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心语 《中国制衣》2009,(1):92-92
知道H&M还是因为上海的朋友,她极力向我推荐,说这牌子的衣服如何不错,于是禁不住诱惑让她代买了几件,以后便一发而不可收拾,像是对这个牌子着了魔,总想去实体店亲自一看,只是北京目前还没有H&M的专卖,而上海已经开了三家。据上海的朋友讲,上海的年轻女孩对这个牌子的痴迷远远大于我,2007年4月12H&M在上海淮海路开业之际,门外排起了“长龙”,店门一开人潮涌动,每个人手中都要拿上十件左右的衣服去试衣间,那种疯狂程度让人难以理解。据说当日该店单日最高营业额达到了200万元人民币,相当于200个中国大众服饰品牌日销售额的总和。”  相似文献   

2.
早餐是拿在手里的咖啡和面包,中午吃点快餐,下午来些甜点,晚上则用微波炉热点速冻食品随便打发一顿,这就是上海的一血公关公司经理的典型饮食方式。2年的时间,她的体重已经增加了8公斤,小肚子也明显了。“在大学里,我经常运动,但是现在只要一回到家,我就会不自觉地坐到沙发上去。”她抱怨道。  相似文献   

3.
多面陈频     
张健 《江苏纺织》2007,(8B):46-47
7月上旬在上海与陈频晤面,一晃就是半月过去。我采访她是想给她写篇专访冲着艾莱依品牌的影响。我觉得它的首席执行官应该给予一些笔墨。果然,她给我圈下了她的不同凡响,给我留下了亲切而潇洒的美感,给我留下了关于生活艺术的许多思考……因此,我不想这篇专访随意而就。这样一拖,又忙上了别的事务,这便是今日才动笔的原由了。  相似文献   

4.
妻为我做了二十几年的饭,每次把饭菜端上桌,她总是爱问“好吃吗?”而我每次也都诚恳地说上一句“好吃!”然后有滋有味地慢慢品尝。二十多年了。我已说不清妻为我做了多少顿美味佳肴,但那道和着青春与羞涩烹制而成的酸菜炖粉条却长久地在我心中最温暖的地方留存.1975年,在上海服军役的我在回家探亲期间经人介绍与妻相识了。我喜欢妻的娇小、可人.但她是家中唯一的女孩,父母对她疼爱有加,尽管是在那个年代,我仍有些担心她是个什么也不会做的娇小组.短暂的假期结束了,我和妻的交往从几次短暂的见面转为通信联络,通过一封封书信,…  相似文献   

5.
毛脚上门记     
与同事午餐时,有位男同事抱怨说,上门实在是个累心的活儿。这个话题一开,大家七嘴八舌开始说道起各自第一次上门的经历。虽然和妻子结婚已3年有余,但是第一次上门时的场景我仍记得清清楚楚。太太是上海人,有着上海女人的精致、能干,更有上海女人的懂事和贴心。在上门前,她就帮我恶补了她父母的喜  相似文献   

6.
正前几日在微信上跟松鼠小姐聊天,说到上海入冬寒意顿起,穿着她送我的奶油色大衣,暖意浓浓甚是想念。隔了半响她回复我:"是呀,很想念上海,想念那些属于我们开心的小日子呀!当下为美,自在最妙。"在上海工作时,松鼠小姐整天处于忙得天昏地暗的状态,经常隔很久我们才约会一次。一个夏夜里,忽然她就暂时中止加班,我们约在SOHO的"喳喳小酒馆"里见面。水果茶和花草茶各一壶,她爱香橙芝  相似文献   

7.
我的马来西亚籍朋友诶媚,随夫在不少国家客居过,称得上是个国际公民。前天,她从上海乘飞机来武汉玩。  相似文献   

8.
糖渍橙皮     
一位广州老友聊家常时说:“每次我那移居海外的姐姐回国过春节,总要向天河附近的农民买200斤橙,每天早晨榨橙汁给她喝。”前不久,我到台湾邻居理慧家去玩,看到她的厨房里有很多橙,便问:“果汁中,你们是否喝橙汁多些?”她答:“是的,以前住台湾时,那里湿气大、内火重。如今到上海数年,我先生仍感到体内有内火,所以橙汁不断。”  相似文献   

9.
程乃珊是我所尊敬的作家,她的作品也是我爱看的作品。但在我的想象中,这个梳着童花头,有点中年发福的女人,可能是比较“难弄”的。尤其是《上海画报》组织的一次晚宴,在“俏江南”酒家,和她近距离相见,后面跟着她的先生,而这位严尔纯先生又口口声声称“作家,作家,坐在家里”时,这种感觉似乎达到极点。所以尽管陆杰、罗英(均为《上海画报》摄影记者、编辑)再三敦促我们“坐在一起聊聊”,我们也再三谢绝,  相似文献   

10.
一天,理慧来电话,想来我家坐坐,我说:"你下午来吧。"她来后,我为她做了一杯水果热饮,不一会儿,海英姐打电话来,我让她也赶快一起来,分享下午茶时间。理慧,前几年从台湾来,她把在台湾工作的积蓄拿到上海来消费,又在家开了个工作室,换一种活法  相似文献   

11.
本期达人Miya自由职业,上海人,白羊座。她说:我是典型的白羊座,热爱生活,喜欢享受生活中带来的每一份快乐。可以说有关狗狗的任何事情都让我超级开心!  相似文献   

12.
十三香大头虾广州有个写美食专栏的朋友来上海,一见面就问十三香是哪十三?上海的小龙虾为什么都标榜自己十三香?哦,我一下子被她问住了,掰着手指数  相似文献   

13.
我,郎丹,是法国内政部的主任官员,年薪三千五百法郎。我娶了一个令人羡慕、嫉妒的妙龄女郎,她象是一朵带露含羞的白玫瑰,她象是上帝派到人间的纯洁天使,她的微笑能让全世界的男子倾倒。她魅力无穷,结婚六年后,我对她更加如醉如痴,她是“小精灵”、“小妖精” !我在温柔乡中过着难以置信的幸福生活。我的钱不多,但却过着颇为阔绰的生活,喝高级美酒,吃山珍海味。极其泛味的工作令我身心疲惫,回到家里,她小鸟依人般地钻进我的怀里,十分兴奋地吻着我,一天的愁云顿时吹散,我快活得上了云霄。   她爱看流行的戏,开始老拉着…  相似文献   

14.
《电击高手》2004,(12):i018-i018
我来自北京,他来自上海,她来自广州……我们都是滚石音乐星光下的有缘人!用节奏唱响个性张扬,用旋律蔓延娱乐快感!我们通过拨打125907072而光荣成为滚石音乐发烧集团一员。从此,前卫的无纸音乐卡概念在新新人类耳边得以改写!  相似文献   

15.
乖囡,时尚点啊! 我是弄堂里长大的上海姑娘,我娘是标准的海派势利娘,张口闭口都是银行利息和超市折扣. 我从心眼儿里瞧不起我娘.她隔三岔五地去纹眉,在廉价的理发店拉直了头发再烫卷,烫卷了再拉直.她夸张的眼线下,一双爱理不理的眼睛总盯着人家衣服上的品牌,据说她能看出是正品还是仿货……在大西洋百货公司做收银员的她,工资虽不高,但品位不低.  相似文献   

16.
二十七一篇没有写完的文章——“为官一年”1947年3月我自台湾回到上海,碰见留比的一位老同学林素珊女士,她这时在上海正在主编《世界》杂志,她约我为这个杂志写一篇关于台湾的文章,于是我写了以“为官一年”为题,以台湾酿酒工业为背景的文章。其实内容都是对于台湾酿酒工业在管理上技术上提出了一些批评;这样一篇不痛不痒的文章也触怒了南京国民党当局。有一天素珊告诉我,文章不要再写了,写了的也不能继续发表,我听了非常奇怪,  相似文献   

17.
在美国南方旅游,遇到很多退休族。海外华语女作家协会的秘书长余国英就是其中之一。我是去年暑假在上海开会时遇到余国英的,只知道她来自台湾,已经出了好几本长篇小说,目前正在写电影剧本。  相似文献   

18.
汪舒婕  范例 《美食》2014,(7):78-81
导言对于三天完成两个选题、五个采访的疯狂上海之行,毫无疑问,她是给我留下最深刻印象和最期待再次见面的人。她温婉大气,在客户眼中诚信、踏实,深得信赖;她办事干练,在员工心目中脾气好,没有架子,凝聚人心;她是红酒爱好者,也是中国红酒产业的开拓者;她引进国外的红酒标准,期望能让国内的红酒有二次流通的机会;她搭建了一个安全封闭的红酒电子交易平台,让红酒交易公正公平,价格透明。她就是上海综合保税区红酒国贸董事长——苏婉凤,一个力图改变中国红酒产业,打造国内红酒业新秩序的温婉女人。  相似文献   

19.
我是上海人。这只是一次事实陈述,而不带任何褒扬或者菲薄。无非就是要表达,作为“苏州河的女儿”,这是一个讲述关于我自己的故事。我不比其他任何一个上海人多生一只眼睛,也不曾期待这位“母亲”的特殊照顾,因为毕竟她有超过1300万子女要抚养——这还只不过是我出生时的数字,而现在  相似文献   

20.
我与李锦     
《中外食品工业》2005,(7):44-45
李君琪,上海人,因为工作调动来到了北京,从自幼身处的吴侬软语之地来到这皇城根下,所到之处听到的都是一口脆生生的京片子,这一切让她觉得是那么新鲜。于是在猎奇的心理驱使下,有一阵子她还四处寻觅北方特色吃食,不过没多久她就开始吐“苦水”:“只长了‘上海人的胃’,对北方的面点消化不了哦,还是外婆做得小菜才好吃来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