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保加利亚乳杆菌和嗜热链球菌与发酵乳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相似文献   

2.
通过比较21株嗜热链球菌发酵的酸奶在4℃贮藏条件下的pH、滴定酸度、活菌数及双乙酰含量的变化,最终获得了3株发酵性能好,产双乙酰含量高,具有商业开发潜力的发酵剂菌株:IMAU20765、IMAU10636和IMAU10632。  相似文献   

3.
该研究通过系统发育树分析确定目标基因,根据目的基因设计特异性引物和探针,建立一种能够快速准确鉴定发酵乳中嗜热链球菌的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RT-fqPCR)法,通过特异性、灵敏性和抗干扰实验对所建立方法进行验证,并使用该方法对市售的60份标识含有嗜热链球菌的发酵乳样品进行检测。结果表明,rec A基因具有种间特异性,种间差异率>10%,以其为目的基因建立的RT-fqPCR方法能够特异性的检测嗜热链球菌;绝对灵敏度达1 pg/μL,相对灵敏度达103CFU/m L;在培养物水平和基因组水平抗干扰能力良好。采用该方法从60份标识含有嗜热链球菌的发酵乳样品中均能检测出嗜热链球菌,说明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能够快速、准确的对发酵乳中嗜热链球菌进行检测。  相似文献   

4.
从东北自然发酵酸菜中分离筛选得到一株乳酸菌,经形态学鉴定、显色培养基初步鉴定和API鉴定为嗜热链球菌,命名为ST-111,对其进行生理特性及耐酸、耐盐试验的初步研究,该嗜热链球菌在pH 4以下几乎不生长,最适生长pH为7~10,最适盐浓度为0%~3%;在MRS液体培养基中菌株生长较快,2 h即达到对数期,12 h达到稳定期时OD600可以达到4.5左右;该菌株产酸能力较强,培养24 h后发酵液pH可降到3.6以下;耐胆盐试验和胆固醇移除率试验结果表明,该菌株具有较强的胆盐耐受力和较高的胆固醇移除率,在0.1%胆盐条件下生长良好,在0.1%的胆盐条件下的胆固醇移除率为42.3%。  相似文献   

5.
对嗜酸乳杆菌和嗜热链球菌混合培养制作保健型发酵乳进行了研究,通过正交试验优化出了最佳生产工艺:加糖量为8%,嗜热链球菌和嗜酸乳杆菌比例为1∶4,接种量为4%,发酵温度为40℃.该发酵乳在4℃下贮存11天活菌数高于107cfu/ml,仍可具有良好的食疗保健作用。  相似文献   

6.
以发酵特性较好的6株嗜热链球菌为研究对象,对其在发酵乳后熟期间产乙醛、双乙酰的能力及其产量累积动态变化规律进行研究,建立6株嗜热链球菌风味物质累积动态模型,结果表明表征乙醛、双乙酰质量分数信息的数据空间均呈现随时间的动态连续变化过程,在实测数据的基础上,拟合出产量累积曲线,得出发酵乳中嗜热链球菌产乙醛、双乙酰的累积过程均符合多项式函数,其拟合曲线拟合方程为一元三次方程,为嗜热链球菌的筛选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7.
噬菌体颗粒的分离纯化是研究噬菌体生物学特性、基因分析的基础工作。本研究采用聚乙二醇浓缩噬菌体增殖液、缓冲液透析去除聚乙二醇、氯化铯密度梯度离心纯化,得到了纯度较高的嗜热链球菌噬菌体样品。多重PCR鉴定和SDS-PAGE蛋白组成分析结果表明,该嗜热链球菌噬菌体的包装机制为pac-型。  相似文献   

8.
本文主要探讨了5株不同嗜热链球菌菌株(ST、ST1、ST5、ST7、ST9)在脱脂乳中发酵8 h和24 h的产酸和产粘情况的对比,并从中选出两株相差较大的菌株ST5和ST9,研究其在发酵过程中的p H、滴定酸度、氨基酸态氮和粘度的变化规律。5株嗜热链球菌中,产酸能力大小顺序为:ST5>ST,ST7>ST1>ST9,产粘能力大小顺序为:ST5>ST7>ST>ST1>ST9。其中,ST5发酵乳的酸度和粘度最大,ST9则相反。对两种菌株进一步研究中发现,在不同的发酵时间,ST5的产酸能力和产粘能力均较强,其对应的发酵乳还原糖和总糖含量较低,且二者发酵乳的粘度变化均呈抛物线型,但是ST9菌株对蛋白质的降解能力大于ST5。研究发现,不同嗜热链球菌菌株在脱脂乳中的发酵特性具有差异性,且随发酵时间的增加而变化。   相似文献   

9.
噬菌体颗粒的分离纯化是研究噬菌体生物学特性、基因分析的基础工作。本研究采用聚乙二醇浓缩噬菌体增殖液、缓冲液透析去除聚乙二醇、氯化铯密度梯度离心纯化,得到了纯度较高的嗜热链球菌噬菌体样品。多重PCR鉴定和SDS-PAGE蛋白组成分析结果表明,该嗜热链球菌噬菌体的包装机制为pac-型。   相似文献   

10.
以新疆和内蒙地区传统发酵牛乳制品为原料,对嗜热链球菌进行分离.通过与标准菌株比较及形态学和生理生化特性对其进行鉴定.并对分离出的嗜热链球菌的耐热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从自然发酵酸牛奶中分离得到4株嗜热链球菌,从内蒙古地区奶豆腐中分离出1株嗜热链球菌.其中有三株菌有较强的耐热性,经80℃处理15 min后,活菌存活率均在1.3%以上.  相似文献   

11.
研究不同环丙沙星残留量对S. thermophilus grx02发酵乳的感官性状、酸度、组织状态和挥发性风味物质的影响。结果显示:当环丙沙星的残留量高于0.4μg/mL时,会对发酵乳的感官质量产生显著的不利影响。当发酵乳中环丙沙星残留量高于0.2μg/mL时会显著降低发酵乳的黏度,增大其脱水收缩性;且环丙沙星残留量为0.1μg/mL时就会降低发酵乳挥发性风味物质的总含量。可见,用于发酵乳制品生产的原料乳中环丙沙星的残留限量应该控制在0.1μg/mL以下。  相似文献   

12.
利用血清学方法检测乳制品中的嗜热链球菌。首先,通过动物免疫方法制备了小鼠及家兔抗嗜热链球菌(Streptococcus thermophilus)的免疫血清。然后,用此血清经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ELISA法)对乳制品中嗜热链球菌进行检测。用间接ELISA法及双夹心ELISA法对乳制品中的嗜热链球菌进行检测。结果表明,两种方法均可测出乳制品中嗜热链球菌,其最低检测量可达10^7mE^-1。这一结果为乳制品中嗜热链球菌的血清学快速检测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3.
嗜热链球菌S10分离自青海地区自然发酵酸牛乳,具有良好的弱后酸化能力和发酵特性。本研究将分离自不同国家传统发酵乳及酸马奶的4株保加利亚乳杆菌IMAU20450、IMAU95110、IMAU62091和IMAU62161,分别与嗜热链球菌S10进行复配组成发酵剂(A、B、C和D),以商业发酵剂(E)为对照,采用多频扩散波谱法研究发酵过程中的微流变学特性,并对贮藏稳定性和后酸化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发酵过程中A组发酵乳的固液平衡值最低,而黏性因子、弹性因子高于B、C、D组发酵乳,表明A组发酵乳形成具有较高强度的乳凝胶结构。在4 ℃贮藏21 d期间,A组和C组硬度与对照组无差异,均显著大于其它试验组(P<0.05),各试验组发酵乳的黏度、持水与对照组无显著性差异(P>0.05)。25 ℃贮藏14 d后酸化评价表明,B组和D组发酵乳pH值和滴定酸度均分别小于和大于其它各组(P<0.05),而A组和C组的发酵乳与对照组无显著性差异,说明A组和C组发酵剂具有弱后酸特性。同时A、C组感官评价得分最高,发酵乳酸甜比恰当,组织均匀,质地细腻丝滑。综上,保加利亚乳杆菌IMAU20450、IMAU62091分别与嗜热链球菌S10复配时酸乳发酵和贮藏特性较好,具有进一步研究价值和较好应用前景,为乳酸菌发酵剂开发提供物质基础和数据参考。  相似文献   

14.
采用正交试验与单因素试验法,对比研究了几种食品强化剂对保加利亚乳杆菌和嗜热链球菌生长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葡萄糖酸钙、三聚磷酸钠、乳酸锌、、维生素A、维生素D、柠檬酸钠可促进2菌生长。  相似文献   

15.
唾液链球菌嗜热亚种发酵乳风味成分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实验使用同时蒸馏萃取-气谱-质谱(SDE-GC-MS)技术对5株唾液链球菌嗜热亚种S.t-9、S.t-17YA、S.t-1703CA、S.t-1703D和S.t-03发酵乳中风味物质进行了定性及定量分析,分别鉴定出24种、20种、13种、20种、21种风味物质,共涉及6大类:酸类化合物、酯类化合物、醇类化合物、羰基化合物、芳环和杂环化合物,35种物质.另外,5株菌代谢主要风味物质2,3.丁二酮的能力大小为:S.t-1703D>S.t-1703CA>S.t-17YA>S.t-03>S.t-9,除S.t-9菌代谢2,3-丁二酮量较低外,其它4种菌代谢丁二酮的能力差异不大.  相似文献   

16.
嗜热链球菌是发酵乳生产中常用的发酵剂菌种之一。以分离自传统发酵乳制品曲拉中的1株具有良好风味的嗜热链球菌IMAU80285为试验菌株,采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等仪器和主成分分析、相似度分析等方法,对该菌株在发酵乳制作和贮藏期间产生的风味物质进行全面、系统的分析。结果表明:在发酵乳制作和贮藏期间,从嗜热链球菌IMAU80285中共测得84种风味物质,主要包括酸类化合物(11种)、醛类化合物(13种)、酮类化合物(12种)、醇类化合物(22种)、酯类化合物(9种)、烷烃类化合物(14种)、含氮类化合物(3种)。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关键性风味物质(OAV≥0.1)在发酵初期(发酵4,6 h)和前发酵与贮藏期间(后熟,贮藏1,2,3,7,14 d)有明显的区分,发酵初期(发酵4,6 h)和前发酵时,与乙偶姻、庚醛、1-壬醇、己酸乙酯等17种关键性风味物质(OAV≥0.1)有较强的相关性,而贮藏期间(后熟,贮藏1,2,3,7,14 d)与2,3-丁二酮、3-甲基-1-丁醇、丁酸乙酯等7种关键性风味物质(OAV≥0.1)的相关性较强;重叠色谱图及相似度分析结果表明,发酵乳中的风味物质在发酵乳制作及贮藏期间变化显著,随着贮藏时间的延长,发酵乳的风味差异明显。  相似文献   

17.
酸奶中嗜热链球菌的分离和鉴定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利用Elliker琼脂培养基对嗜热链球菌进行分离。然后,分别挑取疑似菌落进行革兰氏染色,对镜检结果为革兰氏阳性菌,且细菌形状球状的菌种进行生物化学鉴定。采用糖发酵试验进行生化鉴定。对嗜热链球菌进行葡萄糖、麦芽糖和蔗糖的发酵试验。而后,对葡萄糖、蔗糖发酵阳性,麦芽糖发酵阴性的菌种进行45℃培养。结论:在Elliker琼脂培养基上分离出的菌种,镜检细菌形状为球状,葡萄糖、蔗糖发酵呈阳性,麦芽糖发酵阴性且能在45℃条件下生长的菌种即为嗜热链球菌。  相似文献   

18.
本研究旨在探讨嗜热链球菌(Streptococcus thermophilus)对低蛋白浓度、双氧水及抗生素等因素的抗逆性,为产品研发提供依据。试验采用添加9ppm双氧水和蛋白含量为2.3%的鲜奶作为试验组,正常无添加双氧水和蛋白含量为2.9%的鲜奶为对照组,测定菌株发酵时间和酸奶质构差异,评价菌株对低蛋白浓度和双氧水的耐受性;采用纸片琼脂扩散法(K-B法),以金黄色葡萄球菌ATCC25923为参比菌株,测试菌株对5大类(林可霉素类、β内酰胺类、氨基糖苷类、氟喹诺酮类及其他类)共8种抗生素的耐药性。结果显示,供试菌株对于低蛋白、双氧水和抗生素等条件的抗逆性存在较大差异,少量菌株表现出较好的抗逆性,所有菌株对林可霉素类、青霉素类和氯霉素类表现敏感。  相似文献   

19.
研究以鲜牛奶和紫红薯为主要原料,保加利亚乳杆菌(Lactobacillus bulgaricus)与嗜热链球菌(Streptococcus thermophilus)为发酵剂,木糖醇为甜味剂,进行了发酵条件的平行和L9(34)正交试验.结果表明,保加利亚乳杆菌与嗜热链球菌混合量比1∶1(数量比),接种量5%,紫红薯添加量15%,木糖醇10%,果胶0.1%,明胶0.1%,CMC 0.1%,变性淀粉0.5%,45℃,发酵4h,制得的紫红薯酸牛奶不仅保留纯酸牛奶的芳香和口感,又具备紫红薯的营养和色泽,是新型紫红薯营养酸奶发酵的优化工艺.  相似文献   

20.
张筠  赵晶  陈喜君  杨国力  王雪娇 《食品工业科技》2020,41(24):143-149,156
本试验以嗜热链球菌(Streptococcus thermophilus,ST)和鼠李糖乳杆菌(Lactobacillus rhamnosus,LGG)协同发酵的酸花生乳为研究对象,以pH、酸度、粘度及活菌数为指标,确定最佳发酵用菌,并通过单因素实验与正交试验确定制备酸花生乳的最佳工艺条件。结果表明,鼠李糖乳杆菌在花生乳中的发酵性能优于保加利亚乳杆菌,并进一步研究鼠李糖乳杆菌与嗜热链球菌协同发酵花生乳的效果,得到最佳发酵工艺为:ST:LGG为2:1,接种量为5 mL/100 mL,发酵时间为4.5 h,蔗糖添加量为6 g/100 mL,此时,pH为4.36,酸度为76 °T,粘度为1532 mPa·s,活菌数为3.62×1011 CFU/mL,感官得分为90,蛋白含量为4.78 g/100 g,可溶性固形物为9.5%,该酸花生乳的色泽为乳白色,香味浓郁,口感适中,组织状态均匀一致,质地细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