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研究了莲中不同部位原花青素的含量、稳定性、及通过机械力化学效应结合的魔芋/原花青素缓释片工艺条件,结果表明莲房中原花青素含量最高,约为 5.5-9.5g/100 干重。原花青素在酸性的人工胃液中比较稳定,而在生理盐水和人工肠液中、高温处理时原花青素不稳定,金属离子对原花青素的影响各异。选用 120 目魔芋粉、1/5 的淀粉、压力 400Mpa 条件下得到的缓释片在人工胃液及生理盐水中释放较慢,而在人工肠液中释放较快,且在 24h 内可以恒速释放完全。  相似文献   

2.
抗性淀粉体外消化模拟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体外消化模拟方法,研究了抗性淀粉在人工胃肠液和大肠液中的消化吸收情况,并用原淀粉作为对照组。结果表明,抗性淀粉和原淀粉在生理盐水中均没有被分解,生理盐水对抗性淀粉的消化毫无影响。与对照组原淀粉相比,抗性淀粉在人工胃液(pH3、pH4、pH5)和人工肠液(pH6.8)中变化很小,人工胃液和人工肠液对抗性淀粉不起消化作用。抗性淀粉在大肠液中有明显的失重,说明大肠液对抗性淀粉有影响,抗性淀粉能够被大肠中的微生物发酵或部分发酵。从而说明抗性淀粉不能在胃和小肠中消化吸收。  相似文献   

3.
以黑果枸杞花青素微胶囊在水相体系中花青素的保留率为指标,采用控制变量法研究了环境因素温度、循环冻融、自然光照、紫外光照对花青素稳定性的影响,进一步研究了花青素的氧化降解规律;采用体外模拟胃肠液的方法对花青素微胶囊的稳定性和靶向释放特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花青素微胶囊的热降解符合一级降解动力学模型;微胶囊化花青素在低温和低p H条件下较稳定,光照能够降低花青素的稳定性。在体外模拟胃肠液稳定性实验中,花青素微胶囊在胃液中比肠液中稳定,与未包埋花青素溶液相比,花青素微胶囊溶液在模拟胃液中其花青素的保留率提高了14.8%,在模拟肠液中提高了17.3%;在体外模拟胃肠液靶向释放实验中,在胃液中,90 min后,花青素微胶囊溶液和花青素未包埋溶液中花青素的释放率分别为7.5%、20.7%;在肠液中花青素缓慢释放,240 min后,二者花青素的释放率分别为21.9%、27.2%;并且花青素微胶囊后能够显著提高其在水相体系中的稳定性,起到在胃肠液中缓释的效果。  相似文献   

4.
以黑果枸杞花青素微胶囊在水相体系中花青素的保留率为指标,采用控制变量法研究了环境因素温度、循环冻融、自然光照、紫外光照对花青素稳定性的影响,进一步研究了花青素的氧化降解规律;采用体外模拟胃肠液的方法对花青素微胶囊的稳定性和靶向释放特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花青素微胶囊的热降解符合一级降解动力学模型;微胶囊化花青素在低温和低 pH条件下较稳定,光照能够降低花青素的稳定性。在体外模拟胃肠液稳定性实验中,花青素微胶囊在胃液中比肠液中稳定,与未包埋花青素溶液相比,花青素微胶囊溶液在模拟胃液中其花青素的保留率提高了14.8%,在模拟肠液中提高了17.3%;在体外模拟胃肠液靶向释放实验中,在胃液中,90 min 后,花青素微胶囊溶液和花青素未包埋溶液中花青素的释放率分别为7.5%、20.7%;在肠液中花青素缓慢释放,240 min 后,二者花青素的释放率分别为21.9%、27.2%;并且花青素微胶囊后能够显著提高其在水相体系中的稳定性,起到在胃肠液中缓释的效果。  相似文献   

5.
对南酸枣皮进行体外模拟胃肠液消化与溶剂提取,研究不同提取方法对南酸枣皮中总多酚、总黄酮、原花青素释放的影响,并通过透析袋模拟肠道的吸收作用,考察其生物利用率。结果表明:体外消化过程中酚类化合物主要在胃部释放,经模拟胃液消化1 h后,总多酚、总黄酮、原花青素释放量分别为73.72、38.55、37.53 mg/g;肠液消化2 h后,总多酚、总黄酮释放量分别增加10.29 mg/g和8.78 mg/g,而部分原花青素发生分解,降幅为17.87%;透析袋内总多酚、总黄酮、原花青素释放量分别为5.94、5.48、3.21 mg/g,生物利用率分别为7.07%、11.59%和10.42%,因此黄酮类化合物最可能被人体吸收利用。不同处理方法的多酚类化合物的释放量为模拟胃肠液消化<传统热水浸提<超声波辅助乙醇提取(化学提取>中药口服>直接食用)。  相似文献   

6.
为深入探讨南瓜籽油微胶囊产品的稳定性与缓释性能,进行了高温加速试验和在模拟胃液和肠液中的释放性试验。结果表明:在60±0.5℃条件下微胶囊化南瓜籽油在其试验过程中的氧化速度显著低于对照组,表明经微胶囊化处理后的南瓜籽油稳定性显著增强;在高温条件下的释放试验表明,微胶囊化产品的残留率随着温度的升高以及热处理时间的增加而下降;南瓜籽油微胶囊产品在人工胃液中存在时间较长,7~8.5h还能看到完整的微胶囊颗粒,而在人工肠液中存在的时间较短,为2.0~3.0h,因而具有良好缓释性和肠溶性。  相似文献   

7.
目的考察莱菔子水提液中芥子碱硫氰酸盐在人工胃肠液中的稳定性。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莱菔子水提液中芥子碱硫氰酸盐在未加胃蛋白酶人工胃液、人工胃液和未加胰酶人工肠液、人工肠液中不同时间的峰面积,计算各自质量浓度及平均剩余百分率。结果芥子碱硫氰酸盐在人工胃液中比在人工肠液中稳定,在未加胰酶人工肠液中最不稳定;其次芥子碱硫氰酸盐在两种人工胃液中稳定性相差较小,在两种人工肠液中相差较大。结论芥子碱硫氰酸盐在人工胃肠液中剩余百分率均大于70%,性质较稳定,为其吸收机制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8.
以来源于健康动物肠道的芽孢杆菌为出发菌株,通过模拟体内高胆盐环境(胆盐含量0.3%),来监测菌株的耐受能力;测定在人工胃液、肠液环境中作用不同时间后的存活菌数的方法,来初步筛选能够作为益生菌的芽孢杆菌。实验结果表明,有3株芽孢杆菌分别为B5329、B22、B544,在胆酸盐、人工胃液、人工肠液中表现出了很强的耐受能力。  相似文献   

9.
免疫磁珠的制备及其在食品安全检测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研究胃肠液对纳豆激酶纤溶活性的影响。方法 模拟人体胃液、肠液中的生理过程, 采用纤维蛋白平板法, 对粗酶液和含豆固体粉碎样品2种形态的纳豆激酶进行纤溶活性研究。结果 粗酶液和含豆固体粉碎样品在人工胃液处理5 h左右时, 活性分别下降到对照组的28%和35%, 说明2种状态的酶在酸性的胃液中都不稳定, 大部分活性丧失; 粗酶液和含豆固体粉碎样品在人工胃液处理4 h后, 再用人工肠液处理 5 h, 活性分别下降到对照组的89%和91%; 说明在人工肠液中2种状态的酶都较稳定, 都保持较高的酶活性。结论 为避免胃酸的破坏作用, 建议将纳豆激酶制成肠溶性的产品服用。  相似文献   

10.
文中在研究羊乳EGF和EGF标品在人工胃液、人工肠液和人工胃肠液中消化稳定性的基础上,研究添加乳成分和食源性蛋白酶抑制剂的EGF标品在人工胃液和人工肠液中的稳定性。结果表明:羊乳中EGF浓度在人工胃液、人工肠液或人工胃肠液中消化1 h内迅速下降,消化1 h后基本稳定,但与纯EGF消化程度相比,羊乳中EGF消化速度明显降低;通过研究添加乳成分的EGF样品在人工胃肠液中的消化稳定性,发现在人工胃液中,乳清和乳清液对EGF的消化有保护作用,而酪蛋白和乳清蛋白对EGF的消化无保护作用,在人工肠液中,乳清、乳清液、酪蛋白和乳清蛋白均能对EGF的消化产生保护作用;通过研究添加食源性蛋白酶抑制剂和乳清液的EGF样品在人工胃肠液中的消化稳定性,发现在人工胃液中,乳清液(GMSF)对EGF的消化有保护作用,而大豆蛋白酶抑制剂(SBTI)、青豆蛋白酶抑制剂(LBTI)、蛋清蛋白酶抑制剂(EWPI)对EGF的消化无保护作用;在人工肠液中,大豆蛋白酶抑制剂(SBTI)、青豆蛋白酶抑制剂(LBTI)、蛋清蛋白酶抑制剂(EWPI)和乳清液(GMSF)对EGF的消化均产生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