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4 毫秒
1.
目的:探究贮藏时间、贮藏温度、酸性食品模拟物pH值、食品特性对陶瓷类食品接触材料中重金属铅向酸性食品模拟物迁移的影响规律。方法:通过全浸泡迁移实验并结合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法测得在不同温度、时间条件下,重金属铅向不同pH值的乙酸、柠檬酸和乳酸溶液中的溶出量,分析重金属铅溶出量与贮藏时间、贮藏温度、食品模拟物pH值、食品特性的关系。结果:重金属铅的溶出量随时间的延长、温度的升高而增加,平均溶出速率随温度的升高而加快,在240 h、20 ℃下4%(体积分数,下同)乙酸溶液中铅的质量浓度为3.276 mg/L,在70 ℃下为52.413 mg/L,平均溶出速率则由0.087 mg/(m2·h)增加到1.229 mg/(m2·h);铅的溶出量与食品模拟物的pH值呈负相关关系,在24 h、20 ℃下铅向pH 2.43的4%乙酸溶液和pH 1.93的20%乙酸溶液的溶出量分别为1.876 mg/L和2.412 mg/L;此外,铅的溶出量还与食品的特性有关,同样pH值条件下,含有羟基的酸性食品模拟物中铅溶出量更多。结论:贮藏时间、贮藏温度、食品模拟物pH值、食品特性都会对铅的溶出造成影响,铅的溶出量在迁移过程初期与时间的平方根呈线性关系,中后期与时间呈线性关系;铅的溶出量与温度的关系符合阿伦尼乌斯定律;与食品模拟物pH值符合对数函数关系。  相似文献   

2.
纺织品中邻苯二甲酸酯类环境激素在人工汗液中的迁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纺织品中邻苯二甲酸酯类环境激素在人工汗液中的迁移进行了研究,确定了用固相萃取浓缩富集人工汗液提取液中的邻苯二甲酸酯类化合物(PAEs)的最佳条件,并对纺织品中的PAEs在酸性汗液中的溶出量随时间、温度、振动频率的变化作了研究。结果表明,不同实验条件下DEP的溶出量皆远远大于DBP和DNOP,溶出量排序为DEP>>DBP>DNOP,而DEP、DBP和DNOP的溶出量随着时间的增长逐渐增大,开始时随时间增大明显,后期增长缓慢;DEP、DBP和DNOP的溶出量随温度升高而增大;振动频率对溶出量的影响不如时间、温度显著,总趋势是随着频率的升高溶出量增大。  相似文献   

3.
张云  吕水源  张信仁  林靓 《食品科学》2018,39(2):298-302
以PE塑料薄膜为研究对象,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研究食品包装塑料材料中荧光增白剂在纯水、乙酸、乙醇、植物油4种不同模拟物中的迁移规律,研究荧光增白剂溶出量与食品接触介质、乙酸质量浓度、乙醇体积分数、浸泡温度以及处理时间等因素的关系。结果表明:纯水基质食品模拟物对香豆素类荧光增白剂有一定溶解性,酸性食品模拟物相比于水模拟物有更强的溶解性,而含醇类食品模拟物和脂肪类食品模拟物对大部分荧光增白剂都具有较好的溶解效果;荧光增白剂的溶出量随着乙酸和乙醇含量的增加而增加;较高的温度对塑料包装材料中荧光增白剂的迁移溶出具有显著影响,并且随着接触时间的延长,塑料包装材料中的荧光增白剂向食品中迁移的可能性也不断增大。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AS(丙烯腈-苯乙烯)和ABS(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塑料食品接触材料中丙烯腈的迁移行为。方法采用顶空气相色谱法测定丙烯腈在不同食品模拟物和不同条件下的迁移量,研究食品模拟物、温度和时间对丙烯腈迁移量的影响,并和丙烯腈单体残留量作对比。结果 AS塑料食品接触材料中丙烯腈迁移量要高于ABS塑料;在相同的使用时间和温度下,50%乙醇模拟物中丙烯腈的迁移量最大;在同种食品模拟物中,丙烯腈迁移量随着接触时间的延长、接触温度的升高而增加。结论 AS塑料食品接触材料与ABS塑料食品接触材料相比,AS塑料食品接触材料中丙烯腈在食品模拟物中更容易析出,存在的安全风险更大。  相似文献   

5.
AS和ABS塑料类食品接触材料中丙烯腈的 迁移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采用顶空气相色谱法,研究AS、ABS塑料食品接触中丙烯腈单体残留量与迁移量的关系和在不同迁移条件下丙烯腈在6种食品模拟物中的迁移量,并得出其迁移结论:AS塑料食品接触材料中丙烯腈迁移量要高于ABS塑料;在相同的使用时间和温度下,50%乙醇模拟物中丙烯腈的迁移量最大;在同种食品模拟物中,丙烯腈迁移量随着接触时间的延长、接触温度的升高而增加.  相似文献   

6.
考察常用黄酒包装容器材料中邻苯二甲酸酯类化合物的含量及分布情况,选取玻璃瓶盖中PVC塑料垫片来浸泡黄酒,探究邻苯二甲酸酯类化合物的迁移溶出量随模拟浸泡时间和浸泡温度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DBP、DINP、DEHP从PVC塑料垫片中溶出到黄酒中的迁移量随浸泡时间、浸泡温度的增加总体上呈逐渐增长趋势;尤其在95℃高温条件下,15 min后,DBP的迁移量急剧增加,随着时间延长至120 min,迁移量缓缓增加,DINP、DEHP迁移量的变化情况相似,但是增长幅度较小,表明95℃高温对塑化剂DBP的溶出影响很大。  相似文献   

7.
以食品包装的PVC塑料为研究对象,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研究食品包装材料中荧光增白剂在纯水、3%乙酸、10%乙醇、橄榄油4种不同模拟物的迁移规律,于一定时间吸取少量浸泡液,研究迁移行为与食品模拟物、浸泡时间、温度、荧光增白剂的初始浓度、材料厚度等参数的关系。试验结果表明,荧光增白剂只在脂肪类食品模拟物迁出;迁移率和迁移量随温度升高而增加;材料厚度增加,迁移量增大,迁移率降低;荧光增白剂初始浓度越高,则迁移量越大,迁移率越低。  相似文献   

8.
考察了在不同使用条件下,尼龙餐厨具在酸性食品模拟物中的蒸发残渣量,并得出迁移规律:在酸性食品模拟物中,蒸发残渣随温度的升高和接触时间的延长而增加,随使用次数的增加而减少。  相似文献   

9.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以VBL和APC为标准物质建立了对食品包装材料中荧光增白剂的定量检测的方法。并对食品接触材料中荧光增白剂VBL和APC在纯水、乙酸、乙醇和正己烷等4种食品模拟物中的迁移规律进行了研究,研究荧光增白剂VBL和APC迁移溶出量与食品接触介质、p H、浸泡温度和处理时间等因素的关系。结果表明,荧光增白剂VBL和APC在4种食品模拟接触物中的迁移量都是VBL溶出量较多,并且随着浸泡液p H、浸泡液温度、处理时间的增加,荧光增白剂VBL和APC的迁移溶出量都出现增加的趋势。  相似文献   

10.
为了解塑料餐饮具中邻苯二甲酸种类化合物向食品中的迁移规律,以一次性塑料水杯、碗为主要研究对象,以异辛烷、10%(体积分数)的乙醇、3%(体积分数)的乙酸和水为食品物模拟物,对塑料制品中16种邻苯二甲酸酯类的浸出量随时间和温度的变化规律进行研究。结果表明:16种邻苯二甲酸酯在4种食品模拟物中浸出量由高到低依次为异辛烷、10%的乙醇、3%的乙酸和水,且16种邻苯二甲酸酯在4中不同模拟物中迁移量随时间的增加和温度的升高而变大。  相似文献   

11.
采用反相液相色谱法研究了膏状香精中邻苯二甲酸二甲酯(DMP)、邻苯二甲酸二乙酯(DEP)、邻苯二甲酸二正丁基酯(DBP)、邻苯二甲酸丁基苄基酯(BBP)4种邻苯二甲酸酯的萃取条件。利用正交实验对影响萃取总量的3个主要因素(正己烷用量、超声时间、水浴温度)进行了优化,确定了萃取的最佳条件:正己烷用量10mL,超声时间25min,水浴温度15℃。结果表明,该分析条件下,样品猪骨膏、牛肉膏的加标回收率为90%~94%。用乙腈-水等梯度洗脱(75∶25),4种PAEs分离较好,在0.5~20mg/L之间,色谱峰面积与4种邻苯二甲酸酯的浓度呈现良好的线性关系。  相似文献   

12.
白酒酿造过程中塑化剂来源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马荣山  韩营  王凤兰  颜廷才  张旋  蒋玲 《食品科学》2015,36(20):242-246
为探明白酒在酿造过程中的塑化剂来源,采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方法测定白酒酿造的主要原料及各个阶段产物的16种邻苯二甲酸酯类物质的含量。结果表明,16种邻苯二甲酸酯类物质的平均回收率和精密度分别为84.5%~107.3%、2.9%~7.3%,方法检出限在0.06~1.3μg/kg。3个批次的样品只检出了邻苯二甲酸二甲酯(dimethyl phthalate,DMP)、邻苯二甲酸二乙酯(diethyl phthalate,DEP)、邻苯二甲酸二异丁酯(diisobutyl phthalate,DIBP)、邻苯二甲酸二丁酯(di-n-butyl phthalate,DBP)、邻苯二甲酸二-2-乙基己酯(dioctyl pathalate,DEHP)5种塑化剂。DMP、DBP在大渣酒头、大渣原酒、小渣酒头、渣原酒、回糟原酒中含量明显多于其他阶段。大渣酿酒阶段产生微量的DMP、DBP,小渣酿酒阶段产生微量的DEHP,产生量均未超过0.09 mg/kg,可见白酒酿造过程中产生极微量的塑化剂,在不接触塑料制品的前提下白酒酿造过程中的塑化剂主要来源于原料。  相似文献   

13.
食品中16种邻苯二甲酸酯类塑化剂的GC-MS检测方法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建立了同时测定不同类别食品中16种邻苯二甲酸酯类塑化剂的气相色谱-质谱(GC-MS)分析方法。对各种类别的食品采取不同的分离、净化方法;含油类样品经正己烷提取后,提取液用GPC凝胶色谱仪进行净化;采用GC EI/MS的选择离子检测方式(SIM)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16种邻苯二甲酸酯的质量浓度在0.02~5 mg/L范围内呈良好线性,相关系数不低于0.999,检出限(S/N=3)为0.02 mg/kg。在0.4~2 mg/kg加标水平下的该方法回收率为75%~115%,相对标准偏差(RSD,n=3)为1.00%~10%。  相似文献   

14.
目的建立Fe_3O_4磁性纳米材料QuEChERS结合气相色谱串联质谱联用仪检测黄瓜中15种邻苯二甲酸酯类残留的方法。方法样品采用乙腈超声提取,经无水MgSO_4和NaCl盐析离心后,通过Fe_3O_4磁性纳米材料结合C_(18)和GCB吸附剂净化,采用气相色谱串联质谱MRM模式测定。结果在20~2000μg/kg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2≥0.9985),检出限(S/N=3)为0.37~1.58μg/kg。进行了20、50和200μg/kg3个添加浓度的15种邻苯二甲酸酯类的回收率试验,回收率在84.9%~111.6%;RSD为0.41%~6.84%。结论该方法准确、灵敏,符合多残留检测和痕量分析的技术要求,适用黄瓜等蔬菜中邻苯二甲酸酯类残留的分析。  相似文献   

15.
There is limited information on the bioaccessible fractions of phthalate esters in indoor dust in order to estimate human exposure. In the present study, workplace dust and settled house dust samples from Hong Kong, Shenzhen, and Guangzhou, the three major cities scattered around the Pearl River Delta (PRD) were collected. Chemical analyses showed that the phthalates in workplace dust ranged from 144 to 1810 μg/g, with dust from shopping malls containing the highest level, and in home dust ranged from 181 to 9240 μg/g. The most abundant phthalate ester found was bis(2-ethylhexyl) phthalate (DEHP) in both workplace dust and home dust, followed by di-n-butyl phthalate (DBP) and di-iso-butyl phthalate (DIBP). Principal Components Analysis (PCA) indicated that indoor dust around PRD showed similar phthalate esters patterns of composition. A significant correlation was observed between total phthalate esters concentrations in home dust and the number of year of house construction (p < 0.05). The oral bioaccessibility of phthalate esters in indoor dust ranged from 10.2% (DEHP) to 32% (DMP). Risk assessment indicated that the dominant exposure routes varied in different phthalate esters exposure profiles and the dermal contact exposure pathway was identified as an important route for indoor DEHP exposure.  相似文献   

16.
A gas chromatography coupled with flame ionization detection (GC-FID) and mass spectrometric detection (MSD) method was developed to determine the six kinds of phthalate esters [dimethyl phthalate (DMP), diethyl phthalate (DEP), di-n-butyl phthalate (DBP), benzyl butyl phthalate (BBP), di(2-ethylhexyl) phthalate (DEHP) and di-n-octyl phthalate (DOP)] in cosmetics (solid, cream and liquid cosmetics). The cosmetics were extracted with methanol by ultrasonic and then separated with high-speed centrifugation. The upper clear layer was dried and filtered through a 0.45 mum pore diameter filter. The filtrate was injected into GC-FID/GC-MS for detection. GC-FID chromatogram was applied for qualitative analysis, external standard method was used for quantitative analysis. Confirmation of phthalate presence was undertaken by GC-EI-MS. The recovery range of all phthalates were between 92.0 and 110.0% with relative standard deviations between 1.95 and 5.92%. The low detection limits of the method were: 0.1 ng for DMP, DEP, DBP and BBP, 0.5 ng for DEHP and DOP. The method had advantages of high precision and sensitivity, simplicity of pretreatment. The method can be used to test the six kinds of phthalate esters in cosmetics.  相似文献   

17.
蔡艳  赵家青  贺小雨  杨震峰 《食品科学》2014,35(12):191-195
采用有机溶剂超声萃取法对食用油中的邻苯二甲酸酯和己二酸酯进行提取,并对萃取溶剂和物料比进行优化,利用气相色谱-质谱-选择离子监测技术进行检测,同时研究不同温度条件下食用油中邻苯二甲酸酯和己二酸酯的定量迁移规律。结果表明,在优化实验条件下,21 种邻苯二甲酸酯和己二酸酯的平均回收率和精密度分别为82.74%~111.01%和2.56%~6.01%,方法检出限在0.28~14.25 μg/L之间,塑料桶装食用油中主要含有邻苯二甲基二甲酯、邻苯二甲基二丁酯、邻苯二甲基二(2-乙基己基)酯和己二酸二(2-乙基己基)酯,且在不同温度条件下,迁移量随着时间推移逐渐增加。  相似文献   

18.
主要综述了与食品包装材料密切相关的邻苯二甲酸酯类物质的性质、来源和毒性,分析了在食品加工过程中向食品原料及食品中迁移的危害,提出了进行预防和控制的建议,为食品包装材料安全性及包装食品安全性的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建立了一种同时测定婴幼儿乳粉中16种邻苯二甲酸酯类迁移物的气相色谱-质谱(GC-MS)检测方法。采用超纯水将婴幼儿乳粉中的邻苯二甲酸酯类物质复溶,通过正己烷提取净化后采用气相色谱一质谱选择离子检测模式(SIM)进行定量分析。当加标水平在0.2~5.0mg/kg时,16种邻苯二甲酸酯类物质均呈现良好的线性关系,相关性系数均大于0.995。回收率为75.0%~107.6%,相对标准偏差(RSD)为0.68%~6.10%。该方法操作简便、检测时间短、重现性好,适用于同时检测婴幼儿乳粉中16种邻苯二甲酸酯类物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