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饶克诚  黄文  王益  刘莹 《食品工业科技》2023,44(11):369-378
为研究贮藏温度对大球盖菇保鲜效果的影响,以新鲜大球盖菇为试材,于不同贮藏温度(0、15℃)下贮藏12 d,定期取样进行大球盖菇开伞率、腐烂率、失重率、色泽、硬度、咀嚼性及挥发性风味物质的测定。结果表明:15℃下新鲜大球盖菇贮藏期为4~6 d,0℃下贮藏12 d后品质良好。与15℃相比,0℃贮藏能显著降低大球盖菇的开伞率、腐烂率和失重率,更好地维持大球盖菇的硬度、咀嚼性和色泽。0℃贮藏12 d后大球盖菇腐烂率为12.12%,显著低于15℃贮藏组(95.45%,P<0.05)。3-辛醇、1-辛烯-3-醇、反-2-辛烯醛、壬醛、癸醛、3-辛酮、2-戊基呋喃是新鲜大球盖菇的特征风味物质,且3-辛醇和己醛是大球盖菇采后品质劣变的关键挥发性风味成分。与15℃贮藏组相比,0℃贮藏组大球盖菇电子鼻响应值更低,正己醇、己醛、壬醛等不良风味成分的相对气味活度值更低,并且挥发性风味物质种类更多。因此,0℃贮藏能有效保持大球盖菇的采后品质,抑制其风味劣变。  相似文献   

2.
目的:筛选最为合适的大球盖菇干燥方式。方法:选用冷冻干燥、热泵干燥、热风干燥和微波干燥对新鲜大球盖菇进行干燥处理,考察其理化性质。结果:粗蛋白、粗脂肪、灰分、钾、钙、总黄酮、必需氨基酸、呈味氨基酸以及总氨基酸含量方面以冷冻干燥的最高,16种氨基酸总量为16.88 g/100 g;复水率、色泽方面均为冷冻干燥的最佳;DPPH自由基清除率为热风干燥的最高达61.14%,清除率大小依次为热风干燥>热泵干燥>微波干燥>冷冻干燥;ABTS自由基清除率为热泵干燥的最高达67.97%,清除率大小依次为热泵干燥>热风干燥>微波干燥>冷冻干燥;大球盖菇单糖主要由葡萄糖和半乳糖组成,其中,冷冻干燥的葡萄糖含量最多,占总糖的36.79%;大球盖菇单糖分子量最大的为冷冻干燥的;不同干燥方式下大球盖菇挥发性风味存在差异,且与新鲜大球盖菇的差异较大,冷冻干燥大球盖菇中挥发性成分种类最丰富、部分成分含量较高。结论:冷冻干燥在营养成分、复水率、色泽、风味等方面较其他干燥方式均有优势,对大球盖菇品质影响最小,是最为合适的干燥方式。  相似文献   

3.
为明确挂糊油炸大球盖菇菌柄在加工过程中的挥发性物质风味变化规律,该文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结合气相色谱-质谱(headspace solid-phase microextraction gas chromatography-mass spectrometry, HS-SPME-GC-MS)以及电子鼻技术,定性定量分析其在鲜菌柄、挂糊、预炸和复炸4个加工过程共6组样品中挥发性风味物质的差异。结果表明,6组样品共鉴定出166种挥发性风味物质。通过计算相对百分含量和相对气味活度值,发现未油炸样品的挥发性风味物质以醇类和酯类为主,风味贡献最大的物质是1-辛烯-3-酮;油炸后的样品醛类含量占比最大,(E)-2-壬烯醛是风味贡献最大的化合物,并且油炸后风味物质的丰富度明显提高,增加了烤坚果香、巧克力香等香型。主成分分析(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 PCA)发现不同加工过程的挥发性风味物质存在较大差异;电子鼻可有效区分油炸前和油炸后样品的挥发性风味物质。该研究从挥发性风味物质角度明确挂糊油炸大球盖菇菌柄加工过程中的风味特征,为大球盖菇的风味研究和拓宽其产品形式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4.
通过顶空固相微萃取法结合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方法,对比分析了大球盖菇子实体菌盖和菌柄的挥发性成分,并进行主成分分析(PCA)。结果表明,从大球盖菇子实体菌盖和菌柄都分别鉴定出50种化合物,其中菌盖主要以醇类、酯类和烷类化合物为主,分别占总比例19.93%、19.43%、9.79%;菌柄主要以醇类、酯类和酮类化合物为主,分别占总比例23.04%、21.04%、12.35%。所检测出的化合物中以3,4-二羟基-2-甲基吡啶-5-甲醇、4-哌啶醇、马来酸二乙基己酯、环己烷和3-壬烯-2-酮相对百分含量最高,对大球盖菇香味形成具有重要作用。主成分分析结果显示了醇类化合物为大球盖菇菌盖和菌柄的主要挥发性成分,且菌盖和菌柄在挥发性成分组成上具有明显差异。该研究结果为大球盖菇风味品质评价和大球盖菇品质育种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5.
大球盖菇多糖对小鼠心脏抗氧化作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本实验通过大球盖菇(Stropharia rugosoannulata)提取多糖对建立的CCL4和D-半乳糖致氧化损伤的小鼠心脏模型进行总SOD,Mn-SOD,MDA,GSH-Px几个主要抗氧化指标的测定,来模拟大球盖菇提取多糖对于受损小鼠心脏的修复情况。结果表明,对于CCL4损伤的小鼠心脏,高剂量的大球盖菇多糖具有较好的修复作用,对于D-半乳糖氧化损伤,中、高剂量的大球盖菇提取多糖均有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6.
以大球盖菇为研究对象,利用顶空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head space-solid phase microextraction-gas chromatography-massspectrometry,HS-SPME-GC-MS)对挥发性风味物质进行定性定量分析,采用电子鼻区分不同烘烤温度(0、100、120、140、160、180℃)处理的大球盖菇挥发性风味物质,结合感官评定评价不同烘烤温度处理的大球盖菇香气特征。结果表明:HS-SPME-GC-MS共鉴定出挥发性风味物质87种,其中醛类13种、酯类17种、醇类18种、烷烃类4种、酮类9种、酸类8种、吡嗪类4种及其他类14种,6个不同处理的样品中均含有异戊醛、丙位戊内酯等25种共有成分,烘烤过程中醛类物质、烷烃类物质和吡嗪类物质总含量有所提升,果香、玫瑰香和可可香气增加,醇类物质总含量减少;从整体气味感知来看,电子鼻可以快速有效区分不同烘烤温度处理的大球盖菇挥发性风味;根据相对气味活度值分析出34种关键风味物质,其中异戊醛对风味贡献最大,具有麦芽香气和水果香气;140℃烘烤时生成风味物质种类最多,达到63种,提高该样品风味的丰富...  相似文献   

7.
本文研究了热加工(70、90 ℃)和非热加工(室温、超声、均质和超高压)对不同粒径羊肚菌水提液鲜味成分及抗氧化性能的影响,为羊肚菌的精深加工提供参考。采用高效液相色谱和氨基酸分析仪分别检测了提取液中5’-核苷酸(5’-CMP、5’-UMP、5’-XMP、5’-GMP、5’-IMP和5’-AMP)和游离氨基酸(17种)的含量,并计算、对比各加工条件下羊肚菌的等鲜度(EUC)。通过三种抗氧化法(DPPH、FRAP和ABTS)综合评价各提取液的抗氧化性能。结果表明,除室温处理外,其它处理下,超微粉碎(P2或P3,菌粉粒径分别为35.52和6.28 μm)不同程度地提升羊肚菌水提液中5’-核苷酸含量,但降低了提取液中呈鲜味氨基酸和总游离氨基酸(FAA)含量,使得菌粉的EUC值从106.58 g MSG/100 g~493.97 g MSG/100 g降低至74.70 g MSG/100 g~364.35 g MSG/100 g。相比室温处理,其它处理均能提高羊肚菌水提液的EUC值,但热处理降低了提取液的抗氧化性能,非热处理中HHP(超高压处理)能够取得最优的EUC值和理想的抗氧化效果,其中,未经超微粉碎的菌粉经HHP处理后具有最高EUC值和抗氧化能力,适用于羊肚菌水提液的精深加工。  相似文献   

8.
目的 明确大球盖菇蛋白的提取工艺及体外抗氧化特性。方法 将新鲜大球盖菇烘干, 在溶剂选择、料液比、pH、浸提温度及浸提时间单因素试验基础上采用Box-Behnken实验设计对碱溶酸沉大球盖菇蛋白工艺进行优化, 并以维生素C(VC)作为阳性对照进行体外抗氧化测定。结果 大球盖菇蛋白最佳提取工艺为: 以水为提取剂、pH 12、料液比1:30 g/mL、浸提时间60 min、浸提温度45 ℃, 在此条件下蛋白提取率预测值为37.87%, 实际验证蛋白提取率为37.54%±0.24%, 二者差异不显著。大球盖菇蛋白等电点为pH 4.2。大球盖菇蛋白有一定的还原力, 对1,1-二苯基-2-三硝基苯肼(DPPH)自由基、羟自由基(?OH)有一定的清除能力, 清除自由基的半抑制浓度(IC50)分别为2.683 mg/mL、6.094 mg/mL。结论 碱法是一种简单有效的大球盖菇蛋白提取方法, 提取的蛋白有一定的抗氧化特性。  相似文献   

9.
《食品与发酵工业》2017,(12):277-282
大球盖菇被联合国粮农组织列为向发展中国家推荐栽培的食用菌之一,与其他食用菌种相比具有易栽培、成本低、活性成分丰富等特点。该文归纳了大球盖菇的功能成分及其保健功能,并综述了大球盖菇的保鲜工艺与加工工艺研究现状,对大球盖菇研究方向进行展望,以期为大球盖菇今后的开发利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利用大球盖菇固体发酵小麦,对其发酵产物营养价值进行评价,可得出以下结果:发酵25d后,蛋白质含量增加了20.82%,淀粉含量下降了17.88%。发酵产物中第一限制性氨基酸——赖氨酸的含量提高了105.26%,其他必需氨基酸的组成和比例更加丰富均衡。维生素E由0.824mg/100 g增加至2.25 mg/100 g,烟酸含量由4.48 mg/100 g增加至12.50 mg/100 g。小麦粉中未检测出的核黄素,在发酵产物中有1.52 mg/100 g。粗纤维、不可溶性膳食纤维和总膳食纤维的含量分别下降了2.86%、13.82%和2.75%,可溶性膳食纤维含量上升了16.94%。总酚含量由0.4473 mg/g上升至0.5177 mg/g。利用大球盖菇发酵小麦,提高了产物的营养价值。  相似文献   

11.
为探究不同处理方式对花椒挥发性风味成分及其赋予酱卤鸭脖挥发性风味物质能力的影响,分析了粉碎水提、未粉碎水提、粉碎醇提、未粉碎醇提、粉碎汤提和未粉碎汤提处理对花椒卤水及卤鸭脖肉中风味物质组份的影响。采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C-MS)及气相色谱-离子迁移谱(GC-IMS)技术分别测定不同处理方式下的卤水及卤制鸭脖中主要挥发性风味成分差异。GC-MS结果表明,花椒卤水主要呈香化合物为醇、烃、酯和醚类,水提可提高花椒卤水中4-萜品油醇等醇类物质的溶出,醇提可提高毕澄茄烯等物质溶出,汤提对醚类物质的溶出效果较好,粉碎处理能有效促进烃、酯类物质的溶出,不利于醇、醚类挥发性成分在卤水中保留。不同处理方式下,经花椒提取液卤制后鸭脖肉中的主要物质均为4-萜品油醇、桉叶油醇;水提能显著促进桉叶油醇、柠檬烯对卤鸭脖的赋香,醇提使茴香脑的赋香效果较佳,花椒是否经过粉碎处理对于所制得的卤水赋予鸭脖肉挥发性风味物质没有显著影响。基于GC-IMS谱图分析,发现对于提取液而言,水提和汤提的粉碎处理无明显差异,醇提相较于水提、汤提具有明显差异;在卤鸭脖中,是否粉碎处理对花椒挥发性风味物质的呈香无明显差异;醇提相较于水...  相似文献   

12.
为探究采用不同提取方式制备的富硒杭白菊提取物组分差异以及筛选菊花抗氧化活性功效物质,采用高通量液相质谱代谢组学技术对四种杭白菊提取物样本(水煎法BWE、热回流水提法RWE、超声波辅助水提法UWE、超声波辅助醇提法UEE)代谢物组定性解析,共检出776种代谢物,主要包括醇类、氨基酸类、糖类、黄酮苷类等;分光光度法精确定量分析不同提取物的总酚、总黄酮含量,结合对ABTS+和DPPH自由基清除率评价不同提取物抗氧化活性,并以差异代谢物相对含量为统计信息源,基于监督式机器学习算法明晰不同提取方式样本中最优表征抗氧化活性的代谢物。结果表明,不同提取方式菊花代谢物差异显著。其中,33个代谢物显著区分BWE、RWE和UWE组,35个代谢物显著区分UWE和UEE组(多重假设检验校正P<0.05)。BWE、RWE、UWE、UEE组总酚含量分别为13.858%、10.708%、16.644%、20.160%,总黄酮含量分别为26.401%、15.984%、27.299%、40.769%,ABTS+自由基清除率EC50值分别为0.048、0.036、0.055、0.056,DPPH自由基清除率EC50值分别为0.048、0.053、0.059、0.047。总酚、总黄酮含量与DPPH自由基清除率EC50无相关关系,不能最优反映菊花的抗氧化活性。运用随机森林模型筛选出黄豆黄素、丝氨酸、1, 3-二咖啡酰奎宁酸,和麦角硫因、芹菜素、磷脂酰胆碱分别作为最优表征菊花水提物抗氧化活性的功能代谢物质组成。本研究采用代谢组学和机器学习算法,从上百种物质中筛选出最优表征杭白菊水提物抗氧化活性的代谢物,为富硒杭白菊靶向功能性物质提取工艺优化提供新的思路和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3.
为探究大球盖菇十肽的呈味特性和潜在的生物活性,以两种大球盖菇十肽(RIEDNLVIIR和SLPIKPRVPF)为研究对象,采用虚拟筛选、分子对接和分子互作技术,对两种大球盖菇十肽的呈味特性和ACE抑制活性作用机制进行预测和验证。结果显示,两种大球盖菇十肽均具有咸鲜呈味肽片段和ACE抑制活性肽片段。RIEDNLVIIR具有咸味呈味特性,SLPIKPRVPF具有鲜味呈味特性。两种大球盖菇十肽可与ACE靶标蛋白受体结合形成氢键和静电相互作用。体外活性验证结果表明,大球盖菇咸味十肽RIEDNLVIIR的ACE抑制效果较好,IC50值为0.012 mg/mL。分子互作热力学和动力学结果显示,RIEDNLVIIR与ACE受体之间结合是焓驱动反应的特异性结合。虚拟筛选活性预测结果、体外活性验证结果、及分子对接和分子互作的ACE抑制机制解析结果具有一致性。研究为理解大球盖菇十肽呈味特性和ACE抑制活性作用机制提供理论依据,为具有ACE抑制活性的大球盖菇咸鲜味十肽在健康调味品和功能产品中的应用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4.
为进一步探究无柄灵芝提取物中营养成分及其抗氧化能力。本研究以赤芝为对照,先用蒸馏水和55%的乙醇按照一定比例提取获得相应的水提物和醇提物,接着通过苯酚-硫酸法、香草醛-冰醋酸法分别测定4种提取物中的总糖和总三萜含量。再利用L-8900型氨基酸自动分析测定游离氨基酸含量。最后检测4种提取物分别对2,2'-联氨-二-3-基-苯并噻唑-6-磺酸(2,2'-Azinobis-(3-ethylbenzthiazoline-6-sulphonate),ABTS)、1,1-二苯基-2-三硝基苯肼(1,1-diphenyl-2-picrylhydrazyl,DPPH)、羟基自由基的清除能力。结果表明,无柄灵芝与赤芝水提物总糖含量均显著高于相应的醇提物(P<0.05),无柄灵芝醇提物总糖含量为48.77%,赤芝醇提物总糖含量为51.54%,两种灵芝水提取物之间的总糖含量没有显著性差异(P>0.05);无柄灵芝醇提物总三萜含量显著高于其它3种提取物(P<0.05),达25.37 mg/g,但其水提物三萜含量却是最低,仅1.30 mg/g。无柄灵芝水提物中游离必需氨基酸总含量最高,为45.542 mg/g,而赤芝水提物含量最低,为2.381 mg/g。无柄灵芝醇提物对ABTS、DPPH、羟基自由基清除率均最高,分别为54.48%、24.42%、10.32%,说明其抗氧化能力较强。本研究可为无柄灵芝的进一步开发应用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5.
以贵州镇宁黄姜为原料,采用溶剂提取法、超临界二氧化碳提取法、水蒸气蒸馏法提取黄姜姜油,结合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gas chromatography-mass spectrum association,GC-MS)、主成分分析(principal components analysis,PCA)和聚类分析进行对比分析,探讨研究能较完整保留姜油挥发性成分的提取方法,并对其提取的姜油进行抗氧化活性研究。结果表明:超临界二氧化碳提取法、水蒸气蒸馏法、溶剂提取法分别鉴定出48、39和45种化合物,PCA和聚类分析可以良好区分3种姜油共有的38种挥发性成分,其中超临界二氧化碳提取和溶剂提取的成分差异较小,而水蒸气蒸馏法提取的成分差异较大,从挥发性成分保留程度来看,超临界二氧化碳提取法对姜油挥发性成分保留较完整,且对ABTS+自由基、DPPH自由基和羟基自由基均具有良好的清除作用。综上分析得出,超临界二氧化碳提取法提取的姜油的品质相对较好。  相似文献   

16.
为探究不同干制方式对水产品脂肪氧化与挥发性风味物质组成的影响,以蓝点马鲛(Scomberomorus niphonius)为原料,采用热风干制、冷风干制和传统自然晾晒法制得对应实验组样品。测定了原料和不同实验组样品的水分质量分数、pH、脂肪含量、酸价(Acid value,AV)、过氧化值(Peroxide value,POV)、丙二醛(Malondialdehyde,MDA)、脂肪酸组成和挥发性风味物质等指标。结果显示:三种干制方式制得的样品的水分质量分数均在30%左右;pH始终保持在6以上;冷风干制组的AV、POV和MDA含量整体较低(P<0.05);热风干制组中脂肪含量下降最多,AV含量最高,POV和MDA含量显著低于自然晾晒组(P<0.05);自然晾晒组中AV含量最低,POV和MDA含量显著高于其他组别(P<0.05)。干制样品中不饱和脂肪酸尤其是ω-3多不饱和脂肪酸含量下降显著(P<0.05),其中自然晾晒组下降最为明显。原料和干制样品中共检出了8大类120种挥发性风味成分,主要由醛类、醇类和酯类构成。经主成分分析3个主成分对风味的累计贡献率达99.9%,其中自然晾晒组的总体评分最高。结果表明干制方式对蓝点马鲛的脂肪氧化程度和风味均有较大的影响,其中自然晾晒组风味更佳。本研究为传统的水产品加工行业的技术转型提供有效的数据支撑和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7.
不同冻结方式对草鱼肉挥发性成分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康翠翠  施文正  方林  王锡昌 《食品科学》2018,39(14):229-235
为探明冻结方式对草鱼肉挥发性风味物质的影响,以草鱼背肉和红肉为研究对象,采用新型材料MonoTrap作为固相萃取整体捕集剂,通过电子鼻和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对经过速冻、酒精浸渍冻结和冰柜直接冻结的草鱼背肉和红肉的挥发性风味成分进行分析和鉴定。结果显示,电子鼻可以良好区分新鲜和不同冻结方式处理草鱼背肉和红肉气味,主成分分析显示冰柜直接冻结样品的气味与新鲜样品的气味差异最大。通过气相色谱-质谱检测新鲜、速冻、酒精浸渍冻结及冰柜直接冻结草鱼背肉和红肉,从背肉中分别鉴定出45、33、28?种和22?种挥发性物质,红肉中分别鉴定出49、38、33?种和25?种挥发性物质,以醛类和醇类物质为主。结果表明,戊醛、己醛、庚醛、辛醛、2-辛烯醛、壬醛、2-壬烯醛、癸醛、2-癸烯醛、十一醛、2,4-癸二烯醛、己醇、2-辛烯醇、1-辛烯-3-醇、二甲苯等化合物对草鱼肉总体风味形成有重要贡献。3?种冻结方式中与新鲜样品挥发性物质的种类和相对含量最接近的是速冻后的样品,差异最大是冰柜直接冻结样品。速冻更有利于保持冻结草鱼肉的品质,冻结后草鱼肉的风味接近于新鲜鱼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