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HXD烘丝过程中在制品化学成分变化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在保持HXD出口叶丝含水率和温度恒定的情况下,改变RCC循环风温度、RCC出口叶丝含水率、HXD负压、HXD蒸汽施加量、HXD工作风温、物料流量、HXD工艺气体流量7个加工过程工艺参数,采用同时蒸馏萃取结合气相色谱及气质连用技术、内标法定量,测定了HXD出口叶丝21种中性香味成分、10种酸性香味成分、9种碱性香味成分,采用连续流动法测定了烟丝常规化学成分,结果发现:(1)7个加工过程工艺参数变化对烟丝常规化学成分含量、中性香味成分含量、酸性香味成分含量、碱性香味成分含量和香味成分总量影响不同。常规化学成分含量变化较小,各种香味成分含量变化较大。(2)RCC出口烟丝含水率、HXD负压、HXD工艺气体流量以及HXD工作风温对香味成分变化幅度影响较大,为保证卷烟质量稳定,应着重关注这4个过程。(3)总结得出了获得最大香味成分含量最佳工艺参数。   相似文献   

2.
采用同时蒸馏萃取、GC/MS和内标法,对CO2膨胀前后福建上部、中部和下部烤烟的酸性、中性和碱性香味成分进行了定性定量对比分析.测定出丙酸、2-甲基戊酸、苯甲酸和月桂酸等15种酸性成分;糠醛、芳樟醇、β-紫罗兰酮等17种中性香味成分;吡嗪、噻唑、吡咯等16种碱性香味成分.结果表明,烟丝经膨胀后,酸性香味成分中的异戊酸、戊酸、β-甲基戊酸、己酸、辛酸、壬酸、月桂酸、油酸和肉豆寇酸含量均下降,而丁酸、苯甲酸的含量明显增加;中性香味成分中,异佛尔酮和香茅醇的变化不明显,中部和下部烟丝中的大马酮含量显著增加,其余14种成分有不同程度的损失;碱性成分中,噻唑、吡咯、吡嗪、2-乙基-3-甲基吡嗪的含量变化与烟叶部位相关,其余成分的含量均减少.  相似文献   

3.
几种国内外混合型卷烟烟丝中香味物质的分析比较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本文采用同时蒸馏萃取(SDE)的前处理分离方法,以及气相色谱和气质谱联用分析鉴定技术,对9种国内外混合型卷烟烟丝中的半挥发性酸性、碱性和中性成分进行了分析研究,共鉴定出37种碱性成分,83种中性成分和12种酸性成分。采用内标法定量测定了烟丝中的噻唑、吡啶、四甲基吡嗪、吡咯和吲哚等18种碱性香味成分;芳樟醇、二氢大马酮、香叶基丙酮、氧化异佛尔酮和二氢猕猴桃内酯等47种中性香味成分;乙酸、3-甲基戊酸、十四酸和棕榈酸等12种酸性成分。以及酸性、碱性和中性成分的总量,评价了该方法的重复性和前处理过程的回收率。研究结果表明,烟丝中中性成分总量的平均值国外卷烟比国产卷烟略高;烟丝中酸性成分总量的平均值国外卷烟比国产卷烟略低;烟丝中碱性成分总量的平均值(烟碱除外)国外卷烟是国产卷烟的2.2倍。   相似文献   

4.
白肋烟重要香味物质组成的研究   总被引:33,自引:19,他引:33  
采用同时蒸馏萃取、气相色谱和气质谱联用法对国产 (湖北鹤峰、重庆奉节 )和进口 (巴西、津巴布韦和马拉维 )白肋烟中的酸性、碱性和中性香味物质进行了分析 ,共鉴定出 2 0 0种香味物质。文献检索表明 ,其中有 30种成分为烟草中尚未报道的化合物。采用内标法对白肋烟中重要的 2 6种碱性、39种中性和 15种酸性香味物质的含量 ,以及酸性、碱性和中性香味物质的总量进行了定量测定。分析结果表明 :在所分析的白肋烟样品中 ,(1)国内外白肋烟均含有相同种类数的香味物质 ,其不同点在于 :①国产白肋烟烟叶的酸性成分总量低于津巴布韦和马拉维白肋烟 ,而高于巴西白肋烟 ;②国产白肋烟的中性香味成分总量 (不计新植二烯 )高于津巴布韦和巴西白肋烟 ,略低于马拉维白肋烟 ;③国产白肋烟中的新植二烯含量明显高于国外白肋烟 ;④湖北白肋烟的碱性香味成分总量与巴西和津巴布韦白肋烟的接近 ,略高于马拉维白肋烟 ;⑤国产白肋烟中的杂环化合物 (吡啶、吡嗪和吡咯类 )和生物碱类化合物含量低于巴西和津巴布韦白肋烟 ;(2 )国内 2个主产区白肋烟香味物质的含量在酸、碱、中 3个集分中的差异比较突出 ,即除了湖北上部白肋烟酸性成分的总量低于重庆上部白肋烟的以外 ,湖北上部、中部和下部白肋烟中性和碱性香味成分 ,以及中  相似文献   

5.
·重要研究报告期·页热电偶法测量卷烟内部动态温度…………………01·05烟叶结构和油分的近红外光谱预测………………01·10·专题报道期·页2005年美国《化学文摘》收录《烟草科技》刊登论文统计分析……………………12·05·烟草工艺期·页增温增湿过程中烟叶吸湿速率变化研究…………01·15HXD前后烟丝中烟碱及部分香味成分的变化……01·18傅立叶变换近红外光谱仪在制丝线上的应用……01·22CO2膨胀前后不同部位烤烟香味成分的变化……02·05微波膨胀烟梗质量研究……………………………02·09微波烘丝前后烟丝中主要中性香味成分分…  相似文献   

6.
利用烟丝热风干燥装置,考察不同热风温度(70,80,90,100,110,120℃)下烟丝含水率、表面温度的变化规律,建立叶丝表面温度随含水率变化的传热传质模型,提出烟丝干燥过程中受热程度表征方法,并将干燥后(湿基含水率12.5%)烟丝理化特性的变化与烟丝的特征温度进行了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1)建立的传热传质模型可以较好地反映对流干燥过程中烟丝表面温度随含水率的变化规律;(2)烟丝中碱性香味成分、酸性香味成分、香味总量、填充值与烟丝特征温度之间均达到了极显著关系,中性香味成分、氯元素的含量与特征温度之间达到了显著关系,试验范围内总植物碱、总糖、还原糖与特征温度之间关系不显著。  相似文献   

7.
采用同时蒸馏萃取和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分析了卷烟制丝加料工序中的挥发性、半挥发性香味成分,观察对比了不同条件下香味组分含量的变化,发现:随着回风温度的提高,烟草酸性香味组分含量降低,中性香味组分升高,碱性组分先降低后增加;随着润叶加料滚筒转速的增大,酸性、中性和碱性组分均有不同程度的升高;随着热风风量增大,烟草酸性香味组分降低,中性香味组分先降低后升高,碱性组分先增加后降低.据此结果,对加料工序中的3个工艺参数进行了优化,得出较佳的工艺参数:回风温度58℃,滚筒转速35 r/min,风机频率15 Hz.  相似文献   

8.
采用同时蒸馏萃取和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分析了卷烟制丝加料工序中的挥发性、半挥发性香味成分,观察对比了不同条件下香味组分含量的变化,发现:随着回风温度的提高,烟草酸性香味组分含量降低,中性香味组分升高,碱性组分先降低后增加;随着润叶加料滚筒转速的增大,酸性、中性和碱性组分均有不同程度的升高;随着热风风量增大,烟草酸性香味组分降低,中性香味组分先降低后升高,碱性组分先增加后降低.据此结果,对加料工序中的3个工艺参数进行了优化,得出较佳的工艺参数:回风温度58℃,滚筒转速35 r/min,风机频率15 Hz.  相似文献   

9.
加料前后烟草中游离及糖苷结合态香味成分的分析研究   总被引:19,自引:1,他引:18  
对加料前后烟草中游离及糖苷结合态香味成分进行了分析研究。烟末经乙醚萃取和同时蒸馏萃取(SDE)分离得游离香味成分。糖苷成分用甲醇萃取,采用非离子型大孔树脂(AB8,相当于AmberliteXAD-2)吸附,然后用不同选择性溶剂洗脱和溶剂萃取,使糖苷与可溶性糖、氨基酸、有机酸、游离香味成分分离。糖苷集份在弱酸条件下(pH2.5)SDE水解,同时萃取出精苷结合态香味成分。采用毛细管气相色谱(HRcGC)和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C/MS)技术鉴定了25种游离及糖苷结合态香味成分。对加料前后的烟草样品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发现:在所分析的烟草样品中,糠醇、苯乙醇、茄酮、香叶基丙酮、β-紫罗兰酮等成分,游离态含量高于结合态的含量;苯酚、香草醛、巨豆三烯酮等成分,游离态和结合态的含量相当;糠醛、苯甲醛、苯乙酮、异佛尔酮、氧化异佛尔酮、4-乙烯基愈创木酚、大马酮、二氢大马酮等成分,结合态的含量高于游离态含量。加料前后的烟草样品相比,加料后烟草中游离态香味成分呈减少趋势,但结合态含量呈增加趋势。   相似文献   

10.
醇化过程中白肋烟香味成分含量的变化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对醇化过程中白肋烟香味成分含量的变化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 ,在醇化过程中白肋烟香味成分含量发生了明显变化。在所测定的 17种中性香味成分中 ,许多中性香味成分含量在醇化过程中呈明显增加趋势 ,增加幅度较大的成分有糠醛、糠醇、苯甲醛、苯乙醇、氧化异佛尔酮、巨豆三烯酮和金合欢基丙酮等。在所测定的 12种碱性香味成分中 ,有吡啶、2 ,3-二甲基吡嗪、2 ,5 -二甲基吡嗪、2 ,3,5 -三甲基吡嗪、四甲基吡嗪、2 -乙酰基吡啶等 6种重要碱性香气成分含量有明显增加 ,但碱性成分总含量在醇化过程中呈大幅下降趋势。  相似文献   

11.
烟草中游离烟碱与其pH值之间的关系   总被引:11,自引:5,他引:11  
研究了烟草中游离烟碱的萃取条件 ,确定了采用水、三氯甲烷依次萃取和气相色谱分析烟草中游离烟碱含量的方法 ,烟碱的回收率为 95 .1%~ 99.8% ,方法的RSD为 1.2 1%~ 1.70 %。同时 ,还考察了烟草总烟碱及其pH值测定方法的准确性 ,采用这些方法测定了 4 7种商品卷烟的游离烟碱、总烟碱和pH值 ,并进行了相关分析。结果表明 ,游离烟碱、游离烟碱与总烟碱的比值和pH值都呈显著的正相关关系 ,游离烟碱和总烟碱、总烟碱和pH值均无相关性  相似文献   

12.
本文对5种叶组的烟丝在不同膨胀方法下,膨胀前后的22种重要香味成分和糖、氮、烟碱等常现成分进行了分析研究。烟丝经同时蒸馏萃取法抽提并用酸、碱溶液处理后,对中性抽提物用毛细管气相色谱法和气相色谱/质谱法做定性与定量分析。共测定了糠醛等22种重要香味成分的含量,并根据国标测定了总糖、总氮和烟碱的含量。结果表明,烟丝在膨胀后,各种香味成分和常规成分都有不同程度的损失,损失程度与膨胀方法及其工艺条件有关。   相似文献   

13.
HXD叶丝进料状态对其综合质量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为了解叶丝进料状态(含水率、温度)变化对其综合加工质量的影响,通过改变RCC及HXD的运行参数,进行了不同叶丝出口含水率和温度试验。结果表明,在HXD干燥过程中,随着进料含水率的增加,干燥后叶丝的填充值及出口料温均逐渐增加,卷烟感官质量中的主要指标及酸性致香物质总量均有下降趋势;提高进料温度对叶丝的加工质量无明显变化,但卷烟感官质量中的主要指标、酸性致香物质及中性致香物质的总量均呈先升后降的趋势。  相似文献   

14.
  目的  为研究低烟碱品种结合低烟碱栽培模式对烟碱的降低效果及其他烟叶化学成分和烟叶质量的影响。  方法  在河南省许昌市,以常规品种中烟100、低烟碱品种ITB687和超低烟碱品种NC926为材料,设置当地常规栽培模式(LCCP)和低烟碱栽培模式(LNCP)进行栽培试验。  结果  (1)不同品种在LCCP下农艺性状差异较小,而LNCP模式对其生长后期影响较大,叶片长宽比增加,上部叶面积和单叶重显著下降。(2)在LCCP下3个品种的生物碱含量差异极大,NC926上部叶和中部叶调制后烟碱含量分别为0.28%、0.21%。LNCP显著降低烟叶烟碱和总生物碱含量,但低烟碱品种在LNCP下烟碱降幅相对较小,其中NC926上部叶调制后烟碱含量降低38.03%,中部叶无显著差异;高烟碱品种采用LNCP降低幅度相对较大,其中中烟100上部叶和中部叶调制后烟碱含量分别降低44.11%、30.01%。(3)在LCCP下不同品种同一部位烤后烟的还原糖、总糖、总氮含量均表现为中烟100 > ITB697 > NC926,LNCP下烟叶总氮含量降低,上部叶还原糖、总糖含量增加,但中部叶还原糖、总糖含量降低。(4)在LCCP下不同品种中性香气成分含量以及经济性状无显著差异,LNCP下烟叶中性香气成分总量减少,香气质变差,香气量、浓度、劲头和刺激性减小,余味变淡,同时烟叶经济性状变差。  结论  通过遗传育种途径可选择性大幅降低生物碱含量,采用低烟碱栽培模式虽可使烟碱含量进一步降低,但对烟叶质量和效益会产生显著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15.
转化酶水解蔗糖加料烘焙对白肋烟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提高白肋烟的处理效果,进行了转化酶水解蔗糖和柠檬酸水解蔗糖的加料烘焙试验,并进行了加料烘焙前后烟叶还原糖、总糖、烟碱、钾、氯、氨基酸、中性和碱性香味成分分析及卷烟评吸。结果显示:①与加酸转化糖里料相比,采用加酶转化糖里料对烘焙后白肋烟中的常规化学成分影响基本相同,总氨基酸含量显著降低,碱性香味成分增多;②加酶转化糖里料的白肋烟的感官质量总体上比加酸转化糖的略有改善,其中香气质和香气量有较大改善,烟气浓度和凝聚性有一定程度的改善,白肋烟香和刺激性增强,杂气、干燥感、舒适程度等指标差异不大。酶转化糖可以替代酸转化糖进行白肋烟的加料。  相似文献   

16.
云南和河南陈化的复烤片烟质量的差异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为考察气候条件对复烤片烟陈化质量的影响,研究了在云南玉溪和河南许昌两地不同气候条件下陈化云南烤烟复烤片烟的香味成分(中性、酸性和碱性)、pH值和感官质量的差异。结果表明:①云南烤烟复烤片烟在玉溪和许昌两地不同的气候环境条件下自然陈化后,样品酸碱中各类成分的变化趋势相同,但变化幅度明显不同;②醇类成分和pH值均呈降低趋势,在许昌自然陈化的降幅均大于在玉溪的降幅;③中性香味成分总量和酸碱中总量均呈增加趋势,在玉溪陈化的增幅均大于在许昌的增幅;④碱性成分也均呈增加趋势,在许昌自然陈化的增幅较大;⑤在玉溪陈化的云南烤烟复烤片烟样品的整体感官质量高于同期在许昌陈化的感官质量。  相似文献   

17.
烤烟C3F叶片和烟梗中香味成分的对比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采用GC和GC/MS法测定了烤烟C3F叶片与烟梗中的香味成分含量,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显示①除吡啶的含量高于叶片、2-乙酰基吡啶含量几乎相同外,烟梗中其它各种中性、酸性和碱性香味成分的含量均低于叶片;②烤烟叶片及烟梗中中性∶酸性∶碱性成分之比各为10.1∶17.5∶1和5.8∶18.5∶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