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高纯度低聚糖的研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低聚果糖具有优越的生理功能,但是普通级低聚果糖产品含有近50%葡萄糖,蔗糖和果糖,它们没有特殊的功能,并且可能会损害低聚果糖的生理功能。为了制备高纯低聚果糖,已开发了一些新的技术,例如,采用固定化黑曲霉细胞和葡萄糖异构酶,或采用一种由葡萄糖氧化酶和过氧化酶组成的双酶体系的酶处理方法和采用模拟移动床的离子交换法。本简单地介绍了这些工艺。  相似文献   

2.
主要论述几种以普通级低聚果糖(50%≤FOS≤60%)为原料工业制备高纯度低聚果糖(FOS≥90%)的方法、在国内外应用情况、目前各种生产高纯度低聚果糖过程主要技术原理和存在的问题以及解决问题的方向、方法。  相似文献   

3.
以普通级低聚果糖(FOS60)为原料,利用模拟移动床色谱(SMB)分离技术连续分离纯化低聚果糖。以分子筛树脂为分离剂,纯水为洗脱剂,在最优参数条件下实现了单糖、二糖和低聚果糖的分离,SMB出口单糖、二糖纯度达到80.65%,低聚果糖纯度达到96.87%,低聚果糖回收率达到80.48%。本工艺产品纯度高,回收率高,操作简便,运行成本低,适合工业化生产。   相似文献   

4.
本文对高纯度低聚果糖生理特性和安全性作了简要阐述,尤其是对低聚果糖的生产及应用方面作了详细的介绍。  相似文献   

5.
研究了低聚果糖纳滤条件(操作压差、料液浓度、温度、循环流量、pH)对渗透通量和各糖组分截留率的影响,其最佳纳滤条件为:操作压差1.1MPa,料液浓度10%,温度40℃,循环流量为6L/min,pH6.0。应用纳滤提纯低聚果糖,其纯度达到85.05%。然而该纳滤膜对蔗糖具有较高的截留率,从而限制了低聚果糖纯度的提高空间。为了进一步提高低聚果糖纯度,研究尝试了将膜分离和酶反应耦联的技术,利用其边反应边分离的特性,滤除单糖,转化普通级低聚果糖中的蔗糖,最终获得高纯度低聚果糖,其纯度达到95.79%。   相似文献   

6.
应用膜技术制备高纯度低聚果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低聚果糖纳滤条件(操作压差、料液浓度、温度、循环流量、pH)对渗透通量和各糖组分截留率的影响,其最佳纳滤条件为:操作压差1.1MPa,料液浓度10%,温度40℃,循环流量为6L/min,pH6.0。应用纳滤提纯低聚果糖,其纯度达到85.05%。然而该纳滤膜对蔗糖具有较高的截留率,从而限制了低聚果糖纯度的提高空间。为了进一步提高低聚果糖纯度,研究尝试了将膜分离和酶反应耦联的技术,利用其边反应边分离的特性,滤除单糖,转化普通级低聚果糖中的蔗糖,最终获得高纯度低聚果糖,其纯度达到95.79%。  相似文献   

7.
发酵法生产高纯度低聚果糖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将筛选得到的酵母添加于固形物质量分数为 2 5 %的普通级低聚果糖 (FOS)溶液中 ,以消除产品中的副产物葡萄糖 ,提高FOS的含量 .研究了固形物质量分数、起始 pH值、酵母添加量对消除葡萄糖的影响 ,得到了不含葡萄糖且FOS质量分数达 82 .85 %的产品 .后者再经果糖转移酶作用 ,于 5 0℃、pH 5 .5下反应 10h ,FOS质量分数可提高至 85 .2 3% .  相似文献   

8.
本文主要讲述了低聚果糖的物化性质、生理功效及安全性评价,及高纯度低聚果糖的生产技术,同时介绍了低聚果糖的应用领域。  相似文献   

9.
低聚果糖酸奶的研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低聚果糖糖浆(FOS)杀菌方式和酸奶菌株及发酵剂配比的选择,生产风味良好的FOS酸奶。  相似文献   

10.
介绍国内外以蔗糖为基质用活菌体或酶,采用间歇式或连续式生产低聚果糖的方法,以及生产中采用酶母菌、葡萄糖氧化酶、葡萄糖异构酶、糖苷酶消除葡萄糖,提高低聚果糖产率的几种途径。  相似文献   

11.
使用硼氢化钾处理粗山梨醇,能够降低山梨醇的还原糖含量,提高了产品质量;并且可以缩短氢化反应的时间,提高山梨醇产量,从而降低了生产成本。  相似文献   

12.
模拟移动床连续分离L-苯丙氨酸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模拟移动床结合离子交换法从酶转化液中连续分离L-苯丙氨酸。在模拟移动床分离过程中,L-苯丙氨酸的吸附波稳定在区Ⅲ,吸附损失为零,单位质量树脂对L-苯丙氨酸的吸附量可达到125g/kg树脂,提高了树脂利用率:利用区Ⅰ的解吸尾流解吸杂质,L-天冬氨酸、蛋白等杂质的解吸波稳定在区Ⅱ,先于L-苯丙氨酸脱离模拟移动床分离系统;L-苯丙氨酸在区Ⅰ被集中解吸,解吸液中L-苯丙氨酸的浓度达35g/L。实验结果表明该法的L-苯丙氨酸解吸收率达97.6%,单位质量L-Phe的氨水(0.5mol/L)消耗率仅为38.37L/kg。  相似文献   

13.
高纯度丝肽粉的微细结构及其性能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丝肽是丝素蛋白水解的中间产物,将蚕丝脱胶后的丝素经溶解,透析,提纯,降解,浓缩等工序,采用喷雾干燥法可制成高纯度丝肽粉,研究结果表明,丝肽与丝素的氨基酸组成虽然相同,但其分子量比丝素要小得多,分子构象以无规卷曲结构为主,聚集态结构呈无序疏松结构,因此,丝肽具有良好的水溶性,优良的吸湿与保湿功能,有显著抑制黑色素生成能力和优良护发作用。  相似文献   

14.
以察尔汗盐湖的水氯镁石和氨为原料,通过工艺条件的选择,制备出过滤性能良好的氢氧化镁沉淀物,该沉淀物经洗涤、干燥、煅烧就可以得到高纯度氧化镁。最佳工艺条件为:反应液浓度100g L,温度80℃,晶种添加量10%。  相似文献   

15.
    
An increased commercial interest in fructo-oligosaccharides (FOS) has emerged in the last decade due to their prebiotic activity. At large scale, the FOS are produced by microbial enzymes from sucrose. A mixture of FOS and other saccharides is obtained in this process. The presence of such saccharides reduces the prebiotic, caloric, and cariogenic value of the final product. Therefore, many efforts have been conducted to obtain a product with increased FOS purity. This review comprises the most important technological and physicochemical aspects including FOS production and recovery processes; safety, dose and health claims concerning its intake; and commercially available FOS.  相似文献   

16.
简述模拟移动床技术的发展和在糖类分离中的应用现状,着重介绍模拟移动床技术在分离单糖和糖醇、以及寡糖中的应用。与传统的制备色谱技术相比,模拟移动床采用连续操作手段,具有易于自动化操作,制备效率高,制备量大等特点,在糖醇工业上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17.
以工业氯化镁和纯碱为原料 ,制备了高纯氧化镁。讨论了反应温度、原料配比、煅烧时间等因素对产物的影响 ,通过正交实验 ,获得了制备高纯氧化镁的适宜条件  相似文献   

18.
以红花籽油为原料,比较了2种高纯度共轭亚油酸(CLA)的制备方法:(1)碱法异构化-尿素包合、(2)皂化-尿素包合-碱法异构化。针对每种方法确定了尿素包合和碱法异构化的最佳工艺条件,并对所得的CLA异构体组成进行了分析。研究表明:按照方法(2)先获得高纯度亚油酸(LA),再对其碱法异构化制备CLA可以得到纯度更高的产品。该方法在最佳反应条件下,制备得到的CLA的纯度为97.22%,收率为32.08%,其中c9t11-CLA含量为45.14%,t10c12-CLA含量为49.12%。  相似文献   

19.
姜菊 《盐业与化工》2014,(10):26-28
参照HG/T 2778-2009对高纯盐酸中的游离氯含量的测定进行了的理论研究和试验摸索,通过试验确定了高纯盐酸中游离氯的测定方法,并从不同方面验证了方法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