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食品中黄曲霉毒素B1污染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张牧臣  郑楠  王加启 《食品科学》2018,39(7):312-320
农作物(包括玉米、小麦等)在生长、收获和储存的过程中,容易受到产毒真菌及其代谢毒物(霉菌毒 素)的污染;其加工形成的粮、油等食品及被污染饲料饲养所得的畜产品进入食物链后,易引发人类急、慢性中 毒。黄曲霉毒素B1是众多霉菌毒素中较常见且毒性较高的一种,过量摄入具有致癌、致畸形、免疫抑制等毒性效 应。本文综合国内外研究进展,从食品中黄曲霉毒素B1污染发生的来源及影响因素、黄曲霉毒素B1的分子结构与毒 性、致病机理、限量标准、风险评估及防控等方面对食品中黄曲霉毒素B1污染展开综述。  相似文献   

2.
黄曲霉毒素对食品的污染及防治措施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黄曲霉毒素是世界公认的天然强致癌物质之一,主要污染粮食及其制品,给人类及动物健康造成严重威胁。随着人们对食品安全重视程度的日益提高,尤其是加入WTO后,消费者对绿色食品的要求越来越迫切,本文就黄曲霉毒素的产生条件、理化性质、危害及预防措施等内容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3.
食品和饲料中黄曲霉毒素概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该文概述黄曲霉毒素的理化性质、毒性,对食品和饲料的污染及相应防止措施。  相似文献   

4.
黄曲霉毒素污染控制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曲霉可以引起粮油作物的霉变,其产生的毒素能够污染粮食及其制品,对人类和动物的健康造成极其严重的危害。本文概述了黄曲霉毒素在产生、运输和调控阶段的分子生物学过程,重点对黄曲霉毒素污染控制方法,如:遗传育种法、物理降解法及化学降解法等进行综述,并对植物源杀菌剂控制前期毒素污染,以及干预吸收控制后期毒素污染的前景进行展望。  相似文献   

5.
6.
《食品工业科技》2004,(09):141-142
粮油食品在原料贮存的过程中极易发霉,常常因黄曲霉污染而导致黄曲霉毒素超过国家标准,人食用含黄曲霉毒素超标的食品,会导致肝脏损伤甚至发生癌变。因此,采取有效措施防止粮油食品黄曲霉毒素的超标,是保证食品安全和减少经济损失的关键环节。   相似文献   

7.
粮食中黄曲霉毒素污染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该文介绍黄曲霉毒素产生条件和理化性质,阐述黄曲霉毒素危害性及当前常用检测方法,并提出预防其产生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8.
粮油食品中黄曲霉毒素的污染及预防措施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粮油食品在原料贮存的过程中极易发霉,常常因黄曲霉污染而导致黄曲霉毒素超过国家标准,人食用含黄曲霉毒素超标的食品,会导致肝脏损伤甚至发生癌变。因此,采取有效措施防止粮油食品黄曲霉毒素的超标,是保证食品安全和减少经济损失的关键环节。  相似文献   

9.
浅谈黄曲霉毒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10.
为了解母乳中黄曲霉毒素M1的污染状况,并为控制我国母乳中黄曲霉毒素M1的污染和降低对婴幼儿的危害提供借鉴和依据,本文从研究对象及采样、污染状况、对健康的影响等方面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11.
During September 2009, we performed a rapid cross-sectional study to investigate the extent of aflatoxin contamination among common Bangladeshi foods. We collected eight common human food commodities (rice, lentils, wheat flour, dates, betelnut, red chili powder, ginger and groundnuts) and poultry feed samples from two large markets in each of three cities in Bangladesh. We quantified aflatoxin levels from pooled subsamples using fluorescence high-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 Aflatoxin levels were highest in dates and groundnuts (maximum 623 and 423?ng/g), respectively. Samples of betelnut (mean 30.6?ng/g), lentils (mean 21.2?ng/g) and red chili powder (>20?ng/g) also had elevated levels. The mean aflatoxin level among poultry feed samples was 73.0?ng/g. Aflatoxin levels were above the US maximum regulatory levels of 20?ng/g in five of eight commonly ingested human food commodities tested.  相似文献   

12.
为了解我国食品中黄曲霉毒素B1(Aflatoxin B1,AFB1)和柄曲霉素(Sterigmatocystin,STC)污染情况,采集自我国大陆地区1137份的食品样品以及室温储存1-2年的米份样品315份,采用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方法分析其中AFB1和STC的含量。检测结果显示食品中AFB1检出率范围为0%-40%,谷物类和谷物基加工品检出率分别为0.2%和7.8%;坚果检出率为8.7%,其中有两份样品中AFB1含量超标,啤酒中AFB1的检出率为0%。STC检出率为12.9%,平均含量为0.39 μg/kg,谷物类、谷物基加工品、坚果和啤酒中检出率分别为2.6%,28.3%,4.3%和0%。相比于所采集的超市和农贸市场样品,室温储存1-2年的米粉样品中AFB1和STC的阳性率均较高,分别为4.4%和84.8%,平均含量为0.84和2.38 μg/kg。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各类食品中丙烯酰胺的污染状况,把控潜在的食品安全风险.方法:实验室靶向性采集610份可能含有丙烯酰胺的食品样品,涉及糕点、饼干、薯类食品、膨化食品等8类食品,依据GB 5009.204-2014《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丙烯酰胺的测定》进行检验.结果:有73个样品检出丙烯酰胺,检出率达12.0%,其中薯类食品、...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初步了解粮食加工品中玉米赤霉烯酮和呕吐毒素的污染情况。方法对北京地区和网购的200批次样品进行随机抽检,分别采用液相色谱法、免疫亲和层析净化高效液相色谱法对粮食加工品中的玉米赤霉烯酮和呕吐毒素进行了检测。结果初步调查发现玉米碾磨加工品中的玉米赤霉烯酮和小麦粉中的呕吐毒素检出率较高,分别达34%和74%;散装样品中玉米赤霉烯酮含量不合格率和检出率明显高于预包装样品。结论建议监管部门加强对散装玉米碾磨加工品和小麦粉等粮食加工品中毒素指标的监控力度和监测频次,同时针对我国特殊敏感人群加快设定合理限值。  相似文献   

15.
发酵食品中氨基甲酸乙酯污染状况调查与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液液萃取和基质固相分散的样品前处理技术,应用气相色谱-串联质谱的检测方法对发酵食品中氨基甲酸乙酯(ethyl carbamate,EC)的污染状况进行调查和分析,共检测发酵食品437批次,其中EC阳性样品343批次,阳性率为78.49%,阳性率最高的是果酒100%,其次是酱油98.17%、醋86.67%和黄酒78.38%,最低的是啤酒,为未检出。饮料酒中EC平均值最高的是黄酒90.4μg/L,其次为保健酒62.9μg/L,最低为葡萄酒,为7.6μg/L,调味品中酱油和醋EC平均值分别为84.1μg/kg和76.2μg/kg,焙烤食品中面包EC平均值24.3μg/kg。研究结果表明,黄酒、酱油和醋中EC的阳性率、平均值相对较高,在今后的研究和监测中需要重点关注。  相似文献   

16.
目的 了解预制菜生产中的微生物污染状况,为预制菜企业的卫生控制提供参考,并为相关产品卫生规范及标准的制定提出建议。方法 从湖南省70家预制菜企业中等比例分层抽样5家,对其生产加工过程中的环境空气沉降菌及接触表面、邻近接触表面、预制菜样品中大肠菌群和菌落总数进行检测。结果 中型企业的环境空气沉降菌及各表面、预制菜样品中大肠菌群和菌落总数较高(P<0.05),预制蔬菜制品生产车间各表面菌落总数较高(P<0.05),接触表面中加工人员手部更易受微生物污染(P<0.0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预制蔬菜制品菌落总数较高(P<0.05),过程产品大肠菌群、菌落总数均高于成品(P<0.0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预制菜企业尤其是中型企业,应加强预制蔬菜制品生产车间的卫生要求及过程产品的卫生控制;建议相关产品标准及产品生产卫生规范中应注重车间卫生管理及生产过程的卫生控制。  相似文献   

17.
诺如病毒(noroviruses,NoVs)是世界范围内引起非细菌性急性胃肠炎疫情爆发的主要病原体。组织血型抗原(histo-blood group antigens,HBGAs)作为NoVs的作用受体,在NoVs的传播中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果蔬产品在从农场到餐桌这一供应链的任何环节均有可能被NoVs污染,已成为传播NoVs的高风险食品。海产贝类作为No Vs的另一重要传播媒介,主要通过滤食作用富集No Vs。部分生鲜食品内也存在类HBGAs与NoVs特异结合,使存在于生鲜食品内的NoVs难以被净化。本文主要综述了NoVs在生鲜食品中的蓄积、分布、污染来源及其作用受体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8.
目的对烟台市动物源性食品中硝基呋喃的污染状况进行调查,了解烟台市动物源性食品中硝基呋喃的污染情况。方法采用随机采样的方法,于2012~2017年于烟台辖区内养殖环节、运输环节、流通环节和餐饮环节,共采集动物源性食品样本250份,采用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定量检测硝基呋喃类药物残留。结果烟台市售动物源性食品中硝基呋喃类药物总检出率为1.6%(4/250)。双壳类和鱼类水产品中有硝基呋喃代谢物检出,检出率分别为5%(2/40)和2.47%(2/81),甲壳类水产品、畜肉类、禽肉类和蛋类中硝基呋喃代谢物均未检出。4种硝基呋喃代谢物中3-氨基-2-恶唑烷基酮(3-amino-2-oxazole alkone,AOZ)的检出率最高(1.2%,3/250)。结论烟台市动物源性食品中硝基呋喃污染总体较轻,但在一定程度上存在硝基呋喃的残留,应加强监督管理,保障食品安全。  相似文献   

19.
真菌毒素是由曲霉菌、青霉菌和镰刀菌等丝状真菌在适当的环境条件下产生的有毒次生代谢产物,是谷物、水果、坚果等食品中常见的污染物,可引起广泛的毒性效应,主要表现为致癌性、致突变性、肝毒性、肾毒性、免疫毒性、神经毒性、致畸性等,对人类和动物的健康构成威胁。近些年来,由于自然气候的改变及检测技术的创新发展,一些新出现的真菌毒素逐渐引起大家的广泛关注,如已报道的交链孢毒素、新兴镰刀菌毒素等。这些尚未得到监管,并且如何产生、浓度水平和毒理数据有限的真菌毒素被定义为“新兴”真菌毒素。本文综述了两大类12种新兴毒素的结构性质、检测分析技术进展及在食品中的污染状况,以期为真菌毒素污染的全面评估及防控提供思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