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2.
3.
分别在1-羟基苯并二唑(HBT)、N-羟基乙酰苯胺(NHA)、紫尿酸(VA)介体中,用漆酶处理高木素含量的针叶木硫酸盐浆。发现在紫尿酸(VA)介体中漆酶降解木素的能力优于其它两种介体。在生物漂白处理前后分别对分离出的残留木素作核磁共振(NMR)分析,结果表明在漆酶-VA系统中,经生物漂白处理后,木素被极大地氧化并且结构多数发生了变化。在这三种漆酶介体系统中,增加羧基含量,甲氧基相应减少。对三种系统来说,生物氧化漂白都直接作用于不缩合的C5酚型木素结构。漆酶-VA系统还和缩合的C5酚型木素结构发生反应。 相似文献
4.
5.
6.
生物漂白是利用微生物分泌的木素降解酶酶系,在木聚糖酶的协同作用下,分解纸浆中的残余木素,并使之降解溶出的过程,其目的主要是提高纸浆的可漂性(以纸浆kappa值、粘度和白度的趸化作为衡量的指标),降低漂白化学药品用量,从而降低漂白废水污染负荷。主要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研究:(1)微生物(白腐菌)直接作用纸浆进行生物漂白;(2)半纤维素酶参与的纸浆生物漂白;木素降解的生物漂白。目前纸浆生物漂白新工艺无疑是制浆技术革新中最有发展前景、最诱人的课题之一。如果能用酶完全取代化学试剂进行生物漂白,可从源头上解决困扰造纸工业发展的漂白废水污染问题。我国在纸浆生物漂白方面的研究才刚刚起步,目前还处于实验室研究阶段,应用于工厂实践还需借鉴国外的先进经验。因此,关于这方面技术,值得我们继续去研究、开发。 相似文献
7.
8.
9.
10.
生物技术在纸浆漂白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扼要介绍了目前国际上生物技术--微生物(白腐菌)直接作用纸浆进行生物漂白、半纤维素酶参与的纸浆生物漂白、木素降解酶的生物漂白的研究和应用进展。 相似文献
11.
12.
对纸浆漂白用木聚糖酶选择性合成的研究现状进行了较全面的总结和评述。系统地介绍了木聚糖酶的酶源和木聚糖酶的多样性以及碳源、培养温度、pH值和碳氮比等培养条件对合成木聚糖酶和纤维素酶的影响,提出了调控这些培养条件选择性合成低纤维素酶活的木聚糖酶,以使木聚糖酶更好地在纸浆漂白中应用。 相似文献
13.
麦草浆的木聚糖酶和漆酶/介体体系协同生物漂白研究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用产自黑曲霉(Aspergillus niger)的木聚糖酶和产自担子菌(Basidiomycete sp.)的漆酶进行了麦草浆次氯酸盐漂前预处理的研究。找出了木聚糖酶和漆酶不同处理程序对麦草浆硬度和漂白白度的影响,并对漆酶、介体用量和酶处理时间进行了优化。结果表明,漆酶用量为5.0U/g,介体ABTS用量为0.1%,酶处理时间为120min;用LMS在0.1MPa氧压下处理麦草浆,纸浆硬度降低率比常压LMS处理浆提高21个百分点,即由10.5%提高到31.6%;经L-X处理的纸浆硬度比X-L低,漂白后纸浆白度分别比对照浆高3.9%ISO和3.0%ISO。 相似文献
14.
15.
木聚糖酶中纤维素酶对麦草浆生物漂白的影响 总被引:9,自引:1,他引:9
选用产自里氏木霉的含不同纤维素酶量的木聚糖酶进行漂前预处理,研究了具有不同木聚糖酶活与纤维素酶活比值(X/C)和不同纤维素酶系组成(F/C比值不同)的复合酶对浆料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X/C比值的减小,在相同用氯量时漂白浆白度逐渐升高,裂断长和耐破指数逐渐下降;在X/C比值相近条件下,随着F/C比值增加,浆料白度升高,而裂断长和耐破指数则明显下降,木聚糖酶中存在少量纤维素酶有助于纸浆漂白,若外切葡聚糖酶和纤维二糖酶含量过高,则对纸浆强度不利。 相似文献
16.
17.
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