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十一五"时期丹东市、县蚕业主管部门通过抓好柞园生态建设、柞蚕新技术、新品种推广、蚕场和蚕种执法检查工作,确保我市柞蚕生产获得丰收,实现蚕业增效、蚕民增产增收目标,为进一步稳定我市柞园资源,促进特色蚕业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2.
蚕种的质量是蚕业生产中最重要最关键的问题之一,它直接影响到生产的丰欠,关系蚕农的切身利益。作为蚕种生产部门,应把提高蚕种质量当成工作的中心,严格执行蚕种生产的规程,确保所生产蚕种质量的优良。笔者根据几年来的工作实践,对如何提高柞蚕母种质量提出以下粗浅看法。  相似文献   

3.
杨旭 《辽宁丝绸》2008,(1):25-26
为贯彻落实农业部《蚕种管理办法》,加强我市柞蚕种质量监管力度,提高蚕种质量,整顿我市蚕种市场秩序,打击和查处假冒伪劣蚕种坑农害农案件,确保蚕农用上优良放心蚕种。我们结合市蚕业管理部门对全市柞蚕种生产单位蚕种质量复验之机,对全市40家制种单位进行调查,通过调查掌握了全市蚕种生产单位情况和存在问题,并提出加强蚕种管理的建议措施,对今后全市蚕种管理工作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4.
加强宽甸县柞蚕良种繁育工作的建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柞蚕生产是宽甸县农村的一项传统的优势特色产业,全县现有柞蚕场60万亩,2007年放养柞蚕8438把,产茧4500吨,蚕茧产值7200万元。柞蚕种是柞蚕生产的基础,长期以来,我县蚕种生产工作在上级有关部门的大力扶持下,蚕种基地建设初具规模,蚕种质量不断提高。原种以下种级的蚕种生产能力基本达到了自给自足,为全县柞蚕业平稳健康发展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5.
复兴柞蚕之乡再现丝绸之城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丹东是我国最大的柞蚕茧生产基地,柞蚕生产也是我市农业生产的骨干项目之一。以蚕业发展为依托的缫丝、织绸、印染等行业也在我市占有重要地位。多少年来,丹东一直是全国的柞丝绸系列化产品的生产基地。丹东素有"柞蚕之乡"、"丝绸之城"之美誉,半个世纪以来,柞蚕丝绸业一直是丹东的传统支柱产业,养蚕业与丝绸工业的发展兴衰史,就是丹东经济发展的晴雨表,可见茧丝绸行业在我市经济中的地位非常重要。  相似文献   

6.
通过对丹东市柞蚕生产中的蚕种质量等问题的分析,提出了以下几方面的建议:一是健全柞蚕繁种体系;二是转换蚕种场经营体制;三是增加对蚕种场的投入;四是充实蚕业技术力量;五是改场内繁种为外向繁种。  相似文献   

7.
2013我市柞蚕茧产量调查工作在市统计局和市农业中心的领导下进行。市蚕业站8月30日将《关于开展今年秋蚕产量调查工作的通知》下发至各县(市)区蚕业管理总站。并于9月10日起组织市县蚕业科技干部深入到凤城、宽甸、东港、振安区重点养蚕乡镇、村组进行秋柞蚕产量调查。通过深入农村与蚕民和乡镇蚕业干部交流、通讯联系等方式,分析2013年我市秋柞蚕生产形势、蚕茧产量和存在问题,为准确预测秋蚕产量奠定了良好基础。  相似文献   

8.
着重介绍柞园生态建设技术、柞蚕科学规范化放养技术及病虫害防治技术。通过技术推广,让蚕民科学养蚕,促进我市特色柞蚕产业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9.
通过深入全市重点养蚕乡镇调查研究,重点阐述了我市柞蚕生产优势条件,分析了蚕场资源遭到破坏的原因,提出了今后蚕业生产发展应采取的措施和建议,澄清人们"放养柞蚕必破坏生态"的错误思想,回答了只有科学养蚕、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深化集体林柞蚕场产权制度改革,加强蚕场生态建设、保持健康稳定的柞蚕生产,才能为找市特色农业发展,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做出应有贡献.  相似文献   

10.
辽宁柞蚕生产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杜建一 《辽宁丝绸》2001,(1):3-3,33
柞蚕是辽宁一大特产,产茧量占全国的70%以上,世界的60%以上。辽宁发展柞蚕生产有得天独厚的资源、气候和技术优势。辽宁省有样林3000多万亩,适于养蚕的1300多万亩,目前用于养蚕的近800万亩。东起鸭绿江边,西达绥中、凌源,北至西丰、昌图,南到大连地区,到处生长着茂密的柞树林。 作蚕生产是辽宁山区人民赖以生存的重要经济来源,茧丝制品是重要的出口换汇物资,柞蚕幼虫、蛹、蛾和卵作为营养保健品和生物药品得到不断的开发。 全省有 11个市, 30多个县(市、区),300多个乡镇,2600多个村屯放养柞蚕。…  相似文献   

11.
柞蚕是重要的绢丝昆虫。丝绸是我国传统的出口商品之一,在国民经济中占重要地位.柞蚕业在我国已有2000余年的历史,柞蚕的正式人工放养,以鲁中南山区为早,估计在明朝中叶以前。新中国成立以来,先后有19个省曾放养过柞蚕。80年代后,仍有辽宁、吉林、黑龙江、内蒙、山东、河南、贵州、陕西、湖北、四川等省区放养柞蚕。不过,一些老蚕区如山东、河南、贵州,最近几十年,柞蚕业衰落到生产规模与产量仅为历史盛期的20%的水平。相反,吉林、黑龙江。内蒙等新蚕区却有极高的柞蚕业开发兴趣。辽宁是全国柞蚕生产大省,柞蚕茧产量…  相似文献   

12.
曹德志 《辽宁丝绸》2012,(1):30+19-30,19
东汤镇柞蚕林资源丰富,柞蚕场面积15万亩。年养春秋蚕1800把,正常年可产蚕茧1000吨,年收入1000万元,占农业总收入的30%以上,形成养蚕、加工一条龙的产业化经济。全镇各村组均有柞蚕生产项目,是全国重点养蚕镇之一。柞蚕生产投资少,周期短,见效快,是广大农民几百年来赖以生存发展的支柱产业。  相似文献   

13.
辽宁柞蚕生产与蚕场生态环境关系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柞蚕生产是辽宁省的传统产业和优势产业,在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建设小康社会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柞蚕生产与蚕场生态环境的关系,直接关系到柞蚕生产能否发展,以及怎样发展的问题。从理论和生产的角度。分析了柞蚕生产与蚕场生态环境的关系,提出了柞蚕场遭受破坏的主要原图。并就如何充分利用资源优势.发展柞蚕生产,实现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增长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4.
正柞蚕微粒子病俗称锈病、渣子病、底子病,是一种由原虫寄生而引起的慢性传染病,是当前影响柞蚕生产最严重的一种传染病。在2013年秋蚕上山后,到蚕区调查得知,抽样50把蚕场百分百都有微粒子病,轻者3%,重者43%,由于微粒子病的大量泛滥给蚕民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为了有效地防止柞蚕微粒子病的传染,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防治。一、抓好种茧生产各个环节管理,提高  相似文献   

15.
通过对凤城石城镇蚕业生产及蚕农收入的调研,提出了关于保证柞蚕生产正常发展的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6.
<正>春柞蚕小蚕实行人工保护育,通过控制蚕业生态环境,减少各种不利的条件和鸟、虫、兽等对蚕的危害,是春蚕生产确保高产、稳产的有效措施,也是无霜期短的地区或阴雨低温年份使秋蚕生产免遭早霜危害的重要保证。  相似文献   

17.
柞蚕业是凤城市的传统产业,已有300多年历史。全市现有柞蚕场面积170万亩,年放养春秋柞蚕1.7万把,产茧一万多吨,产值达亿元。我市柞蚕场面积在县区中居全国第二位。全市100%的镇区、93%的村及88%的居民组都放养怍蚕.  相似文献   

18.
柞蚕脓病、柞蚕软化病、柞蚕微粒子病统称为柞蚕三大病害。在秋柞蚕生产中发生面积广,危害程度严重。如不加强防治,将导致养蚕户绝产绝收。长期以来,在秋蚕病害防治中,通常只使用一种药剂,防治一种病害,这种方法难免顾此失彼,难以使秋蚕在多种病害的威胁下取得稳产高产。自2004年以来,我县灌水、长甸、永甸镇等主要蚕区推广使用了秋柞蚕病害综合防治技术,  相似文献   

19.
我镇现有柞蚕场170万亩,年放养春秋柞蚕17000把,其中放养誊柞蚕2200把(15万亩)左右.放"二毛子"就是同一蚕场在一年内重复放养柞蚕,这一现象对柞树的生长发育有严重的影响,不仅破坏柞蚕场生态环境,而且制约了养蚕人的稳定收入.为此,辽宁省人民政府于1991年颁布了<辽宁省柞蚕场管理暂行办法>,市蚕业管理总站也做了大量宣传,其中规定:"同一蚕场每年只能放养一次柞蚕,不准重复放养;春蚕食叶量不准超过三分之二,秋蚕食叶量不准超过四分之三,不准过量放养;移蚕不准剪柞树主干枝".  相似文献   

20.
病虫害是一切动植物生长的最大危害,柞蚕空胴病是柞蚕软化病的病症之一,俗称"稀屎腚"。它是我国目前蚕业生产中对蚕业生产危害较重的病毒之一。近几年在我乡的发病率较高,危害严重。一、病原本病的病原是柞蚕链球菌,属于乳酸细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