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紫红曲霉发酵大米淀粉糖化酶的制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紫红曲霉液体发酵生产糖化酶的大米淀粉培养基进行优化,研究了NaNO3、大米淀粉、KH2PO4浓度对紫色红曲霉产糖化酶的影响,通过三因素实验确立了产糖化酶培养基三种主要成分的最优条件:NaNO3 0.6g/100mL,大米淀粉3g/100L,KH2PO4 0.5g/100mL.在250mL三角瓶装50mL培养基,接种量4%,培养时间120h,在上述条件下生物量干重0.3392g,发酵液糖化酶活166.95U/mL,比初始条件下高出2.4倍.  相似文献   

2.
通过对菌株RhizopusOR 1UVN培养基优化 ,确定最佳发酵培养基是 :50g玉米粉 ,30g豆粕粉 ,4gNaNO3,1 0g麸皮 ,0 .5gMgSO4 ·7H2 O ,0 .5gZnSO4 ,1gK2 HPO4 ,1L水 ,从该菌株发酵过程曲线 ,发现大量产酶期在 40~ 48h ,生淀粉糖化酶量与熟淀粉糖化酶量的比率(RDA)为 0 75左右  相似文献   

3.
发夫酵母工业化生产虾青素的培养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进一步降低培养基成本,促进工业化生产,在前期优化的培养基基础上,本研究尝试直接以价廉易得的玉米粉、玉米淀粉、马铃薯淀粉水解液代替葡萄糖作碳源,进行摇瓶发酵实验和10L罐分批发酵实验,探讨了发夫酵母产虾青素工业化培养基的制备。研究发现玉米淀粉水解液可代替葡萄糖作碳源进行工业化生产,并确定了淀粉双酶水解的最佳工艺条件为淀粉糊浓度为30%、液化酶添加量为25U/g淀粉、糖化酶添加量为200U/g淀粉、糖化时间为4h。这样可大大降低培养基成本。  相似文献   

4.
青霉固态发酵生产生淀粉糖化酶的条件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青霉Penicillium sp.26固态发酵生产生淀粉糖化酶的培养条件、培养基组成和后续液体培养进行了优化。考察了加水量、添加物起始pH值、培养时间等培养条件及附加碳源、氮源、无机盐和表面活性剂等培养基组成和后续液体培养对产酶的影响。结果表明,适宜的固态发酵条件为含水量50%,添加物起始pH 3,固态发酵36h;通过单因素和正交试验得到适宜固态发酵基组成:麦麸10g,麦芽糖0.5g,KNO3 0.3g,ZnSO4 0.0029g,TW-20 0.05g,水10mL。以此优化条件进行固态发酵,生淀粉糖化酶活从104 U/g提高为210U/g,进行后续液体培养24h,生淀粉糖化酶活进一步提高为442U/g,较初始培养提高了3.25倍。  相似文献   

5.
响应面法优化小麦淀粉生料酒精发酵工艺条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采用响应面法优化小麦淀粉生料酒精发酵工艺。单因素试验确定淀粉浓度为22%,糖化酶加量为330u/g淀粉,发酵温度为35℃,接种量为4.0%。响应面法优化最佳条件为:淀粉浓度21.91%,糖化酶加量322.36U/g淀粉,发酵温度34.52℃,酵母接种量4.45%,理论酒精度为12.73%vol,验证试验后得到酒精度为12.6%vol。糖化酶加量和发酵温度、糖化酶加量与接种量、淀粉浓度与发酵温度的交互作用具有显著性。  相似文献   

6.
在固态发酵条件下,研究了碳源、氮源对黑曲霉(Aspergillus niger)淀粉酶系的影响,探索糖化酶、酸性α-淀粉酶及异淀粉酶的分泌规律;采用正交实验进一步优化产酶培养基,其方差分析和S-N-K法分析结果表明:黑曲霉产异淀粉酶的优化培养基分别为麸皮7.5g,葡萄糖0.06g,支链淀粉0.24g,酵母粉0.5g,营养盐8m L;在此基础上,缩短了异淀粉酶最高酶活形成时间,同时糖化酶、酸性α-淀粉酶最高酶活分别降低了36.7%和166%,这为异淀粉酶分离纯化提供了基础。  相似文献   

7.
选择国内外常用几种抗性淀粉的测定方法进行比较,找出适合天然抗性淀粉含量的测定方法,并对此方法进行优化。通过单因素和正交试验,对原McCleary法中去除可消化淀粉阶段的体系pH、水浴时间和后期的抗性淀粉测定阶段的糖化酶添加量、作用时间、水浴温度等进行优化,实验确定的去除可消化淀粉阶段复合酶溶液的pH为6.0,水浴时间为12 h,后期抗性淀粉测定阶段的糖化酶添加量为300μL,水浴温度为55℃,水浴时间为75 min。并从方法的稳定性和精密度等方面对优化后的测定方法进行评价,最终确定了适合天然抗性淀粉的定量检测方法。  相似文献   

8.
微孔淀粉制备工艺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使用糖化酶、淀粉酶部分的降解玉米淀粉制备微孔淀粉,通过对吸油率的测量,研究微孔淀粉吸油率随着糖化酶、淀粉酶不同的浓度、时间和pH值的变化规律,并采用正交试验优化制备微孔淀粉的时间、温度、pH值和淀粉酶用量等工艺条件.  相似文献   

9.
马铃薯生淀粉糖化酶高产菌株的筛选与诱变研究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为了筛选出1株生淀粉糖化酶活力高、性质稳定的优良菌株,使用以马铃薯为唯一碳源的培养基从自然界分离出1株产马铃薯生淀粉糖化酶较强的菌种.出发菌株产酶活力为30.56U/mL,通过紫外和亚硝基胍诱变,得到突变株AS-NTG3-3,产酶活力提高到100U/mL.经初步判定,该菌株为黑曲霉.  相似文献   

10.
用基因重组技术构建可降解淀粉和产生酒精的酵母工程菌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将酵母Ty转座子的δ序列 ,黑曲霉糖化酶cDNA及G418抗性基因neo重组进酵母整合型质粒YIplac12 8获得含LEU2 ,neo双标记基因 ,糖化酶cDNA的高整合型表达载体YIp12 8D 17N ,转化GRF18后获得整合型酵母转化子GRF18(YIp12 8D 17N)糖化酶基因在该菌株获得高效表达 ,产物分泌到胞外。Southern印迹分析证明 ,糖化酶基因已整合进工程菌染色体。GRF18(YIp12 8D 17N)在含 2 0 %可溶性淀粉的培养基中培养 2 4h ,淀粉水解率在98%以上 ,酒精浓度达到 9 5 % (v/v)在 2 5 %淀粉中酒精浓度达到 10 2 %。  相似文献   

11.
Penicillium sp.X-1液态发酵生产生淀粉酶的优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通过摇瓶发酵,研究了培养基成分对Penicillium sp.X-1液态发酵产生淀粉酶的影响。结果表明:碳源、氮源及MgCl2对产酶有较大的影响,经响应面优化得到的培养基组成为:玉米粉42 g/L,豆饼粉30 g/L,MgCl216 mmol/L,在最优条件下酶活达到239 U/mL,与采用基本培养基的相比,酶活提高了7.5倍.  相似文献   

12.
以马铃薯精制淀粉为原料,抗性淀粉得率为评价指标,通过单因素及正交试验确定了微波-酶解法制备马铃薯抗性淀粉的最佳工艺条件:在淀粉乳质量分数15%,微波作用时间90 s,微波作用功率800 W,耐高温α-淀粉酶添加量10 CU/g干淀粉,耐高温α-淀粉酶作用时间30 min,普鲁兰酶添加量0.10 PUN(G)/g干淀粉,普鲁兰酶酶解时间6 h,普鲁兰酶作用温度55℃的条件下,4℃老化24 h。经重复验证,RS得率最高达14.0%。  相似文献   

13.
以木薯淀粉为原材料,三氯氧磷(POCl3)为交联剂,糖化酶与α-淀粉酶为复合酶,采用一次法和两次法制备了交联微孔淀粉.测定了交联微孔淀粉的吸水率和吸油率,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和X射线衍射(XRD)对交联微孔淀粉进行了性能表征.结果表明:与一次法相比,两次法制备的交联微孔淀粉吸附能力提高了很大的提升,当POC13用量为0.4μL/g时,吸水率和吸油率分别增加了9.22%和10.43%.SEM观察到交联微孔淀粉表面有较多孔洞,微孔化程度高;XRD结果发现交联微孔淀粉的结晶度降低.  相似文献   

14.
超声波-酶法联用制备玉米缓慢消化淀粉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缓慢消化淀粉是近年来新兴起的一种新功能性淀粉,具有很好的生理功能特性。该文以玉米淀粉为原料,采用超声波辅助酶法技术联用制备缓慢消化淀粉。其原理为:普鲁兰酶本身对淀粉具有一定的脱支作用,使淀粉链长度变短,而引入的超声波一方面作为一种能量,能够被淀粉乳溶液吸收,震裂长链淀粉分子,另一方面超声波利用其高频率在与普鲁兰酶协同作用降解淀粉的同时,可以使酶解速度增加,缩短酶的作用时间,通过控制反应条件,取得最佳的制备效果。本章研究了超声波功率、所加普鲁兰酶量、反应时间以及反应温度单因素对最终SDS得率的影响,并在此条件下进行了重复性试验,确定其优化的工艺条件。研究结果表明:超声波功率300W,加14%普鲁兰酶,反应时间为40min,反应温度为40℃,并在此条件下进行3次重复性试验,SDS得率为43.14%。  相似文献   

15.
低聚异麦芽糖的研制与应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本文介绍了以淀粉为原料酶法生产低聚异麦芽糖浆的生产工艺及其在食品工业和保健品方面的应用.  相似文献   

16.
An extracellular β-amylase, which was easily adsorbable onto raw corn starch, was purified 22.5-fold from a new isolate of Bacillus polymyxa No 26–1 with a Mr of 53 kDa and pI of 9.1. The optimum temperature was 45°C and pH 5.5 for raw corn starch. Thermal stability at 40°C and pH stability at 5.0–8.5 were shown. The degradation ofraw starch by β-amylase was greatly stimulated by pullulanase addition. Scanning electron micrographs revealed that starch granule degradation by the enzyme alone occured at the equatorial grooves of lecticular granules. Corn starch granules hydrolyzed by β-amylase had large holes on granule surfaces.  相似文献   

17.
多孔淀粉是生淀粉酶在低于淀粉糊化温度下水解各种淀粉形成的一种中空的变性淀粉。作为一种高效、无毒、安全的新型有机吸附剂被广泛用于食品、医药、农业、化妆品、造纸等行业。超声波微波协同组合条件下改进传统酶水解法来制备玉米多孔淀粉。超声波微波协同组合条件下改进传统酶水解法来制备玉米多孔淀粉。采用单因素和L18(37)正交实验,考察温度、时间、超声波功率等对吸油率的影响。结果表明:时间45min,微波功率150W,超声波功率400W,温度56℃,α-淀粉酶加酶量为8U/g,糖化酶与α-淀粉酶配比为6∶1,柠檬酸缓冲液pH为5.4,此时吸油率最高。通过SEM观察,发现多孔淀粉呈蜂窝状,表面孔的数目较多,孔密度均一,孔径不大但孔深适中,同时比表面积增大,颗粒较完整。  相似文献   

18.
淀粉原料生料发酵法生产酒精概述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该文介绍生料发酵概念,回顾生料糖化及发酵历史,对生料酒精发酵工艺与传统蒸煮双酶法发酵工艺进行比较,总结生料发酵优势,认为生料发酵作为一种低能耗、工艺简单及糖醇转化率高的酒精生产工艺应得到大力推广。  相似文献   

19.
微孔淀粉制备的预处理工艺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周坚  沈汪洋  万楚筠 《食品科学》2005,26(11):154-156
改进了微孔淀粉的制备工艺。在酶法制备微孔淀粉的基础上进行了原淀粉的预处理工作,包括原淀粉的预糊化和超声波预处理。结果表明微孔淀粉的吸油率从原工艺的61%提高到97%,具有很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