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广西轻工业》2018,(3):173-174
食品酶学是一门综合生物化学、食品工艺学和微生物学等学科的新兴课程,是食品科学应用研究领域的基本研究内容,也是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必不可少的一门重要课程,随着生物技术和食品科学的发展,食品酶学在食品专业中扮演者越来越重要的学科地位,如何科学有效的进行食品酶学这门课程的教学已成为一个急需解决的问题。在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的背景下,本文从调动学生兴趣、掌握核心知识、理论与实践结合、培养科研能力四个方面对食品酶学课程教学改革进行探索,以期达到培养学生实践能力、科研能力和创新能力的目的。  相似文献   

2.
小组学习的教学实践与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倪莉  张雯 《福建轻纺》2006,(11):115-117
在食品酶学、食品化学、酶学及其应用等课程教学中尝试小组学习,探讨小组学习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解决的对策;通过小组学习培养学生自主、探究、合作的能力,提高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3.
酶动力学是研究生课程《酶学原理》的重要内容。针对工科学校需要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我们在《酶学原理》课程中加强动手计算能力,为日后的实验操作和研究工作打下基础。酶动力学是学生较难学的一节内容。举例法教学有利于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突出重点,讲解最大反应速率、米氏常数、抑制剂的抑制常数,使学生牢固地掌握知识点,提高教学效果。本文以酶动力学一节为例探讨课题教学过程中锻炼学生实际动手能力。酶动力学一节中我们通过3个实验实例探讨酶动力学参数的计算,得到酶反应不同抑制剂类型的判断,使学生在实际研究过程中会学以致用。  相似文献   

4.
双语教学是培养具有国际化背景高层次人才的有效途径之一,也是我国高等教育面向国际化的需要。《食品酶学》课程是食品科学与工程相关专业本科生的专业必修课,对于学生能力培养具有重要的作用。我们针对本专业相关课程培养要求的特点,在双语教材选择、授课方式、教师素质、学生因素及教学考核等多个方面开展了初步的探索与尝试。《食品酶学》课程双语教学模式的推广将为培养具有国际化背景的高层次食品专业人才打下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5.
通过自己的教学经历认为服装材料课程应该适应服装企业的要求,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从而提高学生的产学对接能力。通过本课题的研究,以学生为本,采用多种灵活的教学方法,激励学生的积极性,加强学生对实践环节的认知。  相似文献   

6.
《广西轻工业》2015,(4):160-161
微生物学在生命科学领域中起着重要作用,其实验性与应用性极强。通过教学实践改革,改进微生物学理论课程与实验课程的教学方法,加强学生的技能训练,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和独立思考解决问题的能力。  相似文献   

7.
《食品酶学》作为民族院校食品类专业的基础课,其教学质量会直接影响后续专业课的学习及人才培养质量。针对《食品酶学》教学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在食品酶学教学资源建设、教学评价体系、教学方式创新、实验课程设置以及教学内容优化等环节进行了一系列改革探索。多模式教学方法的齐头并进与多元化考核手段的结合,构建了食品酶学教学体系新模式,增强了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满足了学院为民族地区培养应用型人才的理念,推动了课程教学质量的提升。  相似文献   

8.
巨向丽 《广西轻工业》2014,(11):148-149
通过将项目教学法应用在《电力拖动控制线路》课程教学中取得的实际经验,发现在本课程中通过实施项目教学法,可以提高学生学习效率和解决生产实际问题的能力,并使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到"教"与"学"的整个过程中,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相似文献   

9.
"PLC控制技术"是职业院校机电类专业技术课程,实践性比较强,文章根据教学实践,认为该课程开发与设计需要基于岗位需求进行,重点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职业能力与素养,应在此基础上科学合理地调整和优化课程教学内容。学校要通过各种项目用理实一体化方法为学生构建真实的工业现场环境,在PLC课程中通过"以学生为中心""教、学、训、做、评"一体化教学来提升职业能力培养,以确保相关教学工作的开展取得更好的效果,培养和输出适合岗位发展和需求的应用型、综合型人才。  相似文献   

10.
针对在教学过程中高职院校仪器分析课程所存在的一些问题,本文对案例式教学和项目式教学进行研究,建立了产学结合一体化教学机制,并结合赣州市农村生态环境现状,以生态环境治理为出发点,对仪器分析课程进行教学改革,强化课程对学生专业能力和解决行业实际问题能力的培养,以提升人才培养质量。  相似文献   

11.
钟静 《中国油脂》2023,(8):I0049-I0050
<正>当前,中国基础教育强调将应试教育转变为素质教育,素质教育提倡在学校教学过程中要以学生自主学习为主,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改变传统教学中教师主体论的误区,让学生从心底热爱学习,从“教师要我学”转变为“学生愿意学”。通过长期的教学改革与实践,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的能力,使其学会自己搜集学习资料,在教师的指引下通过学生小组合作学习完成课程学习目标。  相似文献   

12.
传统的《纺纱学》教学方式在当前的教学中存在许多问题,已经不能取得令师生双方都满意的教学效果。针对这些问题,授课教师必须对《纺纱学》这门课程进行教学模式的改革与探索。通过改革传统教学方法,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自主学习能力,在课程的教学中注重培养他们的创新思维和提高其综合能力。通过改变理论教学过程、调整教学内容和将课堂教学与课外学习有机结合来提高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3.
《广西轻工业》2013,(5):171-172
在建设国家骨干院校的环境下,借助"院级重点科研项目"《基于PLC的整流教学装置的研究与实现》及精品课程的建设要求,提出以"基于工作过程"的方法对可编程控制器这门课程进行项目化教学改革,通过多个教学环节,学做一体等教学方法,有效培养学生的理解应用能力,进一步培养其职业能力。  相似文献   

14.
<正>《食品包装学》是食品科学和工程中的重要课程,具有较强的综合性和应用性,是多学科交叉的课程,其中涉及到包装设计、商品学、食品工艺学、食品科学等多个领域,也是食品工业生产中的重要环节,通过食品包装可以有效提高产品销量和产品形象。由于食品包装学的课程内容较多,应用性强,在有限的时间内如何让学生对这门课程的知识系统性地掌握,提高学生对课程内容的实际应用能力是当前教学的重点。在传统教学模式中,教学资源单一,课堂教学中  相似文献   

15.
"制版设备与技术"是印刷工程专业教学中一门重要的专业课程,本研究针对"制版设备与技术"课程特点,探讨了在印刷制版工艺、设备、材料等不断发展变化的情况下,进行课程教学改革的方法。通过课程体系的优化使学生掌握制版工艺理论基础;采取实践教学方法让学生真正地学会操作制版设备,提高学生使用检测设备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教学方法的改变强调课程教学应与工业生产实践衔接。通过本课程教学改革,使学生全面掌握不同印刷制版工艺流程与技术特点,提高学生的理论与实际结合能力,重点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相似文献   

16.
不同类型的高校其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应各具特色。纺织类高校法学专业应结合自身特色,实施法学专业复合型应用人才的培养。本文提出法学专业“多学科综合培养”的创新模式,在培养目标上,将学生培养成为具有多学科专业知识和工作能力的创新型人才;在课程设置上,以法学为主,兼修纺织专业课程、经济贸易课程,强化外语教学,国际法等课程采用双语教学;在教学实践上,开展深入了解纺织服装行业专业知识及其法律问题的实践活动。  相似文献   

17.
《装饰材料选配与应用》课程是环境艺术设计专业进行岗位能力培养的一门必修课程,本课程采用基于"工作过程为导向"的理论实践一体化教学手段,通过校企合作,实现学习与工作高度对接,同时利用情景教室教学,模拟真实工作环境,"教、学、做"合一,精心组织教学,教学过程中按照"展、引、看、教、做、评"进行理论实践一体化的课程教学,在教学模式上采用课堂与"材料现场"一体化和"小——大"任务相结合的模式,由此通过合理的《装饰材料选配与应用能力》教学使学生掌握相应的能力,对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和职业素养的养成起到主要的支撑作用。  相似文献   

18.
本文针对课程与课程思政融合的教学研究,对中草药栽培技术专业核心课程——《中药鉴定与养护》课程中融入思政教育,并在实践中不断探索,针对中药鉴定学的教学内容进行教学设计;围绕"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人才培养规格由素质、知识、能力、思政四个方面组成;培养学生热爱工作、依法检测、团结协作的职业道德。本门课程思政定位是要把学生培养成严谨、负责的专业人才,做到敬业、诚信、严谨,有高尚的道德情操。  相似文献   

19.
尚培珏 《西部皮革》2024,(6):144-146
以新文科视域为指引,文章深入探讨了CorelDRAW服装设计课程的改革实践。通过分析学生知识结构差异的影响因素,揭示了提升学生学习兴趣和专业能力的关键所在。通过改革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提供跨学科交叉培养机会,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和审美能力。最后总结了提升CorelDRAW服装设计课程的有效途径和改革建议,为文化教育学领域的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四川食品与发酵》2021,(1):134-138
生物分离工程作为一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专业课程,在生物工程专业的课程设置中处于桥梁和纽带地位,对专业人才的培养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案例式教学对于提升生物分离工程的教学效果作用显著。目前,与生物分离工程课程相关的教学案例研究较少,而且教学评价体系不完整,缺乏具有代表性的案例,因此亟需建立本课程的教学案例库,发挥案例式教学在本课程教学中的作用。为了适应我国专业学位教育发展的客观需求,加强该课程的案例式教学改革,提升课程的实践教学效果,并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培养学生的应用型创新能力,教学团队通过引入生物分离领域的新技术、新发现、新工艺和校企合作课题或技术服务项目以及与研究生科研与实践创新计划相结合等方式构建并丰富了生物分离工程课程教学案例库,能够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与探究欲望,开阔学生的思维视野,促进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与转化,提高学生分析和解决实践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应用型创新能力和科研素养,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