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评价膳食调查联合营养风险筛查在食管癌手术患者术前的应用。方法:采用24 h回顾法和营养风险筛查2002(NRS 2002)对拟进行手术治疗的食管癌患者进行膳食调查和营养风险筛查,并统计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和住院时间的情况。结果:2012年5月至2013年7月期间,在调查的256例食管癌手术患者中,通过24 h回顾法膳食调查发现,患者每天平均摄入的热量为1 602.8±172.5 kcal,仅达到目标需要量的64.1%,76例患者显示为营养不足(BMI18.5 kg/m2)。通过NRS2002调查发现,162例患者NRS-2002评分≥3分,营养风险发生率为63.3%。此外,有营养风险的患者出现肺部感染和吻合口瘘这两类并发症的发生率明显高于无营养风险患者,分别为9.9%vs 6.4%(P=0.006)、6.2%vs 2.1%(P0.001)。平均住院时间方面,有营养风险的患者显著高于无营养风险患者(14.18±2.37 vs 12.75±1.91,P=0.045)。结论:食管癌手术患者术前热量摄入量较低,营养不足和营养风险发生率均较高,鼓励术前进行膳食调查联合营养风险筛查,有助于降低并发症发生率、缩短住院时间、提高患者预后。  相似文献   

2.
目的:用营养风险筛查2002和微型营养评价精法评价神经内科老年住院患者的营养状况,分析不同因素对其营养状况的影响,比较2种营养筛查方法的适用性和结果,为临床营养筛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选择2014年5月—2015年4月入住北京友谊医院神经内科的年龄≥65岁、住院时间≥24h的180例老年患者,由经过培训的营养师对神经内科的老年住院患者用营养风险筛查2002(NRS2002)和微型营养评价精法(MNASF)2种筛查方法进行营养风险评估,观察其评估营养状况的可行性。结果:180例老年患者中低体重、超重和肥胖发生率分别为6.1%、23.3%和16.7%,体重指数正常者占53.9%。采用NRS2002对患者进行营养风险评定,有营养风险者共计75例(41.7%),其中男性患者61例占42.7%、女性患者14例占37.8%;高年龄组患者有营养风险的比例较高(59.4%)。采用MNA-SF进行营养风险筛查,营养不良风险的发生率为58.3%、营养不良的发生率为17.3%,随着年龄的增长,营养不良的发生率增加(P0.05)。105例NRS3分的患者,再按照MNA-SF进行评价,有营养不良风险的65例(61.9%)、营养不良者6例(5.7%);NRS≥3分者75例,再按照MNA-SF进行评价,有营养不良风险的共40例(53.3%)、营养不良者25例(33.3%),2种方法的筛查结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MNA-SF的营养风险检出率更高。结论:MNA-SF的适用性更好,老年患者存在较高的营养不良风险发生率,营养技师应加强对患者进行营养宣教,配合临床医生积极进行营养干预和营养治疗,改善患者的营养状况。  相似文献   

3.
目的:调查住院天数≥14d的336例患者的营养风险发生率以及营养支持的应用情况,观察营养支持方式与住院天数之间的关系。方法:患者入院后第2d采用NRS2002进行营养风险筛查(除体重指数采用中国标准外,其余与NRS2002方法一致),并于出院时调查患者住院期间的营养支持应用情况。结果:336例住院天数≥14天的患者中完成NRS2002筛查的患者325例,NRS2002适用率为96.73%。存在营养风险(NRS≥3分)患者117例,营养风险的发生率为36.00%。手术科室营养风险发生率为37.36%,非手术科室营养风险发生率为34.27%,不存在差异(χ2=0.333,P=0.564)。其中70.94%的患者得到了营养支持,手术科室的营养支持率(79.41%)高于非手术科室(59.18%),支持率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653,P=0.017)。营养支持多延后于营养风险筛查后3—4d。手术科室患者入院后7d内营养支持以全肠外营养为主,占62%,14d时肠外营养(全肠外、肠外肠内并用)仍占63%。非手术科室7d内的肠外营养(全肠外、肠外肠内并用)支持率79%,14d时以肠内营养为主,占71%。手术科室的平均住院天数多于非手术科室(F=3.991,P=0.001)。结论:住院天数≥14d患者存在营养风险比例较高,肠外营养的过度使用情况比较严重,应推广和应用基于证据支持的营养指南来改善此情况。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肿瘤化疗患者的营养状况及营养风险的发生率,分析引起患者营养风险的危险因素,为存在营养不良及营养风险的患者及时进行临床营养支持治疗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营养风险筛查2002(NRS2002)对236例肿瘤内科住院进行化疗治疗的患者进行营养风险筛查,并通过测评体质指数、检测血清血红蛋白、白蛋白、总蛋白水平等评定患者营养状况,并将其与NRS2002得分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236例进行化疗治疗的肿瘤患者中,男性患者114例,占48.3%;女性患者122例,占51.7%;其中有142例患者存在营养风险,占60.2%;呼吸系统、消化系统、头颈部肿瘤、淋巴造血系统、妇科系统、泌尿系统等系统疾病化疗患者营养风险发生率分别是66.7%、69.0%、61.9%、66.7%、33.3%、56.0%。基础疾病情况对是否发生营养风险是有统计学意义的影响因素(P0.05),其中消化系统肿瘤患者有营养风险的比率较高。营养风险与年龄呈正相关(r=0.042,P0.05),与HGB呈负相关(r=-0.015,P0.05),与ALB呈负相关(r=-0.103,P0.05),与BMI呈负相关(r=-0.086,P0.05),标准化系数的绝对值最大的是ALB,其次是BMI,然后是年龄,最后是HGB,所以对因变量营养风险的作用按大小排列依次是ALB、BMI、年龄、HGB。结论:进行化疗治疗的肿瘤患者,化疗期间营养风险的发生率较高,且营养风险的发生与患者的基础疾病、年龄、是否贫血、白蛋白水平及BMI等均有相关性,对于该类患者进行营养评估时应加强动态监控,发现营养风险时,临床上对其及时进行营养支持治疗,改善患者的临床结局。  相似文献   

5.
目的:比较营养风险筛查2002(NRS 2002)和患者全面主观营养评估(PG-SGA)在消化系统肿瘤中的应用。方法:收集2016年1月—2017年12月于十堰市太和医院住院治疗的消化系统肿瘤患者680例,分别用NRS 2002和PG-SGA评价患者营养状况,记录实验室检查结果,并分析其诊断结果的相关性。结果:消化系统肿瘤患者营养风险和营养不良发生率分别为38.2%和36.2%;不同年龄段、肿瘤类型和TNM分期的肿瘤患者NRS 2002/PG-SGA评分及营养风险/营养不良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营养风险/营养不良发生率随年龄和TNM分期增加而增高,胃癌和结直肠癌高于其他类型消化系统肿瘤(P0.05);以白蛋白(ALB)为"金标准"判断营养不良,NRS 2002和PG-SGA与ALB判断结果有较高的一致性,其约登指数分别为0.667和0.751;NRS 2002与PG-SGA判断结果一致性高,列联系数r为0.49。结论:消化系统肿瘤营养风险/营养不良发生率高,随年龄和TNM分期增加而增高,NRS 2002和PG-SGA均可用于肿瘤患者营养状况评估。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营养风险筛查应用于临床老年糖尿病肾病患者营养评估中的临床疗效和价值。方法:将青海大学附属医院收治的糖尿病肾病老年患者共186例纳入研究,采用营养风险筛查和传统营养评价方法评估患者营养状况、应用效果及价值。结果:186例老年糖尿病肾病患者均接受营养风险筛查和一般营养状况评估,营养风险筛查评估方法显示56例存在营养不良风险,占30.11%;糖尿病肾病Ⅳ期营养不良风险发生率为51.52%、Ⅴ期发生率为70.59%,均显著高于Ⅲ期发生率,差别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ALB水平低于30g/L者30例,占16.13%;BMI检查结果示营养不良者19例,占10.22%;相关性研究发现,营养风险筛查与BMI、ALB、PA、SCr具有相关关系(P0.05)。结论:应用营养风险筛查评估糖尿病肾病老年患者营养状况,可有效评估患者早期存在营养不良风险,以便早期干预治疗,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7.
目的:比较一种智能营养自动筛查系统与NRS 2002在肿瘤患者中的适用性,从而为营养筛查工作的落实提供一种新的方法和选择。方法:采取连续取样的方法,对205名住院成年肿瘤患者进行观察性的横断面研究。在入院后24h内营养师利用NRS 2002对患者进行营养风险筛查,同时智能营养筛查系统从医院信息系统(HIS)和实验室信息系统(LIS)中提取智能营养相关数据指标,如BMI、体重下降、进食减少、ALB、膳食医嘱等,对患者进行营养风险识别。χ2检验比较两种营养筛查与评估工具结果差异,用灵敏度、特异度、约登指数及Kappa值分析比较两种营养筛查与评估工具的评定效果。结果:采用NRS 2002筛查发现59人(28.8%)存在营养风险,同时智能营养筛选系统检测出78名患者(38%)存在营养风险。与NRS 2002相比,智能营养筛选系统的灵敏度为83%、特异性为80.1%、约登指数为0.63、Kappa为0.58。NRS 2002和智能筛查系统均与体重、体重下降、BMI、影响进食的症状存在明显相关性(P0.01),但智能筛查系统在影响进食症状、体重下降、BMI的相关性明显优于NRS 2002。NRS 2002与智能筛查系统也存在明显的相关性(r=0.349,P0.000)。NRS 20023分组较NRS 2002≥3分组的体重、BMI、TP、ALB、LY、HGB、RBC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智能筛查系统无营养风险组与营养风险组在体重、BMI、ALB、HGB、RBC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智能营养筛查系统的敏感性和特异性用于住院肿瘤患者尚可以被接受,可用于筛查和早期识别存在营养风险的住院肿瘤患者,但需要在更多的病种和患者中进行验证。  相似文献   

8.
目的:评估喉癌患者营养风险并探讨个体化营养干预对喉癌患者的效果。方法:于2012年1月-2016年12月选取四川省宜宾市第二人民医院和四川省肿瘤医院住院治疗的553例喉癌患者,采用营养风险筛查工具(NRS 2002)评估其营养风险,并将存在营养风险的262例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140例)和对照组(122例),分别给予个体化(根据具体情况选择肠内营养或肠外营养,总能量、蛋白质的估计以及营养制剂的合理选择等)和家属自备匀浆制剂营养支持,观察并比较其一般住院指标、营养状况指标和远期生存质量等。结果:553例喉癌患者存在营养风险者262例,营养风险发生率47.4%;干预组住院时间、咽瘘发生率和术后放化疗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干预组干预后营养相关指标(体重、白蛋白、前白蛋白、血红蛋白和淋巴细胞总数)优于干预前(P0.05),营养相关指标干预前后差值干预组优于对照组(P0.05);癌症治疗功能评价系统专用头颈量表(FACTHN)评分干预组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喉癌患者营养风险发生率较高,积极个体化的营养支持不仅缩短住院时间、降低术后并发症、改善患者营养状况甚至提高患者远期生存质量,有必要对喉癌患者制定个体化营养支持方案,提高预后和远期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营养风险筛查和个体化营养支持对老年慢性心力衰竭(CHF)患者心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青海省心脑血管病专科医院2017年3月—2018年3月收治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168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84例,两组患者均行营养风险筛查,并对高营养风险患者行营养支持,对照组患者在抗心衰基础上给予传统营养支持,观察组患者在抗心衰基础上给予个体化营养支持,观察两组患者营养支持后心功能变化和营养改变情况,观察两组营养过程中胃肠道不良反应,对两组观察指标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患者存在营养风险共76例,营养风险发生率为90.48%,对照组患者存在营养风险78例,营养风险发生率为92.86%;营养支持后观察组前白蛋白(PA)和白蛋白(ALB)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C-反应蛋白(CRP)指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B型钠尿肽(BNP)、左室射血分数(LVEF)以及心排血量(CO)等心功能指标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观察组恶心呕吐、腹痛腹胀和腹泻等胃肠道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χ2=6.29,P0.05)。结论:对老年CHF患者行营养风险筛查和个体化营养支持能明显改善患者的心功能,值得在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患者在住院期间的握力变化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选取926例于2012年6月1日—2012年12月31日期间在北京友谊医院住院的患者,分析其住院期间握力变化情况及其影响因素。结果:75%的患者住院期间握力降低。外科系统中,无论男性还是女性,中年组和老年组出院时的握力较入院时有所降低(P0.05),而青年组患者则无明显差异(P0.05)。内科系统中,所有女性患者出院握力均低于入院握力(P0.05);男性患者中,青年组和中年组出院时的握力低于入院时握力(P0.05),但65岁以上老年男性患者的握力在出院时虽较入院时有所降低,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住院患者的性别、年龄及其营养风险筛查分值(NRS2002)高低影响其入院及出院握力(P0.05),此外出院时的握力还与患者的疾病及其严重程度(所处科别、所患疾病及并发症、住院时长)有关(P0.05)。患者营养风险筛查得分的高低主要与性别、体重指数、经口的进食途径、入院握力等因素有关(P0.05)。结论:大部分患者住院期间握力降低,这与患者营养风险筛查得分的高低有关,而合理的营养支持途径是降低患者营养风险筛查得分的主要措施之一。  相似文献   

11.
目的:分析营养风险筛查的标准营养支持治疗对胃癌术后患者PA及CD4/CD8表达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1月—2022年12月我院住院治疗的胃癌术后90例作为研究对象,均有手术史,根据术后营养管理方式不同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营养支持,研究组给予营养风险筛查的标准营养支持治疗。比较两组的营养状况、并发症。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的营养指标、T淋巴细胞亚群水平均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研究组的血清白蛋白(ALB)、前白蛋白(PA)、转铁蛋白(TRF)水平以及CD3+、CD4+、CD4+/CD8+水平均高于对照组,研究组的胃肠功能恢复时间、正常饮食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营养风险筛查的标准营养支持治疗可提高胃癌术后患者PA及CD4/CD8表达水平,改善营养状况,促进机体恢复,同时减少并发症。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不同营养评价方法对血液透析治疗患者营养状况评价的相关性。方法:采用NRS2002对40例患者进行筛查,并使用全面主观评定法(SGA)、人体测量指标(身高、体重、三头肌皮褶厚度、上臂围)、实验室检查指标(总蛋白、白蛋白、前白蛋白、血红蛋白、总淋巴细胞计数)进行营养评价。结果:营养不良发生率分别为SGA42.5%,人体测量指标评价方法42.5%—62.3%,实验室检查指标评价方法12.5%—80%;SGA与TP、ALB、PA、TLC具有相关性,与Hb的相关性稍弱(P=0.07);而与BMI、AMC、TSF相关性差。NRS2002营养风险筛查与主观全面评价(SGA)一致性检验的k=0.319,P<0.05,灵敏度78.3%,特异性52.9%。结论:各种营养评价方法对HD患者评价结果间存在差异;就SGA来说,患者的TP、ALB、PA、TLC较BMI、AMC、TSF可靠好;NRS2002对HD患者的营养评价方面也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应该将SGA与单一指标相结合,综合应用评价HD患者营养状况。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不同营养干预方式对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临床治疗效果及营养代谢指标的影响。方法:2018年1月—2020年12月期间来本院就诊的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依据NRS-2002营养筛查表筛查结果,选出可能存在营养风险的86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然后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平均每组43例患者。对照组采用早期肠内外营养支持的干预方式,观察组采用个体化综合营养干预的方式,比较两种不同的营养方式对两组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及营养代谢相关指标的影响。结果:炎症水平方面,干预后两组患者白细胞(WBC)、超敏C反应蛋白(CRP)、降钙素原(PCT)和血沉(ESR)较干预前均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干预后观察组各项指标降低程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实验室检测及营养代谢指标方面,干预后两组患者实验室检测指标血清淀粉酶水平较干预前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血红蛋白(Hb)、前白蛋白(PA)、白蛋白(ALB)、血清Ca~(2+)水平较干预前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干预后观察组血清淀粉酶降低和营养代谢指标升高程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APACHE-Ⅱ评分结果,干预后两组患者APACHE-Ⅱ评分较干预前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干预后观察组患者APACHE-Ⅱ评分降低程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临床结局及并发症方面,干预后观察组腹痛腹胀减轻时间、排气时间和住院时间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各种并发症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采用个体化综合营养干预方式具有良好的临床治疗效果,有利于减轻炎症反应,提高免疫功能,改善患者的营养代谢状况和临床结局,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4.
目的: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康复期患者进行营养筛查与评估,并分析其膳食摄入情况.方法:选择2020年1月20日-2020年3月19日在武汉协和医院接受治疗的COVID-19患者进行追踪随访调查,应用营养风险筛查2002、营养不良通用筛查工具、主观全面评定,结合实验室检查和24 h膳食回顾调查进行营养状况...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与研究食管癌患者术前应用营养风险筛查与干预对患者术后康复效果的影响及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择在青岛市市立医院接受手术治疗的食管癌患者共174例纳入研究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对照组给予常规围手术期护理,观察组在常规围手术期护理基础上进行营养风险筛查和干预;比较两组术后2w营养状况、排气排便时间、胸腔引流管拔除时间、住院时间、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术后营养状况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术后排气排便时间、胸腔引流管拔除时间、住院时间、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等均优于对照组,以上差别均具有统计意义(P0.05)。结论:将营养风险筛查与干预应用于食管癌患者围手术期护理中,可显著改善患者术后营养状况,促进康复,值得临床应用推广。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营养风险筛查(nutritional risk screening,NRS)与干预在食管癌患者围术期快速康复外科(FTS)护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将术前经病理证实为食管癌患者160例,随机分为实验组(FTS)组和对照组各80例,FTS组术前采用营养风险筛查2002(NRS2002)方法进行评估,并及时给予干预措施;对照组按传统护理措施处理。结论:食管癌患者围手术期给予营养筛查与干预,可促进患者快速康复,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7.
目的:了解我院妇科、肝胆外科、神经内科、消化科、粘液瘤科住院患者营养不良、营养风险、营养医嘱及营养支持情况。方法:患者入院后第2天进行营养风险筛查(NRS 2002)判断是否需要营养支持;病历系统中收集患者职业、婚姻、年龄、住院日、白蛋白、饮食医嘱及营养支持相关数据。结果:住院患者以退休、已婚、摄食量不变、体重无变化者居多;平均住院日粘液瘤科最长(13. 77±10. 51d),妇科最短(6. 00±3. 79d);平均年龄神经内科最大(63. 38±16. 57岁),妇科最小(39. 18±11. 94岁)。营养不良比例最高的是消化科(76. 92%),最低的是妇科(8. 16%)。住院患者总营养风险发生率为40. 32%,其中粘液瘤科最高(59. 09%),妇科最低(10. 2%)。各科饮食医嘱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00 0. 05),177例(40. 78%)根据病情变化调整膳食医嘱。肠内营养制剂使用比例最高的是神经内科(38. 71%),其他科室均未使用;肠外营养制剂各科室使用比例均较高。有营养风险者平均营养支持率为57. 14%,其中最高的是肝胆外科(85. 46%),最低的是妇科(20%)。结论:住院患者营养不良及营养风险发生率较高;肠内营养使用率过低,肠外营养使用率过高,急需推广肠内营养治疗;有营养风险者营养支持率有待提高。  相似文献   

18.
目的:用NRS2002评价糖尿病患者的营养状况,分析影响糖尿病患者营养状况的可能危险因素。方法:以2012年7月—2013年6月在航天中心医院住院治疗的糖尿病患者为研究对象,入院后用NRS2002对其进行营养评价,记录其饮食、体重变化及入院后首次血清白蛋白(ALB)值。结果:178例糖尿病住院患者中,NRS2002≥3分者53例,占29.8%;其中3例(5.7%)BMI18.5kg/m2,10例(18.9%)ALB≤35g/L。24例(13.5%)患者出现不同程度的体质量减轻;3例(1.7%)患者出现食量大幅度下降。性别与BMI分布有关(P=0.001),男性超重比例远高于女性(P0.001)。糖尿病患者有无合并症与BMI分布也有关(P0.001),有合并症的糖尿病患者超重和肥胖的比例较高(P0.001)。年龄与糖尿病患者是否有合并症有关(P=0.002),45岁的糖尿病患者合并症比例较少,60岁的糖尿病患者合并症比例较高。结论:NRS2002适用于糖尿病患者营养风险筛查;糖尿病人超重和肥胖比例较高,老年糖尿病患者有合并症的比例较高;应加强糖尿病患者营养健康宣教及干预。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析呋喃唑酮与阿莫西林三联疗法联用对幽门螺杆菌感染胃溃疡患者的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17-2018年的100例幽门螺杆菌(Hp)感染的胃溃疡患者,按照电脑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采用呋喃唑酮与三联疗法(阿莫西林、奥美拉唑、克拉霉素)联用治疗,对照组采用阿莫西林、奥美拉唑、克拉霉素三联疗法进行治疗。治疗4周后对比两组患者的总有效率和症状消失时间。结果 :观察组的幽门螺旋杆菌治疗总有效率90%明显高于对照组68%,P0.05;观察组的症状消失时间(5.93±1.24)d明显低于对照组(8.62±1.04)d,P0.05。结论 :呋喃唑酮联合阿莫西林三联疗法对于幽门螺杆菌感染胃溃疡患者的治疗效果更加有效。  相似文献   

20.
目的:研究并探讨微生物检验技术对住院患者感染的控制效果。方法:本研究于某医院内部选取了2016年5月~2018年5月收治的346例住院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将其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173例,比较两组患者的感染发生率、医疗纠纷发生率以及投诉事件发生率。结果:试验组住院患者的感染发生率为51.45%,对照组住院患者的感染发生率为67.63%,试验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住院患者的医疗纠纷发生率以及投诉事件发生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住院感染患者采用微生物检验技术具有很好地控制感染情况,值得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