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高色价红曲米色调定向培养条件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不同外加营养源对红曲米色价和色调的影响,以获得不同色调高色价红曲米的培养条件。方法:通过固体培养,利用不同红曲霉菌株进行复合无机盐添加浓度和复合维生素溶液添加浓度对红曲米色价和色调影响单因素试验,利用正交试验和方差分析选定优化的培养条件。结果:定量添加复合无机盐,产品色价比常规工艺提高100%以上,黄色组分明显提高;定量添加复合维生素溶液,对产品的色价影响不大,但可明显提高红色组分比例;通过正交试验和方差分析,确定出优化培养组合为116-R菌株、添加复合无机盐浓度0.2%和添加复合维生素溶液溶液浓度0.4%。结论:在红曲固体培养中,定量添加复合无机盐可得到偏黄色调高色价红曲米;在优化工艺条件下,可得到偏红色调高色价红曲米。 相似文献
2.
3.
4.
红曲米中红曲霉的分纯及红曲色素测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广西武宣红糟酸制作所用发酵剂——红曲米中分纯得到 11株红曲霉纯培养。经摇床发酵后 ,测定发酵液色价 ,获得一株发酵液色价为 13 1.5 5μ/m l的菌株。介绍了菌种分纯及色素测定的方法 相似文献
5.
红曲米添加量对红曲酒多酚成分及其抗氧化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红曲酒是我国华中、华东和南方地区流行的一种黄酒,酚类物质含量较高,具有较高的营养价值。 该实验研究了红曲米添加 量对红曲酒中5种酚酸、2种黄酮成分的影响及其总抗氧化能力、DPPH自由基、ABTS+自由基清除能力和还原力的差异。 结果表明,随 着红曲米添加量的增加,红曲酒总酚含量与单体多酚成分增加趋势一致,红曲米添加量为10.0%时总酚含量达到470.07 mg/L,没食子 酸、绿原酸、对羟基苯甲酸、芦丁、芥子酸、阿魏酸以及槲皮素的含量分别达到5.54 mg/L、11.33 mg/L、3.18 mg/L、9.14 mg/L、12.42 mg/L、 4.46 mg/L和2.12 mg/L。 红曲酒的总抗氧化能力、DPPH自由基及ABTS+自由基清除率和FRAP值也随着红曲米添加量的增大而增大。 红曲酒中3种酚类物质(芥子酸、阿魏酸、芦丁)与其总抗氧化能力、DPPH自由基和ABTS+自由基清除能力以及还原力具有较高的相 关性(R>0.890,P<0.05)。 相似文献
6.
7.
自2000年开始实行食品安全市场准入制度以来,我国的粮食市场发生了由量变到质变的飞跃,从众多小作坊式加工厂,发展成今天有一套完整的质量体系作保证,具有一定生产加工规模和先进生产工艺的正规化企业,其产品质量得到了根本保障. 相似文献
8.
解决原来测水时间长、耗能多、工效低的弊病。缩短了烘干时间节约了能源、提高了工效。 相似文献
9.
国家强制性标准GB 5296.4-1998<消费者使用说明纺织品和服装使用说明>实施至今已有8年,对规范国内纺织服装市场,打击假冒伪劣产品,维护消费者、生产者及经营者的合法权益更具重大和深远的意义. 相似文献
10.
对修改GB/T 8918-1996《钢丝绳》标准的见解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根据GB/T 8918— 1996标准实际应用情况、分类原则 ,指出按用途原则分类的不确定性 ,并与国外标准进行对比 ,对国外标准值得借鉴的条款及我国钢丝绳标准存在的不足等方面提出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11.
为了更好地利用红曲,介绍了红曲中红曲色素、洛伐他汀和桔霉素等的组成、提取与检测方法,同时还介绍了桔霉素的降解方法,并综述红曲中其它功能成分有麦角甾醇、酶类活性物质和γ-氨基丁酸等,同时,对功能性红曲潜在的价值空间做出了展望. 相似文献
12.
红曲红色素、番茄酱对法兰克福肠发色和风味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主要研究了红曲红色素、番茄红素和亚硝酸钠对法兰克福肠发色和风味的影响。通过单因素实验确定了红曲红色素、番茄酱、亚硝酸钠对法兰克福肠发色的作用范围,再通过正交实验优化了三种发色剂添加比例,结果表明,红曲红色素、番茄酱和亚硝酸钠最佳发色配比分别为0.001%、10%和0.0005%。在最佳发色比例确定的基础上,考察了添加不同还原糖对法兰克福肠风味的影响,结果显示葡萄糖为最佳糖原;通过TPA模型测定不同水平葡萄糖组分法兰克福肠的硬度、内聚性、咀嚼力等,确定葡萄糖最佳添加量为10%。 相似文献
13.
14.
15.
本文对红曲酒光稳定性进行了研究,实验结果证实添加护色剂是比较简便有效的方法,同时确定了护色剂种类及最佳添加量。 相似文献
16.
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