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以三氯化锑和四氯化锡为原料采用湿化学共沉淀法制备氧化锡锑(ATO),将其包覆在大长径比TiO_2纳米线上,制成复合导电粉体,再添加到聚乙烯吡咯烷酮(PVP)纺丝液中,利用微流纺丝技术制备了结构完整、粗细均匀、排列整齐的ATO@TiO_2/PVP共混导电纤维,并分别对其性能和结构进行了表征,并优化了工艺条件。结果表明:以15.0%PVP乙醇溶液作为纺丝液、添加4.5%ATO@TiO_2导电填料时制备的ATO@TiO_2/PVP共混纤维性能较好,直径平均约为3μm,粗细均匀,互相之间基本无粘连和缠结,ATO@TiO_2/PVP共混纤维最小电阻率平均为70.0 KΩ·cm。  相似文献   

3.
设计了萃取分离的微流控装置,研究了微通道内的雷诺层流条件,选用糖化酶为待萃物进行了微流控和烧杯中的双水相萃取对比实验,双水相体系选取聚乙二醇4000/硫酸铵,两相体积比为1∶1。实验结果表明:微流控萃取的传质速率是烧杯中的2.8倍,单位双水相体积单位时间的传质量,微通道中为127.15g·m-3·s-1,烧杯中为2.96g·m-3·s-1,前者是后者的42倍,可见微流控萃取效果远优于烧杯中萃取。原因是微流控装置提供了两相较快的环隙流动速度和较大的传质比表面积。  相似文献   

4.
针对癌症的早期诊断是其治疗的一大突破口,大量研究结果表明,早期诊断能大幅提高癌症的治愈率。由于早期肿瘤体积较小和发病位置较隐蔽,导致常规检测难度上升。近年来,随着微流控技术的发展,其在生物标记领域有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文章主要对现阶段几种癌症早期诊断的标记技术进行阐述,通过对比重点介绍了微流控技术在癌细胞标记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5.
设计了萃取分离的微流控装置,研究了微通道内的雷诺层流条件,选用糖化酶为待萃物进行了微流控和烧杯中的双水相萃取对比实验,双水相体系选取聚乙二醇4000/硫酸铵,两相体积比为1∶1。实验结果表明:微流控萃取的传质速率是烧杯中的2.8倍,单位双水相体积单位时间的传质量,微通道中为127.15g·m-3·s-1,烧杯中为2.96g·m-3·s-1,前者是后者的42倍,可见微流控萃取效果远优于烧杯中萃取。原因是微流控装置提供了两相较快的环隙流动速度和较大的传质比表面积。   相似文献   

6.
在概述我国化纤原料研究现状的基础上,总结了目前几种以天然资源为原料的新型纤维以及合成纤维仿真、超真产品的开发情况。重点介绍了新型纤维材料的加工方法、主要性能以及应用领域等,包括超仿棉聚酯纤维,新型合成纤维如聚乳酸纤维和聚对苯二甲酸丙二酯纤维,新型纤维素纤维Lyocell纤维等。最后提出相关企业应提升在纺织新材料、新技术自主创新方面的技术水平,加强化纤、纺织加工一体化的解决能力,从而使纺织产品向着多元化、功能化和品牌化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7.
在概述我国化纤原料研究现状的基础上,总结了目前几种以天然资源为原料的新型纤维以及合成纤维仿真、超真产品的开发情况。重点介绍了新型纤维材料的加工方法、主要性能以及应用领域等,包括超仿棉聚酯纤维,新型合成纤维如聚乳酸纤维和聚对苯二甲酸丙二酯纤维,新型纤维素纤维Lyocell纤维等。最后提出相关企业应提升在纺织新材料、新技术自主创新方面的技术水平,加强化纤、纺织加工一体化的解决能力,从而使纺织产品向着多元化、功能化和品牌化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8.
微流控技术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一种全新微量分析技术,被评为本世纪最具有发展潜力的新兴技术之一。它可以将整个分析实验室的功能集成一张几十平方厘米(甚至更小)的芯片上。相较于过去的检验方法,基于微流控芯片的检测技术具有集成微型化、多线程自动化、低消耗、少污染等较多优势。文章介绍了微流控技术的基本概念、特点以及在临床生物化学检测、免疫学检测、病原微生物检测中的具体应用。  相似文献   

9.
文章将线作为微流控芯片管道的工艺,直接使用亲水性的线构建微流控芯片的通道,研发出了一种微流控线芯片,解决了微流控芯片中微通道的制作问题,大大降低了获得微流控管道的难度.而且微流控线芯片的材料易得、成本低,制作出的模型易携带,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10.
综述了纸质微流控芯片的应用进展。对目前微流控技术的文献报道进行分析,总结出主要的研究热点和方向。对微流控纸质芯片的制造进行了系统总结,主要的纸质芯片集中在2D和3D纸质芯片的制造上。由于3D纸质芯片能够实现高通量、多样品以及多检测等优点,目前备受学界的关注。与此同时,打印与刻蚀技术将可能是未来微流控纸质芯片的主流制造手段。在众多的应用中,生理生化的应用将成为主流,通过LAMP反应与DNA或RNA检测相耦合,微流控纸质芯片将有极其宽广的应用前景。通过文献比照我们发现,目前学者普遍只使用Whatman公司(英国)制造出的特种纸(色谱纸、滤纸)等进行纸质芯片的开发。这也可以看出目前我们国内造纸企业主要生产产品在生理医学类高端检测市场的竞争力非常薄弱。这对于国内的研究学者而言也存在非常大的潜在风险。因为特种纸类是微流控纸质芯片的核心部件,如果没有高质量和稳定的理化性能的优质纸张(色谱纸、硝酸纤维纸、滤纸、玻璃纤维纸等)的生产和销售,国内学者开发出的好的微流控纸质芯片将无法得到稳定和大量的工业化生产。最后,笔者还对国内滤纸企业概况进行了探讨,以期为滤纸企业提供微流控纸质芯片的研发进展,从而更好地为国内滤纸企业在这个新兴市场上找到产品增长点提供思路。  相似文献   

11.
为获得能够积极吸热的TPU中空纤维,选用TPU和Cs0.33WO3粉的复合溶液为外部溶液,去离子水为内部溶液及凝固浴,利用同轴微流控纺丝装置,制备出具有优异近红外吸收性能的TPU/Cs复合中空纤维.实验结果表明,Cs0.33WO3粉能够均匀地分散在TPU中空纤维中,并使得TPU中空纤维的近红外透过率从80%降低到15%...  相似文献   

12.
基于固相萃取原理中磁珠核酸提取法,设计了一种可适用于多种食源性致病菌DNA提取的微流控芯片.芯片主要包含裂解腔、清洗腔、洗脱腔、抽气孔、通气孔、气动阀、毛细管阀等结构,可以完成食源性致病菌核酸提取、纯化及顺序加载等操作.为了提高核酸提取质量浓度,对芯片通道的亲水处理时间及核酸提取过程中的孵育时间、磁珠混合次数及洗脱时间...  相似文献   

13.
羊肉制品掺假给消费者人身健康带来极大危害,因此急需建立一种方便、准确的检测技术。本文综述了羊肉制品掺假检测现状及传统羊肉制品掺假检测技术弊端,分析了微流控技术用于羊肉制品掺假检测的优势,旨在为羊肉制品安全检测工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本文概述了纤维过滤材料在气体过滤领域中的应用情况,重点详述了纤维材料气体过滤特性的测试方法、测量原理和适用性,介绍了称重法、光度计法、计数法等测量过滤性能测试方法的特点和其适用产品范围,以及国内外常见的标准测试方法。  相似文献   

15.
微流控技术指的是使用微管道(尺寸为数十到数百微米)处理或操纵微小流体的系统所涉及的科学和技术,是一门涉及化学、流体物理、微电子、新材料、生物学和生物医学工程的新兴交叉学科。本文简单介绍了纸基微流控芯片的起源和发展过程,阐述了纸张作为芯片的结构特性与优势、机理及其影响因素,简述了纸基微流控芯片的加工技术与方法。最后,希望深入研究纸张的表面性能、毛细管作用动力学等因素对微流控技术的作用和影响,以提高纸基微流控芯片的准确度和灵敏度。  相似文献   

16.
我国民众的蛋白质来源是肉、蛋、乳和豆品等,其中最主要的是各种肉及肉制品。肉品作为高蛋白类物质,在生产、加工、贮存和销售环节易受微生物与内源性酶的影响而腐败变质。此外,抗生素与激素滥用、重金属污染和各类肉品掺假问题时有发生,这不仅损害了消费者的切身利益,而且极大威胁民众人身安全,扰乱市场秩序,降低公众对食品安全的信心。目前,传统肉品检测技术操作繁琐、样品处理时间长,无法实现快速、低廉、准确的肉品大规模筛检。近年来,新兴技术,特别是微流控技术的发展,能够很好解决传统肉品检测的弊端。本文主要从微流控技术的概念、发展历程、未来趋势及微流控设备在肉品质量安全上的创新性应用等方面进行分析和探讨,以期为新一代肉品检测技术的发展提供新的见解。  相似文献   

17.
植物乳杆菌微胶囊可以增加菌体对不利条件的抵抗力,从而减少其活性损失。传统方法制备的微胶囊存在粒径分布不均匀、形状不规则等问题,而微流控技术可以精确控制微胶囊的大小,可通过高度阵列化的微通道来提高微囊化产量。该文设计了集成多个微流体液滴生成器的阵列芯片,以液滴直径大小、变异系数及液滴生成频率为评价指标,比较了2种流体分布层结构以及2种液滴生成器模式对液滴生成的影响。结果表明,树状分布的微通道间压力较平衡,更能实现流体的均匀输送;圆形阵列更有利于单分散液滴的形成。选择树状分布的圆形阵列芯片应用于植物乳杆菌的包埋,当流速比值为15时,液滴生成频率为20.3 Hz,包埋率为96.4%,实现了植物乳杆菌的高效率封装和受控释放。该研究为高通量制备益生菌微胶囊提供了新思路。  相似文献   

18.
微流控芯片在细胞生物学、分子生物学和药物筛选等方面的研究相比传统实验方法具有显著的优势,传统微流控芯片的加工过程中需要使用各类精密且昂贵的加工设备,如旋涂机、光刻系统、反应粒子刻蚀设备等,不利于降低微流控芯片成本和促进微流控芯片在生物医药等领域的大规模推广应用。丝网印刷作为一种传统的印刷技术,已被广泛应用于印刷电路板、服装、医疗器械等领域,丝网印刷成本低廉、加工工艺较为简单。伴随着微流控技术的发展,降低微流控芯片的需求日益迫切,越来越多的研究者开始尝试使用丝网印刷技术来制备微流控芯片,并取得了一些成果。本篇文章回顾了近年来国内外学者在丝网印刷与微流控技术的结合应用领域取得的最新研究进展,并对未来丝网印刷与微流控芯片技术的结合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9.
微流控芯片(Microfluidic Chip)作为微型全分析系统的核心,具有高效分离、快速分析、低试剂消耗、设备微型化、单元集成化等特点,为食品安全分析提供了一种崭新的技术工具和平台。就微流控芯片技术在食品添加剂、重金属、农药残留、抗生素残留等食品化学危害分析中的应用作简要的综述。   相似文献   

20.
微流控芯片在食品安全分析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汪美凤  胡娟  郑刚  赵国华 《食品工业科技》2011,32(2):401-403,407
微流控芯片(Microfluidic Chip)作为微型全分析系统的核心,具有高效分离、快速分析、低试剂消耗、设备微型化、单元集成化等特点,为食品安全分析提供了一种崭新的技术工具和平台。就微流控芯片技术在食品添加剂、重金属、农药残留、抗生素残留等食品化学危害分析中的应用作简要的综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