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灰调"黑白木刻是相对于黑与白而言的一种特殊的存在样式。近年来,"灰调"黑白木刻在版画界异军突起,并在国内与国际版画艺术中逐渐占据重要地位,本文通过对两委位当代"灰调"黑白木刻代表艺术家的作品分析,试图进一步提升我们对版画语言表现的认识,是意义重大的。  相似文献   

2.
吕青 《丝网印刷》2023,(4):13-16
木刻版画历史悠久,但传承创新和发展前景缺乏思考。从传承的角度对木刻版画进行实践中的创新延续,从应用的角度在其美学价值中体现生活价值,探索木刻版画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3.
为更好地在版画创作领域推广丝网印刷技术,分析了丝网印刷技术的优点,对版画创作技术中的丝网版画、黑白木刻、木刻套色、水印木刻、铜版版画、石刻版画等版画技术的技术参数进行了对比,得出丝网版画技术优势。讨论了丝网版画的制版种类,结合感光制版工艺,对丝网印刷技术的工艺流程进行了逐步分析,使丝网版画创作者掌握丝网印刷技术。  相似文献   

4.
1949年到1966年是当代文学插图发展过程中的一个高峰期.古元先生创作的《灵泉洞》插图是这"十七年"间的一个典型范例,这套作品带有鲜明的延安木刻风格,为插图语言的民族化、插图面貌的多样化作出了贡献.然而,由于对古元木刻的关注远远超过了其插图作品,有关古元插图创作特色的研究并不深入.事实上,古元在插图的形式语言和叙事方法等方面做了宝贵的探索,并在其创作的《灵泉洞》插图中得到了充分体现.本文通过这部作品,结合画家在延安时期创作的具有代表性的版画,来探索古元怎样将延安木刻风格和精神内涵延续到新中国成立之后的插图创作中去.  相似文献   

5.
具象油画要摆脱传统与自然的束缚而得到进一步拓展,需要研究画面的形式语言,研究构成画面的诸多元素,其中发现并研究具象油画形式语言中的抽象元素必不可少,无论采取何种风格的具象油画创作都带有积极的探索意义。改变我们早已习惯的观察方式和角度,将客观物象中的抽象元素主观进行提取、概括、强化并赋予一定的节奏与旋律。是现代具象油画的一条发展途径。本文从具象油画中的"势"、"调性"、"黑白灰"、"点线面"、"肌理材料"等抽象元素解析具象油画的形式语言,以利于指导其创作实践。  相似文献   

6.
岳小红 《中国造纸》2023,(4):158-159
<正>在5000年的历史长河里,我国曾涌现出丰富多样的文化艺术,其中版画艺术同样也是我国传统文化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版画是艺术家经过巧妙构思,用刻刀、化学性腐蚀药物等在木、石版材上刻出画面,并用纸张进行复制、拓印而形成的图画。常见版画有木刻版画、铜刻版画以及石版画等多种形式。我国版画起源现已不可考证,但现存最早的版画可追溯至唐朝,早期的版画创作通常分多道工序,绘画、刻板以及复印都由不同的工人完成,此时版画多被称为复制版画,后来版画的画、刻、印等工序基本上都由同一人完成,此时被称为创作版画。我国版画艺术发展至今,已形成多个艺术流派,其中木刻版画、铜版画成为现今社会最为常见的版画形式。  相似文献   

7.
始于晚明时期的中国传统水印木刻技法,为中国古代版画的多版套色技艺开创了一个新的局面,但因技术工艺环节的复杂等因素致使其未能在现代版画创作中得以推广,本文以传统饾版水印技法的复刻实践为例,尝试以工艺改良的方式在现代版画创作中更好的将这一传统版画技艺传承下去。  相似文献   

8.
《南京》是一部木刻黑白版画效果具体应用的动画,而此文是对其在前几制作上的梳理,研究。通过梳理、研究后,为木刻黑白版画艺术效果的三维应用提供了一定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9.
木刻版画在延安革命时期发挥过很大的作用,新中国成立初期,中国画坛中版画是最活跃的画种之一。各省美术学院都设立了版画系,培养专业版画人才,多次举办全国版画展览,促进了版画艺术的迅速普及和提高。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画坛发生了重大变化,艺术商品化大潮来势凶猛...  相似文献   

10.
林苗 《造纸信息》2023,(6):147-149
摘要:“求新颖”“求独特”的艺术思维始终贯穿在中国的艺术家的创作过程中。现在艺术家不仅对版画创作方式有了新的研究与发现,也更关注于中国传统版画的研究与探讨。文章以中国传统木刻中的线条为主题,通过对线条架构的个性化表达与运用进行研究,论述在版画创作中,线条在画面中架构的意境所体现出线条的美学价值。  相似文献   

11.
版画简介     
美术中有几种不同的表现手法,如:油画、版画、国画、雕塑等。其中版画又分为以下几类,如:用铜版印制的作品称为铜版画,也叫凹版画;用石版印制的作品叫石版画,也称平版画;用木版印制的作品叫木版画,也叫凸版画;用丝网版印制的作品叫丝网版画,也叫漏版画。目前,在国际上美术界承认的只有这四种版画。铜版画是用钢针在铜版上刻画,所以腐蚀后也能产生精细线条,可制作出非常精美的画面。石版画是用特制的画笔在石版上描画,产生出丰富的色调,与其它版画类相比更具柔和之美。木版画是用木刻刀在木板上雕刻,木版画又分水印木版画和…  相似文献   

12.
张新江 《丝网印刷》2006,(10):45-46
在版画家族众多的版种里,来源于印刷工业的丝网版画尽管在传统的版画艺术概念诸如制作、限量等方面存在多种争议,但它还是以一种快速简便、能适应画家创作性思维发挥的艺术表现形式而迅速发展。从1920年开始,经过许多画家的试验探索,逐渐为世界公众所接受,得以跻身于版画艺术之列,并与木刻、铜版、石版并驾齐驱。  相似文献   

13.
戴莉 《丝网印刷》2007,(6):38-39
陈聿强(1938年-)版画家,浙江宁波人。1960年毕业于浙江美术学院版画系,现为中国美术学院教授,中国美术家协会和中国版画家协会会员。主要从事丝网版画和木刻版画创作,他的作品曾多次在国家级展览会上展出,并在日本、  相似文献   

14.
版画(print)是视觉艺术的一个重要门类。广义的版画可以包括在印刷工业化以前所印制的图形普遍具有版画性质。当代版画的概念主要指由艺术家构思创作并且通过制版和印刷程序而产生的艺术作品,具体说是以刀或化学药品等在木、石、麻胶、铜、锌等版面上雕刻或蚀刻后印刷出来的图画。版画艺术在技术上是一直伴随着印刷术的发明与发展的。古代版画主要是指木刻,也有少数铜版刻和套色漏印。独特的刀味与木味使它在中国文化艺术史上具有独立的艺术价值与地位。  相似文献   

15.
1 产品特点 丝网印刷是四大印刷(凸版、凹版、平版、孔版)之一;丝网版画又是四大版画(木刻、石版、铜版、丝网)之一。“丝网版画”、“网印艺术品”是通过漏版丝网印刷制作而成。所以有许多著名的丝网版画和网印艺术品收藏在世界各大博物馆和艺术馆。  相似文献   

16.
作品说明:宜春版画就是在表现红色题材的基础上发展出来的。从时代发展来阐述其艺术特点的嬗变。《征途》是20世纪40年代初至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这时的红色题材版画最主要的特点就是以黑白木刻为主。黑白木刻具有“力之美”,能唤醒大家的革命热情和意识,让大家投入到革命中来。《那年那事》是解放初期。宜春地区有了一支较为稳定的版画创作队伍。  相似文献   

17.
兰艳 《丝网印刷》2007,(3):45-47
在我们周围,熟知绘画的人知道油画、国画,不一定知道版画;进而熟知版画的人,知道木刻不一定知道丝网版画。丝网版画因其材料和版画本身的特殊性,总是处在一种尴尬的位置上,不为人们所关注,即使它的制作方式早已铺天盖地地充斥我们的日常生活。不信,低头看看,你手机上的键盘数字,T-Shirt上的漂亮图案;抬头看看,外面橱窗上的时尚招贴,飘在半空的彩印广告。  相似文献   

18.
谢云飞 《中国酒》2012,(9):42-45
黄永玉(1924.7.9—)原名黄永裕,为了写起来省事而改"裕"为"玉",湖南凤凰县城,土家族人。受过小学和不完整初级中学教育。因家境贫苦,12岁就外出谋生,流落到安徽、福建山区小瓷作坊做童工,后来辗转到上海、台湾和香港。14岁开始发表作品,以后一段时间主攻版画,其独具风格的版画作品饮誉国内外。16岁开始以绘声绘色画画及木刻谋生。曾做瓷场小工、小学教员、中学教员、家众教育馆员、剧团见习美术队员、报社编辑、电影编剧,直至中央美术学院教授、中国美术家协会副主席。  相似文献   

19.
彭锋 《缤纷家居》2014,(6):212-216
王华祥的艺术以变化著称。即使是同一风格的作品,每幅作品都有小的变化。每十年都要发生一次大的变化,从风格到媒材的彻底变化。80年代中期开始创作木刻版画,到90年代中期开始专注于油画创作。变化之大,让人不敢相信是—人所为。王华祥的木刻版画,具有明显的现代主义风格,而他的油画作品则属于典型的后现代绘画。大约从05年开始,  相似文献   

20.
鲁迅为实现革命宣传将德国表现主义的版画形式引入中国,由此促进了中国现代红色版画的发展,一批优秀的版画创作者迅速成长起来。李桦作为群体中的一员,有过留日经历的他深受表现主义的影响,但纯粹的德国表现主义不能为我国红色宣传之用,中国的红色符号的融入使中国现代版画无论在风格还是题材内容方面,都能更好地转向大众化艺术。文章将重点讨论李桦在哪些方面对木刻版画进行了红色改造以及对红色符号进行解读,从而探讨其产生的作用以及与大众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