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97 毫秒
1.
为研究纤维规格对喷气涡流纺纱线中纤维径向分布的影响规律,将两种不同规格的羊绒纤维和同一棉型涤纶纤维分别以相同比例混纺,经喷气涡流纺纱机MVS861制备了两种羊绒/涤纶纤维混纺纱线。运用哈氏切片器切取两种混纺纱线的横截面样本,借助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并采集纱线样品横截面的纤维分布图,结合汉密尔顿指数分析法和Onion指数法分析,得到喷气涡流纺混纺纱中羊绒纤维和涤纶纤维在纱线横截面内的内外转移趋势和分布规律。结果表明,利用喷气涡流纺纱技术制得的羊绒/涤纶混纺纱线中,羊绒纤维因其初始模量更小、长度更长有向外转移趋势,初始模量更大、长度更短的涤纶纤维则有向内转移趋势;但混纺纱的最外层纤维由纤维含量和纤维规格共同决定。该结论可帮助纺制喷气涡流纺羊绒混纺纱时根据需要来选择纤维原料的规格。  相似文献   

2.
选用细度15~16μm,长度28~30 mm的山羊绒纤维,通过粗纺纺纱流程,生产26 Nm羊绒单纱;选用细度16.7μm,长度36~38 mm的山羊绒纤维,通过羊绒精纺纺纱流程,生产2 Nm羊绒粗纱;采用2 Nm羊绒粗纱做饰纱,26 Nm羊绒单纱做芯线、固线,通过花式捻线机生产大肚波纹复合花式纱线,采用该纱线制作的针织制品手感柔软,立体感强,弹性好,独特的工艺设计呈现出镂空效果,大大提高了山羊绒纤维的附加价值,将传统的羊绒纤维引入时尚领域。  相似文献   

3.
生产实践表明,短绒率对羊绒纱线强力和成纱质量影响很大,而复精梳隔距大小会严重影响纤维短绒率的含量。选取28、30、32 mm 3种复精梳拔取隔距,分别纺制出11.11、10.00 tex 2种线密度单纱,并对不同复精梳拔取隔距下羊绒条的短绒率、平均手排长度以及纱线力学性能进行测试。对测试结果进行分析后得出复精梳拔取隔距与羊绒绒条短绒率、羊绒纤维平均手排长度、精纺羊绒纱线断裂强力、断裂伸长之间的影响规律,为实际生产中提高复精梳羊绒纱线及其织物质量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4.
张洪 《毛纺科技》2007,(7):30-31
大豆蛋白复合纤维具有细度细、长度长、短绒率低的特点,与羊绒配比时,既可以提高纱线的可纺支数,又可降低原料成本.文章对羊绒/大豆蛋白复合纤维混纺纱的纺纱工艺过程中存在的绕毛、大豆蛋白复合纤维的吸湿能力差等问题进行了探讨,总结出一些生产方法,并介绍了用混纺纱织造披肩的生产过程.  相似文献   

5.
探讨在棉纺设备上纺制羊绒纱的工艺配置和技术措施。通过对原料的有效预处理,以保护羊绒强力为目的,调整并优选各工序工艺参数。重点控制梳棉隔距,防止纤维过多损伤;各工序隔距根据前道工序手扯长度来调整,控制好原料回潮率和车间温湿度,确保纤维成卷及牵伸时不出现缠、堵、绕等现象;消除静电,保证各工序顺利生产。最终成功纺制出纯羊绒38.4tex机织纱,质量指标达到用户要求。认为:形成一套成熟的工艺和技术路线有助于在棉纺设备上开发羊绒系列纱线。  相似文献   

6.
采用紧密纺和环锭纺2种成纱方法纺制3种混纺比例的蓄热调温纤维/羊绒混纺纱,并对纱线的强伸性、条干、毛羽等性能进行了测试,结合混纺纱的径向分布情况,分析比较了2种不同成纱方法对纱线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紧密纺技术因减小了纺纱三角区并使蓄热调温纤维/羊绒混纺纱中纤维的转移程度降低,出现了与环锭纺蓄热调温纤维/羊绒混纺纱相反的纤维转移趋势,反映在纱线性能上是紧密纺技术显著降低了成纱毛羽,提高了成纱的强伸性能,并改善了成纱条干.因此在智能调温/羊绒混纺产品设计中,可以选择紧密纺成纱方法纺制蓄热调温纤维/羊绒混纺纱以改善成纱性能,且紧密纺蓄热调温纤维/羊绒混纺纱中羊绒纤维有向外层转移的趋势,这有助于使纱线及其织物显示羊绒纤维的风格特征.  相似文献   

7.
针对高端羊绒制品超轻薄化发展的市场需求,以细度为15.4μm、长度36 mm的山羊绒为原料,通过添加和毛油,提高纤维的润滑性和集束性,大幅度调整工艺参数,制成了低损伤的羊绒条;通过与性能优良的可乐隆长纤维伴纺,以紧隔距、小牵伸、低速度的工艺设计为原则,控制环境温湿度,成功开发了超越纯纺工艺极限的特细山羊绒空气纱线。  相似文献   

8.
大豆蛋白纤维与羊绒混纺针织毛衫的开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大豆蛋白纤维与羊绒混纺纱线的纺制进行了分析,并利用21.7tex×2大豆蛋白纤维/羊绒(80/20)混纺纱线为原料设计叠领男套衫,详细地介绍了其编织操作工艺,最后采用两种方法对毛衫进行了抗起毛起球整理。  相似文献   

9.
目前羊毛羊绒类产品的抗菌处理,一般是通过与各类抗菌功能性纤维混纺或在织物后整理工艺负载抗菌剂来实现。本文采用色纺散纤在染色后处理阶段进行抗菌处理,然后通过半精纺色纺工艺生产抗菌羊毛羊绒混纺纱线,对其抗菌性能进行了测试。研究表明:通过在散纤染色后处理阶段对纤维进行抗菌处理生产出的羊毛羊绒抗菌混纺纱线其纱线指标与抗菌性能优良,纺纱过程生产顺利,抗菌处理过程没有对纱线基本性能指标造成明显影响,具有大规模生产抗菌纱线的工艺可行性。  相似文献   

10.
探讨一种新型的羊绒花式纱线的开发及应用方法。采用新原料、新技术、新工艺,并配套目前国内外先进的生产设备,通过选择合理优化的纺纱工艺路线制成由羊绒纱线做饰线,锦纶为芯线的羊绒羽毛纱线,并总结纺制了羊绒羽毛纱线的生产技术。通过羊绒羽毛纱线和普通羊绒纱线运用电脑变换组织巧妙结合,开发出一系列富有立体提花图案的针织产品。  相似文献   

11.
为更好地开发特种动物纤维制品,以骆驼绒、山羊绒及牦牛绒为研究对象,在相同环境下分别对9种动物纤维的长度、细度、强力、卷曲性能及摩擦性能进行测试,利用灰色聚类分析评价特种动物纤维的综合物理性能。以白山羊绒、黄骆驼绒和黑牦牛绒为原料,采用四罗拉网格圈集聚纺分别纺制线密度为14.29 tex 和20.83 tex纱线,并进行性能测试和对比分析,进一步验证灰色聚类方法评价特种动物纤维综合物理性能的结果。结果表明:白山羊绒、驼绒具有较好的物理性能,白羊羔绒次之,紫山羊绒、青牦牛绒、黑牦牛绒、青山羊绒和脱色牦牛绒的物理性能最差;采用四罗拉网格圈紧密纺纺制不同线密度的纱线,白山羊绒纱线的整体性能最好,黄骆驼绒纱线次之,黑牦牛绒纱线最差,与灰色聚类方法所评价的纤维综合物理性能一致。  相似文献   

12.
介绍了羊绒防缩薄花呢产品设计中原料的选用、配比和纱线的设计,同时说明了条染复精梳、纺纱工艺生产过程中的技术要点.羊绒防缩薄花呢由山羊绒和防缩毛条为主体原料,伴纺5%的细旦涤纶纤维,充分发挥了各原料的优势,最终成品性能优越.防缩澳毛条的应用,使羊绒防缩薄花呢达到了"机可洗"标准.  相似文献   

13.
为了研究含石墨烯复合改性涤纶纤维并能适用于精纺行业生产的混纺纱线的生产技术,通过使用混纺比为25%、60%、10%、5%的石墨烯复合改性涤纶纤维、羊毛、羊绒、桑蚕丝4种原料,并根据原料性能,确定在精纺设备条件下,石墨烯复合改性涤纶纤维的染色工艺曲线,以及混纺条的复洗工艺、复精梳工艺、前纺、后纺工艺的工艺参数,纺制出的纱线强力为164.2cN,伸长率为16.82%,开发出的含25%石墨烯复合改性涤纶纤维的10tex精纺纱线符合织造要求。  相似文献   

14.
羊绒梳理机及其针布配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于纺高支纱的羊绒原料 ,一般平均长度不低于 34mm ,细度在 1 5 μm左右 ,2 0mm以下短绒含量在 1 5 %以下 ,羊绒单纤维强力在 3 43cN左右。由于羊绒单纤强力低 ,而羊绒产品附加值高 ,所以在梳理制条时 ,一定要保证纤维不受损伤。羊绒梳理制条是羊绒纺织加工中的一道关键工序 ,而目前羊绒精纺、半精纺梳理制条还没有定型的设备 ,因此厂家在生产羊绒条时 ,一般采用毛纺用的梳毛机和棉纺用的梳棉机。这 2种梳理机对于羊绒的梳理制条来讲都存在缺陷 :梳毛机由于机幅宽、出条重、产量大 ,不太适应羊绒产品小批多变的要求 ,而且毛用金属针布密度…  相似文献   

15.
开发了一种18.5 tex聚酰亚胺/山羊绒85/15针织用纱,根据聚酰亚胺和山羊绒两种纤维的性能特点,从原料处理入手,对两种纤维进行抗静电与给湿处理。采用人工混合,在纺纱各工序优化工艺参数配置,做好生产过程管理,试纺出了质量满意的18.5 tex聚酰亚胺/山羊绒85/15针织用纱。纱线开发和生产中统筹考虑,通过加强原料与生产的精细化管理,针对具体纱线品种优化工艺,提高了纱线质量。  相似文献   

16.
如何将废弃羊绒制品进行纤维再生,做到循环利用,是节约资源、打造绿色经济的有效途径。文章以废弃羊绒制品为原料,将其还原为再生绒纤维,并根据再生羊绒纤维性能,选用环锭纺及转杯纺2种不同的纺纱系统与工艺,纺制羊绒/天丝混纺纱线并织成新的产品,测试比较所纺纱线及其织物的性能。实验证明:羊绒织物再生纤维具有可纺性,成纱品质优良,织物较好保留了羊绒的风格特征,有较高的经济开发价值和产业推广前景。  相似文献   

17.
针对市场对高支粗纺纱及环保功能纤维的需求,探讨高支天丝/醋青纤维/羊绒多组分纱线的开发,从原料优选、配比、工艺参数设置、设备及温湿度控制等方面对高支纱的生产进行研究。采用立锭走架细纱机,根据纤维的主要性能及混纺比,合理配置工艺流程,解决了走架纺技术上的问题,实现了粗纺高支纱生产的顺利进行,获得了具有柔软、低起球、抗静电、温暖舒适的生态纱线。测试结果表明,该纱线达到了FZ/T 22002—2010《粗梳机织毛纱》一等品要求。  相似文献   

18.
针对羊绒织物难以达到高支轻薄的问题,采用水溶性PVA纤维与羊绒伴纺的技术,对毛条混合比例、含油率,纱线捻度、织物上机紧度、退维等工艺进行了设计研究,提高了羊绒的可纺性能与织造效率.结果表明:水溶性PVA纤维所占混纺比例越高,可纺纱线密度就越低,但其所占比例过高则会造成坯布紧度及织造难度增大,退维后织物中纱线条干均匀度差,织物结构松烂;水溶性PVA纤维所占比例过小,则不易混合均匀,可纺纱线密度降低得少,达不到轻薄产品的要求.因此,设计合理的混合比例和工艺参数,注意解决有关技术问题,是保证正常生产高支轻薄羊绒羊毛产品的关键.  相似文献   

19.
LF型是Tencel纤维家族中的一类低原纤化纤维,为生产特细Tencel(LF)纤维的紧密纺纱线,必须选择其细特纤维原料,并针对原料特性,通过生产实践,优化主要工序工艺参数、关键器材及采取相应的技术措施,加强过程控制与管理,严格控制有关工序温湿度,成功纺出Tencel(LF)7.3 tex紧密纺纱线,质量达到了喷气织机用纱要求。  相似文献   

20.
竹炭纤维/羊绒混纺纱的开发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主要介绍了竹炭纤维与羊绒的主要特征,以及18 tex竹炭纤维/羊绒(70/30)混纺纱的试纺工艺流程与工艺参数的设定。通过选择合适的纤维原料,采取特定的工艺流程和技术措施,最终成功试纺出性能优良的18 tex竹炭纤维/羊绒(70/30)混纺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