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为了提高核桃油产品品质,采用分子蒸馏法对核桃油中的游离脂肪酸和塑化剂(DBP、DEHP、DINP)进行脱除,并兼顾营养物质的保留。通过单因素实验和正交实验对核桃油中脱酸、脱塑条件进行优化。结果表明:进料速率和蒸馏温度对营养物质和DBP的影响较为显著,蒸馏温度和刮膜转速对于游离脂肪酸和DEHP的脱除影响更大;最佳脱酸、脱塑工艺条件为真空度0.1 Pa、蒸馏温度170℃、进料速率600 mL/h、刮膜转速350 r/min,在此条件下核桃油酸值(KOH)由1.08 mg/g降为0.057 mg/g,DBP含量由1.54 mg/kg降为0.12 mg/kg,DEHP含量由4.83 mg/kg降为0.98 mg/kg,DINP均为未检出,维生素E及甾醇的综合保留率达到82.77%。综上,所优化的条件可以将塑化剂含量降至标准要求范围内,可大幅降低酸值,且较好地实现了对维生素E和甾醇的保留。  相似文献   

2.
《粮食与油脂》2016,(2):19-22
研究了利用分子蒸馏法脱除油脂中邻苯二甲酸酯类塑化剂(PAEC)的工艺条件和脱除效果。结果显示,在刮膜转速190 r/min,进料速率50滴/min、蒸馏温度200℃的分子蒸馏条件下,油脂中邻苯二甲酸二甲酯(DMP)、邻苯二甲酸二乙酯(DEP)、邻苯二甲酸二异丁酯(DIBP)、邻苯二甲酸二丁酯(DBP)、邻苯二甲酸二乙基己酯(DEHP)的脱除率分别达到46.5%、68.1%、96.0%、97.3%、71.5%,残留量分别为0.927、0.536、0.246、0.179、0.853 mg/kg。DBP、DEHP残留量达到并优于国标限量要求(≤0.3 mg/kg、≤1.5 mg/kg)。与水蒸汽蒸馏法脱除植物油脂中塑化剂相比,分子蒸馏法能在较低温度和很短时间条件下高效脱除油脂中的PAEs,尤其是对DBP和DEHP的脱除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3.
为了得出分子蒸馏法脱出核桃油毛油中游离脂肪酸的最佳工艺,在单因素(进料速度、蒸馏温度、刮膜转速)分析基础上,运用BBD设计进行响应面分析,得出了因变量二次回归方程,并得出最佳工艺条件:进料速度250 g/h、蒸馏温度180℃、刮膜转速250 r/min。试验证明,此工艺条件可以使核桃油毛油酸值降至0.6 mg KOH/g以下,且维生素E等功效成分未破坏,过氧化值未升高,可达到1级核桃油标准对游离脂肪酸的要求。  相似文献   

4.
研究了分子蒸馏法处理沙棘果油,对其中邻苯二甲酸丁酯(DBP)、邻苯二甲酸二乙基己酯(DEHP)和苯并(a)芘的脱除效果以及V_E、α-生育酚、类胡萝卜素、β-胡萝卜素的损失情况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分子蒸馏工艺参数设定为蒸馏温度180℃、刮膜转速300 r/min、系统真空度0.1Pa、进料速率1 m L/min的情况下,蒸馏后的沙棘果油中DBP、DEHP残留量低于国标检出限(均为0.1 mg/kg),显著优于国标限量要求(DBP含量不大于0.3 mg/kg、DEHP含量不大于0.5 mg/kg);苯并(a)芘的残留量为1.56μg/kg,脱除率达到了95.4%,远低于国标限量要求(10μg/kg);酸值(KOH)由14.58 mg/g降到0.52 mg/g;V_E和α-生育酚经分子蒸馏后含量分别为72.91 mg/100 g和67.65 mg/100 g,损失率分别为65.2%和59.2%;类胡萝卜素和β-胡萝卜素的含量分别下降到196.87 mg/100 g和5.25 mg/100 g,损失率分别为1.9%和24.6%。  相似文献   

5.
研究对比了水蒸汽蒸馏和两段式双温水蒸汽蒸馏对油脂中邻苯二甲酸酯类塑化剂DBP和DEHP的脱除效果,同时考察了脱除条件对油脂中VE和TFA的影响。结果表明,在240℃、100 min的水蒸汽蒸馏条件下,茶籽油和大豆油中DBP含量分别从2.63mg/kg、3.01 mg/kg降至0.16 mg/kg、0.23 mg/kg,DEHP含量在260℃、100 min的条件下分别从7.72 mg/kg、3.24 mg/kg降低至0.78mg/kg、1.23 mg/kg,均达到国标DBP≤0.3 mg/kg、DEHP≤1.5 mg/kg的限量规定。为了将油脂中DEHP含量降至国标规定以下,油脂需经260℃、100 min的水蒸汽蒸馏,在此条件下,茶籽油和大豆油中VE损失率分别为40.6%和21.4%,且大豆油中反式脂肪酸含量升至4.75%。采用190℃、60 min和260℃、30 min的两段式双温水蒸汽蒸馏条件,可以在较短的高温条件下使大豆油中DBP和DEHP含量分别降至国标限量规定以下,且使油脂中V_E损失率和TFA含量明显降低。  相似文献   

6.
利用分子蒸馏法脱除玉米油中的3-氯丙醇(3-monochloro-1,2-propanediol,3-MCPD)酯和缩水甘油酯(glycidyl esters,GEs)。结果显示,在蒸馏温度220℃、刮膜转速230 r/min、进料速率50滴/min的条件下,玉米油中GEs的脱除率为85.0%,其含量从5.909 mg/kg降低至0.885 mg/kg,达到欧盟规定食用植物油中GEs≤1 mg/kg的限量要求;3-MCPD酯脱除率为79.3%,其含量从2.686 mg/kg降低至0.556 mg/kg。分子蒸馏后油脂中VE含量从407.8 mg/kg降低至291.3 mg/kg,甾醇含量从912.2 mg/100 g降低至563.7 mg/100 g,损失率分别为28.6%、38.2%。分子蒸馏可以作为脱除油脂中3-MCPD酯和GEs的有效可靠方法。  相似文献   

7.
沙棘果油因富含多种有益活性成分而成为价格高昂的食用植物油,但受生长环境、采摘方式、储存方法等因素的影响,其塑化剂含量存在超标风险。利用两级分子蒸馏工艺对沙棘果毛油中8种邻苯二甲酸酯类塑化剂(phthalic acid esters,PAEs)进行脱除,并对脱除前后沙棘果油的脂肪酸组成及活性成分含量进行检测分析,研究分子蒸馏对沙棘果毛油中PAEs脱除效果以及活性成分保留的影响。结果显示,本实验所取沙棘果毛油样品中邻苯二甲酸二正丁酯(di-butyl phthalate,DBP)和邻苯二甲酸二(2-乙基)己酯(bis(2-ethylhexyl) phthalate,DEHP)含量分别为1.626、10.933 mg/kg,明显超出GB 9685—2016《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接触材料及制品用添加剂使用标准》限量(DBP含量不超过0.3 mg/kg、DEHP含量不超过1.5 mg/kg)。经一级分子蒸馏,DBP含量从1.626 mg/kg降至0.071 mg/kg,明显低于GB 9685—2016限量;经两级分子蒸馏,DEHP含量从10.933 mg/kg降低至0.668 mg/kg,明显低于GB 9685—2016限量,DBP、DEHP、邻苯二甲酸二异壬酯(diisononyl phthalate,DINP)及8种塑化剂含量总和的脱除率分别为98%、94%、85%和93%,VE、甾醇、黄酮类成分的保留率分别为14%、32%、46%,脂肪酸组成没有明显变化,基本无反式脂肪酸形成,游离脂肪酸质量分数明显降低。两级分子蒸馏工艺是脱除食用植物油中高含量PAEs的有效方法,但会造成油脂中VE、甾醇、黄酮类成分的较大损失。因此,为避免活性成分损失,在保证油脂中DBP和DEHP脱除达到GB 9685—2016限量时,可采用一级分子蒸馏,此时VE、甾醇、黄酮的保留率可分别提高至35%、55%、63%。  相似文献   

8.
研究了影响分子蒸馏脱除深海鱼油游离脂肪酸的因素,并确定了最佳工艺条件。通过单因素实验分析影响分子蒸馏脱酸效果的主要因素为蒸发面温度、刮膜转速、进料速率和真空度,结合工业化生产实际,应用正交实验优化工艺条件为:预热温度50℃,冷凝温度30℃,蒸发面温度175℃,进料速率2.5 mL/min,刮膜转速80 r/min,真空度3.5 Pa。在优化工艺条件下,产品酸值(KOH)为0.98 mg/g,脱酸率可达94.5%。  相似文献   

9.
研究了分子蒸馏法脱除玉米油中3-氯丙醇脂肪酸酯(3-MCPDE)和缩水甘油酯(GE)的效果。结果表明:蒸馏温度和进油速度是影响3-MCPDE脱除效果的显著因素;在进油速度160mL/h、刮膜速率240 r/min的条件下,玉米油中3-MCPDE的含量随着蒸馏温度的升高而降低,当蒸馏温度达到230℃时,玉米油中3-MCPDE的含量即可从2. 90 mg/kg降低到0. 82 mg/kg,脱除效率达到71. 7%;在蒸馏温度210℃、刮膜速率240 r/min的条件下,玉米油中3-MCPDE的含量随着进油速度的减缓而降低,3-MCPDE的脱除效率在15. 9%~60. 3%之间;在蒸馏温度210℃、进油速度160 mL/h的条件下,刮膜速率的改变对玉米油中3-MCPDE的含量影响不显著。在所有实验中,分子蒸馏可以使玉米油中的GE含量从4. 73 mg/kg均降至0. 5 mg/kg以下,脱除效率均超过91. 8%。  相似文献   

10.
研究影响分子蒸馏富集甜杏仁油中多不饱和脂肪酸的因素并确定最佳工艺参数。甜杏仁油经乙酯化后,通过单因素实验分析影响分子蒸馏效果的主要因素为蒸馏温度、刮板转速、进料速度和真空度,结合设备情况并应用响应面法中的Box-Behnken设计优化分子蒸馏参数,在60滴/min的进料速度下,经过优化得出最佳工艺参数为:蒸馏温度109℃,刮膜器转速350r/min,操作压力3Pa,在此条件下多不饱和脂肪酸的含量为93.883%。结果表明,分子蒸馏技术富集甜杏仁油中多不饱和脂肪酸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1.
有梭织机稀密路织疵成因分析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从有梭织机打纬过程中织机构件的位置和状况对纬纱之间距离的影响出发,推导出纬向密度计算公式,直观分析了影响纬向密度的各种因素,提出了为减少稀密路织疵在国产老织机上采取的几项改进措施:采用弹簧回综、机外送经、电子驱动、导布辊加压等装置。  相似文献   

12.
脂肪酸聚甘油酯(Polyglycerol esters of fatty acids,简写为PGE)在常温下有半固态和固态两种存在状态,本文通过对分别添加这两种PGE的软冰淇淋基料进行粘度、pH、粒径分析和垂直扫描分散稳定性分析(Turbiscan),发现半固态PGE的添加量为0.2%时,乳状液的粘度最低,粒径最小,稳定性最好;固态PGE的添加量为0.4%时.乳状液的粘度最低,粒径最小.通过比较发现,两种PGE对基料的影响有很大差别:半固态PGE能使乳状液的粒子更小,并能有效延长乳状液的稳定性;而固态PGE由于其熔点较高,可以促进脂肪结晶.  相似文献   

13.
曲虫治理效果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慎安 《酿酒》2004,31(3):13-14
通过对曲虫治理应用研究效果的分析 ,结果表明 :质量效果提高 7% ,糖化力效果提高 80 % ,综合效果提高 92 7%。  相似文献   

14.
朱江晖  阎玉秀 《纺织学报》2011,32(9):142-146
针对服装打版系统智能化程度低的现状,设计了服装尺寸自动生成系统.量取女套装上衣经典款式样板的细部尺寸参数,采用非线性主成分分析法对女套装上衣样板各特征指标的权重进行提取,利用多元回归分析建立服装结构设计数学模型.建立样板尺寸自动生成的理论模型,并通过编程加以实现.建立3层模糊综合评判模型对系统进行测试,实验结果表明,该...  相似文献   

15.
目的 分析食用油中酸价测定的不确定度来源并建立不确定度评定方法, 为检验数据的可靠性和准确性提供参考。方法 依据GB 5009.229-2016《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中酸价的测定》和JJF 1059.1-2012《测量不确定度评定与表示》建立数学模型, 计算各变量的不确定度, 最终计算扩展不确定度。结果 结果显示, 样品中酸价的扩展不确定度为U=1.764×10?3 mg/g, 样品中酸价含量为(0.16±0.002) mg/g(置信水平95%, 包含因子k=2)。结论 在测定过程中, 测量重复性对总的不确定度影响最大, 其次是滴定管的体积。  相似文献   

16.
就皮化材料与清洁化制革的关系、目前传统制革工艺中存在的严重污染问题及针对这些问题近年来采取的新的方法进行了探讨,指出清洁化是我国制革行业的必由之路,清洁化制革工艺与皮化材料的关系非常密切,只有研发出相应新型的、高吸收的、功能型的、易降解型的各类化工材料,才合乎清洁化生产的要求。在制革工艺中采用生物酶制剂辅助浸水脱脂、无硫脱毛与无灰浸碱工艺、无铵脱灰/碱等改造传统工艺,减少污染;采取高吸收铬鞣、无铬或少铬鞣制,提高铬的吸收率或克服铬鞣的弊端;在染整中,合成并采用助剂辅助染料、复鞣剂和加脂剂等的吸收与结合。这几方面通过集成应用,方可减轻制革的污染,实现清洁化生产。同时,就皮革固废物的利用及水的循环使用问题提出些看法。  相似文献   

17.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微胶囊化功能性番茄红素产品中的番茄红素(片剂、胶囊或软胶囊)。样品用二甲基亚砜溶解破膜,以1%BHT-二氯甲烷提取释放出的番茄红素,用HPLC检测番茄红素的含量。方法线性范围为0 70μg/mL,r=0.9996,最低检出浓度为0.30μg/mL,加标回收率为90%107%,相对标准偏差为小于10%。本方法简便,耗时短,试剂消耗少,且结果准确可靠,对功能性食品中微胶囊化番茄红素的测定提供了一种较好的解决方法。  相似文献   

18.
The cytoplasmically inherited M double-stranded (ds) RNA genome segment of killer virus of Saccharomyces cerevisiae is heat-curable in some yeast strains but not in others. Temperature sensitivity is conferred on both M1 and M2 dsRNA satellite virus segments by the L-A-HN allele of the killer helper virus genome, but not by the L-A-H allele. Both diploidy and mating type heterozygosity of the host cell are also correlated with increased virus curability.  相似文献   

19.
李振光  沈明浩 《纺织学报》2011,32(12):64-70
研究了碳源、氮源、诱导剂、金属离子、pH值、温度、转速、装液量、接种量等培养条件对栗生灰黑孔菌产漆酶的影响.利用Minitab15软件、Plackett-Burman PB实验设计和响应面分析法对栗生灰黑孔菌产漆酶的发酵条件进行优化.结果表明:最佳液态发酵培养基组分为玉米秆粉9.976 g/L,黄豆粉9 g/L,ZnS...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