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荨麻中槲皮苷提取工艺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杨秀利  曹艳萍 《食品科学》2007,28(8):212-214
对荨麻中槲皮苷的乙醇提取工艺进行了研究。用HPLC法测定槲皮苷含量,通过L9(34)正交试验,优选了工业参数。结果表明:对提取效果影响因素依次为乙醇体积分数>料液比>浸提温度>浸提时间。最佳提取工艺条件是:体积分数70%乙醇、料液比1:30、浸提温度80℃,浸提时间3h,提取率为211mg/kg。  相似文献   

2.
以姬松茸干品为原料,以乙醇作提取液,研究乙醇浓度、浸提温度、料液比、浸提时间和浸提次数等因素对多酚物质提取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乙醇提取姬松茸多酚物质的最佳工艺条件为:以体积分数为80%的乙醇作提取液,料液比为1:25,在60℃下水浴浸提2h,浸提次数为3次。在此条件下,姬松茸多酚物质的得率为2.118%。  相似文献   

3.
从提取溶剂及提取条件等方面对山竹壳中原花青素提取工艺进行优化研究。通过提取溶剂、提取温度、提取时间、料液比、乙醇溶液酸碱度5个单因素试验,采用响应面分析法,分析乙醇溶液酸碱度、浸提时间、浸提温度和料液比之间的交互作用以及对原花青素提取率的影响,建立数学模型,得出最佳工艺条件为乙醇浓度的体积分数为60%,浸提温度60℃,浸提时间66min,料液比1:19,乙醇溶液的酸碱度为3.7,原花青素提取率质量分数为5.94%。同时采用不同有机溶剂分级山竹壳提取液,测定不同溶剂相自由基的清除率。  相似文献   

4.
以山楂为原料,利用乙醇为浸提剂,研究了熊果酸的提取工艺,分别考察了乙醇浓度、浸提温度、料液比和浸提时间各单因素水平对熊果酸提取效果的影响,并通过正交试验确定了提取熊果酸最佳的工艺条件。结果表明影响熊果酸提取的因素主次顺序为:乙醇浓度浸提温度浸提时间料液比。最佳提取工艺参数为:用体积分数90%的乙醇浸提,料液比1∶30(g/m L),浸提温度80℃,浸提时间2 h。  相似文献   

5.
以夏季茶树老叶为原料,利用乙醇水溶液提取茶皂素,考察液料比、乙醇体积分数、浸提温度和浸提时间对粗提物中茶皂素含量及茶叶中茶皂素得率的影响。单因素试验结果表明,液料比10︰1(mL/g)、乙醇体积分数70%、浸提温度60℃和浸提时间1.5 h时为宜。通过正交试验确定了茶皂素提取的最佳工艺:液料比20︰1(mL/g)、乙醇体积分数60%、浸提温度70℃、浸提时间2 h。试验结果为夏秋茶资源中茶皂素的提取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采用单因素试验与正交试验方法,对乙醇提取岗稔黄酮苷的工艺进行了探讨,研究了岗稔皮与乙醇的质量配比(料液比)、提取时间、提取温度以及乙醇体积分数等因素对岗稔黄酮苷提取得率的影响,结果表明最佳提取工艺条件为料液比1:40、提取时间2.5h、提取温度80℃、乙醇体积分数60%。  相似文献   

7.
采用浸提法提取紫色马铃薯中的花色苷,考察了不同溶剂、乙醇体积分数、浸提温度、浸提时间、pH和液料比等因素对浸提效果的影响,确定了最佳单因素水平.通过正交试验,确定了紫色马铃薯中花色苷提取的最佳工艺条件为:乙醇体积分数70%,提取温度50℃,提取时间90 min,pH 1.00,液料比10:1(mL/g).在此条件下,紫色马铃薯中花色苷的一次提取得率为3.4%.液料比和乙醇体积分数是影响紫色马铃薯中花色苷提取率的主要因素,其中,液料比影响最大,达到极显著水平,其次是乙醇体积分数,也达显著水平,时间和温度有一定影响,均不显著.  相似文献   

8.
以黑米为原料,利用乙醇为浸提剂,研究了黑米色素的提取工艺,分别考察了料液比、浸提p H、浸提温度和浸提时间各单因素水平对提取效果的影响,并通过正交试验确定了醇溶法提取黑米色素最佳的工艺条件。结果表明,影响黑米色素提取的因素主次顺序为:浸提时间料液比浸提温度浸提p H。最佳提取工艺参数为:用体积分数95%的乙醇浸提,料液比1∶45(g∶m L),浸提p H3.0,浸提温度80℃,浸提时间90 min。  相似文献   

9.
超声波辅助乙醇提取茶皂素工艺优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茶籽饼经丙酮脱脂处理后作为乙醇提取茶皂素的原料,以茶皂素得率为评价指标,采用先超声、后浸提工艺,研究了乙醇体积分数、料(茶籽饼)液(乙醇)比、超声频率、超声时间、后浸提温度和后浸提时间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乙醇体积分数80%,料液比1:9,超声频率25.87 kHz,超声时间10 min,后浸提温度70℃,后浸提时间120 min时,可得到纯度为86%、得率为21%、熔点为220~224℃的乳白色茶皂素产品.  相似文献   

10.
以慕萨莱思酒为原料,采用乙醇浸提法提取原花青素,利用单因素试验对料液比、乙醇体积分数、浸提温度、浸提时间等工艺条件进行分析与优化,采用大孔树脂对提取的原花青素进行纯化。结果表明,乙醇浸提工艺参数对慕萨莱思酒原花青素提取有显著影响,影响显著顺序为:提取时间提取温度乙醇体积分数料液比。最佳工艺条件为提取时间55 min,提取温度50℃,料液比1︰8.5(g/m L),乙醇体积分数70%;原花青素的最佳纯化条件是AB-8大孔树脂纯化,进样质量浓度6 mg/m L,最佳流速4 BV/h,最佳乙醇洗脱体积分数为50%,原花青素的纯度为87.9%,该方法能够从慕萨莱思酒中得到纯度较高的原花青素,为原花青素的进一步研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1.
入世以来中国大豆生产、市场、贸易形势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该文从大豆生产、市场、贸易三个方面,系统回顾入世以来我国大豆产业发展情况;在此基础上,总结我国入世以来应对挑战和利用机遇的经验,并对大豆生产和消费未来发展趋势进行展望;最后,对促进我国大豆产业发展提出一些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2.
大豆制品生产废水综合开发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王秋霜  应铁进 《食品科学》2007,28(9):594-599
豆制品生产中产生大量的有机废水,这些废水中含有多种多样的营养物质,直接排放不仅污染环境而且浪费资源。文章阐述了从大豆制品生产废水中提取功能性物质如大豆低聚糖、大豆乳清蛋白、大豆异黄酮、大豆皂苷、大豆多糖等的研究进展,为豆制品废水的综合利用提供理论依据和实践基础。  相似文献   

13.
本文对大豆副产品中的功能性成分进行了论述,并对大豆多肽、大豆低聚糖和大豆膳食纤维、大豆异黄铜、大豆磷脂等的生产工艺进行了介绍,对大豆的深加工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4.
大豆异黄酮系为具有多种生物活性大豆活性成分。该文在介绍大豆异黄酮组成、结构、消化吸收基础上,对近年来利用微生物转化提高豆浆、豆腐、豆瓣酱等大豆制品大豆异黄酮生物活性相关研究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5.
水溶性大豆多糖类开发与应用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该文对大豆多糖类的组成、结构、性质、及近期开发与应用研究成果,进行简要总结。  相似文献   

16.
富硒大豆豆渣和豆浆中硒含量的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微波消解后石墨炉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测定了富硒大豆磨浆后所得的豆浆和豆渣中的硒含量。结果表明,豆渣中的硒含量很高,可以达到18.287μg/g,因此有很大的利用价值;豆浆中的硒含量相对也较高,可以达到0.401μg/mL,使其营养价值更高。  相似文献   

17.
大豆脱皮与等级豆粕生产工艺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5,他引:4  
大豆加工生产饲用豆粕,蛋白质含量是决定其价值的关键。系统阐述了脱皮豆粕的蛋白质含量及其质量,以及在饲料工业中的应用前景,描述了大豆脱皮工艺的工艺参数,并将几种不同的脱皮工艺进行了比较,证明了大豆加工中采用热脱皮工艺生产高蛋白质豆粕的可行性,同时,对生产等级豆粕工艺进行了分析,为大豆加工企业提供全新的大豆加工工艺。  相似文献   

18.
大豆低聚肽降胆固醇作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大豆低聚肽在降胆固醇方面的作用。方法:取5周龄SD雄性大鼠90只,随机分为6组(每组15只),即Ⅰ(对照组)、Ⅱ(蛋白组)、Ⅲ(多肽组)、Ⅳ(低聚肽组1)、Ⅴ(低聚肽组2)、Ⅵ(低聚肽组3),在实验环境下,构建高胆固醇模型,在对各组继续饲喂高胆固醇饲料的同时,对第Ⅱ组口腔灌喂大豆蛋白,对第Ⅲ组口腔灌喂大豆多肽,对第Ⅳ、Ⅴ、Ⅵ组分别灌喂不同剂量的大豆低聚肽,第Ⅰ组口腔灌喂同体积的饮用水。饲喂6周,分别收集粪便、血清和肝脏,测定血清和肝脏中的胆固醇和甘油三酯含量、粪便重量及其中的类固醇含量。结果:第Ⅱ、Ⅲ、Ⅳ、Ⅴ、Ⅵ组血清和肝脏中的胆固醇和甘油三酯含量均有不同程度的降低,大鼠粪便的排泄量及粪便中类固醇的含量增加。大豆低聚肽组有剂量依赖性,高剂量大豆低聚肽组效果极显著。结论:大豆低聚肽具有比大豆蛋白和大豆多肽更强的降低胆固醇的作用,且这种作用具有剂量依赖性。  相似文献   

19.
时玉强 《中国油脂》2021,46(1):92-99
大豆乳清废水是大豆分离蛋白生产过程中产生的有机废水,也是该工艺过程中产生的最大量的废弃物。研究表明,大豆乳清废水中的多种有机组分具有一定的生物活性和医疗保健功能,具有较高的回收利用价值。介绍了大豆乳清废水的主要组分及含量,并对各组分的功能作用和各组分的分离提取进行了总结与分析,对大豆乳清废水用于新型功能性饮料的开发现状进行总结,并对大豆乳清废水的综合利用进行了展望,为大豆乳清废水的综合利用提供理论和实践的指导。  相似文献   

20.
影响大豆磷脂质量的因素很多。用成熟、完整的大豆 ,可以制得高质量的磷脂。遭霜冻和长时间储存的大豆 ,磷脂含量低。大豆加工以前 ,必须清选、脱皮 ,去除含铁的泥土、外来杂质和杀虫剂。大豆磷脂中的褐色物质可能是毛油在汽提时生成的 ,据认为是缩醛产物。脂肪酸氧化也可能是磷脂褐变原因之一。大豆毛油在汽提时 ,尽可能采用低的温度 ,可以减少褐色物质的生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