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用白鲢制作腌腊鱼,研究外源脂肪酶对腌腊鱼品质的影响,探索脂肪酶在腌腊鱼风味形成中的作用。结果表明:外源脂肪酶可促进腌腊鱼中脂肪的水解,从而加快二十碳五烯酸(DHA)、二十二碳六烯酸(EPA)等n-3多烯酸的分解,使粗脂肪含量和2-硫代巴比妥酸(TBA)值降低,酸价升高,这些变化与脂肪酶的添加方式和添加量有关。鱼肉中添加0.01%的外源脂肪酶(Novozym 435),然后用3%的花椒盐涂抹后于15℃干腌72h,可改善腌腊鱼的感官品质,即外源脂肪酶可促进腌腊鱼风味的形成。  相似文献   

2.
为探讨外源脂肪酶对腊鸭腿加工过程中品质变化的影响,实验组采用外源脂肪酶对鸭腿进行处理,与对照组(未加酶组)进行品质比较。分别对腊鸭腿腌制、烘烤、烟熏、风干第7、14、21、28d各加工阶段采样,进行感官、水分含量、水分活度、游离脂肪酸(FFA)、pH、过氧化值(PV)及硫代巴比妥酸(TBA)值等指标的测定。感官评定结果显示,风干第14d的实验组与风干第21d对照组品质最优;理化指标测定结果表明:风干至第14d,实验组的水分含量、水分活度分别降至45.9%和0.806,游离脂肪酸中饱和脂肪酸与多不饱和脂肪酸分别达到3.63g/100g脂肪及2.033g/100g脂肪,过氧化值、硫代巴比妥酸值分别升高至0.0326g/100g脂肪及0.7892mg/100g脂肪,各指标均接近风干第21d对照组;综合感官指标及主要理化指标得出,实验组风干第14d达到成熟,较对照组缩短成熟期一周。   相似文献   

3.
外源脂肪酶对国产小麦面包粉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通过流变学试验、面包烘焙试验和面包芯质构测试,探讨了脂肪酶对国产麦面包粉品质的影响。试验表明,与对照组相比较,在添加脂肪酶后,面团的流变学性质、面包品质都得到明显改善。由烘焙试验及质构测试结果可知,脂肪酶对面包制品的内部组织结构,面包芯柔软度等指标都有较好的改良作用。本试验条件下,添加脂肪酶30×10-6为最适添加量。  相似文献   

4.
为探究不同加盐量和腌制时间对腊鱼理化指标及品质影响,以草鱼肉为研究对象,通过测定水分、总酸含量、色泽、组胺含量、粗蛋白含量、挥发性盐基氮含量、氨基酸态氮含量、肌原蛋白含量、羰基价含量、亚硝酸盐含量及总巯基含量,研究不同加盐量6%, 8%和10%及不同腌制时间0, 2, 4和6 d时对腊鱼肉品质影响。结果表明,不同加盐量下随着腌制时间延长,水分先降低后升高,总酸含量逐渐增加,亮度(L*)、红度(a*)及白度(b*)随着加盐量增加逐渐降低,组胺含量逐渐增加,粗蛋白含量逐渐减少,挥发性盐基氮及氨基酸态氮含量逐渐升高,肌原蛋白和总巯基含量逐渐降低,羰基价含量逐渐升高,亚硝酸盐含量先增加后减少。综合理化指标综合分析,腊鱼肉加盐量6%、腌制时间4 d时的腊鱼肉品质方面较好。  相似文献   

5.
外源酶技术具有绿色环保、低耗能、低成本等特点,其与茶叶加工相结合已逐渐成为一种研究趋势.在不增加不良副产品的前提下,将外源酶应用于各类茶叶的加工过程,通过人为控制酶活性可在短时间内促进茶叶理化成分转变,有效保持并提高茶产品的整体品质.该文详细综述近年来外源酶在六大茶类加工中的应用现状并分析所存在的问题,对今后外源酶技术...  相似文献   

6.
国产脂肪酶改良小麦粉品质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通过面团流变学试验、蒸馒头试验、面包烘焙试验,探讨了国产脂肪酶对各类小麦粉品质的影响。试验表明,与对照组比较,在添加国产脂肪酶后,面团的流变学特性、面包品质、馒头品质都得到一定改善。烘焙实验结果表明,国产脂肪酶对面包制品的内部组织结构,面包柔软度等指标都有较好的改良作用。蒸馒头实验表明,国产脂肪酶能显著增大馒头的比容,改善馒头的内部组织结构和表皮光滑度。与进口脂肪酶进行了对比研究。筛选出含国产脂肪酶的复合馒头粉改良剂配方。  相似文献   

7.
脂肪酶对面包粉品质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通过流变学试验、面包烘焙试验,探讨了国产脂肪酶对面包粉品质的影响。试验表明,与对照组相比较,在添加脂肪酶后,面团的流变学性质、面包品质都得到一定改善。由烘焙试验结果可知,脂肪酶对面包制品的内部组织结构,面包芯柔软度等指标都有较好的改良作用。本试验条件下,添加脂肪酶20ppm为最适添加量。  相似文献   

8.
国产脂肪酶对馒头粉品质改良作用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主要通过馒头蒸煮试验,研究了不同添加量的国产脂肪酶对馒头粉品质的改良作用,以及国产脂肪酶和乳化剂(CSL-SSL)产用对馒头粉品质改良的协同增效作用。  相似文献   

9.
本实验将国产脂肪酶和进口脂肪酶按相同浓度梯度分别添加到不同的面条专用粉中,通过测定面粉的面筋指标、粘度仪指标和混合仪指标,对比两者改善面条专用粉品质的差异.结果表明:国产脂肪酶和进口脂肪酶对不同的面条专用粉均有较好的改良效果,但是同一添加量的不同的脂肪酶对相同的面条专用粉的影响差异不大.  相似文献   

10.
试验将三种脂肪酶分别按不同比例添加到馒头粉中,通过粉质试验、拉伸试验、馒头蒸煮试验对比三种脂肪酶对馒头粉流变学特性影响,评价脂肪酶对馒头成品的改良效果。结果表明:添加脂肪酶对馒头粉的流变学特性有一定影响,对馒头的表观和结构等均有所改善,提高了馒头成品的综合品质。  相似文献   

11.
发酵剂对熏马肠脂肪酶活力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主要研究发酵剂对熏马肠发酵成熟过程中脂肪酶活力的影响。结果表明,酸性脂肪酶活力、中性脂肪酶活力、磷脂酶活力在发酵成熟过程中持续下降,并且发酵剂组的三种酶活力在添加发酵剂后显著高于空白组(p0.05)。通过相关性分析表明,在熏马肠发酵成熟过程中,发酵剂组中的三种酶活力与p H、水分含量及盐分含量呈极显著相关性(p0.01)。  相似文献   

12.
咸鱼是中国具有独特风味的传统水产食品,营养丰富,咸中带香,深受大众的喜爱。文章阐述了咸鱼的风味成分、咸鱼独特风味的形成机理以及风味物质检测分析方法的最新研究进展,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咸鱼风味研究的发展方向,为今后咸鱼的工业化生产提供一定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3.
鱼油制品具有丰富的营养功能,深受消费者喜欢。常规检测鱼油品质方法,由于操作困难、破坏性强、试剂污染等缺点,不能满足快速无损、高效无污染的检测要求。光谱检测技术(如近红外光谱技术和核磁共振技术),伴随着化学计量学的发展,突破了常规检测方法局限性,是鱼油品质检测技术的发展趋势。在大量文献的基础上,综述目前光谱检测技术在鱼油品质的应用情况,特别分析光谱方法、化学计量学和仪器设备,指出现阶段利用光谱技术检测鱼油品质存在的主要问题,并对今后的研究方向进行展望。  相似文献   

14.
郑志颖  周晶  袁丽  高瑞昌 《食品科学》2019,40(12):108-114
研究中度嗜盐菌混合菌株及外源赖氨酸对鱼酱发酵品质的影响。通过对pH值、总酸、氨基酸态氮、挥发性盐基氮、游离氨基酸、挥发性风味物质分析及感官评定,探讨发酵60 d混合菌株(Halobacillus campisalis、Halobacillus faecis、Bacillus aquimaris、Bacillus hwajinpoensis)和外源赖氨酸对鱼酱品质的影响。以鮰鱼碎鱼肉为原料,4 种处理:第1组只添加15%食盐(鱼酱a),第2组添加15%食盐和0.1%赖氨酸(鱼酱b),第3组添加15%食盐和混合发酵剂(鱼酱c),第4组添加15%食盐、0.1%赖氨酸和混合发酵剂(鱼酱d)。结果表明:发酵60 d时,4 组不同处理鱼酱的总酸质量分数分别为0.382 5%、0.63%、0.607 5%和0.585%,与鱼酱a相比,鱼酱b、c、d均能显著提高总酸含量(P<0.05);与鱼酱a相比,鱼酱c中的氨基酸态氮含量无显著变化(P>0.05),鱼酱b和d中的氨基酸态氮含量显著上升(P<0.05);与鱼酱a相比,b、c和d三组鱼酱的挥发性盐基氮含量显著下降(P<0.05),氨基酸的种类和含量更加丰富,挥发性风味物质更加丰富,鱼酱的感官评分和风味更好。  相似文献   

15.
“牛干巴”质量标准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云南爱伲"牛干巴"的理化指标,结合分析腊肉、火腿等腌腊肉制品的相关质量标准及其依据,提出了科学合理的"牛干巴"企业标准的理化指标。  相似文献   

16.
王升帆 《中国油脂》2021,46(8):97-100
以固定化脂肪酶作为催化剂,以甘油和鱼油乙酯为原料进行酯交换反应制备甘油三酯型鱼油。通过单因素试验考察了酶种类、真空度、反应温度、加酶量对酯交换反应的影响,并采用正交试验对酯交换反应条件进行了优化。结果表明:固定化脂肪酶催化制备甘油三酯型鱼油的最佳反应条件为Novozym 435脂肪酶作为催化剂、真空度500 Pa、反应温度50 ℃、加酶量2%、反应时间15 h,在该条件下产物中甘油三酯含量达到78%,经过分子蒸馏后甘油三酯含量达到82.08%;脂肪酶重复使用15次,酯交换反应后产物中甘油三酯含量仍能达到74%。  相似文献   

17.
本文研究乳酸菌、葡萄球菌和酵母菌混合菌种联合发酵对鱼肉香肠品质的影响。通过微生物测定、化学指标测定、色差分析和TPA质构分析,探讨发酵过程中鱼肉品质的变化规律。实验结果表明:在发酵的24h中,乳酸菌作为优势菌显著增殖,降低了鱼肉香肠的p H,抑制了假单胞菌和肠杆菌的生长;鱼肉香肠的挥发性盐基氮(TVB-N)含量和硫代巴比妥酸(TBA)值在发酵过程中显著降低,氨基态氮(AAN)含量、白度、硬度和弹性显著提高,说明混合菌种联合发酵可以延缓鱼肉香肠的腐败变质和油脂氧化,有助于风味的形成和营养价值的提高,并使得产品的色泽和质地得到改善。   相似文献   

18.
非水酶解鱼油制备天然鱼味香精的工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武彦文 《中国调味品》2005,(4):18-20,41
采用脂肪酶水解鱼油制备鱼味香精.在非水介质下,得到了香味浓郁,赋香效果明显的鱼味香精。非水酶法水解以乙醇或乙酸乙酯为溶剂,脂肪酶用量1%~1.5%,pH值7.0,温度为50℃,水解3~4h时得到的鱼味香精香气最为浓郁。经过感官评定认为水解产物香气自然、柔和,可作为调配海鲜类香精的香基。  相似文献   

19.
广式腊肉风味物质成分分析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采用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SPME-GC-MS)联用技术分析了广式腊肉的挥发性风味物质,并对风味提取物质进行了鉴定。结果表明,从广式腊肉检测出的10种挥发性风味物质中酯类物质占75.45%;优质广式腊肉中不饱和脂肪酸含量(56.60%)高于饱和脂肪酸含量(43.40%),主要脂肪酸是十八碳烯酸、十六烷酸及硬脂酸;变质腊肉不饱和脂肪酸含量为54.75%,饱和脂肪酸为45.25%,相对于优质广式腊肉,不饱和脂肪酸含量减少,而饱和脂肪酸增加;广式腊肉的劣变原因之一是由不饱和脂肪酸氧化生成饱和脂肪酸,以致产生异味而造成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