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目的采用响应面法优化枇杷幼果总黄酮提取工艺,并考察其抗氧化活性。方法以总黄酮含量作为评价指标,以料液比、乙醇浓度、提取温度、提取时间为考察因素,采用单因素实验与响应面分析相结合的方法,探索最佳提取工艺,并采用总抗氧化能力检测试剂盒(total antioxidant capacity assay kit,ABTS)、1,1-二苯基-2-三硝基苯肼(1-diphenyl-2-picrylhydrazyl,DPPH)和亚铁还原能力实验(fluorescence recovery after photobleaching,FRAP)法分析其抗氧化活性。结果枇杷幼果总黄酮的最佳提取工艺为:液料比为1:64(g:mL),乙醇浓度为49%,提取温度为65℃,提取时间为20 min。在此条件下,枇杷幼果总黄酮的实际得率为76.038 mg/g,与预测得率75.046 mg/g接近。提取的枇杷幼果总黄酮经AB-8大孔树脂纯化,其抗氧化活性明显高于维生素C(VC)。结论响应面法提取枇杷幼果总黄酮工艺可行,且提取物具有很好的抗氧化活性。  相似文献   

2.
用乙醇提取韭菜粉末得到韭菜乙醇提取物,然后以正己烷、二氯甲烷、乙酸乙酯、正丁醇为萃取液,得到不同有机溶剂的提取物,研究其对胰脂肪酶的抑制作用,并与奥利司他的抑制作用进行比较。结果表明:不同溶剂提取物对胰脂肪酶的抑制活性强弱依次为乙酸乙酯>正己烷>二氯甲烷>正丁醇;随着不同溶剂提取物质量浓度的增大,抑制率越大;抑制胰脂肪酶的最佳反应条件为pH 7.5、反应时间15 min;乙酸乙酯提取物对胰脂肪酶的抑制为非竞争抑制类型,不如奥利司他的抑制作用强,但是可以作为良好的抑制胰脂肪酶的蔬菜原料。  相似文献   

3.
应用快速溶剂萃取技术(ASE)对枇杷核中的总黄酮进行了提取研究,以枇杷核中总黄酮的提取得率为指标,以分光光度法为检测方法,用单因素和正交实验对快速溶剂萃取法从枇杷核中提取总黄酮的工艺条件进行优化。结果表明采用快速溶剂萃取技术提取总黄酮的最佳工艺条件为:乙醇浓度40%,温度80℃,提取次数3次,提取时间15min。在此提取条件下枇杷核的总黄酮得率可达2.07%。   相似文献   

4.
探讨辣木叶提取物对胰脂肪酶的抑制作用,为开发辣木叶天然胰脂肪酶抑制剂提供理论依据。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用正交试验优化提取条件,研究辣木叶提取物对胰脂肪酶活性的抑制作用,并结合Dixon图和LineweaverBurk图探讨其抑制类型。结果表明最佳提取条件为:料液比1∶50(g/mL)、提取液乙醇浓度70%、超声功率400 W、超声处理时间600 s、提取温度50℃;该条件下辣木叶粗提物对胰脂肪酶活力的抑制率为79.15%;辣木叶提取物对胰脂肪酶的抑制作用为非竞争性抑制。辣木叶提取物对胰脂肪酶的活性有明显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5.
陈晶  李琪  黄春萍  张晓峰  徐艳  丁然  张宏 《食品科学》2015,36(18):58-63
以枇杷花中总黄酮、总三萜含量作为检测指标,考察D101、AB-8、聚酰胺3 种大孔树脂对枇杷花提取物中总黄酮、总三萜的分离性能,考察4 种不同干燥方法对枇杷花总黄酮、总三萜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大孔树脂AB-8作为最佳分离树脂,上样量2.1 mL、吸附时间4 h、洗脱速率2 BV/h、洗脱体积3 BV时,枇杷花洗脱液中总黄酮含量为74.82%,收率为76.56%,总三萜含量为15.57%,收率为46.48%;减压干燥作为最佳干燥方法,真空度0.07 MPa、温度45 ℃、干燥时间10 h时,纯化物中总黄酮含量为76.07%,收率为77.87%,总三萜含量为15.89%,收率为47.09%,含水量为4.07%。研究结果表明,此制备工艺可行,为枇杷花总黄酮、总三萜的开发利用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6.
肥胖对人类的健康构成了极大的危害,胰脂肪酶抑制剂由于可以有效地预防和治疗肥胖而受到了人们的广泛关注。本研究首次以胰脂肪酶为抗原制备了胰脂肪酶特异性卵黄抗体(L-Ig Y),并分析了其对胰脂肪酶活性的抑制效果。结果表明,L-Ig Y可通过与胰脂肪酶的非竞争性结合发挥显著的酶活抑制作用(p<0.05),计算得出其表观半抑制浓度(IC50)为168.62μg/m L。模拟胃液消化环境中10 min,L-Ig Y的活性几乎完全丧失,但是在模拟肠液中2 h,L-Ig Y的免疫活性仅下降了约20%,表明其有望作为一种潜在的胰脂肪酶抑制剂应用于肥胖的预防和治疗。   相似文献   

7.
利用响应面分析法对金柚幼果黄酮的超声-微波协同辅助提取工艺进行优化。分别研究提取过程中微波功率、超声波功率、液料比和提取时间4个因素对金柚幼果总黄酮得率的影响,并对这4个因素做四因素三水平的响应面分析。结果表明,最优提取工艺参数是微波功率为410 W,超声波功率为420 W,液料比为11∶1(mL/g),提取时间为42 min。在最优工艺下,总黄酮的提取率达68.57%。  相似文献   

8.
陈选  陈旭  汪少芸 《食品科学》2019,40(5):137-142
本实验探究通过饮用藤茶的生活干预方式预防、延缓或治愈糖尿病前期的可行性。本实验以高脂饮食结合注射链脲佐菌素的方式构建了小鼠糖尿病前期模型,成模后将小鼠分为空白组、模型组、藤茶总黄酮提取物低剂量组(200 mg/kg mb)和高剂量组(500 mg/kg mb)、阿卡波糖组和阿卡波糖-藤茶总黄酮提取物联用组进行干预,并检测了小鼠的相关指标。研究结果表明:与模型组相比,高剂量干预组小鼠的空腹血糖、葡萄糖耐受性、糖化血清蛋白及胰岛素分泌水平均显著降低(P<0.05);干预组小鼠的炎症因子(白细胞介素4、肿瘤坏死因子、C反应蛋白)、血浆脂质指标(游离脂肪酸、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短链脂肪酸(乙酸、丙酸、丁酸)水平与模型组间均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一定剂量的藤茶黄酮提取物对糖尿病前期小鼠显示出有效干预作用,其可能通过抗炎、调节糖脂代谢及肠道菌群等方式来延缓或阻止小鼠糖尿病的进一步发展。  相似文献   

9.
为明确牛蒡根中多酚成分对脂肪酶的抑制作用,本文提取并富集牛蒡根中的多酚成分,采用福林-西奥卡特(Folin-Ciocalteu)法测定总酚含量;HPLC-UV法测定多酚部位中指标性成分的含量;对硝基苯基丁酸酯(pNPB)法测定牛蒡根多酚和其指标性成分对脂肪酶的抑制效果、抑制类型,采用等效线图解法和药物联合指数(CI)测定牛蒡根中的多酚单体化合物联合使用时的抑制作用。结果表明,富集后的牛蒡根多酚部位的总多酚含量达到51.23%,5种指标性成分的含量占纯化后牛蒡根多酚含量的12.87%,牛蒡根多酚对脂肪酶半数抑制浓度IC50值为1.706 mg/mL,抑制类型为可逆性竞争型抑制。新绿原酸、隐绿原酸、咖啡酸、绿原酸和异绿原酸A对脂肪酶的IC50值分别为0.872、0.910、0.280、0.847、0.244 mg/mL。绿原酸和异绿原酸A浓度比为1:2.15时,CI值为0.549,咖啡酸和异绿原酸A浓度比为1:0.87时,CI值为0.282,对脂肪酶具有协同抑制作用。本研究为探究牛蒡根降脂功效的物质基础及其降脂的机制提供了实验依据,为牛蒡根的开发...  相似文献   

10.
研究了超声辅助双水相法提取枇杷花总黄酮的工艺条件及其体外抗氧化活性。以总黄酮得率为指标,通过单因素实验和响应面分析法优化提取工艺;通过测定H2O2损伤、·OH清除率和总还原力,评价其抗氧化效果。结果表明最优提取工艺为:超声时间45 min,枇杷花质量分数0.2%,硫酸铵质量分数18%,PEG400质量分数28%,在此工艺得到枇杷花总黄酮的得率为26.96%。提取得到的黄酮抗过氧化氢损伤能力较好,其羟基自由基半数清除浓度(IC50)值为0.297 mg/mL,优于Vc,表明枇杷花总黄酮具有较强的抗氧化活性。  相似文献   

11.
利用闪式提取法提取山杏花总黄酮,并以X-5大孔树脂进行分离。通过测定分离前后山杏花总黄酮对DPPH自由基、羟基自由基的清除能力,总还原能力和总抗氧化能力,评价了其抗氧化活性;通过测定酪氨酸酶催化L-多巴氧化速率,以VC和β-熊果苷为阳性对照,研究了分离前后山杏花总黄酮对体外酪氨酸酶活性的抑制作用。结果表明,分离前后山杏花总黄酮均具有一定的抗氧化活性,且分离后抗氧化活性得到明显提高;分离前后山杏花总黄酮对酪氨酸酶的抑制能力均强于β-熊果苷弱于VC,其IC50值分别为2.24、3.08 mg/m L。综上所述,分离前后山杏花总黄酮均具有一定的抗氧化活性,且能有效抑制酪氨酸酶的活性。   相似文献   

12.
BACKGOUND: Loquat fruit is rich in natural antioxidants and has shown a remarkably high antioxidant activity. To search for an effective method for maintaining or even improving antioxidant activity during postharvest storage, we investigated the effect of 10 µmol L?1 methyl jasmonate (MeJA) treatment on levels of major individual sugars and organic acids, total phenolics, total carotenoids, total flavonoids and antioxidant activity in loquat fruit during storage at 1 °C for 35 days. RESULTS: The MeJA‐treated fruit exhibited significantly lower levels of respiration rate, ethylene production, phenylalanine ammonia‐lyase and polyphenol oxidase activities, and higher levels of sugars, organic acids, total phenolics and total flavonoids than control fruit. Meanwhile, the treatment also maintained significantly higher antioxidant activity as measured by the scavenging capacity against 1,1‐diphenyl‐2‐picrylhydrazyl (DPPH), superoxide and hydroxyl radicals, and by the reducing power test compared to the control. There was a significant positive linear relationship between total phenolic content and DPPH radical scavenging activity. CONCLUSION: MeJA treatment can improve the quality and functional properties of harvested loquat fruit by maintaining a higher level of antioxidants and enhancing antioxidant activity. Copyright © 2009 Society of Chemical Industry  相似文献   

13.
郑小微  夏道宗  张英 《食品工业科技》2011,(11):168-170,173
评价了梅花总黄酮对黄嘌呤氧化酶(XOD)的抑制作用及其抗氧化活性。通过体外评价实验测定梅花总黄酮对XOD的抑制作用,并分别采用DPPH自由基法、铁离子还原法(FRAP)和血液总抗氧化能力测定法评价其抗氧化活性。结果显示,梅花总黄酮对XOD的抑制呈现浓度依赖关系,半抑制浓度(IC50值)为85.45μg/mL;梅花总黄酮清除DPPH自由基的能力强于竹叶黄酮,但弱于维生素C和芦丁;梅花总黄酮还原铁离子的FRAP值为3.38mmol/mg,是芦丁的1.44倍和竹叶黄酮的1.29倍;血液总抗氧化能力的测定结果从强到弱依次为:维生素C〉梅花总黄酮〉竹叶黄酮〉芦丁。研究表明,源自青梅花的生物总黄酮具有优良的生物抗氧化能力和显著的XOD抑制活性,可作为潜在的抗氧化应激和预防高尿酸血症的膳食功能因子进行深入研究和开发。  相似文献   

14.
为了探讨山楂汁中有机酸和总黄酮的同时吸附的动力学规律,实验设计含有不同浓度有机酸和总黄酮的山楂果汁,与一定量的树脂(D941树脂或NKA树脂)混合,搅拌吸附,用Langmuir等温模型和Freundlich等温模型分析吸附平衡数据。结果表明,D941树脂和NKA树脂对山楂汁中的有机酸和总黄酮的吸附平衡数据符合Langmuir等温模型。根据Langmuir等温模型,求出这两种树脂分别对有机酸和总黄酮的最大吸附,与大孔吸附树脂NKA相比,发现大孔弱碱性阴离子交换树脂D941吸附较多的有机酸和较少的总黄酮,可以作为山楂果汁降低有机酸而保留总黄酮研究中较为理想的树脂。D941树脂和NKA树脂对山楂汁中的有机酸的吸附能力低于对纯柠檬酸溶液的吸附能力,证明总黄酮的吸附会阻碍有机酸的吸附。   相似文献   

15.
徐玉霞 《食品工业科技》2012,33(9):241-244,248
以海红果为原料,在单因素实验基础上采用二次通用旋转回归组合设计研究了超声波提取海红果中总黄酮的最佳工艺参数。结果表明:4个参试因素对海红果中总黄酮的提取率影响大小顺序为:乙醇浓度>超声波时间>提取温度>料液比,其最佳提取工艺条件为乙醇浓度70%,料液比1∶50,提取温度40℃,超声波时间30min,在此条件下,海红果总黄酮提取率高达0.3100%。  相似文献   

16.
以总黄酮吸附量为考察指标,采用分光光度法进行测定,先从D101、AB-8、HPD-400、D001、X-5五种不同类型大孔树脂中筛选出静态分离纯化文冠果落果总黄酮的最佳树脂,再对该树脂进行动态吸附工艺参数研究,以确定其对文冠果落果总黄酮的最优纯化方案。结果表明,HPD-400型大孔树脂对文冠果落果总黄酮分离纯化效果最好,优选工艺条件:上样液浓度0.53 mg/m L,上样液p H3.0,上样体积为1.5 BV,上样流速为3 BV/h;洗脱流速为2 BV/h,去离子水除杂体积2 BV,40%乙醇洗脱液3 BV,产物中总黄酮纯度45.79%。上述采用HPD-400型树脂分离纯化文冠果落果总黄酮效果最好,且具有工艺稳定性。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究荔枝果实不同部位多酚提取物(果肉、鲜干果核、鲜干果壳)中总黄酮含量及其稳定性、抗氧化及美白活性。方法 通过亚硝酸钠显色法测定荔枝果实不同部位多酚提取物中的黄酮类物质含量,并以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其对1,1-二苯基-2-苦基肼(1,1-diphenyl-2-picrylhydrazyl, DPPH)自由基的清除能力、稳定性(温度、pH及光照)及对酪氨酸酶的抑制活性。 结果 荔枝果实不同部位多酚提取物中均有较高的总黄酮含量,其中荔枝果肉多酚中黄酮占比最高为93.24%;其DPPH抗氧化活性顺序是荔枝果肉>鲜荔枝核>干荔枝核>鲜荔枝壳>干荔枝壳;对酪氨酸酶抑制能力分别是:荔枝果肉>干荔枝核>鲜荔枝核>鲜荔枝壳>干荔枝壳,其中荔枝果肉与干荔枝核的半抑制浓度(half maximal inhibitory concentration, IC50) 分别为0.197与0.241,均优于熊果苷(IC50为0.343)。在同等温度、pH、自然光条件下,荔枝果实总黄酮稳定性顺序分别是干荔枝壳>干荔枝核>鲜荔枝壳>鲜荔枝核>荔枝果肉;结论 荔枝果实不同部位多酚提取物均具有一定DPPH抗氧化活性、稳定性与酪氨酸酶抑制活性,且其DPPH抗氧化活性和酪氨酸酶抑制活性均与其总黄酮含量和成分相关。荔枝果肉和荔枝壳、荔枝核等废弃物均可成为天然抗氧化剂与美白成分的原料来源,为拓展荔枝果实在食品及日化行业的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本实验采用Fenton法测定了八角茴香总黄酮(FIVR)对羟基自由基(·OH)和超氧阴离子自由基(O2-·)的清除作用,并与维生素C(VC)进行了比较,采用FRAP法测定了总抗氧化能力(T-AOC);采用腹腔注射D-半乳糖建立亚急性衰老小鼠模型。动物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对照组、阳性对照组、FIVR高、中、低剂量组(200、100、50 mg/g·d)。实验48 d后处死动物,称量体重,计算器官指数,测定小鼠血清、肝脏和脑组织中的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力。结果发现,八角茴香总黄酮(FIVR)对·OH、O2-·的清除率和T-AOC均随着浓度的增加而上升;模型组小鼠体重、肝脏、脑指数及血清、肝、脑组织中SOD和GSH-Px活性均明显低于正常组,建模成功;而FIVR各给药组及VC组小鼠体重、肝脏、脑指数及血清、肝、脑组织中SOD和GSH-Px活力均高于模型组。说明八角茴香总黄酮(FIVR)具有明显的抗氧化活性。   相似文献   

19.
《食品工业科技》2013,(03):259-261
仙人掌果的果肉中含有丰富的黄酮类物质和其他营养物质。本实验以其为原料,采用单因素实验和正交实验对仙人果中的黄酮类物质的提取工艺进行优化。通过实验得出仙人掌果中黄酮提取的最佳条件:提取温度70℃,提取液浓度60%,提取时间20min,料液比1∶20。在此条件下可以获得最大的提取量为4.396mg/g。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