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增强聚酰亚胺纤维的力学性能,促进其在复合材料领域的应用,基于高性能聚合物纤维的结构设计,将杂环二胺单体5-氨基-2- (对氨基苯基)苯并咪唑引入到3,3',4,4'-联苯四羧酸二酐和对苯二胺的聚酰亚胺刚性骨架中得到纺丝溶液,通过干法纺丝技术制备得到聚酰亚胺纤维,研究了纤维化学结构和聚集态结构与纤维力学性能的关系,并系统评价了纤维的热性能和抗紫外光辐照性能。结果表明:聚酰亚胺纤维的拉伸强度和初始模量分别达到4.04、130 GPa,这得益于其聚合物分子链沿纤维轴向的高度取向性及分子链间形成的氢键作用;其玻璃化转变温度和热质量损失10%时温度分别为324、587 ℃,经168 h 紫外光辐照后,拉伸强度保持率为92%,具有良好的耐热性和优异的抗紫外光辐照性能。  相似文献   

2.
据USP 60 1 0 971介绍 ,美国Kimberly ClarkWorldwide公司研制开发了一套生产氧化聚乙烯(PEO)纤维产品的技术 ,能用于制造一次性非织造布等产品 ,废弃后很容易被细菌微生物分解成肥料。其主要成分是可被生物降解的氧化聚乙烯 ,用于加工成纤维、膜或挤压成非织造布等产品 ,是非常有利于生态环保的绿色产品。但由于许多因素使其加工和应用很难 ,如氧化聚乙烯树脂呈典型粉末状 ,其分子量小 ,熔融温度很低 ,而且一般PEO聚合物是水溶性的 ,不适合生产常与水、尿或血液接触的产品。他们研发的这项技术是以PEO聚…  相似文献   

3.
聚酰亚胺纳米纤维具有比表面积大、热稳定性好、耐化学性优良等特点,具有较广泛的应用领域。介绍了静电纺聚酰亚胺纳米纤维的制备工艺,包括两步法和一步法,分析了聚酰亚胺纳米纤维的改性方法,详述了聚酰亚胺纳米纤维在空气过滤、锂离子电池隔膜和光催化降解方面的应用。  相似文献   

4.
含铜聚丙烯腈基导电纤维稳定性的再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文对一步法含铜聚丙烯腈基导电纤维(PACF)的形态结构、导电物质的化学组成、导电物质晶体与纤维基体的结合界面性质等因素进行了研究,得出了PACF的皮/芯结构模型、导电物质晶体与纤维基体的结合模式、纤维破坏的水解-氧化机理,阐明了在玻璃化温度以上对PACE热定型,可大幅度提高其稳定性。  相似文献   

5.
以聚酰亚胺短切纤维为主要纤维原料抄造聚酰亚胺纤维原纸,将原纸用聚酰亚胺树脂溶液浸渍后在不同的工艺条件下进行热压,探讨了热压温度和热压压力对聚酰亚胺纤维纸性能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当热压压力为12 MPa、热压温度为220℃时,纸张有较好的度性能和电气性能.  相似文献   

6.
低温等离子体改善聚酰亚胺纤维亲水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空气辉光低温等离子体技术对聚酰亚胺(P84)纤维进行表面改性,利用XPS、SEM等方法探讨了改性前后纤维表面形态结构和组成的变化。实验发现,通过等离子体处理后纤维亲水性有明显提高。XPS分析表明,其原因是经等离子体处理后,纤维表面被刻蚀并且增加了含氧极性基团。  相似文献   

7.
杨莉  张艳艳  杨稳  苏瑞 《纺织学报》2017,38(8):62-67
为研究聚酰亚胺纤维作为纺织服用纤维的热舒适性能,分别以聚酰亚胺纤维和聚酰亚胺针织物为研究对象,通过热重分析仪研究纤维的热力学特征,并对纤维的耐热性能进行测试,同时讨论织物结构对聚酰亚胺针织物阻燃性、保暖性及透气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可服用聚酰亚胺纤维有较好的耐热性能,在570℃左右开始发生热分解,在200℃下强度损失率较低,处理1.5 h后纤维强度仍可保持原纤维强度的80%左右;聚酰亚胺纤维织物有较好的阻燃性能,其极限氧指数均大于45%,且随织物面密度的增加,阻燃性增强;聚酰亚胺织物的保暖性受织物结构影响较大,对于结构稀松的织物,随透气量的增加保暖性不断下降,同时还受织物厚度的影响,在一定条件下,厚度对织物保暖性的影响起主导作用。  相似文献   

8.
<正> 制备高强度纤维的关键因素是由各向异性聚合物形成各向异性溶液或熔体。许多具有伸直链构象的芳族聚酰胺、聚酰肼、聚酯、聚甲亚胺、聚酰亚胺和杂环聚合物形成各向异性溶液和熔体,这些溶液和熔体在适当的溶液浓度和温度显示液晶性。在成纤过程中,这些聚合物溶  相似文献   

9.
为推进高性能聚酰亚胺纤维在纺织材料领域的应用发展,分析了5 种商业化聚酰亚胺纤维的微观结构和力学性能,并通过全自动剑杆小样织机对其可织造性能进行了研究。借助红外光谱仪、X 射线衍射仪、扫描电子显微镜、纤维强伸度仪和纱线抱合力机对纤维的结构和性能进行表征。结果表明:5 种聚酰亚胺纤维中强度及模量最高纤维的亚胺化程度为97.26%,结晶度为19.27%,取向度为0.92,以上结构参数赋予其优异的力学性能,其强度和模量分别为2 239.24 MPa 和56.62 GPa,但伸长率较小,仅为4.03%;该纤维表面光滑、致密、具有明显的原纤结构,但耐磨性差,对其织造性能和织物表观形貌具有一定影响。  相似文献   

10.
日本Sumitomo电气工业公司开发出一种基于细微铁质纤维的非织造布。该公司在EP 1 0 5 2 3 2 1中称这种非织造布是用直径在 3 0 μm以下的纤维制成的。这种织物不会生锈 ,在受到弯折时不至于损坏 ,而且还能长久地保持其硬焊性能。这种铁纤维非织造布是设计成用于次级电流电池、催化剂载体和气体或聚合物等各种过滤器中的。这些织物还能用于燃油气化中和用作汽车排气元件。使用细微纤维的目的在于减小非织造布的孔隙 ,从而增高其表面活性。这些纤维的含氧量不能低于 0 0 2 %,但也不能超过 0 8%。较早期的这种材料在室内温度下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