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36 毫秒
1.
应用红曲霉Monascus anka As 3.782(CCTCC编号:AF93208)菌株,探索其固态发酵产红曲色素的最佳基质初始含水量,结果表明:含水量为约30%最好;通过正交试验优化其液态发酵产红曲色素的培养基,大米粉9%、NaNO33%、KH2PO40.3%、MgSO,0.1%,黄豆粉0.5%,pH4.0时的培养基配方产红曲色价最高,达77.3U/mL;在紫外诱变距离20cm诱导3min的条件下筛选优良菌株,其固态发酵产红曲色价可达1156.667U/mL,是原始出发株360.667U/mL的3倍多,其液态发酵产红曲色价比原始出发株提高了2倍.  相似文献   

2.
《广西轻工业》2016,(3):23-24
用富硒武陵山区高山水稻及普通水稻作为原料,比较红曲霉Monascus anka As 3.782(CCTCC编号:AF93208)在不同p H条件下液态发酵与固态发酵生产红曲色素产量。结果表明:富硒武陵山区高山水稻液态发酵与固态发酵红曲色素产量均高于其他两种平原水稻,其中高山水稻固态发酵红曲色素产量高于液态发酵产量;当液态培养液p H为3.8时产红曲色价最高,其固态发酵色价可达1488.3 U/m L,液态发酵色价达148.2 U/m L。  相似文献   

3.
目的:以黑木耳为发酵原料,筛选高产色素、高产洛伐他汀和低产桔霉素的红曲霉菌株,用于红曲木耳产品开发。方法:考察四株红曲霉菌株(M.z507、M.c507、M.b2019、M.h2019)固态发酵产物(多糖、还原糖、蛋白质、洛伐他汀、桔霉素、红曲色素)的含量以及红曲色素的抗氧化活性。结果:发酵14 d后,相对于对照组,四种红曲霉菌中多糖、蛋白质含量均有所减少,还原糖含量均增加。M.h2019红曲总色素色价达50.90 U/mL,洛伐他汀含量达1724.19 μg/g,桔霉素含量为0.03 μg/g,红曲色素抗氧化活性最强;而M.b2019红曲总色素色价为10.52 U/mL,洛伐他汀含量达684.56 μg/g,不产桔霉素;M.z507红曲总色素色价为3.88 U/mL,洛伐他汀含量达102.49 μg/g,不产桔霉素;M.c507红曲总色素色价为2.71 U/mL,既不产洛伐他汀也不产桔霉素。结论:M.h2019菌株产生红曲色素和洛伐他汀产量较高,红曲色素抗氧化活性强,且产生桔霉素含量低于国标限量,适合用于固态发酵木耳红曲产品。  相似文献   

4.
紫外线与超声波复合诱变选育红曲色素高产菌株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以红曲霉为出发菌株,用酶法制备原生质体,然后通过紫外线和超声波诱变方法对其复合诱变来选育高产红曲色素的菌株.试验结果表明:在超声波20min+紫外线100s的复合诱变条件下,红曲霉菌发酵产红曲色素色价值可高达128.8 U/mL,与出发菌株相比,色价提高了12.6%~69.03%.经3次传代培养,色价稳定.  相似文献   

5.
庄桂 《中国酿造》2007,(4):13-16
利用黑曲霉Aspergillus niger HS-16菌株作生产菌,麸皮为原料,采用厚层通风固体发酵工艺糖化麸皮,使麸皮的还原糖含量从2.8g/100g增加到糖化后的39.0g/100g,为红曲霉M-1菌株利用麸皮制备红曲麸增加了可发酵碳源。再利用红曲霉M-1菌株为生产菌,糖化麸皮为原料,采用曲盒发酵工艺制备红曲麸,红曲麸的红曲色素色价达到了372U/g,为二级红曲米红曲色素色价的74%。  相似文献   

6.
小米液态发酵生产红曲色素技术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玺 《粮油加工》2000,(5):33-35
研究了以小米为原料液态发酵生产红曲色素的发酵培养基组配及相关工艺参数的选择。结果表明 ,优化的发酵培养基组成为 :小米粉 11 0 %,麦芽粉 2 0 %,谷氨酸钠 0 4 %及少量无机盐 ;摇瓶发酵工艺条件为 :装液量 75mL /5 0 0mL三角瓶或 45mL/2 5 0mL三角瓶 ,接种量 7%~ 8%(V /V ) ,发酵液起始 pH 5 0 ,发酵温度 3 2℃ ,发酵时间 80h ,成熟醪液红曲色价 12 7个单位  相似文献   

7.
紫外诱变选育红曲红色素高产菌株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孙文红  高玉荣 《酿酒》2008,35(1):75-78
为了提高红曲红色素产量和质量(红色价高、色调好),以红色素高产菌株紫红曲霉C1CC5017为出发菌株,采用紫外诱变,得到高产红曲红色素的M144菌株。利用此突变株进行液态摇瓶发酵和固态发酵,红曲色素红色价与出发菌株相比分别提高了61.90%和45.10%;色调与出发菌株相比分别提高了16.47%和13.04%。经十次传代稳定性实验,液态摇瓶发酵和固态发酵红曲红色素色价分别稳定在175U/mL和1500U/g,色调分别稳定在0.99和1.04,结果表明该菌株具有较好的遗传稳定性。  相似文献   

8.
红曲菌发酵生产食用色素被认为是微生物发酵法生产天然色素行业中最成功的范例之一,如何提高红曲菌发酵生产色素的水平吸引了越来越多的关注。本实验以紫色红曲菌(Monascus purpureus)H1102为出发菌株,在优化原生质体制备条件的前提下,对红曲菌采用原生质体紫外诱变,获得了一系列菌体形态、色素产量发生变化的突变株。经高渗平板初筛,液态摇瓶发酵复筛一系列实验获得了一株高产色素,且桔霉素含量仅0.62 mg/L的紫色红曲菌H1102-5,并对发酵培养基做了优化实验,优化后的摇瓶实验发酵液色价可达514U/mL,相对于出发菌株提高了121%,为红曲色素的大规模发酵生产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9.
福建省是中国盛产红曲的省份之一,其红曲品种多样。采用选择性培养基分离纯化福建各地区红曲米中的红曲菌,得到13株红曲菌纯菌株,分别命名M-1~M-13。通过液态发酵和固态发酵相结合筛选得到1株高产色素的红曲菌M-3。经菌落形态特征观察、生理生化试验以及分子生物学鉴定手段,鉴定红曲菌M-3为高粱红曲菌(M.kaoliang)。通过工厂化固态发酵试验该菌株的色素产量高达5523U/g,出曲率为44%。采用物理化学复合诱变(紫外诱变和氯化锂诱变)的方法对出发菌株M-3进行了诱变选育,筛选得到1株色素高产突变菌M-3-7,且连续传接6代色素产量稳定,三角瓶固态发酵色价保持在9500U/g左右。将其应用于工厂化固态发酵,结果表明色素高产突变菌M-3-7的色素产量高达6400U/g,比原菌高出15.9%,高于国内外报道的其他色素高产菌株的固态发酵生产水平。研究结果为我国红曲菌资源的整合以及红曲色素的工厂化大规模发酵生产奠定了前期基础。  相似文献   

10.
液态发酵法生产云芝胞内糖肽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通过筛选比较 6株云芝菌种 ,获得液态发酵生产云芝糖肽较佳菌株CV S和CV H ,经优化摇瓶发酵 ,将菌株CV S放大至 3 0L罐发酵 ,2 8℃发酵 4d ,菌丝体干重达 2 4 9g/L ,菌丝体破碎后 ,超滤浓缩 ,醇沉干燥后 ,云芝胞内糖肽产率达 2 2 3 g/L ,糖肽总糖为 5 5 5 8% ,肽 3 3 5 3 % ,经HPLC检测其分子质量高于 1 0ku的有 2个组分 ,分别为 742 2和 2 5 2ku ,所提取的产品 ,其出峰时间与标准品基本一致 ,总糖、单糖、肽含量符合国家药品标准WS—XG 0 2 1 2 0 0 2的要求。  相似文献   

11.
采用选择性培养基分离纯化福建各地区红曲样品中的红曲菌,得到17株红曲菌纯菌株。经菌落形态特征观察,生理生化试验以及分子生物学鉴定手段,17株红曲菌被鉴定为变红红曲菌(M.serorubescens Sato)、橙色红曲菌(M.aurantiacus)、新月红曲菌(M.lunisporas)、血红色红曲菌(M.sanguineus)和高粱红曲菌(M.kao-liang)五大类。通过液态发酵法研究红曲菌产糖化酶,产色素以及产生理活性物质莫纳可林(Monacolin K)能力,结果表明不同红曲菌菌株特性存在显著性差异,其中被鉴定为高粱红曲菌的B6菌株具有最高的产色素能力和产莫那可林K(Monacolin K)能力,其醇溶性总色价为3373.12U/g,酸式和内酯式莫那可林K产量分别为25.928mg/L和12.114mg/L,产淀粉酶酶活力为543.21U/g。B6菌株是可用于红曲黄酒酿造的优良红曲菌菌株。  相似文献   

12.
以市售红曲产品中分离的17株红曲菌株和8株标准菌株为主要材料,根据它们的菌落形态和显微形态特征进行分类,25株菌株归为6类。同时,运用内部简单重复序列(ISSR)标记分类法进行聚类分析,在相似性水平为0.9时,25株菌株聚为5类。综合形态学分类鉴定法和ISSR标记分类法结果,25株红曲菌株被聚为3大类,分别是红色红曲菌(Monascus ruber)、紫色红曲菌(Monascus purpureus)和血红红曲菌(Monascus sanguineus)。结果表明,传统形态学分类方法结合ISSR标记分类法能为红曲菌株的分类鉴定提供综合参考信息。也可为了解市售红曲相关发酵产品生产菌株的分类与特征、进一步发掘和保护红曲菌株资源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沙见宇  裴欢  刘曦  闫雪秋 《中国酿造》2023,42(2):189-192
为提高红曲中莫纳克林K含量,以实验室保藏紫色红曲霉(Monascus purpureus)MY-11为原始菌株,利用紫外诱变筛选红曲霉,并进行固态发酵制备红曲,采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对红曲中的莫纳克林K含量进行测定,选出高产莫纳克林K突变株,并与食源性菌株酿酒酵母(Saccharomyces cerevisiae)进行共酵。结果表明,通过紫外诱变筛选出2株高产莫纳克林K突变株M7和M8,固态发酵25 d后莫纳克林K含量分别为12.42 mg/g、12.49 mg/g,分别比原始菌株MY-11提高了26%、27%。将诱变菌株M7、M8分别继续与不同添加量的酿酒酵母共酵培养,结果发现加入酵母菌液添加量3%时莫纳克林K含量最高,分别为9.35 mg/g、8.94 mg/g,比对照组提高了2.63%、16.41%。紫外诱变筛选结合共酵培养方法可提高红曲中莫纳克林K含量。  相似文献   

14.
在前期分离纯化出的10株红曲霉基础上,以18种液体培养基对10株红曲霉进行发酵培养,通过分光光度计和质谱分析仪测 定各发酵液中红曲色素和桔霉素含量,分析不同地区红曲霉的红曲色素和桔霉素的代谢特性,筛选出高产红曲色素低产桔霉素的 红曲霉菌株。 结果表明,产红曲色素最适的液体培养基配方为葡萄糖3%、蛋白胨1%,其中新疆地区红曲霉所产红曲色素量最高,为 6.81×10-2 mg/mL;新疆地区红曲霉仅在18种培养基中的面筋碱性蛋白酶水解液+葡萄糖发酵液中产生了桔霉素,而红曲霉ZBX天津 在所有培养基发酵液中均未产生桔霉素。  相似文献   

15.
以红色红曲菌(Monascus ruber)M-7为实验菌株,以色价和色调为评价指标,对液态发酵生产水溶性红色红曲黄色素的条件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培养基pH值为3~4时,红色红曲菌M-7能合成大量的水溶性红曲黄色素,发酵液呈鲜艳的黄色色调;培养基最优碳源为2%蔗糖,最优氮源为0.2%硫酸铵;水溶性红色红曲黄色素的色价和色调值随着培养时间的延长先升后降,在第8天时达到最高,色价为5.56 U/mL,OD400 nm/OD510 nm为10.29,OD400 nm/OD470 nm为3.93。  相似文献   

16.
以高产莫纳可林K(MK)及红曲色素(MPs)、不产桔霉素的丛毛红曲菌(Monascus pilosus)MS-1为实验菌株,优化已有的固态发酵工艺,考察添加紫苏叶对红曲菌产MPs、MK及抗氧化物的影响。结果表明,添加10%紫苏叶时MPs和MK的产量最高(P<0.05)。添加紫苏叶及紫苏叶提取液均可显著促进菌株MS-1产MPs和MK(P<0.05),但两种添加方式对菌株MS-1产MPs及MK的影响无显著差异(P>0.05)。添加紫苏叶后色价和MK产量可分别达211.73 U/g和8.15 mg/g,分别为对照的1.35和1.36倍。紫苏红曲粗提物的DPPH清除率显著高于对照(P<0.05),可达48.71%。然而,紫苏红曲中迷迭香酸含量仅为0.032 mg/g,而紫苏叶中迷迭香酸含量高达14.71 mg/g。添加紫苏叶不仅可促使红曲菌产MPs及MK,还可能促使红曲菌产抗氧化物质,从而提高其发酵产物的抗氧化能力。  相似文献   

17.
目的本研究利用固态发酵的方法,来提高藜麦的功能性 ,并探究发酵产物的抗氧化活性。方法选取5株红曲菌进行藜麦固态发酵,筛选出最优菌株,以红曲色素为指标进行单因素实验,并进行响应面优化实验,对优化后的发酵产物提取色素后进行紫外可见全波长扫描及高效液相色谱分析;采用Folin-Ciocaltue法和苯酚硫酸法对多酚和多糖进行测定;并对发酵产物进行抗氧化活性研究。结果表明,5株红曲菌株中用C100发酵藜麦产色素能力最强。通过单因素和响应面优化,确定了发酵的最佳条件:装麦量25 g,接种量5 mL,发酵时间10 d。藜麦经红曲发酵后多酚多糖变化明显,多酚是发酵前的4.9倍,多糖是发酵前的1.4倍。抗氧化研究表明:藜麦红曲发酵产物有一定的超氧阴离子清除能力,较强的清除铁离子还原能力、ABTS以及羟基自由基能力。结论藜麦红曲发酵产品提高了功能性和可食用价值,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  相似文献   

18.
红曲中桔霉素的薄层层析分析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红曲产品中可能含有桔霉素,己使我国的红曲出口受到很大影响。根据国内外对桔霉素的最新研究报告,采用薄层层析法,对红曲中桔霉素的提取方法和展开剂分别进行研究。结果表明,以酸性水溶液作为提取剂,以甲苯:乙酸乙酌:甲酸(6:3:1)为展开剂,桔霉素的分离检测效果较好。在此基础上对22个红曲样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大部分红曲都含桔霉素,但含量高低不一,从中获得桔霉素含量低而色价高的红曲霉菌株有3个。  相似文献   

19.
硫酸软骨素酶(ChSase)是一类能将硫酸软骨素(CS)催化裂解为小分子多糖的酶,根据结合的底物种类可分为ChSase ABC,ChSase AC,ChSase B和ChSase C。将普通变形杆菌(Proteus vulgaris)KCTC 2579的硫酸软骨素酶ABC I(ChSase ABC I)与麦芽糖结合蛋白(MBP)融合表达,构建了pMAL-c2x-ChSase ABC I重组载体,并成功在大肠杆菌(Escherichia coli)BL21(DE3)宿主中高效表达。将麦芽糖结合蛋白-硫酸软骨素酶(MBP-ChSase)ABC I固定在聚苯胺载体上,制备生物传感器,并利用循环伏安法对其进行检测。结果表明,MBP-ChSase ABC I酶活和比酶活分别为3 180 IU/L发酵液和76 IU/mg蛋白。选择硫酸软骨素A(CS A)作为酶的反应底物,在最适反应条件下,反应的峰值电流与CS A在浓度0.1 nmol/L~0.1 μmol/L范围内呈线性关系。该生物传感器对底物反应迅速,具有较高的灵敏度,可以进行有效检测。  相似文献   

20.
红曲霉菌的代谢产物和酯化酶等对促进白酒固态发酵过程中的风味和品质提高具有重要意义。为制备适合白酒酿造生产的酯化红曲,该研究对红曲霉菌进行液体培养,再分别以大米、麸皮及混合料等为原料进行纯种培养,选取种子液添加量、培养温度、培养时间和曲料含水率等作为影响因素,制备高酯化力的酯化红曲。结果表明,混合料明显优于大米或麸皮等单独作为原料制备酯化红曲,在培养温度35 ℃、培养时间3 d、曲料含水率55%、乳酸添加量4‰条件下,混合料成品酯化红曲的酯化力为716 mg/100 mL,糖化力为1 065 mg/(g·h),发酵力为2.01 g/(0.5 g·72 h),表明该菌株制备的酯化红曲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