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本文探讨了柚叶总多酚对脂多糖(LPS,2μg/m L)致Caco-2细胞高通透性的保护作用。MTT法测定细胞生存率,细胞内乳酸脱氢酶(lactate dehydrogenase,LDH)水平依说明书使用试剂盒测定。酶联法(enzyme 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ELISA)测定白介素(Interlukin,IL)-1β、IL-8和肿瘤坏死因子(tumor necrosis factor,TNF)-α分泌水平。跨上皮细胞电阻(trans epithelial electrieal resistanee,TEER)值和异硫氰酸荧光素-右旋糖酐(FD40)透过度用于评估细胞通透性水平。实时定量PCR(Quantitative real-time PCR,q RT-PCR)检测细胞IL-1β、IL-8、TNF-α、闭锁蛋白(Occludin)、紧密连接蛋白-1(claudin-1)、ZO-1和肌球蛋白轻链激酶(myosin light chain kinase,MLCK)的m RNA表达。柚叶总多酚能显著提高受损细胞生存率,抑制LDH溢出,有效抑制受损细胞炎性细胞因子(IL-1β、IL-8、TNF-α)的分泌及m RNA转录。柚叶总多酚可增强细胞紧密连接因子(Occludin、claudin-1、ZO-1)的m RNA转录,抑制MLCK的m RNA转录从而改善细胞间高通透性。结果提示,柚叶总多酚具有较强的抗炎活性,能通过上调细胞内细胞紧密连接相关因子的m RNA转录显著改善LPS造成的Caco-2细胞间高通透性的发生。 相似文献
2.
探讨柚叶总黄酮(PLTFE)对脂多糖(LPS,2 μg/mL)诱发Caco-2高通透性细胞模型的保护作用。Caco-2模型细胞以不同浓度的PLTFE(0、10、50、100、150 μg/mL)处理培养24 h进行后续实验。MTT法测定细胞生存率,细胞乳酸脱氢酶(lactate dehydrogenase,LDH)水平依说明书使用试剂盒测定。酶联法(enzyme 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ELISA)测定白介素(interlukin-1β,IL-1β)、IL-8和肿瘤坏死因子(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分泌水平。跨上皮细胞电阻(trans epithelial electrical resistance,TEER)值和异硫氰酸荧光素-右旋糖酐(FD40)透过度用于评估细胞通透性水平。实时定量PCR(Quantitative real-time PCR,qRT-PCR)检测细胞IL-1β、IL-8、TNF-α、闭锁蛋白(Occludin)、紧密连接蛋白-1(claudin-1)、封闭小带蛋白(ZO-1)和肌球蛋白轻链激酶(myosin light chain kinase,MLCK)的mRNA表达。结果表明,柚叶总黄酮能显著提高受损细胞生存率至86.1%,抑制受损细胞中LDH的溢出(p<0.05)。同时还能有效抑制受损细胞中炎性细胞因子(IL-1β、IL-8、TNF-α)的分泌及mRNA转录。此外,柚叶总黄酮可增强细胞紧密连接因子(Occludin、claudin-1、ZO-1)的mRNA转录,抑制MLCK的mRNA转录,改善细胞间高通透性qRT-PCR法检测细胞中相关因子的mRNA转录水平。结果提示,柚叶总黄酮具有较强的抗炎活性,能通过上调细胞内细胞紧密连接相关因子的mRNA转录显著改善LPS造成的Caco-2细胞间高通透性的发生(p<0.05)。 相似文献
3.
4.
5.
探讨紫芜菁乙醇提取物(BREE)的体外抗氧化能力及其对人肠上皮Caco-2细胞氧化损伤保护效果。二苯代苦味酰基自由基(DPPH)、羟基自由基(·OH)清除率与总还原力评估BREE的体外抗氧化力。过氧化氢(H_2O_2,150μmol/L)建立Caco-2细胞氧化损伤模型评估BREE的细胞保护效果。受损细胞生存率的影响以MTT法测定。细胞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和谷胱甘肽过氧化酶(GSH-Px)水平依说明用试剂盒测定。硫代巴比妥酸法测定丙二醛(MDA)含量。2’,7’-二氢二氯荧光黄双乙酸钠法测定细胞内活性氧(ROS)水平。酶联法测定白介素(Interlukin,IL)-1β和IL-8的水平。BREE具有较强的自由基(DPPH和·OH)清除力和总还原力。BREE能显著抑制H_2O_2造成的细胞死亡,提高受损细胞中抗氧化物酶(SOD、CAT和GSH-Px)活性,降低受损细胞内MDA与ROS的生成,并抑制IL-1β和IL-8的分泌。结果提示,BREE具有较强的体外抗氧化能力,能增强细胞内源性抗氧化酶的活力显著改善H_2O_2引发的Caco-2细胞氧化应激损伤并降低炎症反应。 相似文献
6.
探讨辣木多肽(MOPP)对D-半乳糖致衰老小鼠抗氧化能力的影响。小鼠腹腔注射D-半乳糖(120mg/kg)建立衰老模型。建模成功后,分设正常组,D-半乳糖衰老组,维生素C组,MOPP低剂量(10 mg/kg)和高剂量(100 mg/kg)组。连续给药6周后,依试剂盒说明分别测定血清总抗氧化力(T-AOC),脑、心脏和肝脏及血清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过氧化氢酶(catalase,CAT),谷胱甘肽过氧化酶(glutathioneperoxidase,GSH-Px)和丙二醛(malondiadehycle,MDA)水平。q RT-PCR法测定肝内Mn-SOD、Gu/Zn-SOD和CAT的m RNA表达。与衰老对照组相比,MOPP能分别有效提高衰老小鼠血清T-AOC能力(至13.73~17.98U/m L),及血清SOD(8.04~11.65 U/mg protein)、CAT(4.56~6.45 U/mg protein)和GSH-Px(7.28~10.65 U/mg protein)活性,并显著提升脑、心脏及肝组织中抗氧化物酶(SOD、CAT、GSH-Px)活力(p0.05)。同时,高浓度MOPP还能使血清、脑、心脏和肝组织中MDA水平显著降低43.6%,44.7%,31.4%和56.0%(p0.05)。此外,MOPP干预还能增强肝脏中SOD、CAT和GSH-Px的m RNA转录。本研究结果提示MOPP能明显提高D-半乳糖致老龄小鼠体内的抗氧化状态。 相似文献
7.
构建脂多糖(LPS)诱导小鼠急性肝损伤模型,研究核桃蛋白多肽(WPP)对肝损伤的保护作用。实验小鼠随机分为5组(空白对照组,LPS模型组,LPS+WPP低、中、高剂量组),连续灌胃WPP 5周后,采用尾静脉注射LPS诱导肝损伤,检测各处理组小鼠肝脏指数、血清中谷丙转氨酶(ALT)和谷草转氨酶(AST)活性、肝组织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性、组织病理学变化以及血清中炎症因子白细胞介素IL-1β和IL-6水平。结果表明:与LPS模型组相比,WPP高剂量组肝脏指数显著降低(P<0.05),WPP中、高剂量组小鼠血清中ALT和AST活性极显著下降(P<0.01),WPP低、中、高剂量组小鼠血清中IL-1β和IL-6含量极显著下降(P<0.01),WPP中、高剂量组小鼠肝组织中SOD活性显著升高(P<0.05),WPP低、中、高剂量组小鼠肝组织中GSH-Px活性极显著升高(P<0.01);组织病理学观察发现,WPP低、中、高剂量组小鼠肝组织病理损伤明显减轻。WPP对LPS造成的小鼠急性肝损伤具有明显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8.
该研究探讨了辣木籽提取物通过调控核转录NF-E2相关因子2(Nuclear Factor Crythroid-related Factor 2,Nrf2)和核苷酸结合寡聚化合物结构域样受体3(NACHT-LRR-PYD-containing Proteins 3 Inflammasome,NLRP3)通路减轻小鼠慢性酒精性肝损伤的作用机制。通过酒精液体饲料建立慢性酒精性肝损伤模型,干预组在酒精液体饲料喂养的同时用不同浓度辣木籽提取物灌胃,检测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partate Aminotransferase,AST)、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anine Aminotransferase,ALT)、白细胞介素-18(Interleukin-18,IL-18)、白细胞介素-1β(Interleukin-1β,IL-1β)、丙二醛(Malondialdehyde,MDA)、还原型谷胱甘肽(Glutathione,GSH)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含量,观察小鼠肝脏病理学改变,检测Nrf2、HO-1、NLRP3和Caspase-1的蛋白表达水平。结果表明,在辣木籽提取物的作用下,慢性酒精性肝损伤小鼠血清的AST和ALT最高分别下降至71.68 U/L、46.84 U/L(P<0.05),炎症因子IL-18及IL-1β含量下降;肝脏中GSH及SOD含量升高,MDA含量减少,Nrf2及HO-1表达升高,NLRP3及Caspase-1表达降低。提示辣木籽提取物通过Nrf2/HO-1和NLRP3/Caspase-1信号通路起到抗氧化及抑制炎症作用,从而减轻小鼠慢性酒精性肝损伤。 相似文献
9.
母乳低聚糖(HMOs)是母乳中的关键活性成分,具有调节肠道菌群,保护肠道屏障完整性和调节免疫等重要的生理功能。本研究构建Caco-2细胞肠上皮屏障及炎症损伤模型,用2’-岩藻糖基乳糖(2’-FL)、3’-唾液酸乳糖(3’-SL)和乳糖-N-新四糖(LNnT)3种分别代表中性岩藻糖基化、唾液酸化和中性非岩藻糖基化的HMO进行干预。通过测定细胞跨膜电阻值表征肠屏障完整性,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炎症因子的分泌水平,以及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分析紧密连接和炎症相关基因的表达水平,旨在探究HMO对肠屏障功能的保护作用及其调控机制。结果表明,与阴性对照组相比,3种HMO均能浓度依赖性地提高跨膜电阻值,降低IL-6和IL-8的基因表达水平和分泌量,其中10 mg/mL的3’-SL干预可使其降低至空白组水平;抑制IL-1β、TNF-α、COX-2和iNOS的基因表达,其中10 mg/mL的HMO干预组基因表达水平最低。在高质量浓度的HMO干预下Claudin-1、Claudin-3、ZO-1、ZO-2和Occludin的基因表达水平上调4倍,并抑制NF-κB信号通路的激活但该作用未表现出浓度依赖性。3种HMO在高质量浓度下(2.4 mg/mL和10 mg/mL)能发挥显著的肠屏障保护作用和抗炎活性,研究结果为HMO增强肠屏障功能和免疫调节功能的应用提供科学证据。 相似文献
10.
本实验利用650μmol/L H2O2构建Caco-2细胞氧化应激损伤模型,探究笛鲷鱼鳞源功能多肽(crimson snapper scale peptides,CSSPs)对Caco-2细胞氧化应激损伤的保护作用。通过测定细胞上清液乳酸脱氢酶(lactate dehydrogenase,LDH)活力和白细胞介素-8(interleukin-8,IL-8)质量浓度、胞内抗氧化酶活力和丙二醛(malondialdehyde,MDA)含量、胞内活性氧(reactive oxygen species,ROS)相对含量、相关凋亡基因(Caspase-3、Caspase-9、Bax和Bcl-2)的相对表达量,从细胞氧化还原状态和细胞凋亡两方面阐明CSSPs对损伤Caco-2细胞的抗氧化作用。结果显示,CSSPs能够通过抗氧化防御系统来减轻H2O2对Caco-2细胞的损伤,主要包括增加胞内抗氧化酶活性以抑制LDH释放、胞内ROS积累、MDA及IL-8的生成。此外,CSSPs抑制氧化应激损伤诱导的细胞凋亡与线粒体... 相似文献
11.
本研究探究了紫云英苷对脂多糖(LPS)诱发的大鼠小肠上皮隐窝细胞(Rat intestinal epithelial cells,IEC-6)炎症模型抗炎作用。构建LPS诱发IEC-6细胞炎症模型,采用MTT法、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实时荧光定量PCR和Western Blot法检测紫云英苷对IEC-6炎症细胞的存活率、相关炎症因子、基因及蛋白表达水平;结果显示,随着紫云英苷浓度的增加,IEC-6细胞的存活率逐渐增加,紫云英苷剂量(50μg/m L、100μg/m L)组存活率为90.68%和95.76%(p0.05或p0.01);酶联免疫吸附试验表明,与LPS组相比,紫云英苷50μg/m L,100μg/m L剂量显著抑制炎症因子,对IL-6炎症因子分泌水平抑制率分别为21.98%(p0.05)和29.05%(p0.01),m RNA表达水平分别降低了34.90%(p0.05)和41.60%(p0.01)。TNF-α炎症因子分泌水平抑制率分别为16.25%(p0.05)和23.37%(p0.01),m RNA表达水平分别降低了34.11%(p0.05)和43.84%(p0.01);蛋白通路方面,100μg/m L的紫云英苷可显著抑制LPS诱导的IEC-6细胞NF-κB通路中P-IKKα/β降低了27.46%(p0.05)、P-IκBα降低了41.52%(p0.05)、P-p65降低了37.78%(p0.01)。本探究为紫云英苷作为一种潜在缓解炎症性肠病药物的开发提供了可靠的依据。 相似文献
12.
13.
目的:探究黑灵芝多糖(PSG-1)对脂多糖(LPS)诱导的IEC-6肠上皮细胞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方法:采用LPS构建肠上皮细胞IEC-6损伤模型,研究PSG-1对IEC-6细胞的干预效果。采用细胞计数盒(cck-8)法测定PSG-1干预对细胞活力的影响。运用western-blot技术探究细胞中肠道紧密连接蛋白和环氧化酶cox-2表达的变化,基于转录组测序技术分析PSG-1潜在的保护机制并对其进行验证。结果:PSG-1干预可以显著提升LPS造成的细胞活力降低和肠道紧密连接蛋白ZO-1、Claudin-1和Occludin的表达,而且PSG-1对LPS引起的cox-2异常高表达具有抑制效果。转录组测序及划痕试验和蛋白免疫印迹试验结果表明:PSG-1能显著增强细胞的迁移能力并抑制促凋亡蛋白Bax、Caspase-3和Caspase-9的表达。结论:PSG-1对LPS诱导的肠上皮细胞IEC-6具有显著的保护作用,细胞迁移和凋亡可能是PSG-1发挥其保护效应的关键途径。 相似文献
14.
探讨多穗柯三叶苷对脂多糖(lipopolysaccharide,LPS)诱导的小鼠炎症反应的抗炎症作用。以3、30、300 mg/(kg·d)3 个剂量组的多穗柯三叶苷灌胃小鼠3 d后,腹腔注射0.1 mg/kg LPS,观察三叶苷预处理对LPS诱导的炎症因子表达的影响。酶联免疫反应测定小鼠血清中炎症因子肿瘤坏死因子(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和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6,IL-6)的含量,实时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法检测肝组织中TNF-α和IL-6的mRNA水平,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检测小鼠肝组织中TNF-α和IL-6蛋白水平。结果表明,3 mg/(kg·d)三叶苷剂量组可显著抑制LPS诱导的小鼠血清中TNF-α和IL-6的分泌,降低肝组织中TNF-α和IL-6的表达水平。多穗柯三叶苷对小鼠的炎症反应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5.
真菌毒素是一些病原真菌在侵染作物过程中产生的次级代谢产物, 许多食品和饲料在生产、加工、贮存和流通过程中都有可能受到真菌毒素的污染。人和动物摄入真菌毒素后, 体内能够引发多种生理毒性反应, 如肝肾毒性、致癌性、肠道损伤及炎症、中枢神经系统异常、生殖紊乱等。肠上皮细胞是分隔机体内部环境与外界的屏障, 在真菌毒素的毒性评价中, 对真菌毒素引起肠上皮细胞损伤的评价是一个重要方面。人结肠癌Caco-2细胞系常用于建立体外肠道屏障模型, 该模型可应用于体外评价药物或毒素在小肠粘膜或上皮的吸收转运效率, 以及对肠道屏障功能的影响。本文综述了Caco-2细胞单层模型的建立和评价指标, 应用该模型评价几种常见真菌毒素对肠上皮细胞的运输、屏障功能的影响, 以及肠上皮细胞毒性等研究进展, 为进一步研究多种真菌毒素对肠上皮损伤的机制提供支持。 相似文献
16.
米糠脂多糖提取物中分离蛋白质的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米糖是富含植物脂多糖的植物资源。本文就米糖脂多糖制备过程中,蛋白与脂多糖的分离方法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等电点沉淀法和超滤法的串联应用可充分发挥两者的分离特点,是众多分离蛋白方法中较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