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多孔淀粉包埋葡萄籽油微胶囊化技术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葡萄籽油富含不饱和脂肪酸,特别是亚油酸含量高达75.8%,为防葡萄籽油氧化,以多孔淀粉为壁材,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采用二次通用旋转组合试验,对葡萄籽油微胶囊化工艺条件进行研究,建立微胶囊化回归数学模型,并对产品进行氧化试验。结果表明,多孔淀粉包埋葡萄籽油微胶囊化技术工艺条件为,芯材与壁材比率2.9∶1、包埋时间58min、包埋温度50℃,包埋率为30.31%,产品抗氧化性良好。  相似文献   

2.
以市售猪骨分离出的粗制骨油为原料,对粗制猪骨油的精制工艺进行研究。首先对其进行水化脱胶,再通过单因素和正交试验确定碱炼的最佳工艺参数为:碱液浓度5%,超碱量为油重的25%,碱炼初温50℃,碱炼终温75℃,最后对其进行脱色、脱臭、干燥。结果表明:经过精炼处理的猪骨油可以成为符合食品工业用的精制猪骨油。  相似文献   

3.
鳗骨油微胶囊技术的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本文选用复凝聚法制备鳗骨油微胶囊,通过采用调整原料配比、预脱水及封孔处理等改进措施,提高产品得率及稳定性。产品含油50-60%,释放独特,应用十分广泛、方便、安全。  相似文献   

4.
以低粘度辛烯基琥珀酸淀粉酯为壁材,采用喷雾干燥法和冷冻干燥法制备紫苏油微胶囊。通过对固形物含量、芯壁比、均质时间、均质速度及乳化温度的研究,确定了最佳的制备工艺条件为:固形物含量30%,芯壁比1∶4(m/m),在50℃的乳化温度下以16000r/min的速度均质2min。比较研究了两种包埋方法对微胶囊化产品的包埋率、贮藏稳定性、感官及表面形态的影响。喷雾干燥法制备的紫苏油微胶囊化效率(MEE)可达98.86%,而冷冻干燥可达76.24%。喷雾干燥粉呈较规则的球形,流动性好,质地细腻,易溶解;表面光滑,结构致密,减少了与外界环境接触的机会,减慢了氧化速度,能有效延长贮藏期。冷冻干燥粉则疏松多孔,呈现不规则的块状,流动性差,水分含量高。结果表明,喷雾干燥法制备的紫苏油微胶囊的性能优于冷冻干燥法制备的微胶囊产品,且辛烯基琥珀酸淀粉酯通过喷雾干燥包埋紫苏油对延长贮藏期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5.
随着米粉产业及市场集约化的发展,开发米粉汤料包,为市场提供方便快捷的供应链,将是产业发展的趋势。本文详述米粉汤料包的生产工艺及市场现状、开发意义及生产急需解决的技术问题以及产业化生产具有的优点,分析米粉汤料包的发展前景及趋势。  相似文献   

6.
苏子油的微胶囊化技术研究   总被引:24,自引:0,他引:24  
本研究以大豆分离蛋白、麦芽糊精为壁材,优化确定壁材、心材配方及工艺条件,采用喷雾干燥法对苏子油进行了微胶囊包埋,并对包埋产品的脂肪酸组成进行了比较分析。结果表明产品中亚麻酸没有损失。在此基础上用DSC测定出该壁材的玻璃化温度为65.9℃,从而为该产品的常温储藏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7.
分子包埋法制备姜油树脂微胶囊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以姜为原料,经乙醇直接浸泡和索氏提取法获得的姜油树脂为心材,以β-环糊精和阿拉伯胶为壁材,经乳化、均质、喷雾干燥,制取姜油树脂微胶囊,并对其主要技术参数进行了测定。通过正交试验分析,以姜油树脂的包埋率为指标,确定了心壁材比、包接温度、搅拌时间、阿拉伯胶和β-环糊精比四个因素的最佳值,得出了姜油树脂微胶囊化的最佳工艺条件。  相似文献   

8.
研究建立了水包油(O/W)型沙棘油乳状液的乳化体系,即柠檬酸单甘酯、蔗糖酯170、1570体系,它们的配比是2:3:3,用量是2.2%-2.6%;沙棘油微胶囊化包埋率达98%以上;沙棘油微胶囊化适宜的乳化温度是65℃~75℃,适宜的均质压力30~40MPa。  相似文献   

9.
以玉米醇溶蛋白与β-环糊精为复合壁材,采用分子包埋法对酸浆籽油进行喷雾干燥制备微胶囊。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设计响应面法优化试验,探讨制备微胶囊的最佳工艺参数。结果表明,最佳工艺条件为壁材浓度比1∶18(g/mL)、包埋温度60℃、包埋时间90 min;喷雾干燥条件为进口温度170℃、进料量10 mL/min,酸浆籽油微胶囊包埋率达到88.1%。  相似文献   

10.
研究建立了水包油(O/W)型沙棘油乳状液的乳化体系,即柠檬酸单甘酯、蔗糖酯170、1570体系,它们的配比是2:3:3,用量是2.2%~2.6%;沙棘油微胶囊化包埋率达98%以上;沙棘油微胶囊化适宜的乳化温度是65℃~75℃,适宜的均质压力30~40 MPa.  相似文献   

11.
12.
以猪骨汤中的脂肪为芯材,麦芽糊精、乳清粉、卡拉胶为壁材,对喷雾干燥法制备微胶囊骨汤粉的工艺条件进行研究。首先通过单因素试验和单纯形重心设计试验确定复合壁材之间的比例,即麦芽糊精:乳清粉:卡拉胶为55:35:10(m/m);然后通过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确定制备微胶囊骨汤粉的最佳工艺条件,即乳化温度55℃、乳化时间16min、壁材添加量25%、芯材添加量17%;制得的微胶囊骨汤粉为乳白色粉末,密度0.55g/cm3,含水量2.26%,溶解度92%。  相似文献   

13.
畜禽骨汤及其调味料应用开发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我国畜禽骨骼资源丰富,其营养物质含量丰富。本文介绍了畜禽骨头的营养价值及利用现状、骨汤的制作方法及注意事项,综述了骨汤调料化及骨汤调料的应用开发研究进展,并对其发展前景做出了展望。  相似文献   

14.
分析了滋补菌类汤粉复合调味粉料的发展前景,同时对菌菇类的营养价值和保健功能加以阐述。根据滋补菌汤调味粉包的加工工艺将其分为两大类:干粉混合法和喷雾干燥法,并对干燥工艺和粉碎工艺、喷雾干燥法的调配工艺和喷雾干燥工艺进行了重点介绍。  相似文献   

15.
以芫荽和葵花籽油为主要原料,葱、姜、蒜为辅料,采用热植物油浸提法制备风味独特的芫荽调味油。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采用正交试验法优化生产芫荽调味油的工艺条件。试验结果表明,生产芫荽调味油的最佳工艺条件为:葵花籽油500 g,芫荽添加量12 g,浸提温度60℃,浸提时间40 min,葱添加量8 g,姜添加量10 g,蒜添加量8 g。在此条件下制得的芫荽调味油香气浓郁,口感极佳,感官评分值最高,且调味油的理化指标和微生物指标检测结果均符合国家标准,表明该生产工艺安全可行,能为芫荽调味油的大规模生产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以牛骨作为原料,研究了牛骨蒸煮的压力、蒸煮时盐的浓度、pH值等提取工艺对牛骨汤蒸煮质量的影响。采用Design Expert 7.0软件,对提取的牛骨汤固形物含量及感官品质进行响应面分析试验,根据回归方程确定了最佳提取工艺:牛骨蒸煮的压力为0.094MPa、不添加盐、pH值为8.37。  相似文献   

17.
鱼油微胶囊技术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该文对近年来用于鱼油微胶囊制备方法及特点进行综述,以期为进一步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猪骨蛋白提取工艺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实验对猪骨蛋白的提取工艺进行了研究.首先采用石油醚低温回流的方法脱去骨中的脂肪,再经过稀盐酸浸泡脱钙、碱处理后,采用熬煮的方法提取骨蛋白.研究了脱钙条件对脱钙效果的影响,并确定了提取的最佳条件.结果表明,最佳浸酸条件为:盐酸浓度0.72mol/L,料液比1:10,时间8h;最佳提取条件为:提取时间7h,料液比1:8,pH值4,温度100℃.  相似文献   

19.
杨秀敏  王颉  刘亚琼 《食品科学》2011,32(14):16-20
为充分利用扇贝资源,提高贝类附加值,对扇贝水解调味粉加工技术进行工艺优化。以碎贝柱为原料,利用正交试验设计研究风味蛋白酶(flavourzyme)不同添加量和酶解条件对扇贝水解液氨基酸态氮(amino acid nitrogen,AAN)含量的影响,运用Box-Benhnken中心组合试验设计考察不同喷雾干燥参数对扇贝水解调味粉集粉率的影响。结果表明:风味蛋白酶添加量1200U/g、料液比1:4(g/mL)、45℃酶解5h条件下,扇贝水解液AAN含量为(1.03±0.01)%,比同类研究提高了0.12%~0.74%;利用Design-Expert软件对Box-Benhnken中心组合试验结果进行分析,得到回归模型:Y=-2867.5825+19.5670X1+34.7780X2+779.4000X3-0.0761X12-0.2284X22-0.0433X32。确定了适宜喷雾干燥参数为进口温度128.60℃、出口温度76.15℃、进风量0.9m3/min,此时集粉率为64.82%,扇贝水解调味粉水分含量为4.09%,产品的溶解性、色泽及风味良好。  相似文献   

20.
食品安全快速检测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食品安全的隐患和食品安全问题日趋严重,有效地解决我国的食品安全问题刻不容缓。本文系统介绍了快速、方便、准确、灵敏的食品安全分析检测技术,分析了近年来以现代生物技术为基础的快速检测食品安全的技术方法现状及其进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