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1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啤酒糟含水率的软测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冯殿义 《中国酿造》2005,24(8):55-57
啤酒糟的含水率是安全储存的重要指标,工艺上要求干燥后的啤酒糟含水率8%-10%。但啤酒糟含水率难以实现在线检测,为解决此问题,该文建立了啤酒糟旋转闪蒸干燥过程BP神经网络建模,并基于该模型建立了啤酒糟含水率的实时预测系统,实现啤酒糟含水率的软测量。该系统的预测值与离线分析平均相对误差小于2.5%,满足干燥工艺的要求,预测结果对实际干燥过程的操作具有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2.
栾昊 《中国井矿盐》2003,34(6):32-35
通过介绍旋转闪蒸干燥的工作原理、工艺设计和设备组成等内容,结合物料的特性阐明了旋转闪蒸干燥工艺控制参数的优化,并将旋转闪蒸干燥与原炕床式干燥作比较,说明了旋转闪蒸干燥技术针对沉淀硫酸钡物料干燥的优越性。  相似文献   

3.
目的:实现南极磷虾旋转闪蒸干燥过程的控制。方法:对南极磷虾在120~180℃范围内进行干燥试验,选取常用的6种干燥模型对试验数据进行拟合,进一步采用回归分析建立干燥模型常数项与温度的方程,得到干燥模型表达式并进行验证。根据Fick第二定律方程计算得到南极磷虾干燥水分扩散系数。结果:干燥温度对干燥热效率和干燥速率的影响显著,干燥温度为130~180℃的南极磷虾干燥曲线均为降速干燥阶段。Page模型适合用来描述和预测南极磷虾旋转闪蒸干燥过程,回归分析得到模型常数项方程为k=exp(-27.532 1+0.301 8T-8.538 2×10-4T2)、n=14.010 6-0.157 67T+4.750 9×10-4T2。随着温度的升高,南极磷虾有效水分扩散系数从2.539 35×10-7 m2/s升高到13.889 64×10-7 m2/s。结论:采用旋转闪蒸干燥方式可以有效保护南极磷虾中的热敏性成分不被破坏,提高产...  相似文献   

4.
5.
6.
啤酒糟俗称麦糟,是啤酒生产过程糖化醪液过滤麦汁后所剩余的固体废渣。有些企业将麦汁煮沸过程的酒花废渣也排入麦糟之中。麦糟产量与糖化投料量、啤酒浓度有直接关系,1吨混合原料理论上可产干糟180~250公斤,以10度为例,每生产1吨啤酒产生商品级(水分10%以下)麦糟22—26公斤。  相似文献   

7.
复合菌固态发酵啤酒糟培养基优化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利用黑曲霉,绿色木霉,热带假丝酵母3株菌株对啤酒糟进行固态发酵转化,通过单菌种初步试验,进一步对复俣菌的培养基组成进行四因素,三水平的正交试验,确定较优培养基配方为:麸皮15%,K2HPO40.5%,尿素2%,硫酸铵1%,NaAC0.006%,啤酒糟86.5%;由适宜的发酵条件,经29℃,200r/min发酵5d得到的产品,具有多种酶活性(以干基计):酸性蛋白酶酶活力3620u/g,纤维素酶活力432u/g和糖化酶活力203u/g,真蛋白质含量(以干基计)提高12.1%。  相似文献   

8.
啤酒糟中含有丰富的五碳糖,就从啤酒糟中提取木糖、阿拉伯糖等五碳糖的工艺进行了研究。在单因素的基础上,采用L9(34)正交试验,得出最佳提取工艺条件,即水解温度为125℃,水解时间为2 h,酸浓度为0.10mol/L,料液比为1∶12(g/mL)。  相似文献   

9.
MP1104固态发酵啤酒糟生产GABA的初步优化培养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从市售腐乳中筛选出红曲霉菌种MP1104,发现其在啤酒糟中有较好的产GABA能力.初步研究了MP1104在啤酒糟中生产GABA的发酵条件并进行了条件参数优化,得出最佳的发酵条件,为装瓶量35 g、发酵温度26℃、发酵周期8.08 d,预测的GABA最佳条件下的产量为0.1743 mg/g.  相似文献   

10.
以啤酒糟为主要原料,以麸皮、玉米粉、豆渣为辅料,对平菇-650液态发酵麦糟制取膳食纤维进行培养基优化。以可溶性膳食纤维(SDF)得率为评价指标,通过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考察麸皮、豆渣和玉米粉添加比例对发酵膳食纤维品质的影响,优化培养基组成并分析因素影响的显著性。结果表明,在培养基中添加4%麸皮、2%豆渣、2%玉米粉发酵制取膳食纤维品质最好,在该培养基组成下发酵生产膳食纤维,其SDF得率可达15.71%。  相似文献   

11.
松散回潮工序回风温度PID控制参数的优化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为了提高松散回潮工序回风温度的过程稳定性,通过对WQ3315型松散回潮机回风温度控制原理及调控方法的分析,提出采用现场实验整定法优化PID参数及调整补偿蒸汽阀门开度阈,以实现松散回潮工序回风温度的过程稳态控制。结果表明,①对PID参数调整及优化可有效控制回风温度的稳定性。合理的P值参数使回风温度波动曲线上波峰波谷平均偏移中心值由调整前的2.5减小为1.5;I值参数将回风温度波动周期由原来的3min延长至8min,波动曲线较调整前平缓;D值参数使回风温度波动曲线较平缓,避免出现频繁波动现象;②调整补偿蒸汽阀门开度阈对回风温度过程控制影响较大。当阀门开度阈为6%~10%时,有利于回风温度的过程稳定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