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胡媛  王佳  严岩 《印刷世界》2012,(1):42-45
传统四色印刷系统没有足够的自由度去调节可视区域的光谱,因此只能进行同色异谱的复制。也就是说,传统的颜色匹配只是针对单一的观察者和照明条件(通常是CIE D50和1931标准观察者),而对于其他的观察者和照明条件来说是极不稳定的。对于颜色匹配应用,例如零售目录和艺术品复制,由于灯光和观察条件不可控,经常会出现颜色与预想结果不一致的情况。  相似文献   

2.
虽然色度和密度测量在颜色复制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但是并不能替代图像复制质量的人的最终评估。印刷品包括打样样张的图像和颜色质量在生产流程中都会被反复进行视觉评估,或者直接进行颜色复制的比较。印刷品的观察条件千差万别,同一产品在不同的观察条件下会有不同的色貌特征,  相似文献   

3.
彩色还原的决定因素——灰平衡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什么是灰平衡 灰平衡是指在一定的印刷适性(即一定性能的纸张、油墨、打样或印刷条件)下,黄、品红、青三原色版从浅到深按一定网点比例组合叠印获得不同亮度的消色(白、浅灰、灰、深灰、黑),即得到视觉上的中性灰的颜色,这个过程叫灰色平衡。该点的黄、品红、青的网点百分数为该点的灰平衡数据。灰平衡数据不是一个,而是一系列数据。因此,灰色在颜色三属性中既没有色相也没有饱和度,属于中性颜色(也称为“消色”),所以有时也称灰平衡为中性灰平衡。从理论上讲,彩色复制时三原色等量叠加,应该得到中性灰色。  相似文献   

4.
在人的视觉中,可以说任何色彩都是在对‘比状态下存在的,或者是在相对条件下存在的,因为任何物体或者一块颜色都不可能孤立地存在,它都是从整体中显现出来的。而人的知觉也不可能单独地去感受某一种颜色,总是在一个大的整体中去感受各个部分,进一步说,对一块颜色的认识,与它存在的环境有关。色度值相等的两个颜色在不同的照明条件、不同的媒体、不同的背景下,以及由不同的观察者观察都具有不同的颜色感觉即色貌。[第一段]  相似文献   

5.
王琪  孙鹏 《广东印刷》2015,(2):24-26
<正>同色异谱是指光谱反射率曲线不同的两个物体,在特定的照明和观察者条件下具有相同三刺激值,而当改变光源或者观察者时,观察到的物体的三刺激值产生一定差异的现象。虽然我们可以利用同色异谱这一现象的有利之处进行传统的印刷复制生产,但同样由于同色异谱问题的存在,给生活中或者高端艺术品保真复制生产过程中带来颜色变化和色彩复制不准确等诸多问题。随着多光谱技术的不断发展,通过光谱复制技术解决印刷复制生  相似文献   

6.
在彩色复制过程中,用户期望理想的色彩再现和印刷品色彩的一致性,在评价颜色时观察条件非常重要。本文提供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印刷业中色评价标准照明条件(见CY—3—91)和美国国家标准ANSI PH2.30—1994《彩色照片,彩色透明正片及照相制版复制品的观察条件》,这两个标准全面而明确的规定了标准光源的色温,色度坐标,光谱功率分布,显色指数,照度,照度的均匀度,观察环境等重要指标。这将有助于消除颜色评价中引起的混乱和错误。 一、前言 印刷工业对颜色的评价主要是对彩色原稿、彩色打样样张和彩色印刷品,不论是采用何种分色设备,分色  相似文献   

7.
照明光源的光谱特性对观察印刷品的颜色影响很大。通过对标准光源颜色特性的讨论,介绍了印刷业标准照明和观察条件,对各项指标进行了简要说明,对印刷企业如何实施照明条件标准化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8.
彩色夜光纤维是一种在黑暗状态下可自发光的功能性新材料,该纤维在有光照时呈现出各种颜色,在无光照时可发射不同颜色的光。在有色颜料和发光材料的影响下,彩色夜光纤维在有光照时的颜色和无光照时的光色发生一定的偏差,影响彩色夜光纤维的视觉和心里感受。通过对五种彩色夜光纤维标准照明条件下颜色性能和无光照条件下光色性能的测试,研究了彩色夜光纤维的颜色和光色之间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彩色夜光纤维在有光照时的颜色特性与普通纤维相似,色相有明显差异,其反射率与颜色相符合,随着k/s值得增高,彩色夜光纤维对光的吸收逐渐增强,颜色增深;在无光照条件下,彩色夜光纤维的发射光谱为宽带谱,光色是以黄绿色光为主的复合光,光色色相无明显差异,发光强度不同。  相似文献   

9.
颜色是光、物体、眼睛与大脑共同作用产生的.其中光源是起决定作用的,可以说没有光就没有颜色,而在印刷品色彩的视觉评价过程中,合适的照明条件是正确的视觉评价的前提.……  相似文献   

10.
色温描述的是发光体的光色,它的单位为开尔文温度K。为什么用温度的单位来代表发光体的颜色呢?这要从黑体说起。黑体是一种完全辐射体,它在任何温度下都将落到它表面上的任何波长的辐射全部吸收。黑体发光的颜色与它的温度密切相关,将不同温度下的黑体发光的色品坐标绘制在CIE1931色品图上,  相似文献   

11.
传统ICC色彩管理是基于色度的颜色复制,以准确复制颜色的三刺激值为目标,利用CIELAB颜色空间的色差公式来计算复制色和原色之间的色差,通过色差来评价颜色复制的准确性。这种方法要求复制色和原色的观察条件必须一致,一旦两者观察条件不同,复制色与原色在视觉感知(色貌)上就会存在较大差别。而数码相机由于其在采集信号方  相似文献   

12.
戚振  管荣梅 《印刷技术》2008,(23):60-61
印刷过程离不开照明光源,且在不同光源照射下,同一印刷品会呈现不同的颜色。由此,我们有必要对印刷复制环境进行分析,规范印刷复制过程各环节使用的照明光源,以达到忠实复制的目标。文中所指印刷复制环境包括设计室、照排室,冲片暗室、拼版室、晒版室、CTP车间、印刷及印后车间等。  相似文献   

13.
伴随人类文化需求的不断提高及特定传媒领域的需要,印刷媒体产品正逐步向高、精、尖的高保真方向发展,从而真正实现原稿信息甚至实际场景信息的完全忠实再现。而现今的印刷复制工艺,从根本说都是基于三原色成色,不仅颜色叠印的自由度受到制约,而且采用色度编码方法对颜色进行表示时,还受到标准观察者及光源因素的影响,尤其当色空间不同时,还存在色域的压缩问题,因此根本无法实现高保真印刷复制的要求。  相似文献   

14.
在各种彩色数字图像设备被广泛应用于人们日常生活和工作的今天,如何实现颜色的忠实再现,已成为一个为人们所关注的课题。颜色复制是十分复杂的过程:不同类型设备的呈色机理及色域不同;不同设备间颜色传递方式不同;同一设备在不同时期,不同状态下颜色表现力不同;即使设备稳定,不同材料的呈色效果也不同。种种因素导致彩色图像在数字图像设备之间传输时经常出现色彩失真现象,无法满足生产、应用的需求。  相似文献   

15.
数字化时代的印前、印刷技术.为我们印制出高质量产品.创造了前所未有的条件和手段。印前技术革命性的变革.由原来的电子分色转入到电脑制版.色彩理论也在不断得到深化.原来两维平面的色彩问题,必须要用三维颜色空间来认识。同时也就引起人们对色彩追求的改变,因此.要求专业人员正确认识颜色和运用颜色.要对色彩学有较深的认识和实践.在进行色彩变换和处理时.把希望制作出的色彩与印刷的有限色域之间作出平衡.实现最佳的色彩复制。  相似文献   

16.
在大批量的网版印刷生产过程中,如果某个具体环节稍不留意,就会给生产带来一连串的麻烦,而且这种状况一天不解决,就会一直困扰着生产。这里主要就生产中经常遇到而又极易忽视的几个问题进行论述。一、丝网的颜色丝网的颜色有白、黄、琥珀色、红色等,其中以黄色丝网为佳。我们生产中常用日本或德国进口的270~280T的黄色丝网,对于特别精致的印刷品,我们常用350T的进口黄色丝网。为什么要用黄色丝网呢?我们知道,自然界绚丽夺目的色彩均是由于光的作用,没有光就没有色,光的颜色是由光波的频率决定的。红、橙、黄、绿、青、篮、紫色…  相似文献   

17.
《印染》1976,(1)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常会遇到,在昼光下观测两块布样的颜色是相同的,而在其它照明条件下(如白炽灯、日光灯等),却出现色差。人们把这种在特定条件下才显示相同色泽的现象称为条件等色(Metamerism),  相似文献   

18.
在与电视、电子出版物等竞争读者、广告客户中.印刷业必须依靠技术进步.加快提高印刷质量的步伐,保持和扩大颜色表现力及清晰度的优势。高保真彩色印刷技术应用了新的分色理论和技术,突破了常规四色印刷色域的局限.并且纠正了印刷颜色的亮度特性,使印刷颜色的视觉效果更接近自然界真实颜色的效果.颜色更鲜艳.层次更丰富,立体感更强。高保真彩色印刷产品代表了印刷复制的最高质量,  相似文献   

19.
曹前 《印刷世界》2005,(10):1-3
在当前印刷中,除了常见的四色印刷外,还有六色、八色甚至更多色的印刷。四色印刷由于套印及水墨平衡等控制问题,不容易达到理想的复制效果,因此,有时需要使用一些专色印刷。专色印刷可以印出通常的四色工艺印刷不出的颜色或者不好印的颜色。专色印刷不仅能解决产品的色相问题,还可以达到创新设计的质量要求,并且印刷中的水墨平衡也比较容易掌握。  相似文献   

20.
CMYK四色印刷是最常见的印刷复制方式,但是很多操作人员都不太重视黑版,没有意识到黑版的重要性,造成许多产品黑版太深,使图像暗调合并,或者是黑版太浅,图像反差太小,显得很没有精神。实际上,用好黑版,可以弥补印刷的不足和偏差。色彩复制过程首先要进行分色,就是将原稿上的各种颜色分解为黄、品红、青、黑四种颜色,然后再利用四色油墨在承印物上再现其颜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