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日本光触媒织物的发展   总被引:16,自引:1,他引:15  
综述日本光触媒织物的开发现状 ,包括光触媒织物的功能原理、技术动态、使用价值及其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2.
为了研究纳米光触媒对织物整理后的抗菌效果,探讨其实际应用的可能性,分别参照《一次性使用卫生用品卫生标准》GB159792—2002中抗菌产品及根据光触媒特殊的技术要求和《织物抗菌性能试验方法》FZ/T01021—92中抗菌织物的检测方法,对光触媒和光触媒织物的实验室抗菌效果进行试验。结果表明:在试验条件下,光触媒的抗菌效果在99.9%以上。而织物经过浸渍光触媒后整理加工后,其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的平均抗菌率则分别为94.36%和93.65%,具有较强的抑菌作用。  相似文献   

3.
何秀玲 《印染》2011,37(22)
采用检知管测定甲醛气体浓度,操作简单、快速,可有效检测光触媒纺织品的甲醛降解性能.一般在反应1h内,光触媒纺织品对甲醛降解效果最明显,之后随着反应时间的增加,降解程度递减,约4h后基本达到稳定.  相似文献   

4.
杜磊  谢勇  叶玲  邹奉元 《丝绸》2013,50(2):1-5
采用镀银纤维与光触媒纤维长丝以不同嵌织比例和不同织物组织结构制得织物样品,采用吸收法对大肠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抑菌效果进行了研究,考察了其抗菌效果。研究表明,所制备的抗菌织物对大肠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有较好的抑菌效果,抗菌织物对于大肠杆菌抑菌效果优于金黄色葡萄球菌,斜纹织物的抗菌效果优于平纹织物和缎纹织物。研究认为织物的抗菌效果来自于银离子溶出性抗菌和TiO2的非溶性抗菌的协同作用。当镀银纤维和光触媒纤维嵌织比例为1︰1,并以斜纹组织织造时,织物中单质银质量分数为0.94%,TiO2含量为0.29%,织物具有良好的抗菌效果且生产成本较低。  相似文献   

5.
产业用纺织品通常由高新技术材料制成,用于土工布和目前普遍存在的功能性防护服。由于纺织品的应用领域众多,对材料进一步功能化的挑战要求其除力学强度和生理特性外,其他性能如阻燃、抗静电或疏水性等也来自原材料。由于不能通过纤维材料和织物结构获得满足所有需要的性能,因此需对织物进行相应的改性。迄今为止,在一个改性过程中赋予织物多种功能仍不可能。德国弗劳恩霍夫硅酸盐研究所(ISC)的科学家们及其共同参与研究的工业合作伙伴研发出一种新型的水基改性方案。所开发的InnoSoITex涂层体系可通过一个操作步骤集成6种功能。  相似文献   

6.
纳米光触媒抗菌织物的研究与开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纳米光触媒抗菌织物的杀菌机理及其整理工艺,利用光触媒光催化活性的技术优势开发的光触媒抗菌织物,并在实验室条件下,对其抗菌性能进行了研究和评价.结果表明,光触媒抗菌织物对革兰氏阴性菌大肠杆菌(E.coli)、革兰氏阳性菌金黄色葡萄菌(S.aureus)和真菌白色念珠菌(C.albicans)均有较强的抑制和杀灭作用,证明了纳米光触媒织物具有很好的广谱抗菌性能.  相似文献   

7.
介绍了光触媒材料在纺织品应用上存在的问题及现有解决技术,重点概括了提高光触媒功能纺织品光催化活性的途径,最后展望了光触媒纺织品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8.
9.
几种胶印油墨VOC含量检测方法的比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油墨VOC含量的定义VOC是挥发性有机化合物(volatile organic compounds)的英文缩写。国际上对VOC的定义并不统一。  相似文献   

10.
王明勇  周炜  李卫东等 《印染》2013,39(16):37-40
将pH值调节功能织物浸渍在不同pH值的酸碱人工汗液中预处理,试验通过测定织物或浸渍织物后人工汗液的pH值,建立了一种有效检测和评估pH值调节功能织物的方法。结果表明,测定浸渍液pH值法可以有效地区别pH值调节功能织物与普通织物。优化的测定条件为:人工汗液pH值为3和11,浴比20∶1~50∶1,在温度37℃下机械振荡60 min,静置至室温测定。  相似文献   

11.
为了使本文所讨论的方向得到有关部门的重视及支持,促进检测技术的进步,本文进行了一系列的检测和试验,介绍了环境中挥发性有机化合物的检测方式,并加强对环境试验中挥发性有机物的分析和总结,为今后的制备方法提供坚实的基础和标准.  相似文献   

12.
通过对采样袋内气体进行气相色谱分析,以出峰时间定性,峰面积定量,分析有毒有害物质的种类和含量,探讨利用采样袋法进行人造板有毒有害物质检测的可行性,该方法具有重现性好、快速、方便等特点。  相似文献   

13.
纺织品有机挥发物的测定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陈芸  杨海英 《印染》2005,31(12):33-37
采用直接顶空进样和顶空-固相微萃取进样的方法,以测定纺织品中有机挥发物的含量,由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进行定性分析,外标法进行定量分析。本方法对目标化合物的检测限低于0.005mg/kg,加标回收率在88%~97%,相对标准偏差小于9%。  相似文献   

14.
微生物挥发性有机化合物是微生物代谢产物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了解微生物生命活动本质规律的重要窗口,也是提高微生物利用价值的重要物质基础。虽然通过测序方法可以检测病原微生物,但是检测其标志性或指纹挥发物将会更快、更容易。微生物挥发性有机化合物目前被用来作为标记物检测人类疾病、食物腐败和霉菌。细菌和真菌的挥发物信息目前分散在国内外文献中,没有公共的、可更新的数据库可以查询,为满足需要,科学家研制了一套微生物挥发性代谢产物在线数据库,为微生物代谢产物的研究提供参考。本文还举例介绍了微生物挥发性代谢产物检测技术在医学、食品和植物病害防治方面等方面的应用。  相似文献   

15.
朱海欧  陈进  卢志刚  李翔  张桂珍  李建军 《印染》2012,38(11):38-41
采用环境测试舱(ETC)、自动热脱附仪(ATD)和气相色谱/质谱(GC/MS)联用技术,建立了地毯中13种挥发性有机物(VOCs)的分析方法。该方法对VOCs单体的最小检出限(LODs)范围为0.008~0.4μg/m~3,方法的加标回收率为90%~106%,相对标准偏差(RSD)小于11%。将该方法用于多种市售地毯的VOCs测试,发现地毯释放VOCs的种类,与地毯底层材料有较大关联,沥青底胶层的方块地毯释放出较多的2-乙基-1-己醇,黄麻背衬地毯和聚酯背衬地毯释放出较多的苯乙烯和4-苯基环己烯,而薄层聚丙烯背衬地毯则释放出较多的直链或支链烷烃。  相似文献   

16.
丝织物的纰裂与所采用的原料、织物组织结构、织造工艺、练整、砂洗工艺及服用情况等都有一定的关系。文章就丝织物纰裂产生的原因和防止方法进行了讨论,并就目前三种测试织物纱线抗滑移性的国家标准的测试原理与方法作了专门介绍。  相似文献   

17.
为了探究3种不同产地黑蒜醋的呈味物质,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联用和高效液相色谱分析技术进行测定分析。结果表明,产品A,B,C挥发性风味物质总数分别为33,34,26种,其中共有的关键挥发性风味物质有乙酸、γ-壬内酯、苯乙醇、糠醛。蒜香味的二烯丙基二硫醚是产品A特有的挥发性风味物质;烘烤味的吡嗪类物质是产品B特有的挥发性风味物质;橙香味的正壬醇是产品C特有的关键挥发性风味物质。产品A,B,C有机酸总数分别为9,9,5种,其中共有的有机酸有乙酸(24.03~43.82 g/L)、乳酸(0.41~5.80 g/L)。除乙酸外,产品A中苹果酸浓度较大,为6.67 g/L;产品B中乳酸浓度较大,为5.80 g/L;产品C中其他有机酸浓度均小于1 g/L。  相似文献   

18.
Strachitunt, a blue-veined Italian cheese, received the Protected Designation of Origin (PDO) label in 2014. Its unique technological feature is represented by the dual-curd method of production. Strachitunt is produced from raw bovine milk with or without the inoculation of natural starter cultures of lactic acid bacteria, and the addition of secondary cultures of mold spores is not permitted by the product specification. Physico-chemical properties, proteolysis, and volatile profile of Strachitunt were investigated in 10 cheese samples (ripened for 75 d) made throughout spring 2015 and provided by the main cheese maker. Overall, composition parameters showed a large variability among samples. Cheese was characterized by an acid paste (pH 5.46) and a lower extent of proteolysis compared with other blue-veined varieties. The main chemical groups of volatile organic compounds were alcohols and esters, whereas ketones represented only a minor component. The erratic adventitious contamination by mold spores of the cheese milk, the unique dual-curd method of cheese-making, and the large time variability between the piercing time and the end of ripening could be highlighted as the main causes of both the distinctive analytical fingerprint and the scarce standardization of this blue-veined cheese.  相似文献   

19.
目的:建立乌衣红曲黄酒基酒挥发性成分指纹图谱,用于年份基酒酒龄的判别。方法:通过顶空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联用质谱法(HS-SPME-GC-MS)分析不同陈酿时间的乌衣红曲黄酒中的挥发性成分,结合正交偏最小二乘法-判别分析(OPLS-DA)和Spearman相关性分析确定与年份相关的关键成分,用于构建年份基酒特征指纹图谱。结果:从不同年份的乌衣红曲黄酒中,共检出并定性挥发性成分122种,与陈酿时间显著相关的有20种(|r|>0.5),其中N-苯甲酰甘氨酸乙酯、6-庚烯酸乙酯、乙酸-2-乙基苯酯等8种与陈酿时间呈正相关关系,2-呋喃甲醇、辛酸、庚酸乙酯等12种与陈酿时间呈负相关关系。基于筛选的20种年份特征挥发性物质,构建了乌衣红曲黄酒基酒年份基酒指纹图谱。依据香气成分的OPLS-DA分析和指纹图谱数据信息将2~15年陈乌衣红曲基酒样品区分为青陈酒(2~4年)、中陈酒(5~9年)、老陈酒(10~15年)3个类别,并通过二次取样分析,验证所建图谱的可靠性。结论:GC-MS技术构建的挥发性成分指纹图谱可为乌衣红曲黄酒基酒品质评价及酒龄的识别提供基础数据。  相似文献   

20.
李博  张亮  高鑫 《中国酿造》2015,34(5):157
对蒙古干酪的成分和风味化合物进行了系统研究。结果表明,蒙古干酪的水分含量为24.13%,脂肪含量为10.24%,粗蛋白质含量为52.45%,pH值为3.57,符合其低水分含量、低脂、高蛋白、偏酸性的特点。通过固相微萃取-色谱-质谱联用(SPME-GC-MS)方法对蒙古干酪中的风味化合物进行分析,共检出15种风味化合物,包括4种羧酸类、3种醇类、7种酯类和1种其他类化合物。其中,羧酸类相对含量最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