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以黄秋葵鲜叶为原料,参照绿茶工艺制成黄秋葵叶茶,然后采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ICP-MS)、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高效液相色谱(HPLC)以及气质联用(GC-MS)对黄秋葵叶茶的营养及挥发性成分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黄秋葵叶茶中粗蛋白25.92%、游离氨基酸1.70%、多糖3.56%、多酚1.47%、黄酮1.18%、钾1754.13 mg/100 g、钙621.12 mg/100 g、类胡萝卜素153.42 mg/100 g、叶黄素97.44 mg/100 g和β-胡萝卜素29.06 mg/100 g。此外,还含有γ-氨基丁酸250.34 mg/100 g和咖啡碱6.43 mg/100 g。从黄秋葵叶茶中共鉴定出28种挥发性成分,其中醛类含量最高,占挥发性成分的47.53%;二甲基硫醚、己醛、D-柠檬烯、β-环柠檬醛和β-紫罗酮是黄秋葵叶茶的主要香气物质。黄秋葵叶茶含有丰富的营养成分,具有较高的营养价值,同时含有大量挥发性香气成分,其开发潜力较大。  相似文献   

2.
采用GC-MS分析方法对水苎麻叶中的挥发性成分进行分析。从中鉴定出20个组分,其中油酸含量最高,占44.47%。抗菌活性实验结果显示,挥发性成分对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枯草芽孢杆菌、酿酒酵母菌具有抑制和杀灭作用。   相似文献   

3.
闵勇  张薇  王洪  凡爱萍  刘卫 《食品工业科技》2011,32(7):86-87,90
采用GC-MS分析方法对水苎麻叶中的挥发性成分进行分析。从中鉴定出20个组分,其中油酸含量最高,占44.47%。抗菌活性实验结果显示,挥发性成分对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枯草芽孢杆菌、酿酒酵母菌具有抑制和杀灭作用。  相似文献   

4.
小根蒜挥发性风味成分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研究小根蒜的特征香气成分,以独头蒜为对比,采用固相微萃取和液液萃取的方法提取小根蒜和独头蒜中的挥发性风味成分,通过连接HP-5柱子的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对其进行分离鉴定。结果显示:采用液液萃取法在小根蒜、独头蒜样品中共鉴定出23 种化合物;采用固相微萃取法在小根蒜、独头蒜样品中共鉴定出28 种化合物;2 种方法均检测到的化合物有9 种。小根蒜与独头蒜中相对质量分数最高的均为醚类化合物和含硫化合物,但二烯丙基硫醚和3-乙烯基-1,2-二硫环己-5-烯在独头蒜中含量较高,而甲基丙烯基二硫醚、二甲基三硫醚、二甲基四硫醚和3,5-二乙基-1,2,4-三硫杂环戊烷等仅在小根蒜中分析鉴定出。因此,这些化合物对小根蒜的特殊香气组成可能具有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夏延斌  邓佐 《现代食品科技》2013,29(11):2752-2756
为考察普通甜菊干叶与按绿茶加工方式加工的甜菊茶制品香气成分,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结合计算机检索对挥发性成分进行鉴定与分析。结果表明:普通甜菊干叶检出76种挥发性物质,而按绿茶加工方式得到的甜菊茶制品检出73种挥发性成分。其中共有的香气成分有β-榄香烯、α-香柠檬烯、(E)-β-金合欢烯、α-葎草烯、反式-橙花叔醇等,但各自的相对含量差别较大;另外,甜菊茶制品与甜菊干叶具有自己独特的香气成分,甜菊干叶的特有香气成分主要有石竹烯、甘香烯等。甜菊茶制品的特有香气成分主要有柏木烯醇、二氢猕猴桃内酯、(-)-异丁香烯等挥发性成分。甜菊茶制品与甜菊干叶挥发性成分相比,烯烃类化合物的种类及含量有所减少,而醛类、脂类、醇类化合物类有所增加,说明快速热加工对甜菊叶具有增香去异味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采用超声辅助萃取法提取香椿叶挥发成分,经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对提取物挥发性成分进行分离和鉴定,确认了其中的73种化合物,占挥发油总量的66.95%,并用面积归一法测定了各成分的质量分数,其主要化合物为花生四烯酸乙酯(6.98%)、苯并噻唑(4.6%)、十五烷酸甲酯(4.28%)、正二十一烷(3.59%)、β-石竹烯(3.15%)、苯甲酸己酯(2.87%)、邻苯二甲酸丁辛酯(2.86%)、柠檬烯(2.24%)、二十七烷(1.77%)、棕榈酸(1.63%)等。  相似文献   

7.
对不同微波条件下预处理的菊苣根提取,并对其提取物进行挥发性成分分析,为充分开发利用菊苣根作为食品添加剂提供新思路。在45, 60 kW微波条件下预处理菊苣根,采用70%乙醇提取、浓缩后制得菊苣根提取物,利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GC/MS)对挥发性成分进行分析。微波预处理较未进行微波处理新检出了2-甲基四氢呋喃-3-酮、2-乙酰基呋喃、2, 6-二甲基吡嗪、5-甲基呋喃醛等香气成分。特别是在60 kW微波处理下,新检出的香气成分占总挥发性成分的17.98%;菊苣根提取物的主要香气成分2-乙酰基吡咯、糠醛、棕榈酸乙酯、亚油酸乙酯相对含量较未处理明显增加,占总挥发性成分的27.06%,而未处理仅占5.99%。经微波处理后的菊苣根提取物香味物质成分及主要香味物质的相对含量均明显增加,显示了微波预处理下的菊苣根在食品添加剂领域具有一定的利用价值。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比较花椒与花椒叶挥发性成分的异同点,为花椒与花椒叶的进一步研究与应用提供物质基础。方法: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法(HS-SPME)结合气质联用技术(GC-MS)对花椒及花椒叶挥发性成分进行分析鉴定,用面积归一化法计算各成分的相对百分含量。结果:从花椒和花椒叶中共鉴定出58种成分,主要为烯类、醇类、酯类和醛酮类。从花椒中检测出59个峰,鉴定出42种成分,占总挥发性成分的81.48%;从花椒叶中检测出48个峰,鉴定出36种成分,占总挥发性成分的91.38%。结论:花椒和花椒叶的挥发性成分种类和相对含量差异较大。两者共有成分有18种,其中大部分均具有药理活性且相对含量差异较小,故在某些方面花椒叶可作为花椒的代替品使用。  相似文献   

9.
经同时蒸馏萃取法(SDE)提取得到新疆光果甘草叶、根中挥发性成分,采用气相色谱-质谱(GC-MS)联用技术,结合计算机检索进行分析和鉴定,通过色谱峰面积归一化法对各组分进行定量分析。最终从光果甘草叶与根中分别分析鉴定28种和16种化合物,并对各组分进行归纳分析。通过对比甘草叶、根中的挥发性物质发现,叶中具有较多对风味贡献良好的挥发性化合物。实验结果为甘草资源的进一步开发利用提供了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10.
芳香植物荆条叶、枝的挥发性成分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同时蒸馏萃取方法分别制备北京地区野生芳香植物荆条叶、枝2个部位的精油,气-质联机分析,采用计算机质谱库检索结合气相色谱保留指数二维定性的方法,共鉴定出75种化合物,其中β-甲基紫罗兰酮、对伞花-8-醇、反,反-金合欢醇、2-戊基呋喃、愈创木酚、β-大马烯酮、顺-桧烯水合物、顺-对薄菏烷-2-烯-1-醇、糠醛、苯甲醛、苯乙醛等33种组分在荆条植物化学成分研究中首次报道。荆条叶、枝的挥发性化学组成相似,多数为单萜及倍半萜类化合物。荆条叶、枝的主要挥发性成分为β-丁香烯(叶38·8%、枝31·8%),香桧烯(叶9·8%、枝5·1%)和β-金合欢烯(叶5·7%、枝5·5%)。  相似文献   

11.
延莎  张红城  董捷 《食品科学》2012,33(10):268-273
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气质联用技术分析4种不同植物来源的蜂胶挥发性成分,并结合主成分分析法对其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不同植物源的蜂胶挥发性成分存在差异,主要表现在共有组分的含量和特有组分两个方面。其中的共有组分有3-甲基-3-丁烯-1-醇、异戊二烯、4-戊烯-1-乙酸酯、梨醇酯、4-异丙基甲苯、柠檬烯、桉叶油醇、3-蒈烯、壬醛、α-古巴烯、α-依兰油烯、去氢白菖烯、β-马榄烯、β-桉叶醇和α-桉叶醇,它们在各样品中的含量相差较大。特有组分,如:样品a,α-松油烯、α-柏木烯;样品c,α-姜黄烯、α-愈创木烯;样品d,石竹烯、γ-依兰油烯、苯甲酸苄酯。实验结果有利于提取蜂胶的特征信息,进行指纹图谱及区分模型的研究。  相似文献   

12.
采用同时蒸馏萃取/气相色谱-质谱联用(SDE/GC-MS)法对菊苣根长孢诺德酵母菌(Lodderomyces elongisporus)发酵提取物(A)和菊苣根短小芽孢杆菌(Bacillus pumilus)发酵提取物(B)的挥发性成分进行分析,并使用峰面积归一化法计算各成分相对百分 含量。结果表明,A和B中共分析鉴定出44种挥发性成分,其中A中40种,B中31种,二者相同成分27种。成分分析结果表明,A和B中主要挥发性成分为棕榈酸、糠醛、3-甲基戊酸、2-乙酰基呋喃等。 B中的挥发性成分种类较少,但主要致香成分含量高,且对烟草吸味起 副作用的成分含量更小。卷烟加香试验结果表明,菊苣根发酵提取物添加到卷烟中,具有掩盖杂气,纯净余味的作用,并使卷烟香气 丰富饱满,烤甜香明显,烟气柔和透发,总体表现B优于A,添加比例以0.05%最佳。  相似文献   

13.
目的 基于气相色谱-离子迁移谱法(gas chromatography-ion mobility spectrometry, GC-IMS)分析不同干燥方式处理的迷迭香(RosmarinusofficinalisL.)叶挥发性成分差异。方法 通过热风干燥(40、60、80℃)、自然晾干和真空冷冻干燥处理迷迭香叶,比较不同干燥处理对迷迭香叶挥发性成分的影响。采用GC-IMS分析迷迭香叶在不同干燥方式处理后挥发性成分的组成及差异,构建挥发性成分的差异谱图和指纹图谱。结果 在5种不同干燥方式处理下的迷迭香叶中共鉴定出77种挥发性成分,包括醇类(18个)、烯萜类(12个)、醛类(10个)、酮类(11个)、酯类(8个)、酸类(5个)、杂环化合物(3个)及其他类物质(10个)。经过差异性对比,发现了48个差异性物质。真空冷冻干燥法中挥发性成分种类更为丰富,总体含量更高。自然晾干法保留的挥发性物质和含量次之,热风干燥法随着干燥温度升高,挥发性物质种类与含量减少。结论 不同干燥方式的迷迭香叶挥发性成分存在明显差异,冷冻干燥与40℃烘干均能较大化保留迷迭香挥发性成分,综合分析得40℃烘干是迷迭香叶保留挥...  相似文献   

14.
为了开发新型食用香精,以枫槭叶为原料对枫槭叶酶解后的酶解液在不同温度下进行美拉德反应,然后使用GC-MS分析美拉德反应样品的挥发性成分,采用主成分分析法对挥发性成分进行分析,探讨不同温度下美拉德反应样品的差异及特征成分。结果表明:枫槭叶酶解液与枫槭叶水提取物进行美拉德反应后相比,挥发性物质的种类数和含量都有所增加。GC-MS分析结果表明:美拉德反应90℃的样品挥发性香味成分的种类最多,为67种,并且挥发性物质总含量最多,为235.9 μg/g。通过主成分分析可知美拉德反应90、100、110℃的样品彼此距离较远,说明其主成分差异均较大,90℃美拉德反应挥发性物质分布最多,3,4-二甲基-3-环己烯-1-甲醛、金合欢基丙酮、萜品烯、棕榈酸、丁香酚、左旋-beta-蒎烯、桃金娘烯醇、十二烷酸、2,2'-亚甲基双-(4-甲基-6-叔丁基苯酚)、甲基庚烯酮为枫槭挥发性成分的主要特征化合物。结合上述结果,在美拉德反应温度为90℃时得到的样品具有最佳的风味和感官品质。  相似文献   

15.
<正>之前研究过黑糖烧酒、泡盛、白薯烧酒、米烧酒及麦烧酒之间挥发性成分的特征和判别的问题,还就84种挥发性成分的相关性进行了探讨。本次报告基于84种成分的分析结果,调查它们之间的相关性。所谓相关性就是从各种成分出现的频率以及从生成关系上  相似文献   

16.
以三桠苦的叶片为原料,采用常规提取法开发新型烟用香料。利用同时蒸馏萃取装置收集挥发性成分并用气相色谱-质谱仪进行分析和鉴定。并用峰面积归一化法确认了各种成分的相对含量,共鉴定出24种化合物。其主要成分为3,4,4α,5,6,8α-6H-2,5,5,8α-四甲基-2H-1-苯并吡喃(1.33%),2,6-二甲喹啉(2.49%),9-甲基-S-八氢蒽(0.95%),榄香素(0.55%),斯巴醇(0.67%),丁基化羟基甲苯(38.78%),2,4,6-三异丙基苯乙酮(2.16%),六乙苯(17.95%),邻苯二甲酸二丁酯(0.52%),2,4,6-三特丁基-苯酚(5.53%),植醇(0.71%)。并进行了卷烟加料试验,结果表明:该提取物具有增加烟气甜润感和细腻性、柔和烟气、提升烟气浓度和丰富性、谐调烟香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
采用SDE同时蒸馏萃取法,并与气相色谱-质谱技术(GC-MS)结合,对葫芦巴叶中的挥发性组分进行分析。以新鲜奶白菜为试验原料,综合感官品质、失重率、Vc含量、叶绿素含量、可溶性固形物等指标,研究不同浓度的葫芦巴精油对奶白菜的保鲜效果。试验结果表明:葫芦巴叶挥发油中存在较高的抗氧化活性成分为:芳樟醇(Linalool)(1.903%)、桉叶醇(Eucalyptol)(SDE:8.774%)、茴香脑(Anethole)(1.668%)、麝香草酚(3-Methyl-4-isopropylphenol)(SDE:5.321%)、丁香酚(Eugenol)(0.717%)、香豆素(Coumarin)(3.773%)。4种不同浓度葫芦巴精油处理过的奶白菜感官品质可接受度高,营养物质损失较少,能够有效保持奶白菜的商品价值。T4组(葫芦巴精油0.4%)贮藏效果最佳,其次是T3组(葫芦巴精油0.2%)和T5组(葫芦巴精油0.8%),最后为T2组(葫芦巴精油0.1%)。0.4%的葫芦巴精油处理奶白菜,贮藏时间能够延长到8 d,保鲜效果明显,且奶白菜的营养指标和品质损失降低,无异味残留,可延长保鲜期。研究结果...  相似文献   

18.
目的了解黄茶及其茶毫中挥发性成分的差异,分析茶毫中的挥发性成分对黄茶香气的影响。方法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结合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对黄茶及其茶毫的挥发性成分进行分析鉴定。结果黄茶和茶毫中分别鉴定出挥发性成分51种和49种,共有挥发性成分32种;黄茶主要以醛类、碳氢化合物和酮类挥发性化合物为主,茶毫则主要以醛类、酯类和醇类化合物为主。茶毫中存在而黄茶中未检测的挥发性成分共有17种,其中一些香气成分具有特定的香气特性,会对黄茶的香气产生影响。另外,茶毫中壬醛、癸醛和顺-3-己烯异戊酸酯的相对含量不仅高于黄茶,而且具有特定的香气。结论黄茶及其茶毫中的挥发性成分种类和含量存在差异,茶毫中的挥发性成分与黄茶的香气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9.
为提高传统卷烟用枣酊的品质,利用生物酶解技术、乙醇抽提及梅拉德反应技术制备烟用添加剂——红枣香料;通过萃取挥发性成分并用GC-MS气质联用色谱仪对红枣香料中的主要挥发性物质进行了分析和鉴定,共鉴定出20种主要挥发性香成分,主要包括酸类、酯类、醛类、醇类、酮类和杂环类化合物。将红枣香料应用在某卷烟配方中,结果表明:当添加量为30ppm时,香气质明显提高,透发性好,口感舒适,喉部干燥感基本消除,应用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20.
对山楂及其制品的挥发性成分进行分析和比较。使用顶空固相微萃取法(HS-SPME)与气质联用技术(GC-MS)相结合来分析鉴定山楂、炒山楂和焦山楂的挥发成分,用面积归一化法计算各成分的相对百分含量,并进行主成分分析(PCA)。共检测出76种成分,鉴定出72种成分,从山楂中检测出34个峰,鉴定出29个成分,占挥发性成分的98.35%;从炒山楂中检测出41个峰,鉴定出33个成分,占挥发性成分的97.15%;从焦山楂中检测出48个峰,鉴定出36个成分,占挥发性成分的84.78%。三者的共有挥发性成分有5种,但共有成分的含量有所不同。并且,3种剂型的PCA综合得分具有较大的差异,生山楂和炒山楂挥发性成分的综合得分较高,其次为焦山楂。山楂的挥发性成分组成和含量经过炮制后发生了明显的变化,其中炒山楂的药用价值较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