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硒添加方法对螺旋藻生长及富集转化硒的影响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本文比较了在标准培养液中不同硒添加方法对印顶螺旋藻生长及富集集化硒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富硒螺旋藻冰淇淋的研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3.
研究富硒螺旋藻(Se SP)培养生物转化含硒蛋白质(Se P)中硒的含量及分布,观察Se P在体外对氧自由基的清除效应。藻体总蛋白(TP)用SDS-PAGE电泳分离后,用电感偶合等离子体质谱技术(ICP-MS)对不同分子量范围蛋白质中的硒含量进行精确定量;通过激光烧蚀(LA)-ICP-MS对纯化含硒藻蓝蛋白(Se PC)硒含量在电泳胶上进行原位检测;用制备SDS-PAGE凝胶电泳分离纯化不同分子量的Se P组份,化学发光方法检测Se P在体外对超氧自由基和羟自由基的清除作用。结果发现,与未富硒培养的螺旋藻(SP)相比,Se SP总蛋白中硒含量提高了32倍,可达805.48μg/g,其中75.81%分布于25 ku以下小分子量含硒蛋白质(LMWSe P)中,LA-ICP-MS证明纯化Se PC亚基含有稳定共价结合活性硒元素,LMWSe P对自由基的直接最大清除率在70%以上。结果提示,利用Se SP培养可转化生产活性Se P,Se SP中低分子量Se P组份是一种具有较高抗氧化活性的天然活性硒资源,其中硒的存在形态、合成转化机制和体内生物活性有待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4.
本文比较了在标准培养液中不同硒添加方法对钝顶螺旋藻生长及富集转化硒的影响。结果表明,于培养液中加入低浓度Na2SeO3(50μg/ml)培养,第五天将藻液浓缩5倍后再添加Na2SeO3,使浓缩藻液中Na2SeO3浓度达到400μg/ml,继续培养3天采收,可获得有机硒含量稳定在400μg/g藻粉左右水平的富硒螺旋藻,按该方式添加Na2SeO3对螺旋藻产率无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5.
为获得高富硒量的极大螺旋藻,在硒添加方式为8d等量多次添加800μg/mL Se(Ⅳ)的前提下,通过单因子试验研究了初始pH值、光照强度、NaHCO3浓度和NaNO3浓度对富硒极大螺旋藻生物量和硒富集效果的影响.在光照20001x∶50001x= 12h∶ 12h条件下,通过L9 (34)正交试验确定了NaHCO3浓度12.8g/L、NaNO3浓度2.5g/L、pH值9.8为极大螺旋藻生物富硒的最佳条件,得到了生物量为2.517g/L,总硒含量为2.843mg/g(干重)的富硒极大螺旋藻.  相似文献   

6.
应用透析袋(OT法)组装光生物反应器,与鼓泡式生物反应器(AB法)和摇瓶(SB法)进行对比实验,探讨利用渗透膜建立高密度培养富硒螺旋藻(Se-SP)方法的可行性。称质量法监测并推算藻细胞生长率和最大生物量,荧光光度法测定Se-SP及其培养液中硒含量和形态变化,分光光度法检测Se-SP中总蛋白(TP)、藻蓝蛋白(PC)、叶绿素a(Chla)、总胡萝卜素(Caro)、水溶性多糖(SPS)及巯基(-SH)含量等主要营养构成,培养液中无机碳(IC)和有机溶解碳(DOC)的含量采用自动分析仪测定。结果发现:OT法培养Se-SP的最大生物量可达9.6g/L,是AB和SB方法培养的3~5倍,其中有机硒转化率及TP、PC、Chla、SPS和-SH等主要营养成分的含量均有明显提高。相应地,培养基中 IC剩余减少, DOC无明显累积。结果提示,OT法可实现Se-SP高密度培养,并有望获得优质Se-SP产品,其优势体现在高细胞增殖速率、高有机硒转化率、高无机营养源消耗率和低有机碳的积累,便于培养液的再生利用,减少废液污染。  相似文献   

7.
富硒酵母的研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采用微生物合成转化法,将无机硒转化为有机硒,利用啤酒酵母菌种,培养基麦芽汁浓度为10Bx,试管静置8h接种.摇床振荡培养16h,发酵培养30h;硒粉在发酵过程中分批加入。该法操作方便,2000ml发酵液可产干酵母粉178.3850g,硒含量604.5μg/g。(陶然)  相似文献   

8.
重点讨论硒元素对人类健康的重要性以及富硒牛奶的开发思路与生产工艺等问题。  相似文献   

9.
为得到大量含有机硒的极大螺旋藻(Spirulina maxima),以生物量和藻体内硒富集量作为指标,研究不同硒添加量和硒添加方式对极大螺旋藻生长及富硒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分8d等量(100μL)多次添加100μg/mL Na2SeO3溶液,是最佳添加量和添加方式,可得到生物量为0.903g/L,单位干藻粉有机硒含量为1413.168μg/g的富硒极大螺旋藻。  相似文献   

10.
利用绿豆来对硒进行吸收和转化,制备富硒绿豆产品。通过比较绿豆的吸水率及萌芽率,确定了绿豆浸泡的最佳工艺条件为:亚硒酸钠浓度30μg/mL、浸泡时间5h、浸泡水温35℃、浸泡水用量为3倍于绿豆的重量。用荧光分光光度法测定了富硒绿豆产品的总硒和有机硒含量,结果表明富硒绿豆中总硒和有机硒含量随着浸泡时间的延长而升高,随着绿豆的萌芽时间的延长而降低。经过最佳浸泡工艺条件处理后,得到的富硒绿豆产品总硒含量可达到14.86μg/g,其中有机硒含量为14.77μg/g。   相似文献   

11.
高效培养螺旋藻封闭式光生物反应器系统的结构单元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根据螺旋藻工业生产特点和现状及国内外研究动态分析表明,螺旋藻等藻类生物高新技术的产业发展潜力,在很大程度上主要取决于封密式光生物反应器技术的发展。目前,封密式新型光生物反应器的研制已成为螺旋藻大规模培养及基因工程藻类生物工程技术的主要发展趋势及国外研究热点,而在我国,此项研究则刚刚起步。本文通过分析国外研制的光生物反应器系统的结构单元,阐述在这一研究领域的设计思路,主要问题及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2.
螺旋藻在冰淇淋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曹立民  吕朋 《食品科学》2001,22(2):43-45
螺旋藻添加于冰淇淋中,除赋予产品独特的风味和清新色泽外,还能显著地提高混合料液的粘度以及冰淇淋的膨胀率和抗融化性能。较适宜的工艺条件为:添加量为0.5%,采用85℃,20s的高温短时杀菌,一级均质压力为40MPa,二级均质压力为5MPa,料液老化时间为4h。  相似文献   

13.
啤酒厂排放水培养螺旋藻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通过采用不同条件以啤酒厂排放水培养螺旋藻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每升排放水中添加2.0gNaNO3、6.6gNaHCO3、0.5gNaCl、0.25gK2HOP4、pH9.0,光照强度2300Lux,温度30℃条件下,通气培养8d,螺旋藻生长量达2.84g/L(干重),培养得到的螺旋藻产品氨基酸总量为37%)以干物质汁)。  相似文献   

14.
磁场处理对螺旋藻生长及胞外多糖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系统研究外加磁场作用对螺旋藻生长及其胞外多糖分泌的影响。研究发现,在40kA/m以下范围内,磁处理有利于螺旋藻细胞生长及生物量的积累,并当磁场强度为24kA/m时比生长速率最高。磁场强度高于40kA/m后螺旋藻的生长受到一定抑制,达到80kA/m以上时生长受到明显抑制,400kA/m以上则基本停止生长。在较高的磁场强度下螺旋藻生长缓慢但却有利于螺旋藻胞外多糖的分泌。螺旋藻对数生长期进行磁处理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15.
微量元素与功能性螺旋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郑必胜  郭祀远  尤珊 《食品科学》2006,27(9):137-139
螺旋藻对微量元素有很强的生物富集作用。研究表明,螺旋藻对Cr、Zn、Se三种微量元素均有明显的富集作用,且它们之间存在吸附竞争;通过富集适量的硒可以促进螺旋藻生长及胞外多糖积累。当培养基中硒(Ⅳ)的浓度为400mg/L以下时,显著促进螺旋藻生物量的增长,但浓度太高对螺旋藻的生长有抑制作用;当硒(Ⅳ)的浓度为300mg/L时,胞外多糖量达到最大值18mg/L,而未添加硒时的分泌量最大为11mg/L。  相似文献   

16.
螺旋藻培养技术在糖蜜酒精废液处理中应用的初步探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通过分析了糖厂中糖蜜酒精废液的化学成分,并根据螺旋藻的混合营养特性,阐述了螺旋藻的生长条件及这类酒精废液物改性途径,论述了高效混合营养型螺旋藻种驯化与筛选问题,提出利用螺旋藻高速藻池(HRAP)培养系统处理这类酒精废液的工艺路线。  相似文献   

17.
为研究从螺旋藻中分离纯化SOD的最优化方法,采用细胞破碎方法、最佳丙酮用量、最佳硫酸铵饱和度和DEAE-52离子交换层析技术分离纯化螺旋藻中的SOD并作比较分析。结果表明:从螺旋藻中分离纯化的SOD的比活高达2179U/mL,提纯倍数24.2;纯化的SOD经SDS-PAGE分析,呈现的谱带均一且对H2O2非常敏感,推断为Fe-SOD。因此采用优化技术可以从螺旋藻中分离纯化获得高纯度和高比活的SOD。  相似文献   

18.
本实验研究了钝顶螺旋藻对Cr(III)的吸收和生物转化以及Cr(III)对钝顶螺旋藻的生长影响,用ICP-MSHPLC对无机Cr(III) 经钝顶螺旋藻吸收后的存在价态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钝顶螺旋藻对Cr(III)具有良好的富集和生物转化能力,在本实验中总铬富集量可达到173.17mg/g,有机化程度可高达96.99%。ICP-MS-HPLC 分析结果表明没有有毒的Cr(VI)的产生。此外,干重测定结果显示低浓度的Cr(III) (< 234.38 × 10-6g/g)促进钝顶螺旋藻的生长,高浓度的Gr(Ⅲ)(> 234.38 × 10-6g/g)则抑制共生长,并导致钝顶螺旋藻形态异常。在一定范围内钝顶螺旋藻能高效富集Cr(III),可作为安全营养的保健食品;钝顶螺旋藻抗高Cr(III)压,吸附高浓度Cr(III)的能力使其可用于环境中Cr(III)污染的去除。  相似文献   

19.
以碳酸氢铵作为氮源,研究在分批培养及流加培养条件下其对螺旋藻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当培养液中碳酸氢铵浓度小于5mmol/L时,螺旋藻生长正常;碳酸氢铵浓度超过5mmol/L时,螺旋藻生长受到抑制,解体死亡。采用生物量反馈补料的流加策略可以使培养液中螺旋藻生物量达到3.08g/L,产率达到0.26g/(L ·d),藻体中蛋白质及叶绿素含量分别达到65.06%和13.37mg/g,结果证实了碳酸氢铵为氮源高密度培养螺旋藻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