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小麦淀粉颗粒大小和糊化特性的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本文探讨了小麦淀粉颗粒A型和B型直径的大小及颗粒形态对其糊化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品种间A型淀粉颗粒直径越大,B型淀粉颗粒直径则越小;A型淀粉颗粒直径越大,淀粉则越难糊化;B型淀粉颗粒直径越大,淀粉则越易糊化;热力学参数顶点温度与热焓值间存在较大的正相关性.  相似文献   

2.
罗明昌 《粮油加工》2007,(6):112-114
本文综述了淀粉颗粒结合蛋白质的分布、分离方法及对淀粉性质的影响,并简要介绍了几种较为典型的淀粉颗粒结合蛋白质.  相似文献   

3.
板栗淀粉颗粒特性研究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0  
采用显微观察,x-光衍射分析等手段对板栗淀粉颗粒特性了研究,结果表明,板栗淀粉颗粒形状多样,大小在1μm-20μm之间;具有明显的偏光十字,呈“X”形,脐点位于颗粒中央;板栗淀粉颗粒有轮纹结构,大多呈不连续状态;颗粒的结晶结构属于C型。板栗淀粉的糊化温度为55.5℃-63.5℃。  相似文献   

4.
前言在过去的三十几年中,电子显微镜技术在淀粉研究上得到广泛应用,并不断取得新的研究成果。经研究证实,淀粉颗粒由 D—葡萄糖组成,类似结晶体,不溶于水,结构致密.在水中加热至糊化温度以上时,颗粒会发生不可逆性膨胀,并且逐渐融化,最后丧失其原有结构特征而形成溶胶。  相似文献   

5.
淀粉颗粒结构体系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该文就淀粉分子、微晶和淀粉颗粒结构组成及其相互间关系进行论述。由支链淀粉分子形成无定形层和结晶层构成微晶,当低分支或链长较短分子存在于微晶时会形成缺陷微晶,常态微晶组成淀粉颗粒中硬质骨架,而缺陷微晶组成软质骨架,微晶还原端朝向颗粒脐点;依据常态微晶和缺陷微晶排列,淀粉颗粒分为同型骨架和异型骨架两种类型。  相似文献   

6.
小麦淀粉高压糊化动力学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采用差示扫描热分析(DSC)法测定了不同压力下处理不同时间的小麦淀粉的糊化度,计算了小麦淀粉压车湖化反应动力学参数,结果表明,科淀偻的加压糊化为一级反应,压力分别在300MPa、400MPa、450MPa其糊化速率常数0.36、0.45和0.5;压力对速率常数的影响可用。  相似文献   

7.
淀粉及变性淀粉颗粒形貌结构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了各种原淀粉及其经过不同处理方式得到的变性淀粉的颗粒形貌结构,发现运用不同的处理方式得到的淀粉与原淀粉具有不同的颗粒形貌结构并具有一定的规律性,为判断未知变性淀粉样品的处理方式提供了一定的依据。  相似文献   

8.
淀粉颗粒的微观结构与结晶形态不仅与食品质地、加工特性和消化特性息息相关,还赋予淀粉颗粒极强的可塑造性。淀粉广泛应用于食品、化学工业和医疗等领域,已成为重要的功能性材料。本文综述了近年来淀粉颗粒微观结构的研究进展,概述了其不同晶体与颗粒结构之间的关系,并探讨了晶体之间的相互转化以及不同改性条件对淀粉结构特性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为探讨蕨根淀粉的糊化性能,以蕨根为原料,采用湿法提取淀粉,并进行提纯,对蕨根淀粉的颗粒形态、糊黏度曲线、糊冷热黏度、糊透明度、抗剪切性、冻融稳定性、凝沉性及抗老化性等特性进行了研究,并与玉米淀粉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扫描电镜观察蕨根淀粉颗粒表面光滑,大小均匀,呈椭圆或鹅卵石形,粒径范围10.23~26.14μm,长轴平均粒径19.09μm,稍大于玉米淀粉;布拉班德糊黏度曲线表明蕨根淀粉糊化温度为68.9~89.4℃,低于玉米淀粉糊,而峰值黏度为611 mPa·s,高于玉米淀粉;与玉米淀粉相比,蕨根淀粉稳定性好、透光性好、冻融稳定性好、抗老化性强,而凝沉性较弱、抗剪切性较差。蕨根淀粉较适于速溶、快餐、冷冻食品加工。  相似文献   

10.
小麦淀粉的白度与淀粉颗粒分布的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国内小麦主产区的13种小麦的小麦淀粉为原料,分析了小麦淀粉的颗粒度分布及表观白度,结果表明,小麦淀粉的白度与小麦B-淀粉的含量呈显著负相关(相关系数为-0.81),与A、B淀粉颗粒的比值呈显著正相关(r=0.80)  相似文献   

11.
藕淀粉颗粒性质的研究及藕粉产品的鉴定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对 3种藕淀粉颗粒的特征性质进行了研究。研究表明 ,藕淀粉颗粒多为长 10~ 5 0 μm ,宽 4~ 15 μm的长粒形 ,平均粒径长为 2 4 5~ 2 6 8μm。表面有轮纹 ,淀粉颗粒的一端有偏光十字 ,藕淀粉的糊化温度 6 8 0~81 5℃ ,直链淀粉含量 2 3 2 %~ 2 5 1%。利用藕淀粉的显微形态特征 ,能有效鉴别传统藕粉产品的掺假。  相似文献   

12.
微波场对玉米淀粉颗粒性质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微波是一种能以高频的方式使物质在电磁场中加热的非电离能量.研究了淀粉经微波作用后颗粒性质的变化,结果表明,微波作用后淀粉的颗粒形貌没有发生变化,偏光十字存在,部分颗粒脐点表面出现小孔,X射线主要衍射峰的强度增大.以上数据表明微波使淀粉内部分子发生迁移形成更加有序的排列.  相似文献   

13.
蕨根淀粉颗粒形貌与糊化黏度特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马铃薯淀粉和红薯淀粉为对照,研究了蕨根淀粉的颗粒形貌及糊化黏度特性。蕨根淀粉颗粒多为圆形或椭圆形,少数呈棒状,颗粒表面光滑。颗粒大小差异较大,粒径为5~31μm。蕨根淀粉颗粒具有可见偏光十字,偏光十字位于颗粒一端,呈"Ⅹ"。蕨根淀粉的起糊温度明显低于红薯淀粉,与马铃薯淀粉相当。蕨根淀粉糊具有较好的热稳定性,较高的回生值,适宜加工粉丝类产品。蔗糖、NaCl、碱面和明矾的添加及pH值对蕨根淀粉糊化特性有影响。蔗糖使蕨根淀粉糊黏度增大;NaCl可提高蕨根淀粉糊的热稳定性,延缓体系老化;碱面、明矾的添加使蕨根淀粉糊的热稳定性下降;蕨根淀粉糊耐酸性差,在酸性条件下,蕨根淀粉发生明显水解作用,体系黏度降低。  相似文献   

14.
玉米多孔淀粉颗粒结构及性质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徐忠  缪铭  刘明丽  张海华 《食品科学》2006,27(10):128-132
多孔淀粉是生淀粉酶在低于淀粉糊化温度下水解各种淀粉形成的一种中空的变性淀粉。作为一种高效、无毒、安全的新型有机吸附剂被广泛用于食品、医药、农业、化妆品、造纸等行业。本文探讨原淀粉被生淀粉酶水解后颗粒结构和性质的变化,为多孔淀粉工业化生产和拓宽其应用范围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采用比表面积分析仪、扫描电镜、X射线衍射分析和差热分析等测试方法对酶解前后的玉米淀粉颗粒进行结构和性能分析。通过BET法测定的多孔淀粉的比表面积、比孔容大小均比原淀粉增大,淀粉颗粒表面呈蜂窝状,孔密度均一,结晶度提高,糊化温度范围变窄,但是吸热焓无显著变化。原淀粉通过生淀粉酶在低于淀粉糊化温度下水解得到的多孔淀粉缓释载体,其颗粒结构及性质均发生了变化。  相似文献   

15.
小麦胚乳A、B型淀粉粒的形成与生长特征及氮素调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研究小麦胚乳淀粉粒形成与生长特征,以优质小麦品种藁城8901为材料,在缺氮(对照)和施氮条件下,对籽粒发育过程中淀粉粒的产生、体积与数目分布及粒径变化进行比较。结果表明,花后4 d,小麦胚乳已出现A型淀粉粒,其中施氮处理粒径显著高于对照,说明氮素有利于早期淀粉粒的产生。花后10 d,又产生了一个新的小淀粉粒群体,即B型淀粉粒。花后10~12 d,施氮处理的粒径显著低于对照,可能是这个阶段施氮能促进小麦产生了更多的小(B型)淀粉粒,说明这个时期淀粉粒的生长以数目增长为主。花后14~17d,施氮处理淀粉粒粒径显著高于对照,说明这个时期淀粉粒生长以个体体积增大为主。花后24 d,0.8μm淀粉粒数目急剧增加,表明此期又产生了一个小淀粉粒群体。花后28 d,施氮处理0.8μm淀粉粒数目仍不断增加,表明施氮能促进灌浆后期籽粒产生更多的小淀粉粒。通过透射电镜观察发现,小淀粉粒是由大淀粉粒分裂而来的,单个存在。小麦胚乳A型淀粉粒形成和发育时期基本在花后14 d之前,而B型淀粉粒在成熟前,其体积和数目一直在增加。施氮有利于胚乳A、B型淀粉粒个体的增大和数目的增多。  相似文献   

16.
小红栲淀粉颗粒特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谢涛  谢碧霞 《食品科学》2003,24(1):33-36
采用显微观察,X-射线衍射和碘电位滴定法等对小红栲淀粉颗粒特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小红材淀粉颗粒的形状比较规则,具有明显的偏光黑十字,大小在5.4-34.5μm范围内,颗粒的晶体结构属于C型,小红栲淀粉的糊化温度65.5-79.5℃,直链分含量为22.83%。小红栲淀粉颗粒的溶解度和膨胀度较小。  相似文献   

17.
羟丙基淀粉颗粒形貌和结晶结构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应用扫描电镜、X-光衍射和偏光显微等现代分析技术,观察和研究了不同取代度羟丙基淀粉和原淀粉的颗粒形貌及其结晶结构。结果表明:淀粉羟丙基化反应首先发生在淀粉颗粒中结构较薄弱的非结晶区。随着取代度增大,淀粉颗粒表面发生凹凸不平变化,出现洞穴和裂痕,使淀粉易于糊化,糊化温度降低。  相似文献   

18.
以三氯氧磷为交联剂制备非糊化的高交联木薯淀粉,并测定了反应的取代度和布拉班德粘度曲线,研究了在沸水中受热后非糊化淀粉的颗粒形貌及粒度分布等特性.提出高交联非糊化木薯淀粉存在着不同于原淀粉颗粒的在沸水中只发生轻度有限溶胀的非糊化颗粒态  相似文献   

19.
小麦抗性淀粉的理化性质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利用压热法制备小麦抗性淀粉RS3,并考察其部分理化性质及结构性质。结果表明,该产品含抗性淀粉13.89%,透光率较好,持水力、溶解度和膨胀度都随水浴加热温度的升高而上升。其淀粉-碘复合物最大吸收波长为594 nm,碘吸收曲线在580~610 nm之间呈较宽的吸收峰。该产品颗粒形状大部分为圆形,偏光十字明显,多呈十字型,且交叉点均位于颗粒中心;起糊温度为68.7℃,糊化不易发生,但较易老化。淀粉颗粒结晶结构为C型,仍保留了小麦淀粉红外光谱的特征吸收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