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利用油脂酸价(Acid value,AV)、过氧化值(Peroxide value,POV)、脂肪酸组成及流变特性,研究不同处理条件对油脂品质的影响。不同处理条件下,AV与POV均随时间延长而升高。200℃以上高温烹调和光照贮存的油脂AV和POV分别高于微波处理和高温贮存组,并随烹饪温度和光照的增加而迅速增加,最高分别达到1.17 mg/g与22.75 mmol/kg;处理时间和温度、热处理方式与光照对脂肪酸含量都有影响,变化趋势不尽相同。高温长时间处理使油酸和亚油酸含量降低,300℃处理20 min,含量从38.94%和31.46%降为37.76%和30.53%,而亚麻酸的含量由0.26%增加至0.28%,EPA和DHA多不饱和脂肪酸的含量也有增加。高温和光照条件下长时间储存,以上不饱和脂肪酸含量均降低;不同处理后的油脂流变学特性不随剪切力的改变而改变,200℃以上高温烹调和微波组的油脂粘度随处理时间的增加,呈先降低后增加趋势,贮存组的油脂粘度随处理时间的延长而一直呈现增加趋势。  相似文献   

2.
在生产规模上研究了分子蒸馏工艺对DHA藻油品质的积极影响。试验以DHA藻油的酸价(AV)、过氧化值(POV)、氧化稳定指数(OSI)、感官评分为评价指标,优化了分子蒸馏的温度、进料量和刮板转速,得出结论:190℃条件下,以20 kg/h的进料量进行DHA油脂分子蒸馏,控制刮板转速在60 r/min,得到的成品油品质最优:AV为0.09mg KOH/g、POV为0.03 meq/kg、OSI为19.20 h、感官评分比优化前提升30%,且3次重复性试验产物品质稳定。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冻藏(—18℃)条件下南极磷虾脂质品质的变化规律。方法:以脂质提取率、甘油三酯(TG)含量、胆固醇(TC)含量、磷脂(PL)含量、游离脂肪酸(FFA)含量、虾青素含量、过氧化值(POV)、茴香胺值(AV)、硫代巴比妥酸值(TBA)等为衡量指标评价冻藏过程中南极磷虾脂质品质的变化。结果:贮藏90 d,南极磷虾中脂质提取率、TG含量、TC含量和PL含量分别由4.79%、34.2%、2.08%、31.1%降低至4.29%、27.8%、1.68%、19.6%,FFA含量由14.5%升高至38.0%;POV值、AV值显著升高,TBA含量先升高后下降,虾青素含量由389.2μg/g降低至326.5μg/g,变化显著(P0.05)。结论:在—18℃冻藏条件下,南极磷虾脂质仍存在较大程度的水解及氧化变化。因此,加快高效贮运技术的开发将是实现南极磷虾资源高值化利用的关键。  相似文献   

4.
脱脂对肉骨粉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脱脂前后肉骨粉的品质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脱脂后肉骨粉的风味和色泽明显改善,粗脂肪含量由9.80%下降到0.37%,粗蛋白含量由54.50%提高到61.20%,蛋白质体外消化率由86.01%提高到90.45%,酸值(KOH)由9.00 mg/g降到2.60 mg/g,挥发性盐基氮(TVB-N)含量由60.0 mg/100 g降到40.0 mg/l00 g,组胺含量由20.1 mg/kg降到19.6 mg/kg.脱脂显著提高了肉骨粉的品质.  相似文献   

5.
研究了海藻糖对炒米饼的油脂氧化抑制效果,以酸价(AV)、过氧化值(POV)和总挥发醛为主要评价指标,通过加速氧化方法(45℃下氧化),比较海藻糖、葡萄糖、蔗糖和TBHQ等四种物质抑制炒米饼氧化作用。研究结果表明,添加海藻糖、葡萄糖、蔗糖和TBHQ的炒米饼,在保藏初期的AV和POV差异不大,但就挥发醛的量来看,添加海藻糖的炒米饼挥发醛特别少。随着时间的延长,添加蔗糖和葡萄糖的炒米饼AV、POV和挥发醛量都在明显的增加,而添加TBHQ和海藻糖的炒米饼的AV、POV和挥发醛量基本不变。保存30d时,添加TBHQ炒米饼的AV、POV和总挥发醛量分别为3.12mgKOH/g油、8.76meq/kg和4.8μg/g,而添加海藻糖炒米饼的AV、POV和总挥发醛量分别为3.27mgKOH/g油、11.19meq/kg和1.2μg/g。综合三个指标的变化情况,海藻糖可以有效地减少炒米饼中总挥发醛量的生成,抑制炒米饼中油脂的氧化。  相似文献   

6.
以优质大豆为原料,通过35 d的短期储存实验,考察了不同储存水分(10.58%、15.23%、20.17%)和储存温度(20℃、25℃、30℃)对大豆中粗脂肪含量、粗蛋白含量、霉菌总数、大豆油脂品质和脱脂豆粕品质的影响。研究表明:在不同储存温度和储存水分下储存35 d后,大豆中的粗脂肪和粗蛋白含量不发生明显变化;但高温、高水分储存条件极易使大豆发生霉变,霉菌总数快速增加,最高达到1.09×105CUF/g;大豆油脂的酸价和过氧化值明显升高,最高分别达到5.21mgKOH/g和3.70 mmol/kg,不饱和脂肪酸含量稍有降低,降低幅度最大为5.01%;脱脂豆粕的KOH蛋白质溶解度明显降低,可以从最高的90.03%下降至最低的59.72%。  相似文献   

7.
为研究酿酒酵母对腊肉贮藏品质的影响,本实验以相同工艺制作对照组(CK)和添加酿酒酵母0.3%试验组(SC)川式腊肉,测定其在贮藏过程中的理化和微生物特性指标。结果表明,SC组pH和水分含量分别为5.98和25.88%,较CK组低,两组aw差异不明显;在氧化指标方面,SC酸价(AV)为1.85 mg/g、过氧化值(POV)为0.024 g/100 g,硫代巴比妥酸值(TBA)为0.241 mg/kg,均显著性低于CK组的2.13 mg/g、0.043 g/100 g和0.314 mg/kg(P<0.05)。此外,可溶性蛋白(SP)和游离氨基酸(FAA)含量在CK组中明显升高。对风干和贮藏两阶段亚硝酸钠含量的检测结果显示,亚硝酸钠在整个过程中持续降低,在贮藏第29 d时,CK组中的含量为19.06 mg/kg,而SC组为10.48 mg/kg,降低了38.22%。随着贮藏时间的延长,两组产品酵母菌数量均呈下降趋势,而乳酸菌数量增加,SC组产品微生物指标整体上均高于CK组。主成分分析结果揭示,酵母菌的量与aw、SP呈显著正相关(P<0.05),而与AV、TB...  相似文献   

8.
该研究考察了不同方法处理的棉粕,在自然条件下储存15个月的新鲜度和品质变化规律。结果表明,未处理组棉粕的挥发性盐基氮(T–VBN)和硫代巴比妥酸值(TBA)随储存时间的延长而逐渐升高,酸价(AV)先上升后下降。不同处理可显著抑制长时间储存棉粕的T–VBN、AV和TBA的增加,其抑制效果为1 h脱水>0.5 h脱水>9 mm颗粒>3 mm颗粒。  相似文献   

9.
目的 研究由植酸和鼠尾草酸组成的复合抗氧化剂对油炸鲜切薯片中丙烯酰胺和氯丙醇酯的抑制作用。方法 通过测定酸价(acid value, AV)和过氧化值(peroxide value, POV)对不同浓度植酸和鼠尾草酸进行评估, 并利用响应面优化实验确定复合抗氧化剂的最优配比。同时以油炸鲜切薯片为研究对象, 评价复合抗氧化剂对薯片和油脂中丙烯酰胺、氯丙醇酯及其品质的影响。结果 在180℃ 30 min下, 植酸抗氧化最佳浓度为0.16 g/kg, 鼠尾草酸最佳浓度是0.4 g/kg。根据响应面优化法设计实验并通过数据方差分析和响应面图可得: 在植酸浓度0.06 g/kg, 鼠尾草酸浓度0.2 g/kg时, AV和POV达到最低, 油脂抗氧化效果最好。复合抗氧化剂对丙烯酰胺的抑制率最高可达80.5%, 对氯丙醇酯有一定的抑制作用, 其中对3-氯-1,2-丙二醇酯抑制率最高达到49.2%。结论 复合抗氧化剂在提高棕榈油煎炸稳定性、抑制丙烯酰胺和氯丙醇酯产生方面表现出较好的优势, 能有效延缓煎炸油品质恶化, 并且对煎炸油和薯片品质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0.
超市肉类加工食品酸价安全期与氧化安全期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超市出售的鱿鱼丝、肉片、鱼片、卤鸡腿、火腿肠、午餐肉罐头、广式腊肠7大类15种肉类加工食品的营养组成、酸价(AV)、过氧化值(POV)、硫代巴比妥酸值(TBA)以及感官品质进行测定和分析,根据国标对被测食品的酸价安全期和氧化安全期进行分析比较.在保存期为货架期的1/3~1/2时,盐焗卤制鸡腿、广式腊肠、油炸牛肉干、火腿肠、鱿鱼丝、鱼片等9个样品的感官评分为良好,但其AV已接近或超过酸价国标值,AV安全期仅为货架期的1/5~1/3;同样的产品,其POV值却大大低于国标值,POV氧化安全期多数超过货架期;TBA值与感官评分结果相近,TBA氧化安全期比较接近于货架期.结果表明,AV不宜作为肉类加工食品安全指标,POV因其不稳定性,也不宜作为氧化安全指标,TBA值因其具有安全学意义并更接近于氧化安全实际,可作为肉类加工食品的氧化安全指标.  相似文献   

11.
以调理鸡肝为研究对象,研究调理肉制品在流通过程中的脂肪氧化情况以及不同二丁基羟基甲苯(BHT)添加量的抗氧化效果。分别以添加量为0.05、0.10、0.15g/kg 和0.20g/kg 的BHT 抗氧化剂溶液处理调理鸡肝,然后在冻藏和冷藏的变温条件下贮藏,以模拟流通环境,通过测定其不同贮藏时期的酸价(acid value,AV)、过氧化值(peroxide value,POV)和硫代巴比妥酸值(thiobarbituric acid value,TBA)来判定其脂肪氧化的程度及BHT 的抗氧化效果。结果显示:脂肪氧化主要发生在贮藏前30d,30d 后进入脂肪氧化后期;4 个BHT 抗氧化剂溶液处理组中抗氧化效果最好的是BHT 添加量为0.15g/kg 的BHT 抗氧化剂溶液。  相似文献   

12.
郭艳婧  杨勇  李静  巩洋  张颖  孙霞  李诚  何利  胡滨 《食品科学》2014,35(22):336-339
探究不同包装材料对罐罐肉理化特性的影响,以陶瓷坛、玻璃罐、PET/Al/PA/CPP铝箔蒸煮袋、PET/PA/CPP透明蒸煮袋包装的罐罐肉为研究对象,研究其在自然条件下加工贮藏(原料肉腌制结束后油炸结束,保存5、15、30、50、75、105 d)时水分含量、pH值、酸价、过氧化值等理化特性的变化。结果表明,4 种包装材料对罐罐肉水分含量和pH值影响差异不显著。酸价、过氧化值和硫代巴比妥酸(thiobarbituric acid,TBA)值在贮藏过程中均呈逐渐上升的趋势,在贮藏前期,铝箔蒸煮袋包装组酸价最低,为0.48 mg KOH/kg,在贮藏后期,玻璃罐包装组酸价最低,为0.75 mg KOH/kg;对于过氧化值而言,陶瓷坛包装的罐罐肉显著高于其他3 组,透明蒸煮袋和玻璃罐包装组差异不显著,贮藏后期铝箔蒸煮袋包装组的变化较缓慢;陶瓷坛包装组TBA最高达到0.88 mg丙二醛/kg,铝箔蒸煮袋的最低为0.31 mg丙二醛/kg,其他两组差异不显著。4 种包装材料包装的罐罐肉贮藏过程总氮的含量变化很少,基本保持在6%左右;挥发性盐基氮值则都呈逐渐上升的趋势,陶瓷坛和透明蒸煮袋包装的罐罐肉挥发性
盐基氮值高于铝箔蒸煮袋和玻璃罐包装组。结果表明:铝箔蒸煮袋包装组可以更好地抑制罐罐肉的氧化,是最适合罐罐肉的包装材料。  相似文献   

13.
研究调理肉制品在贮藏过程中的脂肪氧化情况以及不同添加水平的二丁基羟基甲苯(BHT)的抗氧化效果。以调理鸡肝为试材,BHT 添加量分别为0.05、0.10、0.15、0.20g/kg 处理鸡肝,然后在冻藏条件下贮藏,通过测定其在不同贮藏时期的酸价、过氧化值和硫代巴比妥酸值判定其脂肪氧化的程度及BHT 的抗氧化效果。结果表明:除BHT 添加量0.20g/kg 组外,其他各组脂肪氧化主要开始于贮藏第15 天,之后脂肪氧化产物发生不同程度的分解;4 个处理组中,BHT 添加量0.20g/kg 可有效抑制过氧化值增长,BHT 添加量0.15g/kg 可有效减少脂肪氧化产物的分解。BHT 在调理鸡肝贮藏过程中有较好的抗氧化效果。  相似文献   

14.
苦杏壳木醋液多酚对核桃油过氧化的抑制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苦杏壳木醋液多酚抗氧化活性以及对核桃油过氧化抑制作用。方法:利用pH值梯度萃取法得到木醋液多酚(E-WV),用DPPH自由基清除率、亚油酸过氧化抑制率为指标考察木醋液多酚的抗氧化活性,以过氧化值(POV)和酸价(AV)评价E-WV对核桃过氧化的抑制能力。结果:经pH值梯度萃取法分离后E-WV总酚含量是分离前组分(E0)总酚含量的1.96倍;对DPPH自由基的半清除质量浓度为0.724mg/L,对亚油酸过氧化抑制的半抑制质量浓度为4.632mg/L;70℃恒温贮藏5d后油样AV和POV值大小顺序是:未添加抗氧化剂油样(CK)>添加25mg BHT油样(BHT-25)>添加E-WV 25mg油样(E-WV-25);随着煎炸时间增长油脂AV和POV显著增大,经过不同煎炸时间油样AV和POV大小顺序是:CK>BHT-25>E-WV-25。结论:苦杏壳木醋液多酚具有很强的抗氧化活性,而且在持续高温、煎炸条件下对核桃油过氧化有很好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5.
响应面法优化藻油中抗氧化剂的复配组合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提高藻油氧化稳定性,对添加在藻油中的抗氧化剂组合进行优化。利用Box-Behnken试验设计并结合响应面分析法,以迷迭香粉(≥30%鼠尾草酸)、VE、VC棕榈酸酯添加量为试验因素,以藻油过氧化值(peroxidevalue,POV)、硫代巴比妥酸(thiobarbituric acid,TBA)值及二十二碳六烯酸(docosahexaenoic acid,DHA)含量为响应值,并进行二次回归设计建立模型,得到的最佳抗氧化剂组合为:迷迭香粉0.37‰、VE 0.11‰、VC棕榈酸酯0.20‰。该优化条件下藻油经过12 d烘箱实验后测得POV为9.26 meq/kg,TBA为0.35 mg/kg,DHA含量为30.27%,其与模型预测值相吻合,表明所建立的回归模型是切实可行的。  相似文献   

16.
腌腊鱼传统日晒干制过程中品质变化与香气形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腌制后的草鱼为研究对象,基于菌落总数、挥发性盐基氮含量、酸价(acid value,AV)、过氧化值(peroxide value,POV)、硫代巴比妥酸(thiobarbituric acid,TBA)值、色差、质构、脂肪酸组成、挥发性风味物质等指标,研究了腌腊鱼传统日晒干制过程中品质变化与香气形成规律。结果显示,菌落总数和挥发性盐基氮含量均随着日晒时间的延长而升高,日晒4?d时两者均达最大值,分别为4.73(lg(CFU/g))和28.39?mg/100?g,说明产品安全性好。随着日晒时间的延长,AV和TBA值不断增加,而POV呈先上升后下降趋势。色差和质构结果表明,日晒过程中腌腊鱼色泽不断变暗,逐步发红和变黄,同时硬度和咀嚼性上升,形成成品特有的“干香”风味。日晒4?d后,腌腊鱼不同脂质成分中多不饱和脂肪酸(polyunsaturated fatty acids,PUFA)相对含量均明显下降,且下降趋势排序为:游离PUFA>磷脂PUFA>甘油三酯PUFA。本研究共从腌腊鱼样品中检出了七大类70?种挥发物,筛选确定了己醛等14?种气味活性物质。日晒结束后,腌腊鱼成品中挥发物气味活性值总和从156.67升高至252.88,表明日晒加工对传统腌腊鱼制品的香气形成十分关键。本研究结果可为传统腌腊鱼加工企业完善生产工艺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17.
通过测定发酵广式腊肠加工过程中的酸价、过氧化值、游离脂肪酸、硫代巴比妥酸(triobarbituric acid,TBA)值、羰基价、总酸、水分以及脂肪含量并进行相关性分析,确定发酵广式腊肠加工过程中脂类物质氧化特性及各指标变化的影响关系。结果表明:发酵广式腊肠在加工过程中,随着加工时间的延长酸价不断增加,过氧化值呈逐渐上升趋势,TBA值及羰基价总体呈上升趋势,游离脂肪酸总含量在烘烤过程中呈增加的趋势,其中不饱和脂肪酸含量在烘烤8 h后呈下降的趋势,饱和脂肪酸含量略有上升。发酵广式腊肠在加工过程中脂肪不断氧化水解,氧化程度逐渐加深,酸价、过氧化值、TBA值、羰基价、总酸含量和脂肪含量呈正相关性,过氧化值和总酸含量呈正相关性,说明发酵广式腊肠中酸败程度和脂肪氧化程度的变化趋势一致。  相似文献   

18.
茶多酚对冷藏带鱼品质及抗氧化效果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带鱼为研究对象,采用不同质量浓度(0、0.10、0.15、0.20、0.25、0.30、0.40 g/100 mL)茶多酚将带鱼片浸渍30 min后于4 ℃冷藏,每隔3 d取样测定菌落总数以及酸价、过氧化值(peroxide value,POV)、硫代巴比妥酸(thiobarbituric acid,TBA)值、三甲胺(trimethylamine,TMA)值、挥发性盐基氮(total volatile basicnitrogen,TVB-N)值等理化指标和感官评分、色差、质构分析,研究不同质量浓度茶多酚对带鱼的抗氧化效果。结果表明:带鱼的菌落总数、酸价、POV、TBA值、TMA值、TVB-N值以及颜色饱和度值都随贮藏时间延长而呈现增加的趋势,感官评分及质构测得的各项参数一直降低。经茶多酚处理过的实验组各项指标相对空白对照组变化较为缓慢,且当茶多酚质量浓度为0.20 g/100 mL时,保鲜效果最佳,能够抑制带鱼低温冷藏过程中的细菌生长,并有效减缓蛋白质、脂肪等氧化分解,不仅使带鱼货架期延长了3 d,而且使带鱼的色泽与营养在更长的保存时间内保持不变。  相似文献   

19.
以猪背膘为实验对象,研究比较高温加热、反复冻融及紫外照射3 种加速脂质氧化方法的效果。通过分析酸价、游离脂肪酸含量及组成、过氧化值(peroxide value,POV)、硫代巴比妥酸反应物(thiobarbituric acid reactive substances,TBARS)值及脂质氧化产物等指标的变化情况,同时结合测定微生物的数量,获得最适宜的脂质氧化加速方法。结果表明:高温加热处理的氧化效果最佳,猪背膘的POV从(0.008?3±0.00)g/100?g升至(0.053?0±0.00)g/100?g,TBARS值从(0.24±0.01)mg/kg升至(0.65±0.00)mg/kg;反复冻融处理的氧化效果次之,猪背膘的POV从(0.018?0±0.00)g/100?g升至(0.034?7±0.00)g/100?g,TBARS值从(0.13±0.00)mg/kg升至(0.25±0.00)mg/kg;紫外照射处理的氧化效果最差,猪背膘的POV从(0.008?1±0.00)g/100?g升至(0.019?8±0.00)g/100?g,TBARS值从(0.07±0.00)mg/kg升至(0.21±0.00)mg/kg。在高温加热处理的高温组中没有微生物检出;在反复冻融及紫外照射处理中,猪背膘中微生物数量均随着冻融次数增加或照射时间延长而逐渐增加,这不能排除微生物生长对猪肥膘脂质氧化的影响。因此,在这3?种方法中,高温加热处理是加速脂质氧化最适宜的方法。  相似文献   

20.
复配抗氧化剂和新型贮油桶对鱼油抗氧化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深海鱼油为对象,通过60℃加速氧化实验,筛选出以L-抗坏血酸棕榈酸酯(AP)、茶多酚和柠檬酸为组分的复配抗氧化剂,比例为AP:茶多酚:柠檬酸=2:1:1(w/w),复配抗氧化剂的抗氧化效果比BHA、BHT、茶多酚和生育酚要显著。通过研究温度和添加量对抗氧化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抗氧化效果随添加量的增加以及储藏温度的降低而增强,20℃时最佳添加量为0.06%,4℃时为0.02%。结合新型贮油桶添加0.06%的复配抗氧化剂,20℃贮藏360d后,鱼油的POV为2.85mmol/kg、TBA值为1.87nmol/g,比普通贮油桶的抗氧化效果要显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