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分析荧光染料染色整理对多功能高可视性警示织物基本服用性能和功能性的影响程度。采用荧光染料对阻燃腈氯纶棉导电纤维织物进行染色,试制出了一种多功能高可视性警示服用织物,对该织物的反射率、色牢度、强伸性能、阻燃性、防静电性进行了测试。结果表明:阻燃腈氯纶棉导电纤维织物经染色整理后产生了荧光现象,色度坐标和亮度因子满足EN 471—2003规定的色彩区域和亮度要求;强力保留率与普通染色试样基本一致;色牢度、阻燃性能、防静电性能等指标均符合相应的国家标准。认为:采用荧光染料加工阻燃腈氯纶棉导电纤维织物可制备出具有良好阻燃性和防静电性的高可视性警示织物。  相似文献   

2.
防静电织物相关服用性能的测试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研究嵌织导电丝类防静电织物的服用舒适性和外观性能.测试了4种防静电织物的表面电荷密度、透湿量、芯吸高度、透气率、折皱回复角、抗起毛起球性和悬垂系数,并运用织物结构理论分析了导电丝对嵌织导电丝类防静电织物相关服用性能的影响.研究表明:导电丝含量的增加大大降低了织物的透湿性;导电丝的分布状况对织物的芯吸能力有明显影响;但导电丝的配置有利于增强织物的折皱回复性能.通过对主体原料的合理选择及织物结构的合理设计,在不增加导电丝含量的前提下可以使织物既具有优良的防静电性能又能获得较好的服用性能.  相似文献   

3.
为了探讨纬纱中石墨烯功能性纱线种类、含量及不同织物组织对石墨烯机织物的抗紫外线性能和远红外性能的影响,文章分别以石墨烯涤纶长丝、石墨烯腈纶短纤纱、普通涤纶长丝和黏胶短纤纱为原料,设计织造了4个系列具有不同织物规格的28种织物试样。对所得28种织物试样分别进行抗紫外线性能和远红外性能测试,并通过模糊综合评判方法对试样相关指标进行评判。结果表明:随着纬纱中石墨烯功能性纱线含量的增加,织物的抗紫外线性能和远红外性能逐渐增强;织物组织越紧密,平均浮长越长,表面越光滑,织物的抗紫外线性能越强;织物表面越粗糙,厚度越厚,织物的远红外性能越好;当纬纱中石墨烯功能性纱线含量达到100%时,组织采用8枚纬缎或5枚纬缎的试样抗紫外线和远红外综合性能达到最优。  相似文献   

4.
为探究不同纬纱含量及不同组织对面料功能性的影响,以阻燃涤纶网络丝作为经纱原料,负氧离子涤纶纱与阻燃涤纶纱作为纬纱原料,试制9种纬纱比例不同,以及4种纬纱比例为1︰1时组织不同的交织面料,同时测试织物释放负氧离子浓度和阻燃性能。结果表明:织物释放的负氧离子浓度及阻燃性能随着织物中负氧离子涤纶纱及阻燃涤纶纱含量的增加而增加;织物产生的负氧离子浓度随着织物组织枚数的增加及织物的蓬松程度增加而增大,不同的组织会影响织物的紧密度,因此对织物的阻燃性能也会产生一定影响。  相似文献   

5.
一、概述防静电织物的研制和使用,在国外早已引起重视,如美、英、日等国家已广泛采用防静电织物来防止静电的危害,并列为安全防范的必备品。在我国对防静电纺织品的研制起步较晚,除上海、北京、江苏、河北等科研部门正在试验外,用于生产实践的极少。据悉,目前所应用的防静电纺织品可分为两大类:一类是普通纺织品通过防静电剂的化学处理而获得防静电性能的织物;另一类是用导电纤维或金属丝和普通纤维采取交捻、交  相似文献   

6.
介绍了毛/金属丝包芯纱交织织物在产品开发中的技术难点、工艺要点、产品特性及其织物性能测试.重点对产品在试制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及采取的措施进行了阐述.产品充分发挥了金属丝包芯纱的特性,赋予了织物特殊的视觉效果与外观风格,不仅提高了产品档次,而且赋予了产品新的附加值,实物质量及服用性能良好.  相似文献   

7.
探究镀银纤维试制功能性纺织品的设计要点.选择锦纶基镀银纤维、棉纤维、涤纶纤维、锦纶纤维等多种材料,通过对经纬纱线的线密度、捻度、捻向、纤维成分、颜色及织物经纬密度、组织等进行系统设计,试制出了10种织物,并测试了这10种织物的防静电、导电、电磁屏蔽和防紫外线性能.测试结果表明,所试制的织物均具有良好的防静电性、导电性和电磁屏蔽性.指出,锦纶基镀银纤维织物的防静电、防紫外线、电磁屏蔽性能优良;对于防紫外线、电磁屏蔽性能而言,股线织物优于单纱织物,轻薄型织物优于中厚型织物,深色织物优于浅色织物.  相似文献   

8.
应用组织变化的设计方法 ,利用抗紫外线、抗红外线丙纶长丝开发出凉爽型功能性织物。通过性能测试 ,说明了所设计的织物具有夏季轻薄、凉爽的风格特征 ,体现了功能性织物优良的服用性能。  相似文献   

9.
研究功能性棉型织物综合服用性能优劣的模糊评价方法。对几种不同规格的功能性棉型织物的透气量、悬垂系数、折皱回复角、回潮率、透湿量、芯吸高度等性能进行了相关测试,采用模糊数学综合评判方法对测试数据进行处理分析,通过对权系数和标准化值的计算求算出综合评判值,得到了功能性棉型织物综合服用性能优劣的排序。指出:利用此分析过程对织物整体性能进行评估,既兼顾到织物的综合服用性能,又考虑到各性能权重分配上的差异,分析方法简单、合理、可靠,且评判结果较好。  相似文献   

10.
为了探讨经纬纱的干、湿纺纱方式及其不同组合对亚麻平纹织物性能的影响,对比4种干纺转杯纺或湿纺环锭纺亚麻纱作为经纬纱的纯亚麻平纹织物的服用性能、触觉风格、舒适性的差异。结果表明:在织物力学性能方面,4种织物强力均较大,其中经纬纱均为亚麻湿纺纱的织物力学性能最好;在织物保形性和舒适性方面,干纺、湿纺纱交织的织物较优;在触觉方面,经纱为干纺纱、纬纱为湿纺纱的织物的表面最光滑。文章从纯亚麻干纺纱与湿纺纱交织角度出发,对改善纯亚麻平纹织物的服用性能和穿着舒适性进行研究,为生产性能更优异的纯亚麻织物提供了一种思路。  相似文献   

11.
丝绸提花图案的单色渐变显像原理和方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在经纬同色的普通丝绸提花织物上表现各种艺术图案,根据丝绸织物的特点,借助数码技术,对丝绸提花图案的单色显像问题进行初步的探讨。以本色提花丝绸织物为例,针对具有类似手绘渐变效果的一类提花图案,通过图形处理与构建组织模型等方法,重点研究在经纬同色的丝绸织物上,以独具视觉特点的形式将此类图案表达出来的设计原理和方法,并通过产品试织,初步讨论了基于组织结构配置使单色提花丝绸织物的光泽度与明度发生变化,从而获得图案渐变效果的具体方法与途径。  相似文献   

12.
 为表达一幅具体的绘画或其他具有灰度渐变效果的艺术作品,采用同面组织——平纹,根据提花丝织物的单色显像原理,初步设计以一组平纹系列变化组织构建的单色显像提花丝织物组织模型,在此基础上,经过试织获得该平纹变化组织的实物,再通过实物图像的像素点灰度分析,将各平纹变化组织实物按明度的高低所形成的渐变效果进行排序,通过筛选建立起绘画等艺术作品中的灰度渐变层次与各平纹变化组织之间的对应关系,最后由织造实验表明,基于平纹变化组织模型实现单色丝绸提花织物的显像可在提花丝织物上产生一种特殊的肌理效果,为丝织物带来全新的视觉。  相似文献   

13.
设计和生产大花型提花装饰绸,是打开产品销路,满足国内外市场需求的重要渠道,也是完整产品结构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本文就纹样设计和织物特征、组织设计、装造设计等方面作了介绍。  相似文献   

14.
李义有  夏岩 《纺织导报》2005,(11):56-57
柞蚕丝是一种应用范围广泛的丝蛋白纤维.文章阐述了柞蚕丝织物的性能特点,对典型的柞蚕丝机织物、针织物和功能性防静电绸、防酸绸的工艺参数与应用作了详细介绍.  相似文献   

15.
以乙酸锌、氢氧化钠为原料,采用溶胶-凝胶法合成了角锥状ZnO,用X-射线衍射仪(XRD)和电子扫描显微镜(SEM)对样品进行表征.将ZnO溶胶通过轧-烘-焙工艺整理到真丝织物上,对整理后织物的抗静电性、断裂强力、白度等性能进行测试.结果表明:整理后织物具有优良且耐久的抗静电性能,且整理对织物的白度和强度影响不大.  相似文献   

16.
探讨以Tencel短纤纱为经纱、桑蚕丝为纬纱的交织提花织物的生产过程和技术措施。通过分析络筒、整经、浆纱以及织造各工序的生产难点和关键技术,合理控制和调节温湿度等工艺参数,在宽幅喷气织机上成功开发生产出Tencel桑蚕丝细号高密交织提花床品织物,且织机效率高,产品下机一等品率达92%。  相似文献   

17.
在14G粗针距提花机开发的复合罗纹起毛布,一改以往秋冬面料厚重的特点,手感柔软丰满,具有良好的弹性和丝一样的光泽,保暖性好,市场前景广阔。  相似文献   

18.
丝棉交织提花织物的染整加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梅 《印染》2005,31(8):19-20
采用汽巴克隆C染料对经纯碱、双氧水煮漂一浴法前处理的丝棉交织提花布进行染色,并对染色后的织物进行柔软、定形和预缩整理。文中给出了具体工艺条件。  相似文献   

19.
叠花效果织物为全真丝提花织物,应用数码提花技术和提花织物全显色组合结构进行设计。采用分层组合的提花织物设计方法,可以使机织物表面的经纬纱线产生完全不覆盖的全显色效果。将2组图案进行数码化设计组合,配合全显色组合结构,制织的织物表面具有独特的叠花效果。文章以海之韵主题作品为例,对产品构思、设计流程和方法等进行详细说明,为提花产品的创新设计提供一种有益的借鉴。  相似文献   

20.
商周时期的提花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屠恒贤  张培高 《丝绸》2004,(5):43-45
商周时期是我国丝绸生产技术发展中的一个重要时期,丝织技术在这个时期逐渐成熟,织物组织也日趋复杂。一些新品种开始出现、成熟、完善,尤其是在春秋战国时期,更出现了工艺复杂的大提花丝织物,充分展示了我国古代高度的缝织技术。本文着重对商周时期的提花技术展开论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