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1 毫秒
1.
以马铃薯淀粉为原料在70℃、40~44 s条件下制备改性淀粉,考察温度、pH、茶多酚浓度和吸附时间对原淀粉和改性淀粉吸附茶多酚的影响。根据单因素试验结果,设计正交试验,确定吸附茶多酚的最优工艺条件为:原淀粉温度20℃、pH 3.0、茶多酚浓度16 mg/mL和吸附时间120 min,茶多酚吸附量为113.5mg/g;改性淀粉条件为温度25℃、pH 2.0、茶多酚浓度28 mg/mL和吸附时间80 min,茶多酚吸附量为301.1mg/g。在最优条件下改性淀粉吸附茶多酚量为原淀粉的2.65倍,为制备富含茶多酚的淀粉质材料提供技术指导。  相似文献   

2.
该实验研究了D354树脂对冰葡萄汁总酸和总酚的静态吸附动力学模型。结果表明,随吸附温度的升高,D354树脂对冰葡萄 汁总酸和总酚的吸附速率显著提高(P<0.05)。 在0 ℃、10 ℃和20 ℃条件下,D354树脂对冰葡萄汁总酸的最大吸附量分别为151.69 mg/g、 190.09 mg/g及222.16 mg/g;对冰葡萄汁总酚的最大吸附量分别为3.65 mg/g、4.20 mg/g及4.67 mg/g;D354树脂吸附冰葡萄汁总酸和总 酚的过程符合拟二阶动力学模型(R2>0.9980),并确定了D354树脂对冰葡萄汁总酸和总酚的拟二阶动力学方程;利用W-M(Weber- Morris)动力学模型对数据拟合(R2>0.9300),结果表明整个静态吸附过程受粒内扩散和液膜扩散共同控制。  相似文献   

3.
为有效去除饮用水中重金属离子的污染,以戊二醛作为交联剂,采用壳聚糖制备新型交联树脂,并对其结构进行表征.以Cu(Ⅱ)作为重金属离子模板,研究了交联树脂在不同铜离子浓度、pH和温度条件下对铜离子的吸附量的变化,并通过红外光谱表征交联树脂吸附铜离子前后的结构变化.研究结果表明,交联树脂在铜离子浓度为20g/L,pH为3.5,温度为70℃时吸附量最大,达到510mg/g.红外光谱表明戊二醛交联剂的羰基基团与壳聚糖的胺基基团发生了Schiff碱反应,交联树脂与铜离子发生了螯合反应.  相似文献   

4.
刘寅  王淼 《食品科学》2011,32(6):38-44
采用4种方式对酵母细胞进行预处理,制备醇溶酵母细胞(ACY)、酵母自溶酶解细胞(AEY)、酵母自溶细胞(AY)和碱提取酵母细胞(AWGP),并对它们在水相中吸附茶多酚的性能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在吸附时间4h、吸附温度40℃、茶多酚溶液pH4.00,4种预处理酵母细胞加入量均为2.00g的条件下,它们对茶多酚的吸附率(m/m)可达到ACY 98.1%、AEY 94.3%、AY 93.2%、AWGP 73.2%,单位吸附量达到ACY 319.8mg/g、AEY 307.4mg/g、AY 303.8mg/g、AWGP 238.5mg/g。吸附动力学结果表明,预处理酵母细胞对茶多酚的等温吸附曲线符合Langmuir等温吸附模式和Freundlich等温吸附模式,并且抗氧化实验证明酵母细胞在一定程度上能发挥微胶囊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通过反向悬浮交联法制备了壳聚糖树脂,采用环氧氯丙烷活化,对树脂固定胰蛋白酶进行研究。通过正交设计实验,优化了壳聚糖树脂的活化、偶联条件;结果表明,4.0g壳聚糖树脂,加入1.6mL环氧氯丙烷,8.0mL1.0mol/LNaOH,活化温度60℃、偶联温度30℃时,胰蛋白酶可达到较大偶联量,偶联量为24.63mg/g壳聚糖树脂;添加硼氢化钠4.0mg,1,4-二氧六环6.0mL时,可将壳聚糖树脂的活化效果分别提高2倍、1倍。固定化酶活性检测表明,胰蛋白酶已成功地偶联到壳聚糖树脂上,并具有亲和吸附胰蛋白酶抑制剂活性,对大豆胰蛋白酶抑制剂的清除率约为33.3%。此固定化胰蛋白酶树脂可作为一种新型、廉价的亲和载体材料。  相似文献   

6.
茶多酚的膨胀床吸附性能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考察了以H103树脂为介质的膨胀床对茶汤中的茶多酚的吸附性能。通过静态、动态吸附实验结果表明:膨胀床对茶汤中茶多酚的吸附比固定床对茶多酚吸附的效果好;H103对茶多酚的吸附等温线可用Langmuir公式描述;吸附动力学曲线可用At=ae^b/t方程模拟;采用一定的浓度梯度,可以提高膨胀床中H103对茶多酚的吸附量。  相似文献   

7.
项目以壳聚糖为研究对象,采用稀醋酸溶解壳聚糖成溶液,通过对影响凝胶成形各主要因素壳聚糖浓度、戊二醛用量及胶凝温度等变量的研究,优化构建壳聚糖凝胶,同时采用红外光谱仪、吸附装置分别测试其基团及其对卷烟烟气中巴豆醛的吸附特性,结果表明:在选定条件下壳聚糖添加量越多,其对巴豆醛吸附效果越差;当戊二醛量增加到10m L(0.320mol/L),其对巴豆醛的吸附性能最佳;在50℃反应条件下的凝胶其对巴豆醛的吸附性能最好。凝胶试验优化结果的最佳加工参数:壳聚糖含量为1.0g,戊二醛量为10ml(0.320mol/L),胶凝温度为50℃。  相似文献   

8.
以甜菊叶为原料提取甜菊苷,通过大孔吸附树脂的筛选,以及探讨大孔吸附树脂AB-8的溶液浓度、pH、温度、吸附时间对树脂吸附条件的影响.利用Box-Behnken中心组合设计原理,应用响应曲面分析方法,确定了大孔吸附树脂对甜菊苷最佳吸附条件为:温度为38.4℃、pH为6.0、浓度为2.45mg/mL,响应曲面优化后树脂在最佳吸附条件下吸附量为662mg/g.  相似文献   

9.
结合当前茶学中酯型儿茶素研究热点和工业生产中差异化茶多酚产品需求,对LP-8大孔树脂分离制备高含量酯型儿茶素茶多酚开展研究。先经静态吸附和洗脱实验表明LP-8大孔树脂对茶多酚(含酯型儿茶素)和咖啡碱具有较大的吸附选择性差异,用体积分数70%乙醇溶液洗脱即可获较理想的茶多酚回收率,因此确定LP-8树脂具有分离制备高含量酯型儿茶素茶多酚的可行性。再经静态吸附动力学和等温吸附实验,结合Langmuir拟合方程推算,25 ℃下LP-8大孔树脂的饱和吸附量为70.9 mg/g。经动态吸附实验,确定了最佳吸附条件为上样流速1 BV/h、上样质量浓度30 mg/mL,利用不同体积分数的乙醇溶液对饱和吸附样进行梯度洗脱,40%~60%洗脱合并液中酯型儿茶素占茶多酚比例达78.0%(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占茶多酚总量的61.0%),即利用LP-8大孔树脂获得了高含量酯型儿茶素茶多酚。  相似文献   

10.
研究壳聚糖对活性KGL、KNG翠蓝染料模拟废液的吸附性能,分别探讨了壳聚糖用量、染料质量浓度、溶液pH值、吸附温度及吸附时间对吸附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对于一定质量浓度的活性翠蓝溶液,随着壳聚糖用量的增加,活性翠蓝溶液的脱色率先增大后减小,壳聚糖用量约为0.080 0g时,其对活性KGL翠蓝溶液的吸附效果较好,壳聚糖用量约为0.110 0g时,其对活性KNG翠蓝溶液的吸附效果较好;溶液pH值在3~6的条件下,壳聚糖对活性翠蓝KGL、KNG溶液的吸附性能较好;活性KGL、KNG翠蓝溶液的脱色率随染料质量浓度的增大而减小;壳聚糖对活性KGL、KNG翠蓝溶液的最佳吸附时间分别为90和100min;温度对吸附性能影响较小,在25℃时壳聚糖的吸附性能相对较好。本文的吸附符合Langmuir和Freundlich吸附模型。经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得到了优化工艺条件:对于活性KGL翠蓝溶液,在溶液质量浓度为60mg/L、pH值为3、壳聚糖用量为0.080 0g、吸附时间为100min、吸附温度为35℃时,脱色率为96%,吸附量达144.14mg/g,吸附较好;对于活性KNG翠蓝溶液,在溶液质量浓度为60mg/L、pH值为3、壳聚糖用量为0.110 0g、吸附时间为100min、吸附温度为35℃时,脱色率为95%,吸附量达132.84mg/g,吸附较好。  相似文献   

11.
以武夷岩茶废弃下脚料茶梗为原料,采用响应面法优化超声辅助提取茶多酚工艺。以茶汤中茶多酚含量及感官评分为指标,对超声功率、浸提温度、浸提时间和水茶比等工艺参数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最佳的提取工艺参数为:超声功率450 W、浸提温度73.7 ℃、浸提时间37.5 min和水茶比22:1 mL/g。预测的茶多酚含量为15.52%,经过实验验证茶多酚含量为15.46%±0.03%。结果表明该工艺切实可行,在使茶汤具有最佳感官品质的同时,最大程度地保留了茶多酚含量。  相似文献   

12.
碱性树脂分离丁二酸性质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针对厌氧发酵体系,选用碱性阴离子交换树脂对丁二酸进行了吸附分离研究。通过静态吸附实验筛选得到了201强碱和D301弱碱树脂,其吸附量分别为150mg/g和300mg/g。分别测定了上述2种树脂对丁二酸的吸附速率曲线和吸附等温线,讨论了吸附平衡的主要影响因素。结果表明:在pH4~5条件下,强碱201树脂具有较好的吸附性能,确定了201树脂对丁二酸的最适操作条件为固液比为1(g)∶20(mL),pH4.14。同时,对201树脂的动态吸附、洗脱特性进行了初步的研究。  相似文献   

13.
研究茶多酚在不同条件下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生物膜产生的影响。首先测定茶多酚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最小抑菌浓度(MIC);再测定茶多酚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生物膜产生的抑制作用;又测定不同NaCl浓度、不同pH、不同加入时间、不同培养温度,茶多酚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生物膜产生的影响。结果表明,茶多酚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MIC为8 mg/mL;当茶多酚浓度分别为0.5,1和2MIC时,其对生物膜产生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20 mg/mL和30 mg/mL NaCl以及酸性条件可增强茶多酚的抑制效果;越早加入茶多酚,其对生物膜抑制效果越好;28℃与37℃培养,茶多酚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生物膜的抑制作用基本无影响。  相似文献   

14.
大孔树脂纯化茶皂素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脱脂油茶饼粕80%乙醇浸提液为原料,考察了不同大孔树脂对茶皂素液的纯化效果,确定用AB-8树脂进行纯化。研究得出较佳吸附条件:上样液中茶皂素浓度34.4mg/mL、吸附温度25℃、吸附时间100min;较佳脱附条件:脱附温度30℃、洗脱液乙醇浓度80%、洗脱液与上样液体积比4:1、脱附时间80min,在此条件下茶皂素的吸附率90.70%、总洗脱率85.47%,产品纯度85%。  相似文献   

15.
为探究不同冲泡条件对绿茶茶多酚得率的影响,该文选取山东省日照市产地绿茶,首先对冲泡温度、冲泡时间和料液比进行单因素试验,分别得到各因素的最佳条件,然后采用正交试验设计,探究3个因素对日照绿茶茶多酚得率的影响。结果显示,当温度在60℃~80℃时,茶多酚得率随着冲泡温度的升高而提高,当温度在90℃~100℃时,茶多酚得率随着温度升高反而降低;茶多酚得率随着冲泡时间的延长而提高,在冲泡6 min~10 min时茶多酚增加的速度略大于10 min~14 min;当料液比在1∶10(g/mL)~1∶20(g/mL)之间,随着水量增加,茶多酚的得率也在增加,而当料液比在1∶20(g/mL)~1∶30(g/mL)之间时,随着水量增加,茶多酚的得率反而降低。正交试验结果表明,在冲泡温度为80℃,冲泡时间为10 min,料液比为1∶20(g/mL)的冲泡条件下,茶多酚的得率最高。  相似文献   

16.
为探究不同冲泡条件对橘红茶抗氧化特性的影响,该文研究在冲泡时间、冲泡次数、冲泡温度等冲泡条件下,橘红茶茶汤多酚类物质含量、氨基酸含量、总抗氧化能力、DPPH自由基清除率以及羟自由基清除能力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宜红茶中多酚类物质显著高于橘壳,而氨基酸、可溶性糖、表没食子儿茶素含量及DPPH自由基清除效率显著低于橘壳(p<0.05);橘红茶总抗氧化能力和羟自由基清除能力显著高于橘壳和宜红茶(p<0.05);冲泡次数对橘红茶茶汤抗氧化活性和化学成分的浸出影响最大,其次是冲泡温度,冲泡时间的影响最小。因此,饮用较高抗氧化活性橘红茶的冲泡条件为:冲泡温度85℃~95℃,冲泡时间5 min~10 min,冲泡次数为1次~2次。  相似文献   

17.
超滤用于茶树花多酚纯化工艺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以茶树花为原料,超滤处理茶树花多酚乙醇漫提液,得出适宜超滤条件:选择截留分子质量20~50ku超滤膜组件,操作温度30℃、超滤压力0.10 MPa、多酚浓度4.0 mg/mL,后期采用加水透析超滤;在此条件下,蛋白质截留事为73.94%,经后续吸附树脂纯化多酚的吸附容量增加了35.8%,样品纯度达到84.3%,比未超滤纯度提高了32.8%;茶树花多酚HPLC色谱图分析,超滤去杂以后,多酚中的儿茶素类组分得到了充分富集,说明超滤用于树脂法纯化茶树花多酚工艺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8.
为了优化牛蒡茶加工工艺,采用传统工艺制备牛蒡茶,分析牛蒡茶黄酮体外抗氧化活性。根据单因素分析和响应面试验优化预热时间、加热温度和加热时间等条件;利用乙醇提取牛蒡茶中总黄酮,并用芦丁作为对照品测定总黄酮含量;体外试验检测黄酮对DPPH·和ABTS+·清除能力。结果表明:40℃预热4 h、加热温度75℃、加热时间4 h的工艺条件下,得到的牛蒡茶黄酮含量最高,为2.01 mg/g。最佳工艺下获得的牛蒡茶含水率为7.90%,复水比4.85 g/g。体外试验检测表明,黄酮对DPPH·和ABTS+·清除率均大于60%,具有较好的体外抗氧化活性。  相似文献   

19.
红茶菌发酵过程中主要化学成分变化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以10%蔗糖(W/V)、0.6%绿茶(W/V)为主要原料制成的糖茶水为发酵基质,经巴氏灭菌后接种传统的红茶菌菌膜发酵,于28℃恒温静置培养12d,取样测定了发酵液前后蔗糖、醋酸、pH值、游离氨基酸、儿茶素、蛋白质、酵母菌和醋酸菌数量等变化及纤维素膜生成量。结果表明:蔗糖降解较缓慢,pH值是逐步下降的,醋酸含量达到1.2%,蛋白质变化比较大,儿茶素含量略有降低,但各成分EGCG、GCG、EGC、ECG、DL-C、EC变化趋势不同,醋酸菌和酵母菌细胞数量变化近似生长曲线,游离氨基酸的总量从70μg/ml减少至20μg/ml,纤维素膜的干重量可以达到7.0g/LDW。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