率、色泽指数和碘价等理化指标.结果表明:随着时间的延长,酸价、过氧化值变化趋势逐渐增加,而碘价、折光率和色泽指数逐渐减小;贮存温度越高其各指标变化越快.  相似文献   

15.
为了探讨适宜的油茶籽预处理工艺,采用微波、焙炒、烘烤和湿蒸不同方法处理油茶籽,测定油茶籽的出油率和茶油的品质,并采用模糊数学评价法、灰色关联度法及主成分分析法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4种预热处理方法能显著提高油茶籽的出油率,茶油的感官品质和茶油中黄酮、多酚、植物甾醇等营养功能成分的含量,对茶油的脂肪酸组成影响不大,茶油的酸价和过氧化值略有升高,但仍符合压榨一级油茶籽油国标。4种预热处理的效果以微波最好,焙炒、烘烤,湿蒸的作用相对较小。  相似文献   

16.
寻找油茶籽油有关指标的快速检测方法,本研究应用红外光谱分析技术,结合人工神经方法,预测不同氧化程度油茶籽油的酸价、过氧化值和碘值。油茶籽油红外光谱经SG方法平滑,一阶导数等预处理。光谱数据和氧化指标实测值作为神经网络输入和输出,建立油茶籽油有关指标的定量模型。结果表明,酸价、过氧化值和碘值模型的相关系数(R)分别为0.914 2、0.964 9和0.964 2;均方根差(RMSE)分别为0.196 9 mg KOH/g、0.392 6 mmol/kg和1.010 5 g I/100 g。对模型进行仿真应用,酸价、过氧化值和碘值模型预测结果的相关系数(R)分别为0.981 9、0.993 0和0.983 3,预测标准偏差(RMSEP)分别为0.203 0 mg KOH/g、0.241 8 mmol/kg和0.602 8 g I/100 g。表明建立的模型可靠,预测效果好,能满足油茶籽油有关指标的快速检测要求。  相似文献   

17.
米糠是稻米加工的主要副产物,可以用来制取极具营养价值的米糠油,而米糠中脂肪酶导致的快速酸败使得米糠利用率不足10%。本研究采用微波技术处理米糠,探讨微波处理对米糠油酸价、谷维素、过氧化值、脂肪酸的影响。结果表明,微波处理显著降低了脂肪酶活力,抑制了酸价的增长(P<0.05),微波时间6 min的效果最佳,储藏56 d后其酸价仍低于30 mg/g(KOH),而未处理组的酸价则超过了155 mg/g(KOH);此外,微波处理对米糠油中谷维素含量、脂肪酸组成没有显著影响(P>0.05),说明微波处理后的米糠油仍保持着较好的品质。因此,微波处理是一种极佳的米糠稳定化方式。  相似文献   

18.
19.
对菜籽油、芝麻油、粟米油3种特种植物油进行微波加热和常规加热处理,并与不加热时的样品进行比较,分别检测其酸价和过氧化值;研究了微波加热对植物油品质的影响,同时也探讨了油脂中添加VE对其加热品质的影响.  相似文献   

20.
对6种制油工艺所得的普通油茶籽油进行了质量安全指标及活性成分的检测。结果表明,制油工艺对油茶籽油的品质和活性成分有明显的影响:油茶籽剥壳后液压榨所得油茶籽油的品质最好,其油的酸值和过氧化值最低,分别为2 mgKOH/g和0.01 g/100 g,且油色较浅,色值R 3.0,Y 33.9,脂肪酸中油酸含量最高;从活性成分来看,油茶籽全籽液压所得的油茶籽油中α-生育酚含量和角鲨烯含量均为最高,为17.8mg/100 g,油茶籽剥壳后液压所得油茶籽油中β-谷甾醇含量最高;压榨方式所得的油茶籽油苯并(a)芘超标的风险很小,是一种较为安全的制油方式;与螺旋榨相比,液压榨温度较低,较好保持了油茶籽油中固有的成分,保留了原有的生物活性物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