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小米营养及功能成分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综述了小米的营养功能成分及相关生物活性的国内外研究进展,并对其发展和应用前景进行展望。  相似文献   

2.
综述芝麻油的组成成分、风味物质和营养功能等研究进展,旨在促进芝麻油风味物质的深入研究,以提升芝麻种植加工的经济效益,加快芝麻油产业发展,为我国芝麻油料资源的产品开发和市场开拓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3.
核桃是营养价值极高的食物,含有丰富的营养及功能成分,为充分了解和利用核桃的营养与保健功效,分别对国内外核桃仁及其内种皮的营养与功能成分的分析测定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4.
核桃仁及内种皮营养与功能成分分析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核桃是营养价值极高的食物,含有丰富的营养及功能成分,为充分了解和利用核桃的营养与保健功效,分别对国内外核桃仁及其内种皮的营养与功能成分的分析测定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5.
传统发酵豆制品主要包括腐乳、豆豉、豆酱和酱油等。 与未发酵豆制品相比,传统发酵豆制品在发酵过程中产生新的功能性 物质,不仅风味独特、易于消化吸收,而且在营养保健等方面更具优势。 该文从传统发酵豆制品的营养功能成分、活性以及发酵豆制 品食用安全等方面进行综述,旨在促进深入研究发酵豆制品中活性物质种类与结构,并为发酵豆制品生产工艺优化和食用安全提供 参考。  相似文献   

6.
枇杷核成分、功效及开发利用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飞平  周家华  常虹  曾凡坤 《食品科学》2012,33(17):336-340
枇杷核是枇杷果实加工的副产物,研究表明枇杷核富含淀粉、蛋白质、脂肪酸等营养成分,并含有苦杏仁苷、黄酮等多种生物活性物质,具有增强免疫功能、抗氧化、抗炎、降血糖等功效。我国每年由于加工而产生的枇杷核达数万吨,开发利用这些资源使其变废为宝具有重要的意义。因此,对枇杷核营养价值、药用保健功效以及开发利用现状进行论述,并展望其应用前景,旨在为今后枇杷核的综合利用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7.
酿酒酵母在酒类的发酵中起到重要作用,是发酵工业的重要微生物,不仅影响到发酵酒的酒精度,还对发酵酒的挥发性风味物质有重大影响。酿酒酵母中富含蛋白质、核酸、维生素、多糖等营养功能成分,本文综述了酿酒酵母中的营养功能物质相关的研究及在饲料,食品与医药中的应用,为酿酒酵母更好地应用提供思路。  相似文献   

8.
枇杷的营养保健与川贝枇杷低糖果酱的研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阐述了枇杷的营养成分及保健作用,研究确定川贝枇杷低糖果酱加工工艺及其参数。实验结果表明:枇杷破碎打浆时,加入0.3~0.5g/kg的抗坏血酸可有效地抑制枇杷浆汁的氧化褐变,以平衡糖度30%,平衡酸度0.8%、川贝用量5g/kg的配比最受欢迎。  相似文献   

9.
苦荞麦的营养与功能成分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苦荞麦富含多种营养素和非营养性的功能成分,具有较高的营养与保健价值。综述了苦荞麦中的主要营养素和功能成分,并介绍了其降血糖、降血脂、降血压、抗氧化、抗衰老、抗肿瘤、保护心血管等功能。  相似文献   

10.
藜麦营养功能成分及生物活性研究进展   总被引:22,自引:0,他引:22  
藜麦是适宜人类食用的全营养食品,不仅含有丰富的蛋白质、淀粉、VB1、叶酸、矿物质(Ca、Zn、Fe)等营养物质,还含有多酚、黄酮、芦丁、槲皮素、异槲皮素、皂苷等功能成分,具有抗氧化、抗炎、降血糖、减肥等生理活性。本文综述藜麦的营养功能成分及其生物活性的国内外研究进展,并对其发展应用前景进行展望。  相似文献   

11.
以6 个品种的枇杷叶为研究对象,在树冠外围选取同时期发芽生长的枝条,自顶端向下分别采集第1、3、5、7、9叶位的叶片,检测12 种功能成分含量。结果表明,12 种成分在每个品种不同叶位枇杷叶中的含量不同,不同成分在6 个品种不同叶位枇杷叶间含量变化趋势存在差异。新绿原酸和绿原酸含量在6 个品种枇杷叶中随叶位的增加呈快速下降趋势,而科罗索酸含量呈明显上升趋势;总酚、黄酮和总三萜酸含量在‘大五星’、‘马克’、‘佳伶’3 个品种枇杷叶中随叶位的增加而上升,而在另3 个品种中变化不明显。在‘大五星’枇杷叶中,总酚、黄酮、总三萜酸、熊果酸、齐墩果酸、儿茶素、新绿原酸和异槲皮苷8 种成分含量的均值都显著高于其他5 个品种,综合评价得分最高。  相似文献   

12.
目的:寻求合适工艺提取枇杷花叶中的总三萜酸、总黄酮、多糖,并研发枇杷花叶提取物压片糖果制备的最优配方工艺。方法:枇杷花、叶洗净烘干,用搅拌机粉碎、过筛,采用分步法提取花叶(1:1,g/g)中总三萜酸、总黄酮和多糖,以单因素实验法确定其合适的提取工艺参数;在单因素实验基础上,采用正交实验(L9(33))优化枇杷花叶提取物压片糖果的工艺配方。结果:总三萜酸提取的合适工艺为100%乙醇、料液比1:40(g/mL)、提取温度50 ℃、提取时间2 h,粗提物得率为1.6%;总黄酮提取的合适工艺为60%乙醇、料液比1:20(g/mL)、提取温度50 ℃、提取时间2 h,粗提物得率为17.9%;多糖水提的合适工艺为料液比1:15(g/mL)、提取温度80 ℃、提取时间2 h,粗提物得率为1.0%。枇杷花叶提取物压片糖果的最优配方为:枇杷花叶提取物(总三萜酸:总黄酮:多糖=2:18:1,g/g/g)0.2 g、填充剂(微晶纤维素:预胶化淀粉=1:1,g/g)7.5 g、调味剂(木糖醇:柠檬酸=50:1,g/g)5.0 g、硬脂酸镁1%。结论:文章所涉及的提取...  相似文献   

13.
张巧  顾欣哲  吴永进  屠康 《食品科学》2016,37(16):117-122
研究热风干燥对枇杷果皮中功能性成分(多酚、黄酮、三萜酸)及果皮挥发性成分的影响。用60 ℃热风干燥将枇杷果皮烘干至水分含量为9%~10%后,测定干燥前后功能性成分的含量,并利用顶空固相微萃取结合气相色谱-质谱联用分析和鉴定挥发性成分及相对含量。结果显示,干燥后枇杷果皮中的总多酚((37.94±0.84) mg GAE/g)和总黄酮((19.29±0.76) mg Rutin/g)的含量较新鲜果皮(总多酚:(63.66±1.68) mg GAE/g;总黄酮:(56.78±1.44) mg Rutin/g)显著减少(P<0.05),总三萜酸含量变化不显著;在新鲜果皮中检测到35 种挥发性成分,主要是醛、酯、酮,其中己醛(相对含量19.79%)和反-2-己烯醛(相对含量26.59%)为主要挥发性成分。与新鲜枇杷皮相比,热风干燥增加了挥发性成分的种类,共检测到73 种挥发性成分,主要是醛、酯、酮,与新鲜果皮共有的成分有21 种。壬醛(相对含量31.47%)为干样中的主要挥发性成分,其他相对含量较高的成分为β-环柠檬醛、β-紫罗酮、二氢猕猴桃内酯、癸醛等,这些成分共同构成了干燥果皮的特有香气。  相似文献   

14.
王红育 《食品科学》2011,32(21):306-310
军用功能食品的研制与开发逐步走向系列化、营养化、功能化、标准化,并且高新技术在此方面的应用越来越多。本文通过介绍军用功能性食品的研究现状和发展范围,分析了其抗疲劳、抗辐射、抗缺氧、抗应激等保健功能成分及其军用食品的研究现状,旨在对提高军用功能性食品的发展提供建议。  相似文献   

15.
为探明枇杷叶新芽伸长生长过程中主要成分含量变化规律以及对制茶适性的影响。以春、夏新发枇杷叶为材料,在伸长生长过程定期进行主要成分测定,并对以不同长度夏梢新叶的加工适性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在伸长生长过程中,枇杷夏梢和春梢新叶的黄酮、总酚和三萜酸的含量都呈逐渐下降趋势,而可溶性总糖含量先升高后下降;其中夏梢枇杷新叶主要成分含量总体高于春梢。不同长度夏梢新叶加工的叶茶中,其黄酮、总酚、三萜酸、酚类单体成分和抗氧化性能及水浸出物中VC和游离氨基酸含量均随叶长的增加呈显著下降趋势,可溶性总糖呈先上升后下降趋势。结果表明,枇杷新叶可用于叶茶的加工利用,以长度2~13 cm之间叶片所制叶茶品质最优。  相似文献   

16.
随着科技的发展,工作、生活压力的与日俱增,视疲劳已成为困扰大部分人群的普遍症状,人们的保健意识也随之增强,对缓解视疲劳功能食品的需求也会越来越旺盛。本文就视疲劳的产生机制、缓解视疲劳功能食品的功效成分及其功能食品的研发现状进行综述,以期为缓解视疲劳功能食品的开发提供新思路和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7.
功能食品中的功能因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李志勇  凌莉  王菊芳 《食品科学》2005,26(9):622-625
本文概述了功能食品中功能因子的分类及功效,并对功能因子的检测及评价作了系统的分析。  相似文献   

18.
乳糜泻是患者对面筋不耐受而引起的慢性小肠吸收不良综合征,患者需终身严格遵守无麸质饮食。无麸质食品不含面筋,口感与品质相对较差,研究者通过改进配方、技术等以达到改善的目的。本文介绍了乳糜泻、无麸质饼干的概况及其缺陷,主要对无麸质饼干所用的原料(大米粉、小米粉、藜麦粉、燕麦粉、苋菜粉及其他面粉)、功能性添加成分(亲水胶体、菊粉、酶制剂)进行综述,阐述了国内外关于无麸质饼干的一些研究进展,以期为无麸质饼干的进一步研究与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采用雪梨和枇杷作为原材料,探讨雪梨枇杷复合果酒主发酵的最佳工艺条件。以酒精度、pH、总酸、透光率、还原糖和感官评价为指标,通过单因素实验和正交试验确定雪梨与枇杷体积比、酵母接种量、SO2添加量,对成品进行微生物指标的测定,并且利用顶空固相微萃取结合GC-MS分析雪梨枇杷果酒中挥发性成分种类以及相对含量。结果表明,以雪梨和枇杷为原料进行发酵,雪梨枇杷体积比为6:4,发酵原浆初始pH为3.5,SO2添加量为80 mg/L,酵母接种量为0.4 g/L,5 d发酵结束后,得到果酒酒精度为9.51%vol,透光率达到91.5%,总酸为7.60 g/L,pH为3.56,还原糖为8.32 g/L,在此工艺条件下发酵果酒感官评价得分为91分,各因素对果酒酒精度影响次序为:初始pH > 酵母接种量 > 雪梨枇杷体积比 > SO2添加量。并且测得该雪梨枇杷复合果酒的菌群总数为11 CFU/mL以及大肠菌群数小于10-9MPN/mL,均符合标准。通过分析其挥发性成分,雪梨枇杷果酒共检测出30种挥发性化合物,相对含量较高的为醇类和酯类,占总挥发性成分的87.82%,对果酒的香味起着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