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张燕萍  史巧玲 《食品科学》2007,28(1):115-117
本文以玉米淀粉为原料,硬脂酸为酯化剂,在微波条件下合成了硬脂酸玉米淀粉酯,着重研究了硬脂酸玉米淀粉酯的性质,如粘度、透明度、抗凝沉性和乳化性。结果表明:经过硬脂酸酯化后的淀粉大大改进了原淀粉的性能,粘度较低、透明度较高、抗凝沉性好并具有一定的乳化性。  相似文献   

2.
半干法制备硬脂酸蜡质玉米淀粉酯工艺及其乳化性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对硬脂酸蜡质玉米淀粉酯的半干法制备工艺及其乳化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硬脂酸蜡质玉米淀粉酯的最佳制备工艺条件为:硬脂酸添加量为4%(干淀粉),反应温度为145℃,反应时间为4h,制得的淀粉酯取代度为0.0055,具有很好的乳化性能,其取代度和粘度对乳化能力和乳化稳定性均有较大影响.  相似文献   

3.
以羧甲基玉米淀粉为原料,硬脂酸为酯化剂,脂肪酶为催化剂,在干法条件下合成了羧甲基淀粉钠-硬脂酸淀粉酯(CMCS-SCS),并与羧甲基玉米淀粉(CMCS)和以该法合成的硬脂酸玉米淀粉酯(SCS)作对比,研究了该变性淀粉的流变学性质。结果表明:与羧甲基玉米淀粉和硬脂酸玉米淀粉酯相比,羧甲基淀粉钠-硬脂酸淀粉酯的黏度最大,而且其耐剪切性、耐盐性得到了明显的改善。  相似文献   

4.
挤压法制备的硬脂酸玉米淀粉酯的性质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以玉米淀粉为原料,硬脂酸为酯化剂,用双螺杆挤压机作反应器制备了硬脂酸玉米淀粉酯.对硬脂酸玉米淀粉酯的黏度、稳定性、溶解度、糊化度、乳化特性和消化性等性质进行了测定和分析.  相似文献   

5.
以玉米淀粉为原料,硬脂酸为酯化剂,分别利用挤压法和高温法合成了硬脂酸玉米淀粉酯,主要研究了这两种方法制备出的硬脂酸玉米淀粉酯在取代度和性质上的差异,如稳定性、粘度、溶解度、透明度、糊化度等.结果表明:经过酯化变性后的淀粉改变了原淀粉的一些性质,粘度显著降低,糊化度有所提高,溶解性增强,并具有一定的乳化性,但透明度和稳定性有所降低.  相似文献   

6.
针对硬脂酸淀粉酯的制备存在生产成本高、食用安全差等问题,在不添加任何有机溶剂条件下,采用挤压机干法制备硬脂酸淀粉酯,探讨转速、含水量、套筒温度及硬脂酸加入形式对硬脂酸淀粉酯性质的影响,并通过XRD、SEM、FT-IR揭示其高效性机理。结果表明,挤压机的高温高剪切作用破坏了淀粉原有的晶体和颗粒结构,从而硬脂酸可进入淀粉颗粒内部与淀粉分子反应,显著提高了反应均匀性和反应效率。并确定了该法制备硬脂酸淀粉酯的最佳工艺条件:转速为900 r/min、含水量为22%、套筒温度为140℃。  相似文献   

7.
以高直链玉米淀粉(high amylose corn starch,HACS)作为反应主体原料,硬脂酸(stearic acid,SA)、单硬脂酸甘油酯(glycerol monostearate,GMS)、硬脂酰乳酸钙(calcium stearoyl lactylate,CSL)、油酸(oleic acid,OA)作为反应客体,采用经典HCl/KOH沉淀法制备V-型高直链玉米淀粉配合体,研究其抗消化与晶体结构特征。结果显示:采用硬脂酸制备的高直链玉米淀粉配合体络合率最高,达到84.3%,与其对应的抗性淀粉含量达到37.2%。采用X-射线(XRD)对目标系列配合体进行晶体结构分析,表明高直链玉米淀粉-硬脂酸配合体显示较强的VII-型特征衍射峰,而单硬脂酸甘油酯配合体、油酸配合体、硬脂酰乳酸钙配合体为较弱的VI-型特征衍射峰;进一步对配合体进行红外光谱(FT-IR)扫描分析,发现高直链玉米淀粉-硬脂酸配合体中的硬脂酸客体在1 750 cm-1处C O的特征峰仅部分消失,表明硬脂酸疏水性端穿插高直链玉米淀粉螺旋空腔,C O羧基与淀粉链外壁羟基相互作用形成VII-型高直链淀粉配合体。采用硬脂酸制备的高直链玉米淀粉配合体显示VII-型结晶,抗性淀粉含量显著提高,可作为抗性淀粉制备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8.
用环氧丙烷作为醚化剂对玉米淀粉进行醚化处理后,再采用硬脂酸作为酯化剂进行酯化反应,使淀粉分子上面同时接入亲水性的羟丙基和疏水性的烷基,避免单纯酯化改性只接入疏水性基团,导致亲水性降低,从而导致在水包油体系中淀粉的乳化性差的缺陷。本文对制备疏水性玉米淀粉的醚化亲水性修饰工艺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反应体系的醚化温度为40℃,醚化pH值为12,醚化反应时间为14小时,环氧丙烷的添加量为淀粉干基重量的8.5%时,经过亲水性修饰的硬脂酸淀粉酯的凝沉稳定性最高,经过在此条件下进行验证试验制备的该产品的乳化性达到73%,乳化稳定性达到70%,比未经过修饰的硬脂酸淀粉酯的乳化性能显著提高。该工艺是一种有效提高疏水性淀粉乳化性能的新技术,具有重要的推广应用意义。  相似文献   

9.
选取高直链玉米淀粉,采用HCl/KOH沉淀法制备直链淀粉-硬脂酸复合物,并实验探讨了在不同酸度、结晶温度、保温时间和直链淀粉与脂质的比例下复合物的包埋效果。通过酸水解法测定复合物中的脂肪含量、脂质利用率,并用直接干燥法测定复合物的含水量,从而得出复合物的干基产率,分析确定制备硬脂酸-直链淀粉复合物的最佳工艺条件。结果表明,制备硬脂酸-直链淀粉复合物最佳的工艺条件为:0.1mol/LHCl的添加量为12mL,结晶温度为60℃,保温时间为0.5h,直链淀粉与脂质比例为10:1。  相似文献   

10.
本研究以不同直支比的玉米淀粉和硬脂酸为原料制备了三种不同的淀粉-脂质复合物,并采用扫描电镜、X射线衍射、傅里叶红外光谱等分析方法对淀粉-脂质复合物外部形态、晶体结构、抗消化性、缓释性等进行了表征与测定。结果表明:在扫描电镜下观察,与原淀粉相比,复合物的体积增大,同时表面凹凸不平。红外光谱证明淀粉-脂质复合物的形成,同时氢键的增加可能会导致抗性淀粉含量增加。复合物的形成使得晶体构象变为V型结构。普通玉米淀粉(normal)及高直链玉米淀粉(G60)在处理后快消化淀粉(RDS)含量减少,慢消化淀粉(SDS)含量增加,抗性淀粉(RS)含量增加,其中抗性淀粉含量分别达到52.0%和52.4%。硬脂酸在复合物内的释放分为两个阶段呈现先快后慢的趋势,并且直链淀粉含量的增加能够显著提高复合物对于硬脂酸的缓释能力。本文可为进一步提高直链淀粉的应用范围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1.
对以多孔玉米淀粉为原料经干法酯化制备的硬脂酸多孔玉米淀粉酯进行性质测定。与多孔玉米淀粉进行比较,考察了吸油率和比表面积,并对产品做了结构分析。结果显示:酯化后的淀粉无论在吸油率还是比表面积上都比未经酯化处理的多孔淀粉都有所增大。  相似文献   

12.
李倩  高群玉  吴磊 《食品工业科技》2012,33(16):306-309,334
以三偏磷酸钠(STMP)为交联剂,醋酸酐为酯化剂,对甘薯淀粉进行复合变性,通过一步和二步改性法制备交联酯化改性甘薯淀粉。比较了一步和二步改性法对交联酯化甘薯淀粉性质的影响。一步法指甘薯淀粉交联后调整酯化的条件,省去水洗、中和与干燥操作工序连续进行酯化;二步法为将制备的交联淀粉粉碎干燥后作为酯化变性反应的原淀粉。以峰值粘度和稳定性为指标测定。结果表明:一步法改性的交联酯化甘薯淀粉具有更好的峰值粘度和稳定性;二步法改性的交联酯化甘薯淀粉具有更好的抗凝沉性,溶解度和膨胀度略高于一步法,抗冻融性更好,但与一步法差别不显著。  相似文献   

13.
以奉化芋头淀粉为原料,辛烯基琥珀酸酐(Octenyl Succinic Anhydride,OSA)为酯化剂,制备了辛烯基琥珀酸芋头淀粉酯(Octenyl Succinicmodified Taro Starch,OSTS)。采用高效液相法测定淀粉酯的取代度(degree of substitution,DS),并以DS为响应值,通过单因素实验和响应面法优化酯化条件,然后测定了OSTS的疏水性、X射线衍射、微观形貌等理化性质。结果表明,最佳工艺为:淀粉浓度40%(w/v),pH8.5,反应时间2.5 h,反应温度41 ℃,在此条件下获得的OSTS的取代度为0.02069。经酯化后,奉化芋头淀粉的表面疏水性增加,接触角从86.2°变为120.9°;淀粉晶型未受影响,即OSA与芋头淀粉的酯化反应优先发生在淀粉颗粒表面;相对结晶度由19.04%降至15.20%。该研究可为小粒径淀粉的高效辛烯基琥珀酸酐酯化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4.
本研究以油莎豆淀粉为原料,以辛烯基琥珀酸酐(octenyl succinic anhydride, OSA)为酯化剂,选用水相法制备OSA淀粉酯。对不同OSA用量的油莎豆OSA淀粉酯的糊液透明度、冻融稳定性、抗性淀粉含量和接触角进行分析,通过傅里叶红外光谱、扫描电镜和X-射线衍射对淀粉酯结构进行表征。结果表明:油莎豆OSA淀粉酯取代度随OSA用量的增加而增大,反应效率与之相反。淀粉酯糊液透明度、冻融稳定性、抗性淀粉含量、接触角均随OSA用量的增加呈现上升趋势。傅里叶红外光谱表明淀粉酯在1732 cm-1和1558 cm-1出现酯羰基和羧酸的吸收峰。扫描电镜显示淀粉酯形态特征无明显变化,部分颗粒表面出现轻微腐蚀和裂纹。X-射线衍射分析证实,随酯化反应程度加深,淀粉酯部分晶体结构被破坏,淀粉相对结晶度下降。  相似文献   

15.
通过比较未施加超声场和超声强化对醋酸酯淀粉取代度的影响,结合扫描电镜(SEM)、X射线衍射(XRD)、热重法(TG)和差热分析(DTA)技术对所制得的黄姜醋酸酯淀粉的形貌,颗粒大小,结晶性及热稳定性进行的表征,探讨超声辅助法制备黄姜淀粉醋酸酯的特点及产物特性。实验结果表明,在制备醋酸酯淀粉的过程中,超声强化可以缩短反应时间,减少催化剂用量。根据SEM、XRD、TG和DTA分析结果说明,超声强化作用引起淀粉降解,破坏了淀粉的非结晶区,增加了乙酰剂与淀粉颗粒的接触位点;对淀粉的结晶区影响甚微,所以超声强化对产品的热稳定性影响较小。  相似文献   

16.
大米淀粉及其磷酸酯的理化性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大米淀粉进行酯化,通过改变温度得到不同取代度的大米淀粉磷酸酯,使用扫描电子显微镜、质构仪、快速黏度分析仪、流变仪对大米淀粉及其不同取代度的淀粉磷酸酯的理化性质进行了测定。结果显示:大米磷酸酯淀粉的硬度、回复性、胶性和咀嚼性要低于大米原淀粉,凝聚性和黏着性要高于原淀粉,取代度越大硬度、回复性、胶性和咀嚼性越小,凝聚性和黏着性越大;大米淀粉磷酸酯的开始糊化温度要小于大米原淀粉,峰值黏度、最低黏度、最终黏度、崩解值、消减值要小于大米原淀粉,取代度增大,开始糊化温度降低,峰值黏度、最低黏度、最终黏度、崩解值、消减值增大。大米淀粉经过磷酸酯变性后,黏度增加了,不易回生,稳定性加强了,凝沉性减弱了,且取代度越高,这些性质越明显;大米淀粉磷酸酯和大米淀粉属于剪切稀化流体,在相同剪切速率下,取代度越大的大米淀粉磷酸酯表观黏度越大。  相似文献   

17.
马来酸酐酯化预处理型PAA接枝淀粉浆料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张龙秋  祝志峰 《纺织学报》2008,29(10):66-69
 通过对淀粉进行马来酸酐酯化预处理,在淀粉大分子上引入碳碳双键,再将这种含有碳碳双键的淀粉与丙烯酸单体进行接枝共聚合反应,以期大幅度提高淀粉与丙烯酸单体接枝共聚合反应的接枝效率,进一步提高接枝变性淀粉浆料的上浆性能。研究结果表明,当淀粉酯化取代度在0.0136~0.0412范围内,这种酯化预处理能使淀粉对丙烯酸的接枝效率提高10%~30%,并能显著改善接枝淀粉浆料对纤维的黏附性能以及浆膜性能。实验证实这种淀粉酯化预处理的酯化变性程度以取代度等于0.0136~0.0206为宜。  相似文献   

18.
以1-丁基-3-甲基咪唑醋酸盐([BMIM]Ac)和1-丁基-3-甲基咪唑四氟硼酸盐([BMIM]BF4)的混合离子液体为介质,研究脂肪酶催化合成硬脂酸淀粉酯及其特性,并采用红外光谱对其进行结构鉴定。结果表明:通过调节脂肪酶的加入量,得到了不同取代度的硬脂酸淀粉酯。酯化后的淀粉透明度、溶解度增大,乳化性、抗凝沉性、冻融稳定性有所增强,但热稳定性有所下降;随着取代度增大,硬脂酸淀粉酯-聚乙烯醇薄膜的水蒸气透过性降低,而拉伸强度和断裂伸长率则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  相似文献   

19.
玉米磷酸酯淀粉取代度对其特性影响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选取不同取代度的玉米磷酸酯淀粉,通过实验研究不同取代度的磷酸酯淀粉对其透明度、黏度、凝沉性、冻融稳定性、流变学特性等的影响,并分析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玉米淀粉磷酸酯化后其透明度、黏度、凝沉性、冻融稳定性和流变学特性相比原淀粉都有明显的提高和改善,其中淀粉糊化后的透明度和黏度随着取代度的增加而先升高后降低,酯化反应并未破坏淀粉的颗粒结构,只是在原来的淀粉分子链上增加了新的基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